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信息委员工作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本年度为信息化系统升级改造年,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加强护士站、医生站、门诊医生站等功能软件模块,对医护全员进行信息化培训。
夜上海论坛 一、紧密配合医院发展规划,以医院发展规划为依据,以建立临床信息系统为方向,以实现数字化医院为长远目标,以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打好数字化医院建设网络基础为重点,稳步实效地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医院管理,提高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为医院的发展及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提供信息化方面的有力保障。
二、积极协调各科室之间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以做到信息采集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三、保证整体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医院整体建设与发展的一部分,医院信息化建设必须适应医院的整体建设和长远发展。
夜上海论坛 四、紧密配合“三好一满意”服务宗旨,及时配合好各个科室做好医疗服务,以扎实的服务保证医疗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和控制医疗费用,为患者打造一个温馨、便捷、安全就诊环境。
夜上海论坛 回顾今年以来所做工作,主要是“四个重抓”:
一、重抓政策集成创新,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
夜上海论坛 今年年初,我们们在研判工业经济形势时,我们们就充分认识到今年工业经济的严峻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实践证明,今年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困难的一年。面对严峻的形势,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出台政策措施,提升企业家信心:一是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实施产业转型发展计划、技术改造“双百”计划、企业规模翻番培育计划、自主创新引领计划、名牌名标创建计划、资源利用集约计划“六大计划”,特别是资源集约利用计划,在当前土地瓶颈制约严重的情况下,有效破解了资源约束,促进了一批项目落户。二是创新考核办法。考核办法突出真抓实干、真金白银,年度重点考核发展速度、项目投入、经济效益、产业结构、自主创新、节能减排6个方面。季度考核突出规模工业投入、全部工业应税销售、全部工业税收、单位用电产出效益。这四项指标硬碰硬、实打实,数据均来自权威部门,充分体现了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要求。同时,更加注重结果导向、过程控制,特别是9月份后,根据工业经济的新动向,创新地提出实施月度考核,充分考虑各镇区的实际情况、资源保障,让镇区真正做到跳一跳、够得到,调动了镇区奋勇争先的积极性。三是创新激励政策。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作为工业经济的职能部门,我们们深入研究,积极争取,出台政策措施,帮助企业度难关、调结构、稳增长。今年3月份,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企业发展的政策意见》(通政发18号),意见共9条,主要是鼓励工业企业加大投入、加大金融保障力度、鼓励企业集约发展、强化企业规模培育、支持企业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开拓市场、促进发展绿色经济、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实行社会保险缓缴政策。这是我们区第一个专门针对工业经济的激励政策。今年5月份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保持全区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简称新9条),提出了鼓励企业增加投入、促进企业扩大规模、推进产业链抱团发展等九条政策措施,举办了声势浩大的送政策促发展宣讲大会,在率先出台扶持政策,并率先兑现扶持企业的政策激励,区级扶持同时积极向上争取全年对工业企业的资金扶持预计超亿元。让企业充分感受到政府的温暖,有力提振了企业家信心。一批企业在政策鼓励下加大投入、拓展市场,特别是产业链抱团发展方面,在政府重大项目、重大工程方面,优先使用本地的建材、太阳能产品,发挥了政策效应,受到企业好评。充分体现了我们们出手快、出拳重、出手准。2013年实现规模工业产值1442亿元,工业应税销售620亿元,工业经济在逆境下实现了平稳较好发展,工业经济总量跨上一个新台阶。
二、重抓重大项目建设,工业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针对工业经济后劲不足、缺乏重大增长点的形势,今年以来,在抓工业经济方面,始终突出项目建设稳增长,通过推动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把全委上下方方面面的力量,特别是各镇区主要领导的精力都集中到抓项目、抓发展上来。对在手的项目紧盯不放,在建的项目加快推进,竣工的项目加快投产,有投资意愿的项目要加快落地,能早则早,能快则快。为促进工业有效投入、增加产出,我们们研究出台鼓励企业加快技改的政策措施,出台了鼓励加快企业技改的政策意见,在过去扶持项目建设意见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创新,第一次提出将区级企业技改项目扶持门槛降低到300万元,对达到500万元以上设备投入的积极向上争取市扶持政策。对技改项目实施季度按节点奖励,鼓励企业项目快建设、快竣工、快投产、快见效。在推进项目落地上,积极呼吁区政府在保障一园两区重大项目土地指标的同时,做到两个适当,即适当满足重点镇工业集中区重点项目,适当满足百强重点企业。同时,花大力气推进资源集约利用,盘活现有存量土地和闲置厂房,积极推广西亭镇的做法,在面上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同时,在多方努力下,对符合政策条件的技改项目在办理房产证时减免各项区级行政规费,极大地降低了企业新上技改项目负担。今年我们们工业投入重大项目建设有声有色,实现了历史性重大突破,项目建设呈现出“多、快、好、优”的局面,即实施项目多,推进速度快,项目质量优,重特大项目推进势头好。突出表现在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形成产出。2013年,全区实施工业投入项目490个(预计数,不含滨海新区和三余镇,下同),其中新开工项目346个,上年结转项目144个。预计2013年完成投资额250亿元,其中工业技改项目272个,完成工作量106.9亿元,占全部工业投入的41.2%;新建项目218个,完成工作量152.6亿元,占全部工业投入的58.8%。重大项目增多,全区实施亿元以上项目72个,完成工作量150.02亿元,占工业投入的57.81%。主要投入指标在县(市、区)中名列前茅,位居市区第一。全区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72个,竣工35个。甬金金属、大富豪啤酒、国盛精密机械、综艺新材料、鸿图压铸、富加宜汽车配件等重大项目竣工形成产出。东源智能电网、卡特彼勒、粮油、吉星管业等重大项目将在2013年初陆续投产。总投资200亿元的恒科新材料项目一期工程将在2013年3月份左右实现投产,这些优质重大项目建设,既为工业持续增长增添了后劲,更为优化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打造了新引擎和新动力。2013年工业投入进入全省20强行列。
夜上海论坛 三、重抓创新转型升级,工业经济内生动力不断提升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我们坚持做到集中精力抓当前,千方百计保增长,同步推进调结构、抓创新、促转型,工业经济创新动力不断提升。体现在“八个突破”:一是特色基地培育实现突破。今年现代家纺产业申报了国家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试点示范区,申报成功的希望比较大,这将是县市中第一块国家级名片。太阳能与风电装备组件被市拟定为市级新型工业化特色基地。与此同时,五接镇船舶、平潮镇电子信息、川姜镇家纺被认定为市特色产业集群,川姜家纺被省经信委认定为省特色产业集群。二是研发机构建设实现突破。2013年我们们专门研究出台了区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办法,着力构建区、市、省梯次培育体系,今年新增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市企业技术中心,区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目前我们区共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7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2家。三是两化融合实现突破。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星级数字企业创建领先,成功创建省五星级数字企业3家,市五星级数字企业4家,市四星级数字企业5家,三星级数字企业51家。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1家,试点企业2家;市两化融合示范企业1家,试点企业2家,成功创建了省两化融合示范区。四是物流工作实现突破。今年是物流职能划归经信委的第一年,我们们高点定位,强势推进,选准突破口。一年抓好一个重点,抓出一个特色,形成一定影响。先后组织了四批共计14家企业一次性成功通过国家评估办网上审核和现场考评,在起步之年打了一场漂亮的突破战、品牌战。今年国家3A以上物流企业总数达到14家,其中,国家3A物流企业12家,国家4A物流企业2家,省重点物流企业1家。国家A级物流企业总数、3A物流企业总数、4A物流企业总数三大指标实现了领先,全省有影响。14家企业涉及一、二、三次产业,覆盖了12个镇区,涵盖了建材物流、家纺物流、家电物流、冷链物流、医药物流、钢贸物流、保鲜蔬菜物流等。创造了多个全省第一。五是工业设计企业培育企业实现突破。1家企业被认定为省工业设计示范园,6家企业被认定为省工业设计示范企业。工业设计示范园、示范企业数量在全省县(市)中领先。六是节能循环经济实现突破。经市政府考核,节能降耗工作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节能任务。今年节能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实施市级以上节能技改项目18个,清洁生产项目17个,循环经济项目4个,6个项目获省节能循环经济资金扶持。完成国家、省、市淘汰落后产能项目9个,在市总数第一。预计今年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7%。七是民营经济实现突破。全年私营企业注册资本超120亿元,净增私营企业户达2800户,净增个体工商户约4300户,引进市外民资约90亿元,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民营经济主要指标在市区领先。八是创新能力示范企业建设实现突破。今年紫罗兰纺织科技成功申报省高成长型示范企业,桑夏太阳能为省级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山口精工为省级科技创新培育企业,高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列入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品,汉瑞实业为省管理创新示范企业。金太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蓝丝羽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居梦莱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紫罗兰家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列为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重点跟踪培育的服装家纺自主品牌企业。(共18家企业入选,全国共111家。)金飞达公司、东源集团、江海电容器成为中国自主创新百强企业。
四、重抓机关作风建设,“企业娘家、服务到家”品牌不断叫响
经信委组建一年来,机关作风建设不断加强,在社会上的影响不断扩大。过去人们不知有经信委,现在企业主动找经信委,我们们倡导的“企业娘家、服务到家”经信服务品牌不断叫响,形成了一定知名度,经信委党委成为全区党建工作示范点,在全区机关效能作风测评中名列前茅。
经信委组建一年机关建设亮点纷呈。突出表现在:“两次调研”。经信委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调研活动,形成了调研报告,特别是对全区闲置资产和百强企业调研报告,均得到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给予充分肯定。“两个文件”。研究出台了通政发[2013]18号文件和新九条,这是专门针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激励政策,有力地提振了企业信心。“两个规划”。编制了工业产业发展规划和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通过了专家评审,提出了“321”产业发展体系,“3”即三个特色主导产业:现代家纺、船舶海工、智能装备。“2”即航空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2个新兴产业。“1”即现代物流。“两个基地”。成功申报了两个特色基地。太阳能风电装备产业被市政府认定为第二批新型工业化特色基地。现代家纺成功申报了国家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试点示范区,仅3个,可望在今年一季度授牌。“两化融合”。两化融合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家纺城成为省两化融合示范区。韩通成为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两大活动”。成功举办了国际家纺设计大赛和家纺指数三周年汇报会。市张国华市长均到会,并给予好评。“两个200”。会同国土部门成功申报被评为省标准厂房和使用先进县(市、区),在全省列第三名,获得200亩土地指标和200万元奖励。尤其是土地指标的获得在当前形势下更加珍贵。“两大地块改造”。成功对原棉纺厂和纺机厂厂区地块进行了拆迁改造抓职能到位。区经信委是区委、区政府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新组建的一个新机构。新部门、新作风、新形象。组建伊始,我们就如何开展好经信委的工作提出“坚定信心、凝心聚力、强化责任、完善制度、转变作风”20字要求,推进全体人员迅速进入状态,确立新理念,展示新面貌,创造新业绩,在人手少、办公用房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一手抓职能到位,一手抓好当前各项重点工作。经信委是全市第一个单独的经信部门,职能如何确定,我们多方思考,加强与经信委对接,研究确定了经信委的职能、科室设置、人员配备。经过一年多的运转,经信委各项工作全面走上正轨。在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多项“急、大、难、重”工作中表现出色。特别是今年圆满成功举办了2013·中国国际家纺设计大赛,创最好水平,受到中国家纺协会的高度评价。成功突破解决了棉纺织厂、纺机厂历史遗留问题,闲置资产得到盘活。积极做好“四项排查”工作,认真做好破产、关闭企业企业托管人员工作,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抓高效运转。区委区政府提出了项目集聚等四项重点工作,我们根据区经信委的职能确定迅速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今后一段时期经信委工作重点,即以项目集聚为主线,以培育大企业为重点,以强化区域发展驱动力增强政策的导向性、突出创新的引领性、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为主要手段。自去年10月成立以来,经信委全体工作人员,上下一心,克服人手紧、工作任务繁重等困难,从跟踪重大项目建设、优化工业结构调整、加大规模企业培育、加快科技创新、提升民营经济质态、加快生态工业建设这六个方面着手,狠抓工业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工业经济在高平台上实现了平稳增长,转型升级迈出了坚实步伐,新型工业化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
今年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努力克服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的不利影响,积极推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全力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采取的一系列保增长措施,不断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全区工业经济在较为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中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
夜上海论坛 (一)工业增长缓中企稳,平稳运行
1-11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为2.8%,总量居全国第13位,同比增长14.5%,比去年同期回落4.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4.5个百分点。11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2%,高于全国平均6.1个百分点。
夜上海论坛 1.12个盟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部呈增长态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较快增长
呼和浩特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在8月份由下降转为增长,1-11月份增长8%,其余11个盟市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其中,超过全区平均水平的盟市有10个,依次是:兴安盟增长24.5%、呼伦贝尔市增长22 %、赤峰市增长20.8%、通辽市增长19.5%、锡林郭勒盟增长17%、阿拉善盟增长16.1%、乌海市增长15.8%、包头市增长15.5%、巴彦淖尔市增长14.5%、乌兰察布市增长14.2%。
夜上海论坛 70%以上工业产品产量呈增长态势。1-11月份,自治区统计的29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的有21种(增幅在10%以上的有10种),占72.4%。其中,原煤9.98亿吨,增长14.3%;发电量3054.6亿千瓦时,增长5.7%;粗钢1609.8万吨,增长7.3%;钢材1529.3万吨,增长15.5%;电解铝163.7万吨,增长7.1%;铝材65.3万吨,增长33%;精甲醇505.7万吨,增长52.7%; PVC179.4万吨,增长13.5%;化肥113.6万吨,增长43.6%;合成氨124.7万吨,增长1倍;焦炭2354.6万吨,增长24.6%;卷烟57.4万大箱,增长6%;彩色电视机350.9万部,增长51.9%。
2.企业盈利艰难,工业利润总量位居全国第10位
今年以来,受全国市场需求不足的影响,我区主要工业品价格低位徘徊,企业盈利十分艰难。1-10月份,全区423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362.9亿元, 居全国第10位。其中,能源工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885.7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65%,同比增长6.6% (煤炭行业实现利润698.7亿元,占全区的51.3,增长5.7%);农畜产品加工业实现利润145.6亿元,增长53.4%;机械装备制造业实现利润27.7亿元,增长29.1%;冶金建材工业实现利润217.5亿元,下降20.6%;化学工业实现利润48.5亿元,下降30.3%。
夜上海论坛 3.煤电油运生产要素供应正常,煤矿安全生产形势较好
煤炭产销基本平衡,产销量继续居全国第一位。1-11月份,全区销售原煤9.97亿吨,增长14%。其中销往区外煤炭6.1亿吨,占原煤销售总量的61%。
全区用电负荷基本稳定,工业用电缓中企稳。按照自治区稳增长的要求,对全区459户企业实施了用电补贴政策;在原有18个大用户享受电力多边交易政策的基础上,今年新增了31个多边交易大用户(涉及企业99户);同时,会同地方政府按照“一企一策”的办法,启动了巴彦淖尔市、包头市停产、半停产负荷。通过上述措施刺激了一批重点企业的生产,扭转了电力需求急剧下滑的局面,确保了电网用电负荷的稳定。1-11月份,全区全社会用电185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164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高于全国5.1个百分点。外送电量121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
成品油销量基本平稳。1-8月份,中石油和中石化内蒙古销售公司共销售成品油575.5万吨,同比增长3.5%。1-9月份,共销售成品油658万吨,同比下降1.4%。1-10月份,共销售成品油732.7万吨,同比下降1.9%。1-11月份,共销售成品油792.2万吨,同比下降3.1%。
铁路货物发送量小幅增长,公路货运量增长较快。1-11月份,全区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6.3亿吨,同比增长0.4%。其中,煤炭运量5.5亿吨,增长1.4%。呼和浩特铁路局(含集通公司)完成货物发送量1.8亿吨,下降5.7%;沈阳铁路局我区境内完成货物发送量1.2亿吨,同比持平;哈尔滨铁路局我区境内完成货物发送量0.8亿吨,增长9.9%。全区营业性公路运输量完成11.5亿吨,增长21.2%。
煤矿安全生产态势平稳。今年以来,加大了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检查工作力度,加快推进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严格落实煤矿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加快推进煤田(矿)火灾治理进度。1-11月份,全区煤矿发生死亡事故19起、死亡32人,比去年同期减少11起、18人。煤炭百万吨死亡率0.032,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继续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全区三年煤田(矿)灭火攻坚任务基本完成。截至目前,全区238处煤田(矿)明火全部熄灭,完成了煤田(矿)灭火回填工程量的85%,完成了复垦绿化工程量的62%,抢救煤炭资源3亿多吨,解放压占资源10亿多吨。
夜上海论坛 (二)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工业投资较快增长
夜上海论坛 随着承接产业转移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级工业重点项目建设的加快推进,部分工业项目备案权限的下放,各盟市抓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工业投资较快增长。1-11月份,全区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343.7亿元,同比增长29.6%,比去年同期加快13.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5个百分点。
1.工业重点项目开复工率较高
夜上海论坛 1-11月份,在150个自治区工业重点项目中,75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已开工66个,开工率达88%;75个续建项目全部复工,高于去年同期4个百分点。自治区重点调度的投资10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已有呼和浩特创维300万台液晶电视改扩建项目、包头北奔5万台重卡总装项目、鄂尔多斯新兴重工天然气储运设备和煤化工设备制造项目、呼和浩特和鄂尔多斯IDC(互联网数据中心)项目等234项开工。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3140.5亿元,占全区工业完成投资额的49.5%。
2.西部盟市投资增长快于全区
1-11月份,西部七盟市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953.3亿元,占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62.3%,同比增长32.3%,高于全区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东部五盟市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390.4亿元,占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37.7%,同比增长25.2%。
3.承接产业转移成效明显
今年以来,各盟市分别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东三省”等地区,相继开展了多次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招商引资活动,重点在化工、冶金、新型建材、机械装备制造及配套、农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鞋帽小五金、战略性新兴产业等7大领域,积极承接有利于产业多元、产业延伸和产业升级的非资源型项目,形成了新的增长点和调整结构的新亮点,承接产业转移效果明显。1-9月份,全区承接投资亿元以上非资源型产业转移项目234个,协议投资3780.7亿元,其中落地项目86个,计划投资1058.2亿元。
夜上海论坛 (三)结构调整成效显现,工业转型升级进展较快
夜上海论坛 今年以来,全区工业系统紧紧抓住工业增长放缓,为结构调整腾出空间这一有利时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沿黄沿线经济带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双百亿工程”,加大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生产力布局结构、投资结构、企业组织结构、能耗结构调整力度,工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
1.非资源型产业和新兴产业增长强劲,产业升级迈出新步伐
夜上海论坛 近几年建设的新兴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产能逐步释放,机械装备制造、有色金属、新型煤化工、新材料等非资源型产业和新兴产业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1-11月份,机械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以上,高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4.5个百分点左右;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增长21%以上,高于全区6个百分点左右;化学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高于全区5个百分点左右。煤制油62.8万吨,煤制烯烃33.7万吨;煤制乙二醇5.5万吨,增长1.3倍;多晶硅4688.3吨,增长36.2%;单晶硅5524.8吨,增长85.4%。
2.“双百亿工程”和沿黄沿线经济带建设有序推进,产业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
夜上海论坛 今年以来,进一步健全了工业开发区(园区)运行监测体系,加大了对工业开发区(园区)发展的指导力度,积极协调解决企业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快推进“双百亿工程”和沿黄沿线经济带建设。1-11月份,全区各级各类工业开发区(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2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2%;其中55个自治区级以上工业开发区(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9738.5亿元,增长15.4%。22个沿黄沿线工业集中区(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6706.8亿元,占西部地区园区的81.7%,增长12.6%。列入今年超百亿元培育计划的6个开发区(园区)实现营业收入581.9亿元,增长67.9%;今年预计新增7个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园区,累计达到38个,对全区工业的贡献率达到47%左右。1-10月份,列入今年超百亿元培育计划的10户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06.4亿元;今年预计新增10个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累计达到46个,对全区经济的贡献率达到23%左右。
夜上海论坛 在“双百亿工程”的带动下,在自治区各项扶持政策倾斜支持下,东部盟市工业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发展速度。1-11月份,东部五盟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以上,高于全区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以上。其中,兴安盟增长24.5%、居全区第1位,呼伦贝尔市增长22%、居全区第2位,赤峰市增长20.8%、居全区第3位,通辽市增长19.5%、居全区第4位,锡林郭勒盟增长17%、居全区第5位。
3.非资源型产业和新兴产业投资快速增长,工业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按照自治区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积极引导,加大机械装备制造等非资源型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化工等新兴产业投资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1-11月份,能源工业完成投资1639.1亿元,同比增长5.5%;化学工业完成投资1106.1亿元,增长60.3%,高于全区平均30.7个百分点;冶金工业完成投资1171亿元(有色金属工业占54.9%),增长44.3%,高于全区平均14.7个百分点;机械装备制造业完成投资827.3亿元,增长36.8%,高于全区平均7.2个百分点;农畜产品加工业完成投资482.4亿元,增长28.7%;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219.7亿元,增长26.2%。
夜上海论坛 4.促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实,中小企业实现较快增长
今年以来,针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较为困难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中小企业服务年”主题活动,全面实施了中小企业“3610行动计划”,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小型微型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组织110家(次)金融机构到40个旗县区与571个企业进行了银企对接,达成意向贷款金额425.8亿元,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通过综合施策,推动中小企业稳步发展。1-11月份,全区4187个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5.4%,高于全区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5.4%。
5.节能降耗措施不断强化,主要耗能行业产值能耗降幅明显
今年以来,继续将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重点用能企业纳入节能监管体系,在679户年综合能耗1万吨标准煤以上工业重点用能企业中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将1153万吨标准煤的节能指标逐级分解落实到每户万家企业,各盟市与万家企业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状;开展了主要工业产品耗能限额专项监察,对主要工业产品、设备能效水平进行了对标;组织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对项目进行现场核查,全区共实施了56个自治区“以奖代补”节能技术改造项目,项目总投资13.97亿元,年可节约25万吨标准煤;继续将节能评估作为项目核准、备案的前置条件;启动了以“节能低碳,绿色发展”为主题的节能宣传周系列宣传活动,举办了能源审计、清洁生产培训班。通过综合施策,工业节能取得较好效果。1-9月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预计同比下降8%,降幅比去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主要耗能行业万元产值能耗降幅明显。建材行业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下降23%,有色冶金行业下降13%,化工行业下降8%,电力行业下降6%。
夜上海论坛 (四)“两化”深度融合积极推进,信息化支撑保障能力稳步提高
今年以来,加快了全区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建立了运行维护体系,实现了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骨干传输网络全覆盖。全区公务员网站开始试运行。在加快呼-包-鄂-乌(海)“两化”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步伐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民爆行业“两化”深度融合。制定了自治区基础性、公共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政务云运用服务规划已完成初稿。制定了“数字城市”建设的模式、标准和规范以及建设的重点,加快“数字城市”建设。积极开展“三网融合”试点前期工作。大力推进农牧业信息化和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开展了设施农业物联网推广应用项目建设,推动卫生、教育领域信息化。在全区开展了工业控制系统基本情况调查,组织开展了自治区和盟市政务信息系统安全自查,组织自治区财政厅、地税局等7个厅局45个业务系统接入了自治区电子政务灾备中心。
IDC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鄂尔多斯云计算产业园区中兴能源公司IDC项目土建工程已完成,正在购进安装设备。呼和浩特的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IDC项目土建工程加快推进,中国电信的4座机房楼已封顶;包头曙光公司IDC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为提高“两化”深度融合支撑保障能力奠定了基础。光伏产业、整机制造及元器件制造企业在困境中发展,软件企业进一步推广应用软件产品和软件项目,全区电子产品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稳步发展。
夜上海论坛 1-9月份,全区信息产业(通信业、软件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275.5亿元,同比增长19%。全区固定和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025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37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650万户,电话普及率121.8%。互联网用户普及率76.5%。
(五)军民融合式发展势头较好,军民结合产业实力增强
今年以来,采取政府扶持、部委和自治区共建、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建、单位自建等多种形式,加快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民步伐,推动军民结合产业加快发展。1-9月份,全区实现民品产值132.8亿元。其中,核工业民品产值增长1.1倍。
夜上海论坛 1.军民结合装备制造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势头强劲
按照自治区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去年签订的合作协议,今年一机集团10万辆重卡车架、5万辆总装、车辆减震橡胶3个项目全面开工建设。一机集团铸造、锻造基地已经被国家国防科工局批准立项,工程建设已经启动,标志着一机集团产品结构调整已经开始,为军民结合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发挥了引领作用。
2.军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步伐加快
一机集团坦克装甲车辆研发平台拓展方案已被国家批准立项,为实现研发模式由传统经验设计转向数字化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北方重工集团公司精密锻造机正式投产;北重集团与清华大学合作的“电渣重熔过程中节能系统研究”、一机集团与清华大学合作的“高硬度、高强度钢淬火过程变形规律及原因研究”等成果已成功运用于生产,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高新技术配套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包头长安永磁电机公司研发的“稀土永磁大扭矩力矩电机”,成为国内航空航天转台的首选配套产品。一机集团北方实业公司研发的轮式战车制动器总成配套体系已经确定,成功完成了试验车的装配。
总之,今年工业经济在较为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中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但是,当前欧债危机情势复杂,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困难重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几次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预示着全球经济走势不容乐观,我国今年出口贸易乏力已成定局。国家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国内市场需求依然不足,我区工业发展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二、2013年工作思路
夜上海论坛 2013年全区工业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按照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为主攻方向,以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为重要支撑,以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为主要推动力,突出抓好经济运行监测和生产要素保障、投资总量扩大和结构优化、产业多元发展和延伸升级、自主创新和质量品牌建设、节能降耗和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兼并重组和“双百亿工程”推进、中小企业发展和产业集群建设,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军民融合,全力以赴稳增长、促转型,努力保持工业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切实提高工业增长质量和效益。
夜上海论坛 1.加强产业建设,加快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
按照“多元发展、延伸升级”的总体产业建设思路,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加快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大力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加快推进产业高端化、产品终端化,推动制造业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
2.努力扩大投资总量,切实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
按照从源头上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原则,充分发挥资源配置政策的导向作用,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有效投资,保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态势。
3.积极推进“双百亿工程”,进一步巩固工业发展基础
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培育建设大型骨干企业和重点开发区,实施“双百亿工程”的意见(2011-2013年)》(内党发〔2011〕9号)精神,加快推进“双百亿工程”,全面完成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和园区培育任务。
4.强化自主创新和节能降耗工作,促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
夜上海论坛 坚持创新驱动,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支持传统优势产业围绕节能减排、降耗增效和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技术创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5.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以深入开展中小企业创新年主题活动为主线,加快推进中小企业工作思路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形成有利于创新的体制和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氛围和文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6.推动军民产业融合式发展,提升国防科技工业实力
加快推进以“高新三期工程”为代表的军工核心能力建设项目,切实提高国防工业的整体地位和实力。认真落实国发〔2010〕37号文件精神,着力推动军民结合产业健康协调发展。加强军工行业监管,加强安全保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