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机械基础教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 机械设计基础 教学案例 设计 分析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C-0189-02
夜上海论坛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的教学媒体层出不穷。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关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促进了高校的课堂教学方式改革,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尤其对高职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一门是典型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将很大程度地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特别是专业课的学习。而高职学生理论基础薄弱,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因此引入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丰富教学资源,变“静”为“动”,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的特点,是提高本课程教学效果的必要措施。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在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数控专业开展了实验研究,通过多次全程参与课堂教学的设计及实施,对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的“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这部分内容作为课例,探讨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
夜上海论坛 一、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这节课的设计主要以机械职业岗位能力需要为基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生产实际,为着力营造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创设学有所用的教学情境。由于机械设备中的铰链四杆机构难以直接观察,而高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较差,因此本节内容主要采用启发诱导,探索发现的教学方法,配合以模型感受、多媒体演示等教学手段,其步骤为:感知―理解―深化,从而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性,使教学更直观、形象。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和理解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理解急回特性的概念、行程速比系数K的含义及死点问题的处理。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理解、思维和运用能力。发展目标: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问题探索的情境,使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体会到探究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自信心。教学重点: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教学难点:铰链四杆机构急回特性。
(三)教学过程
二、案例分析
夜上海论坛 (一)互动白板的教学优势
夜上海论坛 任课教师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充分发挥了互动电子白板的优势,不仅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还能够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而且使整个课堂都是在活跃的互动气氛中开展。
1.保存板书,反复应用。整个教学由复习准备引入――让学生写出四杆机构的判别式,教师调出事先在白板上准备好的各种四杆机构类型,让一名学生上台板演示,学生完成后,白板所具有的存储功能可将白板上的内容保存下来。而在教学的后续阶段,这些内容还会经常用到,教师只需将它调出即可,无需重复劳动。这样既省时,又不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而且使已学知识再次得到巩固。
2.简化功能,优化过程。(1)脱离制约,化远为近在应用电子白板过程中,可随意用电子白板配备的书写笔在白板上操作电脑或自由书写,还可用板擦随意涂改,脱离鼠标对教师行动的制约,同时学生也可轻松学会用书写笔在白板上写字画图,让教学中实现互动。教师还可用书写笔任意选择颜色、调节粗细,不用直尺、三角板、圆规等工具,就可画出四杆机构各种类型的图形。(2)修改原图,对比教学四杆机构类型判别难度较大,但学生必须掌握,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教师首先将曲柄摇杆机构展示在白板上,学生很快就能解答。然后教师在原图上变换不同杆作为机架,这时可以直接在原图上用其他颜色的笔添加一些线条,擦除多余的线条,整个修改过程学生们都可看到,这样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联系起来,难点也就迎刃而解。(3)整合资源,教学变活机械设计基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教材中机构运动、插图和公式很多,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不仅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而且学生看到的内容不直观、不形象,影响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机构的结构,互动白板具备的VCM互动演示平台起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互动演示平台将白板和PowerPoint演示文稿整合起来,在演示文稿中制作的图形旋转、平移、翻转等运动效果,通过白板展示出来,整个课堂也因此而活起来,满足了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的学习需要。
(二)巧借媒体,陶冶情操
利用电子白板的功能设计的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教案,从内容安排和媒体形式上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学生就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与思考,就会体会到创造的快乐,这样就诱发了学习的主动性,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自主地选择学习进度和学习节奏,使学生由传统教学的受体变为主体,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钻研精神。
夜上海论坛 交互式电子白板对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进行了改革,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职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探究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理论基础,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和对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并且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抽象思维,学习自律性差,但好奇心强,很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交互式电子白板进入课堂,其各种先进的性能给教学改革与资源整合注入了新的活力,给教师和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展示、自由交流的平台,这为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广艳,李铭,张豪锋.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实验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11)
[2]刘志蓬.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培养学生的注意力[J].中国电化教育,2008(12)
夜上海论坛 [3]舒娜,刘菁.电子白板下的教学交互行为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6)
夜上海论坛 【基金项目】2012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桂教高教(2012)22号)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学案教学法;机械基础;复习课
本文从理论依据、学案的设计、实施过程、反思四个方面探讨学案教学法应用于高三《机械基础》复习课中的可行性。
一、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究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教师只是意义建构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为学习者提供建构知识所需要的帮助,以使学习者的理解进一步深入。
夜上海论坛 (2)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家罗杰斯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其内容包括:认真编写教材,便于学生自学;提出现实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供可选择的各种学习条件、目标和情境;允许学生自己确定各种学习内容、计划和目标;分组教学,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让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成果。
(3)最近发展区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原则是:如果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在其现有发展区之内,就应该让他们通过自学来解决;如果学习的内容超过了其现有的发展区,那么就需要教师帮助和引导了,或者需要学生一定时间的自我探索。
二、学案的设计
根据实施本课题前的调查问卷,我们发现学生学习机械基础这门课程主动性不强,接受知识比较呆板,不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这些问题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会培养出创造型人才。通过学案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能力。学案如何编写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以下是本人对学案编写的思路。
(1)学案设计的原则。①课时化原则。对复习内容采取分课时处理的方法,保证一个小专题学案为1~2课时。这样,不仅有利于将本课时学习的知识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而且加强了授课的针对性、计划性,利于更好地实现既定的课时目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②问题化原则。将课本知识点转变为具有探索性的问题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探究、释疑、激思,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素质。③参与化原则。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是学案教学最根本的目的,从想要学习到学会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④方法化原则。强化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学案设计将“授人以鱼”变为“授人以渔”,同时关注学习方法指导的基础性与发展性。⑤层次化原则。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如认知水平的高低,学习能力的好坏等,在编写学案时应注意将复习内容处理成富有阶梯性的、层次的、符合不同学生认知规律的学案,从而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一定的收获,每个学生从学习过程中收获成功的喜悦,更有信心学好本课程。
(2)学案的组成部分。学案基本组成:学习目标、课前基础知识回顾、课堂探析、知识链接、拓展训练、课后练习、课后反思。①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②课前基础知识回顾。让同学们对本学案中要求复习的内容进行自主复习,增强学习主动性。③课堂探析。学生事先完成学案中的题目,通过做题能知道自己的掌握程度,对有质疑的问题做上标记。在课堂上,就题目中出现的普遍问题进行探讨。④知识链接。知识链接部分是与课堂探析部分相关的知识点的延伸部分,也是新旧知识链接的部分,有助于学生做好知识的归纳总结。⑤拓展训练。通过前面的知识的讲解,进一步巩固练习并适当拓展知识。⑥课后练习。通过课堂的讲解,课后学生做适当的作业检验这节课的掌握情况。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作业也要有一定的梯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课后作业中,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能力的锻炼。⑦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包括两个方面:学生反思和教师反思。学生反思是学生对照知识点、考点的要求进行认真反思,自我检查。比如:是否已全部掌握知识点和考点,学习之后有哪些收获,解决了哪些存在的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反思之后,通过自己或者寻求老师帮助将问题及时解决。通过这种自我反思的方式,让学生养成自我反思总结,自我解决问题的好习惯。教师反思是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反思这节课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学案中哪些设计不太合理,还需改进,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夜上海论坛 三、实施过程
夜上海论坛 我们的学案大都包含“课前基础知识回顾、课堂探析、知识链接、拓展训练、课后练结”等环节。由于学案的编制还不是十分完善,因此,在使用学案时要因材施教,不断总结、反复修改,使学案逐步趋于完善。
(1)提前发放学案,学案中明确学习目标,指定复习范围。学生通过自主复习完成课前基础知识。因为本学案是用在复习课上,所以学案中课前基础知识练习题是考察的基础知识,高考中的题型都离不开基础知识,在后面复习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忘本。学生自主复习过程中,可以自己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培养学生自我归纳总结的能力,为后面自学做铺垫。
(2)课堂探析部分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体现形式。在本教学环节中,学生针对学案中设计的题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
(3)知识链接部分是与课堂探析相关的知识点的延伸部分。我们不能就本节内容讲解有关的知识,前后要有一定的连贯性。因为我们现在是复习阶段,练习的题目都是综合题,它把很多知识点都融入一道题中,一幅图出现过很多次,但每次我们可以考察不同的内容。而我们的学生做题往往正确率不高,其原因是学生对基本知识不够熟悉,没有总结题型的能力,没有思考的习惯等等。这就需要教师从中指导,让学生逐步按照老师的设计,思考所涉及的其他知识点,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归纳、总结、思考的习惯。
(4)拓展练习的设计应与对应课时的教学内容、能力培养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相关。在设计拓展练习时,应注重多设疑,使学生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由未知到有知、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地掌握知识,从而增强学习能力。学生须当堂完成拓展练习题,通过练习不仅能消化、巩固知识,还能及时为教师提供直接的教学反馈,以便教师对练习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给予相应指正,做出正确评价。
(5)课后练习,是学生用课后的时间巩固所学知识的过程。课后练习中有两类题,第一类是与例题相近相仿的题型,所有学生必须完成,第二类属于提高型的题目,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挑战一下,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课后练习的布置体现了分层原则,就是对不同基础差异的学生布置不同能力水平的作业,使作业的能力要求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相互适应。
四、反思
教有法,但无定法;学有法,贵在得法。学案教学法的重点在于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的主导作用。本人在教学中,对学案进行精心编制。运用学案教学法一段时间以来,得到一些体会。
夜上海论坛 (1)教师投入的精力很多,但很值得。因为在实施学案教学法之前,必须自己编写学案。在编制前要做许多准备工作,让学案能起到高效的作用,不需要再浪费时间花在学生已懂的问题上,重点落在普遍存在的问题上,这就切实提高了课堂效率。
(2)一个良好的氛围十分重要。创设轻松平等的氛围,创设利于学生思考的氛围。创设平等、交流、合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学会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学会聆听和理解他人的想法。
(3)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了部分内容,课堂上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究和交流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潜能,使学生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充分探索和理解有关的内容。在实施的过程中,并没有按照预期设定的发展,教学效果不是很好,这也是继续研究的重点。
(4)尊重并善待不同学生。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认知方式不同,思维策略不同,认知水平差异和学习能力差异。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鼓励并提倡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关心与帮助。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材料,指导他们阅读,充分发展他们的潜能。
(5)学案教学的实践,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在学案教学模式下,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学案教学模式使教师主动走出单纯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将教师的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学生的以“学”为重心上,将教师的以“研究教法”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研究学法”为重心上,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所有这些,都促进了教师研究意识的增强和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光,陈启胜.构建学案导学模式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J].山
夜上海论坛 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4).
夜上海论坛 [2]裴亚男.学案教学模式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
夜上海论坛 科学版),2007(4).
夜上海论坛 [3]孟献华,李广洲.教案与学案的对话[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2).
[4]倪爱兰.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三英语专题复习中的应用[J].外语
知识目标:
1、知道机械运动
2、知道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夜上海论坛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
能力目标:
夜上海论坛 1、观察实验能力:能从生活中观察到物体机械运动的实例.
夜上海论坛 2、思维能力:判断和分析机械运动,结合参照物的知识分析运动和静止的情况.
3、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释、判断自然界中的运动现象.
情感目标:
1、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教育.
2、培养学生科技意识,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思想.
夜上海论坛 3、利用地球同步卫星的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分析
夜上海论坛 教材从实例中引出了物体运动的问题,并称物置的变化为机械运动,再推广到自然界的实例中.参照物的概念也是由实例引出,并联系实际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实例,要求学生会联系实际判断已知参照物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情况和由运动情况分析所选的参照物.在此基础上,感性的分析了匀速直线运动,并说明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即从简单的问题入手,逐渐深化,最后分析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并思考一些问题.
教法建议
夜上海论坛 尽量不加深课本上的内容,而应当多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由实践中学习的习惯,加深一些物理学习方法的体会.
夜上海论坛 通过讨论引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直接界定物理学中的机械运动,对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学习,应当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并由此引出参照物的概念,关于参照物的问题要由学生列举实例,学生分析,教师可以做评价,最后总结分析的一般方法.在本内容的教学中可以使用适当的媒体资料,例如可以用课本的配套录像带"运动的相对性"并回答本节的练习.
匀速直线运动的教学,观察和分析课本上的实例,说明这是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由学生思考生活和自然界中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加深学生对匀速直线运动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给出定义.定义中只须讲清快慢不变,不宜引入速度的概念.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单元分析
本节教学重点是参照物的教学,关于参照物要求能够由运动情况分析所选择的参照物和知道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教学过程分析
夜上海论坛 一,机械运动
讨论引入新课,学生阅读教材的内容和提供的参考资料,阅读问题是:什么叫机械运动;举例说明自然界中的机械运动;课桌、房屋是否做机械运动,为什么;能举出绝对不动的例子吗.
对学生列举的示例可以进行分析,注意讲解的问题:我们把物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宇宙是运动的,其中的所以物体都是运动的.
二,参照物
说明日常生活中对一些现象的解释,并进一步引出了参照物的概念,讲解时注意的问题是: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不同的人对运动的描述不同,其原因是他们对运动描述所选择的标准不同,我们把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夜上海论坛 由学生列举实例说明当选不同的参照物时,同一物体的运动的情况,并深入分析选其他参照物时的运动特点.
分析两类实例:已知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描述的运动情况判断选择的参照物.由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教师提供参考示例学生分析,也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由学生组成小组,自行设计问题,讨论,由教师评价.提供一些参考示例:“每天的日起日落这句话是以什么做参照物的”、“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的某处上空,这是以什么做参照物”、“以太阳做参照物,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运动情况怎样”、“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句歌词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中所选的参照物各是什么”等.
三,匀速直线运动
观察一些实例,可以提供录相和视频文件、图片让学生思考这些运动的特点,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由他们发现其中的共性,总结出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讲解时,要注意匀速解释成快慢不变,而不要引出速度的概念,使学生形成对匀速的感性认识,并说明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而物理研究问题是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的.
对于想想议议中的问题,可以提供学生自然科学中的图片资料,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在课前就布置查阅资料的预习内容,要求查找关于我国卫星发射的情况和卫星运动的资料.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
夜上海论坛 查阅关于“列车速度”的资料
【组织形式】
学生小组
【参考题材】
1.列车发展的历史,包括我国的发展史和世界的发展史.
2.各个阶段的列车的速度.
夜上海论坛 3.各个阶段的列车的形式(例如蒸气机到磁悬浮列车).
4.世界各地区对列车发展的贡献.
【评价方案】
夜上海论坛 1.网上查阅的资料,列出历史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