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师学生管理工作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违纪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已成为目前我院学生管理的关键点,尽管违纪的仅是个别学生,但其行为不仅给自己的学习、生活带来重大影响,在大学学习生涯留下终身遗憾,且对周围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实践证明,做好违纪学生的后期教育与管理工作,只要教育有方,引导得法,可调适违纪学生的心态,帮助学生认清错误,重新找回自我,重塑一个讲文明守纪律的新人。
夜上海论坛 一、我院东校区2010年受处分学生基本情况在2010年中,我院东校区高职共有13名学生受到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处分,其中:1人受到留校察看处分,2人受到记过处分,2人受到严重警告处分,8人受到警告处分。在所有受处分的原因中,因考试作弊和旷课而受到处分的学生占了92%;从违纪学生个体来看,有的学生是因一次性违纪受到处分,如打架、考试作弊等,而有些学生因多次出现违纪情况累积而处分,如旷课处分等。
我院学生的违纪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
夜上海论坛 打架。学生由于年轻气盛,自我意识较强,个性突出,遇事容易头脑发热,情绪冲动,使意识处于麻痹状态,无法有效控制自己,心理承受力不足,心胸狭隘,往往采取挑衅的方法,借题发挥,看到别人做了一点儿对自己不利的事,马上进行报复。为一点儿小事产生纠纷,失去理智,大动干戈,出手伤人。
2.未经请假,擅自离校或离岗、旷课。由于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纪律观念淡薄,自由散漫,无组织无纪律,有事不向老师请假,无故旷课,或在教育教学实习中擅自离岗。
夜上海论坛 3.考试作弊。有的学生入校后,不适应授课方式和学习方式,产生了厌学情绪,到考试就采取作弊方式蒙混过关;有的学生见其他同学在考试中作弊轻而易举,取得不错成绩,久而久之也抱着侥幸心理考试作弊;由于考试成绩对学生评优、就业等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有些学生为了取得较好成绩,在虚荣心理的驱使下在考试时作弊。
二、对违纪学生转化的对策
夜上海论坛 1.做好违纪学生心理调适,帮助他们塑造良好心态。违纪学生受到纪律处分大都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心理上会产生许多变化,感觉受到学校的处分,在人前抬不起头,走不出自卑的阴影。在这种情况下,注意与存在自卑心理的受处分学生进行沟通,公平、耐心地对待这些受处分的同学,要主动接触他们,为其思想转化打通心灵渠道,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而不应该歧视、疏远他们,让学生体验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注。有一位著名的青少年教育工作者曾说“:教育、挽救后进生与培养尖子生一样意义重大。”我们对待犯错误而受处分的学生,应以平等友爱、互相尊重的心态去接纳他们,具体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适。
通过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用关注感动学生,触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克服自卑,抬起头来,化解埋怨情绪,以正常的心态投入新的学习中去。
夜上海论坛 一、时间安排
(一)每月初,组织1次全处行政学习会。
(二)每月中旬,各党支部组织1次党员学习会。
(三)其他没有统一安排的工作周,各行政科室以周四下午为固定学习时间组织学习会;各支部及处属各部门自行安排相对固定时间组织学习会(每月不少于2次,内容不限、参加人员不限)。
二、学习要求
夜上海论坛 (一)政工科每月初根据市局责任书规定的学习专题以及时事或本处实际制订本月度学习安排。
夜上海论坛 (二)各支部或行政科室及处属单位根据处月度学习安排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同时,还要结合工作实际,强化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学习。学习中提倡采用讨论形式,发挥每位参加学习者的积极性。
(三)处综治办、安全办等机构,处工会、共青团、计生协会等群团组织,都要根据自身职能,及时、足额地组织相应的学习教育活动。
三、注意事项
(一)学习会要做好签到记录工作,并于每月底将各自当月的学习开展情况(含内容、签到等)按照规范表格的要求报处政工科,列入处学习台帐。支部组织的党员学习(活动)内容列入本支部“四个好”台帐。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高职 学生管理 柔性管理
作为当今高职院校的主力军,90后有着独特的性格特点:他们思想活跃、富有激情,常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同时,优越的生活环境塑造了他们孤傲、脆弱的性格。从实践来看,刚性管理模式忽视了90后新一代大学生的情感,束缚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不利于大学生个性发展;相反,柔性管理的人性化不但能够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多元的思维架构,而且更有利于90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职院校柔性管理内涵
高职院校柔性管理提倡将柔性管理尽可能制度化,并不是要摈弃制度,而是通过柔性制度柔化管理,即柔性管理的基础和保障仍是学生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高职院校柔性管理要注重学生管理方式、管理机构和管理理念的提升。学生管理方式要向人性尊重和民主化、参与式管理方向转变,摆脱原有严格管理模式;管理机构的设置强调“精简有效”,提升学生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管理理念注重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强化服务意识。
夜上海论坛 与传统的刚性管理方式相比,高职院校学生柔性管理的实施渠道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不再依赖权力这单一渠道,更多依赖大学生群体内心深处激发的创造力和主动性,关心学生群体的心理过程。同时,学生柔性管理不是通过约束来实现管理而是满足人性的需求,具有激励性。
总之,学生柔性管理是把学生管理目标转化为学生群体自觉行动,采用非强制性手段,通过研究学生心理和行为规律基础上在学生心中促生一种说服力。
二、柔性管理与学生管理的耦合关系
(一)本质相同
夜上海论坛 柔性管理和学生管理在本质上都以“以人为本”为出发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围绕“育人”这一中心开展工作,以人为本思想在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化就是育人为本。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要突出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参与,尊重学生的人格,更多地给学生以信任、激励和成功欲望。而柔性管理在管理过程中提倡提高人、尊重人、发展人,从而激发人的创造力和主动性,以人性化为标志、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
(二)方式相同
夜上海论坛 柔性管理和学生管理都注重“情感性”。学生管理工作通过发挥情感的功能,尊重、关心、爱护大学生,使大学生从一个被动接受者到主动选择者的转变实现学生工作的管理目标,既注重思想交流的过程也关注情感交流的过程。同样,柔性管理通过情感沟通解除管理双方间的心理壁垒,使管理措施容易被双方接纳,从而形成推动组织前进的合理,即通过管理者的心与情管理。
(三)目标相同
夜上海论坛 柔性管理与学生管理的目标都是实现“自我管理”。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大学生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因此,学生管理中不利于学生自我管理的做法应该摈弃,对他们给予信任,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新力,大胆放手,引导扶持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学生根据工作任务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运用先进思想实现价值目标,从而有效实施自我控制、实现自我管理,学生管理人员能以最小的管理行为获得最大管理效果。
三、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问题分析
(一)管理模式僵化,缺乏完善的学生管理体系
高校扩招后,高职院校学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综合素质较低,但大多数高职院校仍采用扣分制度等传统管理模式,认为好的管理就是控制学生,不给学生话语权,要求学生循规蹈矩。尽管大部分高职院校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比较负责任,但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生源质量的下降、缺乏一整套完整的学生管理体系,给教师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导致学生管理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二)管理方式重控制轻服务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基础不好,对于学习积极性不高,但情感丰富,乐于参加各种活动。学生管理者应找准切入点,发挥情感管理优势,利用学生重情感的特点,提高管理效益。大多数高职院校在组织学生参加活动过程中采取强制、控制等方式,而不是引导、营造氛围指导学生参加活动。这种强制性的管理方式不但起不到良好效果,还可能引起学生逆反情绪。
夜上海论坛 (三)管理环境不协调
夜上海论坛 许多高职院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强化制度管理,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制度来约束学生,使他们被动的参加各种校园活动,而不是通过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来引导学生、影响学生。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建设中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可以影响各高职院校办学实力、活力和竞争力。因此,根据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特点成立职业性社团,营造相应的文化氛围,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管理起到补充作用,利用可以利用的力量,引导高职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五、构建高职院校学生柔性管理模式建议
夜上海论坛 (一)构建“矩阵式”学生柔性管理体系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生源不断变化,学生刚性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当前教育现状。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采取柔性管理模式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育人水平。学生柔性管理理念的推行依赖一系列制度体系的协调构建,从形式服务于内容角度来看,“矩阵式”管理模式强调信息共享和融通,更契合于学生柔性管理理念。如图1所示。
在“矩阵式”学生柔性管理模式中,要使柔性管理模式得以系统化运行,学生处应维持其下属独立部门与各院系之间的拥有平衡权利,适当“放权”,鼓励矩阵各成员之间直接接触,协同工作,不但利于提升各成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的提高,而且有助于各成员之间进行资源共享和协调;其次,加强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建立学生电子档案,将学生工作各种服务作为界面,构建基于学生工作流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确立“服务”本位的学生管理理念。
(二)理解尊重学生,协调沟通导向学生
利用情感对行为决策的正向引导作用是柔性管理的核心,协调沟通是柔性管理的有效途径。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管理者与学生之间应真诚的进行交流、沟通,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增加师生间交流,建立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管理者要通过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进行感情投资,协调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理解、尊重、信任学生。学生得到应有的理解、尊重、信任,就会把自己置身于管理之中,对管理者从心理上产生认同感、归属感,从而乐于服从管理,达到管理的目的。
(三)拓宽服务领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管理者应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以学生需求作为工作出发点,加大关心力度。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强调的是管理而不是服务,我们应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推出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求的各种服务和社团活动。比如可以建立学生咨询服务部门,通过这个部门学生可以向指导教师咨询生活、就业等各方面的疑问,寻求帮助;也可以向指导教师提出建议,学生管理者借此了解学生愿望,更好为学生进行全方位服务。
夜上海论坛 (四)建立学生柔性管理评价体系
我国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大多数为非专业出身的本科生,多数以辅导员岗位作为跳板,很少作为长期职业。可以看出,高职院校辅导员制度尚不成熟,需要加强其专业化水平。首先,要增强辅导员岗位的吸引力,促进辅导员职业专业化。可以设立辅导员岗位晋升体系,让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人员看到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动力从事该项工作;其次,为提高学生管理水平,高职院校间建立一定范围内的学生管理者协会组织,通过该平台进行即时交流,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最后建立辅导员考评制度。以绩效考核为核心,制定考核原则、确定考核方法,建立领导、学生、同事全方面的考核评价体系,并根据考核结果记性相应的奖励和岗位晋升依据,通过有效地激励机制激发辅导员工作热情。
作为柔性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刚性管理为学生管理工作构建了基本框架,柔性管理是刚性管理的升华。因此,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坚持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两个轮子一起转原则,不断完善刚柔相济的学生管理方法,实现学生管理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杨静.对新时期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教育科学,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