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正能量演讲稿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夜上海论坛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情
有人说,80后是自私的一代,有人说,80后是"垮掉的一代",我说,80后有的是正能量。
夜上海论坛 我出生在80年代,1980年,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孩子,于是80后的我成了独苗;1997年,我考上大学,大学开始收费;2004年,我开始准备结婚买房,房价从1千涨到1万;2015年,中国实行二胎政策,我又成为生育主力军;2030年,人口老龄化,我将迎来上4老、下2孩。
夜上海论坛 也许是我的童年生活单纯又惬意,父母给了我太多的呵护,因此,在告别学生时代会有更多的感慨,在融入社会的蜕变过程才特别艰辛,在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下显得格外伤感和无奈。
生活在这样一个压力大的时代是无奈的,但是,我不愿做"啃老族",不断努力和拼搏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累了、困了、痛了,咬咬牙,继续前进,我们祖祖辈辈,每一代人都是这样过来的,无需夸大自己的辛苦,因为80后的我拥有满满的正能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龄的增长,人们对80后的看法和偏见也在逐渐改变,尤其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以及奥运圣火护卫战中,一群又一群80后年轻人的血性表现,作为有力的中坚力量,点燃了国人又一次的爱国热潮,80后充满活力地宣传了爱国、正义和人性的积极思想,改变了人们对80后的看法,80后绝不是"垮掉的一代",我们80后的正能量在不断积累和释放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上午好!
夜上海论坛 “用第一抹光线的纯净,为世界画一双眼睛;用第一朵花开的声音,为世界唱一首歌曲;用所有春天的消息,为你写下传奇。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转动;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伴着这首《感动中国》的旋律,“201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颁奖典礼落下了帷幕。罗阳、林俊德、李文波、张丽莉、陈家顺、陈斌强、周月华艾起夫妇、何h、高秉涵、高淑珍被选为年度人物。我被这些平凡人的故事,感动得一次一次落泪,从这些平凡的人物当中,我们统计人感受着他们传递的正能量。
夜上海论坛 工作到最后一刻的的林俊德,为我们传递着爱岗敬业的正能量。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从他身上感受到的那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夜上海论坛 “绑着”母亲上班的孝子陈斌强,为我们传递着孝心的正能量。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患有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陈斌强这一做就是五年,风雨无阻带着妈妈上班。他既要照顾母亲,又要工作,他的教学任务一点也没有落下。从这个普通的教师身上我们感受到孝心的伟大。
主动捐献器官的小学生何h,为我们传递着爱心的正能量。年仅12岁的小天使,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在她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3个月时,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她的父母含泪帮助女儿实现她的“最美愿望”。正如颁奖词写到的: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
“变身”民工的“卧底局长”陈家顺,为我们传递着正义的力量。陈家顺是云南省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为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从2007年9月起,陈家顺先后深入多家用工企业,以农民工的身份应聘到企业“卧底”打工。以一个普通农民工的身份去求职,实地体验农民工的生活工作。为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默默奉献着。
“最美女教师” 张丽莉,用自己的单薄的身体去挡住碾向学生的大客车,高位截瘫的她依然笑着说,救孩子这是她的一种本能,她已经28岁了,而那些孩子还小,美好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师,向我们传递着她的那种无私无畏的正能量。
夜上海论坛 周月华、艾起,这对最美的乡村医生,妻子背起药箱,丈夫再背起她,“爬”遍青山送医上门,丈夫是她的第二条左腿,这个男人用20年的行动,默默支持着妻子的事业,平凡中我们收获着感动。
菱纱
这是一个最繁华的时代,也是一个最浮躁的时代,我们在时代的夹缝里彷徨、挣扎,天上地下人间更仿佛找不到一个立足之地。人们像无底洞一样,依赖着外界灌输的大量正能量。然而别人的励志正能量,真能让我们获得速成还很长久的动力吗?
从多数人的角度看,正能量如同一剂生命补药,得到它就能由颓废转为奋发,就能努力学习、努力生活。于是,不少人在看着数目庞大的目标时,会条件反射地寻找励志故事、正能量语录,先给自己打点“鸡血”,再投入到奋斗中。的确,在走向梦想的路上,正能量不可或缺地成为低谷时期的阳光,重新充盈我们的信仰,让我们重燃走向成功的希望。但同时不要忘记,事情还得靠自己想办法,不能光凭正能量解决。
夜上海论坛 也许正能量确实能催人向上、使人奋进,但也许,越是不断依靠外界的正能量,我们就越会逐渐丧失独自应对问题的能力,成为正能量的俘虏。这世上前路太艰险,作为追梦者,如果首先想到的不是准备迎接挑战,而是惊慌失措地向外界索要正能量,恐怕最终阻止你实现梦想的,就是你爱不释手的正能量。
夜上海论坛 还记得去年自己向大家讲述过丽兹艰难求学,最终进入哈佛的故事。初看电影时觉得她有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指她能承受多少生活的打击,而是她在毫无正能量的环境中不断打败绝望的内心,战胜了自己的孤独和寂寞,一天天成长为强者。比起丽兹,我们拥有更优越、更美好的生活。然而我所见更多的,是人们对现实的抱怨,对未来的迷茫,甚至是社会进步过快带来的精神空虚与失落感。若仍执迷不悟地把依赖正能量当作救命稻草,那我们还能不能打败心中无尽的绝望,能不能蜕变成自己希望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