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语言学论文范文

语言学论文范文

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语言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语言学论文

第1篇

      论文标题:

1.2012-2013年中国的日语语言学研究

2.现代日语语言学

3.南京大学日语语言文学研究生

夜上海论坛 4.2014年中国日语语言学研究综述

夜上海论坛 5.学习日语语言学的意义与收获

6.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学对日语语言学发展的影响

7.《日语语言学》述评

夜上海论坛 8.日语语言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夜上海论坛 9.新时期我国高校日语人才培养研究《日语语言学与日语教育》

10.日语专业高年级《日语语言学概论》课CDIO工程教育模式教学新尝试

11.从原型理论看日语语言学术语“外来语”外延的模糊性

12.关于日语语言学教育——结合音像资料的教学尝试

夜上海论坛 13.日语语言学家刘耀武教授

夜上海论坛 14.高校日语语言学课程中的支架教学法探究

15.全方位、多层次视角下的日语语言研究《日语语言学应用研究》

夜上海论坛 16.日语语言学举隅文化

17.日语语言学与日语教育

18.日语语言学论文

夜上海论坛 19.博士(日语语言学)毕业后的去路工作

20.浅谈日语语言学术语翻译标准化问题理论与实践     

21.学习日语语言学的意义与收获  

22.支架式教学法在高校日语语言学课程中的应用      

夜上海论坛 23.日语专业高年级《日语语言学概论》课

夜上海论坛 24.日本语言文化背景对日语语言学习的影响

25.现代日语语言学概论

夜上海论坛 26.2016年考研院校推荐:日语语言学

27.日语专业高年级《日语语言学概论》课

夜上海论坛 28.日语语言学研究计划

29.日语语言学概论期末报告

夜上海论坛 30.日语语言学前沿丛书:认知语言学入门

夜上海论坛 31.2007年日语语言学研究现状与动向

夜上海论坛 32.《日语语言学》课程教学大纲

33.现代日语语言学前沿

34.研究日语外来语的特点,日语语言学论文

夜上海论坛 35.日语语言学期末试卷

36.理论与应用(日语语言学研究入门)/考研必读系列

夜上海论坛 37.日语语言学丛书/会话分析

38.浅谈日语语言学毕业论文_日语语言学研究毕业论文

39.日语语言学与日语教育

40.日语语言学历年真题中文版

41.日语语言学中瞬间动词的语义分析

42.学习日语语言学的意义与收获

43.探讨日语语言学术语翻译标准化的实际应用和影响分析

夜上海论坛 44.日语语言学术语翻译标准化问题理论与实践

45.日语语言学复习题

46.日语语言学应用研究

47.日语语言学和日语教育-研究与实践

48.日语语言学和日语教育-研究与实践(二)

夜上海论坛 49.日语语言学研究计划

50.现代日语语言学丛书:文化语言学

夜上海论坛 51.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日语语言学

夜上海论坛 52.日语语言学课堂重点题型

53.现代日语语言学前沿

夜上海论坛 54.东北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介绍

55.广外日语本科 日语语言学

56.日本の若者の言葉について,日语语言学论文

57.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

58.新日本语学入门:考察语言的结构

59.深圳大学2015年考研大纲(日语语言学、日本文学)

60.日语语言学考研调剂

夜上海论坛 61.日语语言学第十一章言语情报処理

夜上海论坛 62.日语语言国情学初探

夜上海论坛 63.日语语言学毕业论文答辩一般会问什么问题

64.日语语言学:惯用语的构成形式

夜上海论坛 65.语法作用及使用特征,日语语言学论文

66.日语语言文学

67.现代日语语言学前沿

夜上海论坛 68.18考研咨询帖日语语言文学考研

夜上海论坛 69.日语语言学考点归纳

夜上海论坛 70.日语语言学入门教案

夜上海论坛 71.日语语言学讲义

72.从原型理论看日语语言学术语“外来语”外延的模糊性

73.南师大日语语言学考研真题

夜上海论坛 74.日语语言学应用研究

75.语言学中的科学方法论

76.日语语言学硕士论文精彩:《分析日语语言"沉默"文化的特点》

77.北外日研中心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学习主干课程描述

78.日语语言学前沿丛书:日语敬语新说    

夜上海论坛 79.现代日语语言学前沿

80.2008年日语语言学研究动态

夜上海论坛 81.2012年深圳大学日语语言学、日本文学考试大纲

82.江西师范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夜上海论坛 83.深圳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84.上海海事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培养方案

85.言外的语言学:日语语用学

夜上海论坛 86.南京大学日语语言文学考研参考书目

夜上海论坛 87.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点专业介绍及导师简介

88.2015云南大学050205日语语言文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夜上海论坛 89.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考研日语语言文学研究方向

90.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语言文学

91.adobe日语语言包

夜上海论坛 92.华中师范大学日语语言文学

93.华中师范大学考研日语语言文学好吗

94.笹川杯全国高校日语语言文化知识大赛

夜上海论坛 95.2014年笹川杯全国高校日语语言文化知识大赛

96.日语语言文学在职研究生

97.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商务日语方向在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夜上海论坛 98.浙江工商大学日语语言文学

第2篇

国内在认知语言学与英语语法教学相结合的研究方面,紧跟国际步伐,积极引进和吸收国际领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所取得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从总体上介绍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多(如曾欣悦、刘正光,2009;林正军、姜晖,2012等)。他们主要基于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重在介绍和阐释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及其对语法教学的启示,并且根据相关文献和他们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语法教学原则为相关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参考。

第二,详细探讨认知语言学中的某个理论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国内的有些研究者在认知语言学与语法教学相结合的大框架下,选取某个具体理论开展研究,他们探讨的主要问题有如何把原型范畴理论应用于英语语法教学(比如李艳平、朱玉山,2011;季淑凤,2012等),图形—背景理论对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杨敏,2009等),语言符号象似性对语法教学的启示(李耕科、牟玉新,2007等),构式语法在语法教学中的应用(林正军、刘永兵,2012等)等等。

第三,针对某个具体语法点开展实证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年轻人取得的,大部分是他们的硕博士论文。代表性的研究包括基于原型范畴理论和空间隐喻的英语介词教学实证研究(陶丽,2011),认知语言学观照下英语名词可数性的教学实证研究(粟志祥,2010),基于原型理论的多义词教学对多义词习得影响的实证研究(卢烈宏,2013),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名词化习得的认知语言学实证研究(钟书能,2004),意象图式理论与英语短语动词教学的实证研究(黎金琼,2008)等等。但总的来说,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原创性不够,理论深度不够。同类研究过多,比如,仅仅在中国期刊网上,关于象似性对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的论文就二十多篇,这是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

夜上海论坛 二、简评

从以上的文献调查来看,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认知语言学与英语语法教学相结合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但综合起来看,这方面的研究偏思辨的多,实证研究还显不足。我们认为,思辨性的研究不宜再做,这个领域更需要的是数据和实证。要知道,一线的英语教师对理论性过强的框架有排斥,他们更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操作规程。所以,我们建议,这方面的下一步研究应该更加关注如何把抽象的认知语言学理论转化成通俗易通的教学操作原则,并且一定要通过实证研究加以证明,这样才更有说服力,更有可能为一线的教师和学生接受。

第3篇

祝克懿《互文性理论的的多元思维特征》首次将互文性理论中“多元”思维特征作为与“互动”并列的思维特征提取出来,对其进行论证分析,从语篇语言学的系统、关系、层级观等角度切入,深入讨论了互文性理论的多元思维特征。聂仁发《有关语篇结构的几个概念》将语篇的宏观结构分为基于内容的事理结构、主题结构、文体结构和基于形式的普遍结构,并简略探讨了这几种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施麟麒《孟子的话语理解观———“以意逆志”新解》对孟子关于话语理解的名言“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作了较详尽的考辨分析。杨亦鸣《言语障碍的神经机制研究》介绍了神经语言学与言语障碍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历史,并从中英文阅读障碍跨文化对比、汉语成年口吃者词汇加工的ERP研究、语音与聋人词汇阅读三个方面展示了语言学与科技结合的良好前景。李怡《跨文化语用研究语料收集方法———观察记录vs角色扮演》以汉英“请求”言语行为跨文化对比研究为例,探讨了观察记录和角色扮演作为语料收集的两种方法收集的语料差异、各自的优劣及适用领域。周毅《社会符号学视野下文人画语篇结构及成因》从语言符号、视觉符号与社会文化情景的互动关系来探究文人画。周明强《埋怨性话语标记语语用功能探析》讨论了埋怨性话语标记(如“真是的”“、何必呢”等)的语用功能。

二、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建设、汉语研究和教学法

夜上海论坛 崔希亮《汉语国际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围绕着汉语本体、教师、学生、技术保障、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五个方面,结合丰富生动的案例阐述了这个学科目前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周小兵《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与应用语言学》分析了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现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发展等重要问题,介绍了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近年在该领域的拓展。王建华《语言经济学视野下的汉语国际教育》认为汉语不仅是一种人力资源,也是一种经济资源;汉语国际教育不仅是一项语言文化事业,也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经济价值。陆俭明《要加强语言信息结构的研究———重新认识“把”字句》以语言信息结构理论为依据,针对以往“把”字句教学中的释义局限,重新定义把字句的语法意义及对汉语国际教育句法教学的功用。马真《要加强词语的用法研究》以副词“按说”、状态词“好端端(的)”、“反而”、“一概”等为例,指出外国留学生词语偏误出现的部分原因,是词语用法研究的缺位和辞书注释的缺陷(缺乏语义背景),强调了加强词语用法研究的重要性。税昌锡《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体标记事态分布研究》梳理了“了”、“着”、“过”等体标记教学的历史,借用过程哲学将事件看作随时间展开的动态过程,建立了一个事件过程的事态结构模型。吴应辉《美国沉浸式汉语教学的现状、特点与思考》全面介绍了沉浸式语言教学的概念和历史、美国沉浸式汉语教学发展现状、美国沉浸式汉语教学的主要特点。严慧仙《文化认同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及其对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启示———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以多模态话语分析为理论框架,从文字、画面、声音三个方面对《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及加长版宣传片的多模态文本进行解码,解读该片所表达的文化认同特征。沈阳《关于汉语规范化的若干问题》阐述了汉语规范化的理论问题,也对当下语言生活实践出现的不规范乱象进行了批评。胡云晚《政府门户网站背景下的语言规范观》通过对浙江省101个地级市、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政府门户网站的语言监测表明,政府门户网站语言失范率奇高,远大于传统纸质媒介。并提出要实现政府语言的规范表达的相关策略。赵翠阳《异形词社会使用调查与〈现代汉语词典〉两版整理规范研究》通过对北大的CCL语料库(现代汉语)、人民网语料以及国家语委的现代汉语语料库的语料考察,整理分析了四类异形词。杨同用《词的功能与语文词典的词性标注和释义》着重对词的功能与词性的关系、功能变化与词义的关系、词的功能变化对语文辞书词性标注和释义的影响等进行了讨论。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