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范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第1篇

一份教案的设计跟语文老师能否上好这堂语文课紧密相连。我们经常会有些老师不写教案就开始上课,理由是没有时间备课。这样一来,课堂效果肯定会很不如意。因此在上课前精心准备一堂课的教案设计对上好这节语文课至关重要,而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将会成为你这节课的亮点。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我在导入环节应用了信息技术,从网上下载一段《念奴娇•赤壁怀古》配有音乐和画面的视频。一上课,我就开始结合视频上的画面,激情地朗诵,学生很快被视频中的赤壁大浪吸引,老师豪迈激昂的腔调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到一代大文豪苏轼的豪放性格。

夜上海论坛 二、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有欲望地学习语文

有句话叫读好书不如好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是我国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第一条学习方法。学习语文也是同样的道理。假如学生从内心就排斥学习语文,那他怎么会主动走进语文的世界呢?对于一些枯燥的科普说明文和文言文,学生更是淡然,甚至还有些学生想在上课时希望老师不讲这些课文,直接略过去。所以教师只能在讲台上无奈地把这些课文讲完,学生也会认为这是浪费时间。失去学习语文的欲望,怎么能体会到庄子大鹏的逍遥,怎么能感悟到“曲径通幽”的通灵之妙,怎么能理解司马迁的个人心酸?为了达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我们可以在上课时间利用信息技术,上网搜集到与文章相关的音乐、新闻材料、视频等。课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这种图文并茂的优美氛围中从内心产生一种“渴望”的感性,自己潜意识地想去学习。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想去学,喜欢去学,而非赶鸭子上架,逼着去学。信息技术的应用给我们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利用这些资源让我们每位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喜欢上语文这门学科。在这样的语文学习氛围中,学生才能有欲望地去学,教师才能有激情地去教。

夜上海论坛 三、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可以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思索

语文是一门创造性学科,特别是语文的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这两块。它们都是一种创造性体验。因此千万别把语文当标本图解,生搬硬套以及模式化。用创造性的眼光去审视语文,语文是美丽的;用创造性的眼光去品读语文,语文是个性的;用创造性的眼光去感悟语文,语文是有灵性的。因此要放心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创造性地思索和感悟。

四、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

夜上海论坛 语文学习需要感悟,同时感悟也是语文阅读的灵魂。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优秀的人物形象需要学生有诗意地感悟,通过他们的一言一行来剖析他们的内心世界,挖掘他们身上的高尚灵魂。典型的有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苏轼的《定风波》。在上这两篇课文时可以用多媒体呈现画面,让学生有诗意地感悟到一个漂泊浪子内心的孤独凄凉和深深的乡愁,感悟到苏轼对待人生“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坦然。这不仅容易让学生被文中的人物形象所感动,甚至震撼,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课文中也有许多优美的自然美景需要学生去感悟和欣赏,让学生在大自然的美景中,读出那一份甜美的遐想。如在上郁达夫《故都的秋》之前上网下载好秋景图片:蓝水晶一样的长空,人字形的雁阵,静静的湖泊,沉静的秋山,堆满枯叶的小径,透过白桦林的斜阳,还有金灿灿的,红艳艳的高粱,缀满果实的柿子树,红色的枫树林……在导入的第一个环节就可以播放这些醉人的美景,唤起学生们对秋天的情怀。还有些老师把信息技术应用的更灵活。他们在上作文课时从网上下载一段关人乔丹打球的场面来播放,播完这段视频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画面的过程配上解说词。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不再因为写作文而去挤牙膏了。

五、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拓宽视野,也让语文教学结合社会生活,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得以提升

第2篇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重点做了以下几点考虑:

一、拓展延伸,实现课程资源整合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在设计本教案时,我注重拓展课堂教学,把古诗词的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课前师生广泛搜集有关资料,课堂上引用课外诗词进行对比阅读,课后自找怀古诗词进行阅读和鉴赏。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学习语文应注重类似的积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

二、重视诵读,通过反复诵读,了解文意,体味诗意

诗词教学贵在多读。因为诗词讲究节奏感和音乐美,而且,诗词是通过意象的描写和意境的展现来表现作者的情感,而意象、情景的认识和理解的目标需要通过朗读才能较好地达成。另外,诗词的平仄韵让读者朗朗上口,其节奏感和音乐美可以陶冶情操。

三、合作探究,实行师生双边互动

第3篇

关键词:把握 关系 提高 效率

实施有效教学,就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改变课堂教学的习惯做法,突出语文课堂的特点,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把握好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关系

夜上海论坛 教学文本具有多元性或多向性的特点,而学生的需要和所要培养的能力则具有定向性。如我曾上过一节自定题目的课,叫做《走进苏轼》,即把苏轼的《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临时组合在一起进行教学。这三首词是苏轼生命历程的情感记录,通过文本感知、交流探讨,师生一起感受、了解、认识这位文化名人,知人论事,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感悟。文本重组,密切了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关系,集中了文本中苏轼的情感力量,为语文课堂教学实现审美功能,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开辟了一个新境界,体现了语文课程改革的精神。

二、把握好教案与课堂实施的关系

夜上海论坛 教案是运用文本并参照学生状况而预设的教学方案,实施是从学生那里发现新问题,或由学生提出新问题而改变预设方案,或临时局部生发的过程。任何一节课,一般都包括设想、设计、实施、实现四个环节。这些环节方向大体一致,但并不一定同步。单从“教”的角度而言,有时心想事成,有时事与愿违。

三、把握好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关系

夜上海论坛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包括教育资源和学生心智,还有二者的动态统一,这些因素决定着教学实施的形式。以教材为载体的教育资源是相对稳定的因素,对形式的选择常常具有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在课堂教学的设想,设计阶段。作为人文科学的语文课,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必定多种多样,而形式的选择完全取决于内容的性质意义、教育价值及其实现的可能。要实现有效教学,就要从改革课程内容和结构入手,要变革学习方式,就要从转变教育理念和开发教育资源开始,而不是相反,否则会产生新的形式主义。

四、把握好老师的教学个性与“一般”教学模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