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基层中医医生工作计划范文

基层中医医生工作计划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基层中医医生工作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基层中医医生工作计划

第1篇

夜上海论坛 关于印发《2019年中医药工作计划》的通知

夜上海论坛 各科室、各村卫生室:

为切实做好旬阳县2019年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复审的各项迎验工作,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复审,我院继续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并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

一、完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工作

夜上海论坛 根据《旬阳县“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验收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评审评分表(2016年版)》的要求,完善本院中医药特色服务,顺利通过复审验收。

夜上海论坛 二、在深化医改中发展中医药事业 

夜上海论坛 1、加快医联体建设,与县中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

2、做实公共卫生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推进中医药参与

家庭医生夜上海论坛签约服务。签约服务团队中有中医师,服务内容应有

夜上海论坛 中医基本服务和个性化中医健康服务。

3、建立中医药价格形成和动态调整及费用监测控制等机制;全面启动卫生院临床医师综合绩效考核。

夜上海论坛 三、着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1、认真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

夜上海论坛 划。组织开展卫生院中医馆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全员培训。巩固卫生院中医馆建设成果,将中医馆建设向村卫生室延伸,更好满足群众看中医、用中药需求。

夜上海论坛 2、推动中西医结合发展。实施中西医临床协作创新。

夜上海论坛 3、发挥中医药在应急和传染病防控中的作用,主动参与健康扶贫“行动”。

夜上海论坛 4、充实完善卫生院及村卫生室中医药、中药饮片等质量控制中心,全面加强中医药服务质控工作。

四、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

积极推动中医药与康复、养生保健、健康养老融合发展,进一步扩大中医药养生保健、特色康复、医养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上的核心作用。

五、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力度招录引进中医类别医学生,抓好中医类别住院医师、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统筹做好中医药师承教育、确有专长考核和各类继续教育培训项目。

夜上海论坛 六、宣传贯彻中医药法规政策,弘扬中医药文化

夜上海论坛 1、广泛宣传《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16-2030)》、《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实施细则》等法规政策,掀起普法用法热潮。

2、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加强中医文化建设,营造传统文化与中医药特色鲜明的就医环境。将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合,推动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第2篇

夜上海论坛 一、“十三五”中医药发展目标和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科室设置及人员配备、诊疗情况

夜上海论坛 1、中医馆:现中医医师(中级职称)2人,执业助理医师1人、中西医结合专业三支一扶人员1名,所有人员均达到本科学历。

2、进一步完善了中医馆门诊工作,现分设中医科、中医皮肤科、中医骨伤科(理疗科)、中药熏蒸室、中药房、中药煎药室等。

3、截止11月底中医馆(中医全科、理疗科、皮肤科)门诊就诊总人次5183,其中运用中医药技术治疗3110人次。

(二)中药房建设

夜上海论坛 加强了中药房工作,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把好药品质量关,提高中药调剂水平,设立并进一步规范了中药及成药库房规章制度。常用中药颗粒、饮片品种达300种以上,并根据需求,不断完善中药品种和数量;中药房调剂人员均具有专业资格。

(三)人员培训

夜上海论坛 1、组织全院西医医务人员参与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1次,将培训工作纳入本年度继续医学教育范围予以考核。

2、我院及全部卫生室共计派出15名专业人员及参加了全县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了中医药理论及临床技能。

3、开展了中医药特色治疗(连续两年开展了“冬病夏治”)和康复理疗。

二、“十三五”中医药发展成绩和工作经验

(一)中医内科

夜上海论坛 从事中医内科及中医全科诊疗工作的医生具有10年的诊疗经验,擅长内科心脑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疾病的辩证施治、预防。 为此,我院中医科获得安徽省卫健委首批授予的“特色专科”。

(二)中医针灸理疗

夜上海论坛 拥有全自动牵引床、TDP治疗仪、中药熏蒸治疗床、干扰电治疗仪、电针等器械共10余台件。能熟练诊治腰椎间盘突出、脑血栓后遗症、急慢性腰肌劳损、肩周炎、颈椎病、坐骨神经痛等疾病,治愈显效率达80%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综合运用率达95%以上。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夜上海论坛 (一)中医药工作硬件设施薄弱,财政投入力度不足,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上未把基层中医药人员做实做细。

(二)卫生院中医药类人才匮乏、从事中医药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得到临床经验丰富和技术专长的中医专家和中药师带徒授业。

(三)村卫生室中医药工作发展缓慢,缺乏指导,中医药专业人才匮乏,制约了农村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四)中药颗粒、饮片未及时纳入门诊住院医保报销范畴;未实行中药零差率,加重人群就医成本。

四、“十四五”中医药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我院要继续对中医药工保持高度重视,积极稳妥完善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

夜上海论坛 (二)继续采取了派送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省内外进行短期中西医结合专业培训,进一步提了我院中西医结合科目水平。

夜上海论坛 (三) 在中药饮片的管理工作方面,科学拟定购药计划、严格从正规渠道购入中药饮片、在药品入库时严把质量关、加强库存中药饮片的管理,确保向患者销售合格的、无霉变、质量上乘的中药饮片,保障用药安全。 不断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理论水平和技能操作。

五、下年度中医药工作计划及意见建议

(一)不断加大中医药硬件设施建设力度。积极争取支持,增加资金投入,引进设备,选派业务骨干到省内外中医院进修。使中医馆成为我院又一特色科室、新的业务收入增长点。

(二)加强对高层次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及时补充新鲜血液。积极争取县人民政府、县卫健委及县劳动人事部门的支持,补充中医专科人才。有效扭转我院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层次较低的局面。完善人才奖励机制,对基层中医药人员予以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优先考虑。

(三)建议上级主管部门研究制定将中药饮片、颗粒剂、复方制剂纳入门诊住院报销范围,并适当提高报销比例,积极执行中药零差率。

第3篇

夜上海论坛 为认真贯彻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推进中医药进社区(农村)工作”的要求,切实解决当前我市农村中医药工作基础设施条件差,中医药人才缺乏,素质不高,中医药服务可及性低,中医药特色优势淡化等主要问题,进一步加强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三进”工程建设,努力提高农村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切实解决农村居民对中医药服务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全面推进我市农村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三进”工程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夜上海论坛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农村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

夜上海论坛 中医药根在农村、基础在基层。各地、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是深化农村基层卫生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中医药“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工程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中医药服务的迫切需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经常研究农村中医药工作,并纳入卫生工作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对基层医疗单位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之一,从经费、政策、措施等方面向农村中医药工作倾斜;县(市、区)中医院都要成立中医基层指导科,加强对乡(镇)、村(社区)医疗机构的中医药工作业务指导,全面推进我市中医药“三进”工程建设,进一步繁荣农村中医药事业。

夜上海论坛 二、健全机构,努力提高农村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1.加快完善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设置。各地要认真贯彻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设置要求,加快完善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要求各乡镇,特别是建制镇乡镇卫生院都要设置中医科、中药房,配备一定数量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基本中医药诊疗器具和必需的中药材,能够及时提供中医药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特别是中心卫生院要加强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市卫生局将开展“市农村中医药特色专科”创建单位申评工作,并委托市中医药学会中药学组开展“合格中药房”建设,拟定工作计划、建设标准,开展考核验收等工作。

2.加强村卫生室中医药业务建设。各地要认真贯彻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改委制定的《村卫生室建设指导意见》精神,有条件的村卫生室要配置好一定的中医诊疗设备,至少包括电针仪、TDP神灯和中医治疗包(箱),配备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规定品种在内的中成药和中药饮片。

3.鼓励多形式举办各类农村基层中医医疗机构。各地要认真贯彻《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在农村、在基层举办各类中医医疗机构,并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审、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享有同等待遇,营造各类中医医疗机构平等参与竞争医疗市场的良好环境。

夜上海论坛 三、实施农村中医药“人才强业”工程,巩固提高农村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

1.各县(市、区)要根据各地农村中医药人才需求和结构特点,探索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多种模式,制订相应的优惠鼓励政策,加强对农村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力度,积极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中医药业务骨干;认真实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争取到2015年,全市全科医师和乡村医生的中医药知识培训率达到100%。

2.按照《省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意见》的要求,配足配好农村中医药人员,获得全国、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区)称号的地区,要求各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以上中医师不得少于2名。

3.探索有条件的乡镇(中心)卫生院开设名中医工作室,加强省、市、县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各级名老中医每3年应带教2~3名青年中医药人员,其中1名以上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人员。

四、利用有效载体,切实加强中医药“三进”工程建设

1.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一是要巩固椒江、黄岩、温岭、临海国家级、省级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成果,并认真抓好椒江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期满复核工作,抓好玉环县创建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二是进一步推进城乡社区中医药工作,争取获得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区的椒江、黄岩创建省级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同时,于今年6~7月对去年开展创建的19家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市级示范单位进行考核验收。

夜上海论坛 2.加强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示范基地建设。根据《关于印发省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示范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件精神,切实抓好玉环县中医院,市中医院省级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示范基地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工作,争取天台县中医院、仙居县中医院列入国家2012年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能力建设项目单位。

3.积极开展中医药科普知识进家庭活动。要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科普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工作,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各地、各单位要结合实际,积极开展“中医药知识科普宣传周”活动,要求做到“五个一”:即了解一位中医古代名家,会说一句中医名言,熟悉一种养生保健中药,教会一个养生保健动作,推荐一种养生保健膳食。

五、坚守农村阵地,积极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

夜上海论坛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在基层有着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各地要把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作为中医药“三进”工程的重要内容加以普及推广,广泛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开展农村、社区中医药健康知识大讲堂、义诊等活动,同时,要加强与大众传媒的合作,面向社会群众广泛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促进全社会形成“信中医药,爱中医药,用中医药”的浓厚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