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高考历史复习计划范文

高考历史复习计划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考历史复习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高考历史复习计划

第1篇

合理安排时间复习

记忆是历史学科要求的最基本的能力,复习周期越短、记忆效果越佳。有些同学每天虽有固定的时间复习历史,但往往是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今天中国古代史、明天世界近现代史,或者连续一段时间或复习中国古代史、或复习中国近现代史、或复习世界近现代史,周期相对较长,结果看了后面忘了前面、复习到前面又忘了后面。

每天固定的复习时间里,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都要有明确的量的规定,具体办法如下:

1.确定在一定的时间段里对教材的复习遍次,再根据每册教材内容的多少确定每天对三本教材的复习量(即每天复习多少页)。

夜上海论坛 2.针对中国古代史内容相对较少,而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较多且理论性较强;在固定的50分钟时间里,安排中国古代史的复习时间可用10分钟,另两本教材各用20分钟,再根据每天所规定每本教材的复习时间、所要复习的量来确定每天每本教材要复习多少页。

3.在《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上册复习完后,再复习这两本教材的下册,每天所用时间、复习量、方法与上册相同。但此时《中国古代史》已经复习了一遍,是否还要接着再复习?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中国古代史》的史实记忆相对较多,而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侧重于理解,因此中国古代史的复习遍次应多一些,且每天分配的时间只有10分钟,要记住并理解其内容也应多看。

夜上海论坛 每一遍复习都有侧重点

夜上海论坛 以理解为前提的记忆效果比单纯的记忆要好;为此,要掌握知识应注重理解,而且每一遍次的复习不能简单地循环往复,要有侧重点、针对性;这样可使复习以及对知识的了解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最终达到理解并记住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第2篇

一、试题综评

1.总体特点

试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导,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注重对考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和探究能力的考查,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与技术,联系社会生产生活。

2.选择题特点

(1)内容基础:考查内容为化学主干知识和基础知识,内容以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为主,适当兼顾有机基础、元素化合物、基础实验和简单计算等。

夜上海论坛 (2)结构稳定:化学与生活、有机化学基础、电化学基础、实验基础、电解质溶液等为必考考点。

3.必考题特点

必考大题均考实验综合、无机综合、反应原理综合。三道题设问层次性强,由易到难,整体综合性都比较大,体现能力立意,信息呈现多样化,如表格、图片、坐标系等,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和探究的能力。试题选用素材真实、新颖,很多素材直接源于化工生产、真实实验室制备等,详见下表。

4.选考题特点

夜上海论坛 选做题总体稳定,设问固定,整体比较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时通过元素推断为切入点,有时以新材料直接切入,有机化学基础都以流程+信息的形式呈现。通过这两个模块的主干知识,考查自学能力、迁移能力等,两道题的难度逐年趋同。

二、对2017年高考复习教学的建议

夜上海论坛 1.突出基础,强化技能

近年高考试题,某种意义上来说,主要是考查考生对一些基础知识的理解深度。在复习过程中,要把复习的重点放在对一些最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特别是高考肯定会考查的基础知识需要理解记忆。学生普遍存在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现象,归根结底是技能出问题了,解决问题就是强化技能训练。

2.重视教材,动手实验

夜上海论坛 大纲和教材是根本,老师要引导学生勤翻课本,多翻课本,课本不但涵盖了考试全部内容,也包含着知识的结构关系,将书本知识挖深挖透,精耕细作,灵活迁移,定能胜过各种教辅书,课本中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的内容往往也是高考重要的素材。

化学实验的题目可以全面考查考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和化学学科所需的多种能力。做好化学实验的复习,有一点是很有效的,那就是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体验体验,可以选取经典的实验进行学生实验,不会占用很多时间,效果又很好。

夜上海论坛 3.要用核心化学观念引领元素化合物的复习

夜上海论坛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核心和基础,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知识的载体。新课程高考对元素化合物的考查已经从单纯考知识变为考方法、考应用,建议用核心化学观念引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复习,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物质的性质观,“性质观”是要求学生充分认识到物质性质的丰富性、多面性、规律性、特殊性等,且理解“结构决定性质”的原理。

夜上海论坛 (2)元素观,“元素观”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元素是多样化的,组成方式是丰富多彩的,这正是构成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的根本原因。

(3)分类观,“分类观”是在元素化合物的复习中,要让学生用分类的思想去学习某一种物质或某个反应。

第3篇

一、2012年高考化学试题的特点

(一)保持稳定

1.化学试题结构是7+3+1模式。选择题7道,42分;第II卷必做题3道,43分;选做题为三选一,各15分。化学满分100分。

夜上海论坛 在内容上分为必答和选答两部分。必答部分涵盖化学必修1、必修2和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选答部分涵盖选修2——化学与技术;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夜上海论坛 2.仍然以能力立意为主、知识立意为辅,不考虑知识覆盖面。

3.仍然是学科内综合,无学科间综合。

夜上海论坛 以上三点均与前几年完全相同。

(二)注重基础

试题注重反映《课标》的整体要求,突出新课改后的基础性、综合性、选择性、时代性特征。试卷涉及的内容在课程标准、教材基础知识范畴内,考查的均为主干知识,主要考点有常见的物质性质及检验、阿伏伽德罗常数、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反应原理中化学平衡图像及实验探究等,考点均为平时训练的重点和热点,很多题型都是平时见到的一些常规题型。无偏题、特难题、怪题,试题以中等难度为主。

(三)突出能力

夜上海论坛 考查能力是高考永恒的主题,本套试卷注重知识与能力的融合,过程与方法的结合。例如第26题需要学生能理解离子交换就是将氯离子置换成氢氧根,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来滴定氢氧根,从而可以计算出样品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有一定难度,对考生能力要求较高。第27题考查实验室制备氯气的方程式、盖斯定律和热量计算,且计算量较大。同时考查平衡常数计算、比较反应速率大小、判断平衡移动等。通过浓度—时间图像给出大量信息,考查考生提取图像信息的能力。上述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具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及接受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联系实际

试题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连,第8题考查了医用酒精的浓度、单质硅用途等;第26题考查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第27题考查的是在塑料、制革、制药等工业中有许多用途的光气;第28题考查的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第36题考查黄铜矿炼制精铜的工艺流程;第37题考查的是在研究和生产中有许多重要用途的VIA族元素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第38题考查的是可用作防腐剂、对酵母和霉菌有很强抑制作用的对羟基苯甲酸丁酯。这些题目既考查了考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又考查了考生对化学的认识和情感,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五)强化实验

夜上海论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对化学实验的考查一直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选择题第7题考查了常见药品的保存和物质的检验,必考题第26题考查了实验室制取FeCl2和FeCl3所需药品,第27题考查了实验室中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第28题是一道以有机物溴苯为背景的实验题。考查内容包括除杂、干燥、尾气处理以及物质分离方法、仪器的选择等。与去年相比实验试题偏易,学生易于得分,学生应拿高分。

夜上海论坛 (六)有机考查力度加大

与有机化学相关的试题有选择题第8题、第9题、第10题、第12题,非选择实验题第28题也是以有机物溴苯的制取为背景,选做题第38题有机基础考查的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有机化学所占的分值与往年相比明显增加,加大了对有机化学的考查力度。

(七)计算量偏大

夜上海论坛 化学试题计算量偏大,且略显繁杂。需要计算的选择题有第9题、第11题、第12题。非选择题中:第26题第一问的计算繁杂,算出X还是约为3,第二问也需要列方程计算,下面的几个方程式还需要配平计算。第27题第二问中热量的计算、平衡常数的计算比较麻烦,特别是第37题最后一问关于密度计算和离子之间距离的计算,得出数来比较困难。考生在时间紧张的理综考场上做好这些题目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夜上海论坛 总之,2012年新课标理科综合化学试题遵循《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立足基础,能力立意,加大对计算和有机的考查,联系实际,体现课改精神,是一套考查考生化学综合能力和化学科学素养的好题。

二、对今后高三复习教学的建议

(一)先复习元素化合物。高三复习时一般都是先复习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它们要涉及许多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元素化合物是学生在高一上学期学习的,遗忘较多,学生复习起来会比较困难,所以复习元素化合物后再复习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二)抓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抓重点和热点,注重能力,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

(三)要参考苏教版。苏教版和人教版两个教材版本各有其特点,尤其是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模块。苏教版的电负性和电离能比人教版教材内容更能解决实际问题;苏教版中金刚石的晶胞和氯化钠的晶胞便于学生认识和学习;苏教版教材略显简单,知识的体系便于学生学习和识记;人教版知识全面,有的知识苏教版没有,如酸的酸性强弱的判断,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学生易于理解且应用起来更实用。学习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时,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同时参照苏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