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科研管理系统论文范文

科研管理系统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科研管理系统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科研管理系统论文

第1篇

在目前利用静态文档和表格作为工具的管理模式下,操作复杂,管理人员无法直观了解项目进度状况,导致工作状态分析汇总过程繁琐,工作量大。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夜上海论坛 1.1缺乏协同的计划管理平台

项目执行是项目组内部以及各部门间协同工作的过程,需要管理过程中能够贯穿协同办公的思想,建立有效的沟通平台,保证项目信息顺畅的传递和沟通。

1.2计划监控力度不足

夜上海论坛 通过电话、报表等方式反馈项目进展,无法做到直观、实时的将项目进度、存在问题等关键信息反馈给项目负责人、高层领导及相关协同部门,对于项目进度的管理容易失控。

1.3资源协调困难

项目管理过程中涉及跨部门多角色人员的资源调配,研发任务较重,硬件、软件、人员等资源经常出现冲突,项目负责人、部门领导往往难以准确的把握资源的状态,难以做到资源平衡,合理调配内部资源,协调外部资源。

1.4临时任务管理繁琐

设计生产过程中临时工作任务较多,时常出现因临时任务打乱项目计划,需要追加资源,导致计划任务延期等混乱现象。

夜上海论坛 1.5任务执行力不足

夜上海论坛 项目任务计划难以“任务分解、层层落实”,由于信息孤岛等原因,数据沟通不畅,任务执行信息不准确,滞后,监管执行不完善,工作效率不高,执行力下降,布置的任务不能及时高效完成。

夜上海论坛 1.6工作总结缺乏规范

技术部门在多项目管理过程中,部门内部需要进行部门工作的汇总,形成相关的报表,但在现行的管理方式下各类工作报表难以按照统一的模板体现必要的信息,难以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整理、上报、审核,不但影响了工作效率,而且影响了工作质量。

2科研工作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科研工作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可以归纳为两方面:一是要求能够实时了解到项目计划的进展、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当前的状态,加强对项目过程的管控;二是支持任务的下达、分解、执行、汇总,实现工作协同,并提供任务计划的报表统计功能。

2.1项目资源管理

夜上海论坛 按职能部门组织结构和岗位角色对研发人员进行分类管理,能动态管理人员所承担的研发任务及其完成情况,提供直观的项目资源负荷分析功能,为科研任务的追加和调度提供即时的可用资源库支持。

2.2研发工作任务分解、定义及

支持标准的项目管理立项功能,方便定义工作类别,分解项目任务,定义里程碑、时间进度要求和交付物等,并参照人力资源负荷情况,将相应任务分配给能用并且可用的人员。

2.3项目执行

为研发人员提供按重要度和紧迫度排序的在研任务看版,自动向项目组成员发送任务消息提醒,可自行设定时间,在任务要求完成时间前进行提示。提供日志功能,方便研发人员按照不同的工作类别(包括临时任务)填写相应的工作日志,各种类的工作日志要有相应的模板,利用这些模板及时反馈其工作进展情况;日志管理需采用结构化数据管理模式,便于系统自动汇总编织各管理层所需的管理报表和工作总结。

2.4问题管理

建立问题跟踪机制和管理平台,可按照不同的类别创建问题,设定解决期限和预期效果,指派责任人并对其下发任务,同时提供直观的当期问题综合展示看板功能,提供指定期限临近的问题提醒和延期问题的汇总提示功能。需要指定专门的问题分析人员,对问题进行确认,然后对确认的问题进行一个闭环的管理。

2.5任务和资源状态监控

夜上海论坛 可利用报表、甘特图、直方图等各种直观、灵活的方式,进行所有在研项目、当期问题、临时性任务的执行情况的综合展示,可对指定的任务或个人工作情况进行综合查询,可对指定若干任务或个人进行对比查询。任务看板需要分为个人看板和指派看板,个人看板由自己创建,并具备维护、查询、提醒等功能;指派看板是其他人给该人员分配的任务,要有查询和提醒等功能。能够实时汇总相关的指标数据,并能够通过直观的方式进行展示,进而形成在研项目看板,可对在研项目各个阶段的项目情况进行汇总统计,以便直观地了解项目各个阶段任务的进度、成本、人员工作量等情况;同时与计划进行对比,提供多种统计报表方便管理者对计划进行统计分析。

2.6工作协同管理

提供项目内外的信息协同平台,工作任务信息可进行跨项目、跨部门的、接收或转发。

2.7其他功能

要求系统基于B/S架构,以降低系统的维护和使用成本;具备完善的安全加密和登陆认证措施,确保系统安全无风险运行,支持pad和智能手机用户登录应用;在权限管理上,具备统一用户及权限管理机制,可基于用户、角色、部门、安全级别和系统功能模块等多个维度进行配置和管控。

3结语

第2篇

夜上海论坛 Struts2是一个基于JAVAEE的MVC模式实现经典框架,在Struts2框架中,视图通常由HTML、JSP和Struts2标签表示,JSP页面结合Struts2的标签库构成了视图组件的主体;模型由实现业务逻辑的JavaBeans或EJB组件构成;控制器由核心控制器、业务逻辑控制器Action以及struts.xml配置文件共同组成,其中核心控制器是由Struts2框架提供的一个过滤器(StrutsPrepareAndExecuteFilter),负责接受用户请求,并根据struts.xml调用Action,以及根据Action返回的逻辑结果和struts.xml的结果配置分派请求给视图页面。Action是开发人员自定义的一个类,负责调用模型响应用户请求,并返回逻辑结果。客户端和后台的数据交互通过Action类的属性的setter和getter方法来实现。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从图2我们可以看到,模型以及Struts2的业务逻辑Action都没有与物理视图直接关联,其中的Action只负责返回执行结果,该执行结果与怎样的视图资源关联,是由核心控制器和配置文件来决定的。这种做法可以提供很好的解耦,当需要将某个逻辑视图映射到不同的视图资源时,无须修改Action的代码,只要修改配置文件就可以了。开发人员使用Struts2实现控制器主要是创建业务逻辑控制器Action来调用Model实现业务逻辑处理、获取模型数据以及返回用于映射物理视图的逻辑视图。

2系统设计

2.1系统功能设计高校科研管理系统在功能上包括组织管理、立项管理、项目管理、成果管理、知识管理、权限管理、流程管理和系统管理八个功能模块,系统功能模块结构如图3所示。

2.2系统总体框架高校科研管理系统采用B/S架构,使用Struts2作为MVC架构实现。按照MVC设计模式的抽象方法,根据图3所示系统的功能模块结构图,可建立如图4所示的系统总体框架。部门管理视图、人员管理视图、知识管理视图、系统管理视图和权限管理视图为系统管理员提供交互界面,负责接受系统管理员用户的操作请求,以及将请求的处理结果呈现给系统管理员;项目管理视图、立项管理视图为科研人员、科研管理员、评审专家和主管院长提供交互界面,负责接受这些用户的操作请求,以及将请求的处理结果呈现给请求的用户;流程管理视图给科研管理员提供交互界面,负责接受科研管理员用户的操作请求,以及将请求的处理结果呈现给科研管理员。系统控制器由核心控制器StrutsPrepareandExecuteFilter、针对不同模块创建的业务逻辑控制器Action类以及struts.xml配置文件。核心控制器接受用户动作请求,并通过查询struts.xml文件后将请求转发给请求的Action实例,Action实例接收请求后调用模型的业务方法,业务方法执行后返回结果给Action,Action根据业务方法执行结果返回一个逻辑结果,核心控制器根据逻辑结果查询struts.xml的结果配置,选择视图页面。

3系统实现

系统功能设计:基于MVC模式的高校科研管理系统中每一个模块都利用了Struts2框架实现流程的控制,严格按照MVC分层模式来设计,实现业务逻辑和表现层逻辑的分离。下面以部门管理为例,详细说明使用MVC的设计实现。

3.1业务逻辑控制器Action的实现部门管理的业务逻辑控制器由DepartmentAction类来实现,该类的主要作用是调用业务逻辑类DepartmentServiceImpl的业务方法响应用户发来的各种操作请求,同时与各个视图页面实现数据的交互。DepartmentAction动作类中包括了addInput()、add()、updateInput()、update()、delete()和list()等业务处理方法,其中addInput()方法用于打开添加部门的JSP表单页面,提交添加的部门信息到动作执行添加前,首先调用setDepartment()将部门的各个信息封装到department对象,并将department对象暂存在动作类的成员变量department中,最后再调用department!add.action动作执行add()方法添加信息;add()方法通过调用DepartmentServiceImpl类的saveOrUpdateDepartment()方法实现持久化一条部门信息;updateInput()用于打开部门信息更新的JSP表单页面,提交更新后的部门信息到动作执行更新前,首先调用setDepartment()将部门的各个信息封装到department对象,并将department对象暂存在动作类的成员变量department中,最后再调用department!update.action动作执行update()方法更新信息;update()方法通过调用DepartmentServiceImpl的saveOrUpdateDepartment()方法更新部门信息;delete()方法调用了DepartmentServiceImpl类deleteDepartment(),实现对指定ID的部门信息的删除,如果该部门存在下属部门,则不允许删除;list()方法调用DepartmentServiceImpl类listDepartments()来获取某一级部门下的所有部门信息,如果所指定级别的部门的ID为0,则返回所有顶级部门的信息,最后返回“list”逻辑结果。在struts.xml文件中配置<resultname=”list”>/department/departmentList.jsp</result>,这样就可以在动作返回“list”逻辑结果后,让核心控制器将请求分派给站点根目录下的department目录下的departmentList.jsp物理视图。动作类中的add()、update()和delete()三个方法执行后都返回“success”逻辑结果,返回该结果后流程将重定向调用department!list.action动作执行list()方法,这样,可以让用户实时看到自己的操作结果。系统使用了动态方法调用的方式来访问动作实例,故可在struts.xml中对DepartmentAction进行如下的配置。

夜上海论坛 3.2模型层(Model)的实现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模型层使用了面向接口编程的方式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同时按负责内容的不同,将其细分为业务逻辑层和数据持久层。业务逻辑层负责实现业务功能以及调用持久层方法实现数据的持久化,为动作提供服务,包括DepartmentService接口和DepartmentServiceImpl实现类。数据持久层封装了数据的CRUD操作,包括DepartmentDao接口和DepartmentDaoImpl实现类,其中包括了添加部门信息方法addDepartment()、更新部门信息方法updateDepartment()、按指定部门ID查找部门信息方法findDepartment()、删除指定ID的部门信息方法deleteDepartment()和获取某一部门的所有下属部门信息方法listDepartments()。

3.3视图层(View)的实现视图层决定如何将数据展示给用户,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视图部分主要是JSP页面,包括列表某一部门的所有下属部门的departmentList.jsp页面、添加部门信息的表单页面add_input.jsp和更新部门信息的表单页面update_input.jsp。这些JSP页面中使用了Struts2标签和OGNL表达式。departmentList.jsp使用了<s:iteratorvalue=”departments”>Struts2标签来迭代输出每个部门的信息。Web服务器在解释departmentList.jsp过程中,当遇到<s:iteratorvalue=”departments”>标签时,会根据departments这个OGNL表达式,来调用动作类中的getDepartments()来获得暂存在动作类成员变量departments中的值。在add_input.jsp页面中的每个表单域的name属性值均使用了“department.属性名”(如:department.name)这样的OGNL表达式,这样在用户输入完各个信息点击提交按钮将信息提交给department!add.action动作处理时,动作根据表单域的OGNL表达式,首先执行setDepartment()将部门的各个信息封装到department对象,然后再将department对象暂存在动作类的成量变量department中。在update_input.jsp页面跟add_input.jsp页面很类似,主要不同的地方是在该页面表单中包含了所要更新的部门的ID及其上级部门的ID,点击提交按钮后,更新后的部门信息提交给department!update.action动作处理,在执行该动作之前,同样根据表单域的OGNL表过式,首先执行setDepartment()将部门的各个信息封装到department对象,并将该对象暂存在动作类的成量变量department中。add_input.jsp和update_input.jsp通过setDepartment()就完成了将用户输入的数据传递给动作进行处理的任务,而departmentList.jsp则通过getDepartments()方法完成将动作获取的模型数据传递给视图的任务。setDepartment()和getDepartments()方法的调用全部通过Struts2提供的拦截器自动实现,无需开发人员作任何的工作。另外,在调用setDepartment()方法进行设值前,Struts2对用户提交的各个信息自动进行类型转换,类型转换不成功时自动将错误提示信息封装为字段级别的错误信息,并自动显示在相应的Struts2表单域标签上面。可见,对于客户端和后台数据的交互、以及类型的转换等常规功能Struts2都已帮我们实现了,因而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我们的开发效率。

4结束语

第3篇

1.1科研管理部门队伍

大部分的科研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相对较少,工作量大、工作繁复,各种原因大致如下:①科研管理部门编制少、人员配备速度远远落后于实际科研工作量的飞速增长。②上级领导部门的标准化管理、全程化监管增大了高校科研管理实际工作量;③科研部门内部工作分配机制问题。④单位对科研工作不够重视,许多管理人员只停留在上传下达的工作状态。用管理行政的方式管理学术人员,服务观念不强。⑤科研管理人员本身素质不高,在申报立项时,不能够很好的指导科研人员进项项目选题,导致项目申报中标率很低。

1.2科研人员

由于质检单位对科研能力的考核不太严格,而且许多检验项目属于法定检验,不用去争夺市场。其次,科研奖励机制不能落实。这就导致许多人安于现状,不愿意创新,不愿参与到科研活动中。只有迫于职称评定或领导压力时,才不得已为之。另外由于单位本身的科研管理制度基本是集权式管理模式,这就导致项目在申请立项时呈现一窝蜂往前上,立项后,基本无人问津,快结题时,实际工作只有一两个人负责。大部分的项目参与人员只是名义上参加,所以这样就会对项目实际负责人员造成压力。由于不是专门的科研机构,这些科研工作对于大部分的科研人员来说,无疑增大了工作量。同时由于人际关系压力,很多青年骨干对项目的付出和获得的成绩是不成正比的,这也就导致许多青年骨干力量不愿意去干。

1.3管理制度

夜上海论坛 对于并非专门科研机构的事业单位来说,科研管理监督意识不强,许多相关制度只是依据上级制定,不符合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执行起来也有难度。比如缺乏一套完整的经费审核监督机制,而且审核尺度较为宽松,使得科研经费管理混乱。另外项目专项经费不能由项目负责人合理支配,科研经费不能及时到位等因素,影响项目的实施进度。在项目验收环节,缺少一整套完善的验收制度,不利于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奖励机制更是滞后,虽然已经颁布了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但是相应的奖励办法却一直处于难产之中。这势必成为抑制科研水平发展的重要原因。

2现代科研管理的思考

2.1更新科研管理观念

管理要摆脱传统的“管”的思想,强化管理与服务并重,以服务为主的观念。与时俱进。科研管理并不仅仅是上传下达,还包括为项目提供一定的信息平台,监督项目的实施、结题验收等一系列工作,培养青年人才。以服务项目、服务科研人员为目标,促进科研的顺利进行。作为质检系统,大部分工作人员都要参与到一线从事检验,要完成检验任务。所以从事科学研究的时间少之又少。作为科研管理工作者,科研管理就要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研究人员能够释放出更大的潜能,能够更好地进行科研活动,实现科研目标,创造条件,提供服务。管理就是服务,科研管理工作要尽可能地为科研活动提供便利和保证,确立质量第一的观念。

2.2管理应该是积极和主动的

这是现代科研管理的时代要求。管理不能停留在按上级通知要求项目提交资料或汇报进度。管理要主动出击。要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对项目的立项、实施、进展的提出合理的建议,监督和促进课题的顺利执行和完成。管理还要走出去,例如多举办或参加一些全国性的科研活动,向兄弟单位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科研发展思路等,可以让科管人员了解本单位的问题、需求和变化。2012年8月,河北省锅炉压力容器监督检验院就承办了“第一届压力管道元件产业发展技术交流论坛”。此次论坛吸引了众多检验机构、生产制造企业以及高校的领导和业内知名专家。通过此次论坛,该院更加了解其它单位的情况以及上级部门科研信息,知己知彼。同时也提高了该院的知名度。

2.3建立健全科研管理制度

夜上海论坛 科研管理要打破原有的传统的管理制度,建立新型的、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时间、环境、人员的变化适时调整。例如创建合理的奖酬分配机制和公平环境。通过经济杠杆来激励科研人员。科研基金也要用来对科研成果和进行奖励。对按计划完成科研项目、经过成果鉴定者,要根据不同评价结论,发奖励。激励他们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投身于科研中。这样将有利于科研成果和质量和数量的提高,继而提高单位的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

2.4增大经费投入,培养青年人才

增加经费投入是保证。对科研工作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必要投入,是科研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保证。重视科研工作的一项指标就是经费的投入;同时鼓励科研人员积极争取国家及其他有关部门的科研课题的立项,多渠道争取科研经费,保证配套经费足额到位,专项使用。科研经费不但可以购买供科研用的设备、资料,确保科研信息的获取,还包括提供各种机会让青年人才走出去参加研讨、交流等科研活动,开阔视野。为了激励科研热情,该院鼓励青年人才尤其是学历较高者积极参加特种设备科技协作平台组织的科技活动周的征文活动。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