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大学哲学论文范文

大学哲学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哲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大学哲学论文

第1篇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得社会对大学夜上海论坛英语人才的需求量逐步增加,于是大学英语课程不得不进行全面改革升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知识实践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因此,探索一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道路成为了高校迫在眉睫的任务,大学英语改革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这些方面成为了英语教学改革的内在动力[3]。

2大学英语文化哲学中渗入传统文化元素

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先进科学技术的高度应用,国家之间形成了文化传播以及文化交流的新局面。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要求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之间更进一步的相互学习交流和借鉴优秀的文化元素,然而在这过程中也带来了一定的矛盾和冲突。针对不同文化间的矛盾冲突问题,许多学派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观点,从总体来看,大部分研究者都把问题的焦点放在了外语教育的目标文化语上。在大学外语教学的过程中,通常强调的是对英美文化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使用英语时的交际能力以及英美文化敏感度,很少在外语学习中加入本民族语言的文化学习。在跨文化交际方面,主要培养学生分析西方文化在行为规则、价值取向、思维模式等方面的能力,在西方文化模式的认同、适应方面得到了过分的强调。这样,使得具有深远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受到了威胁和挑战。目前,大多数高校开设的课程中,仅有大学语文等少部分学科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相关,而且都基本上被设置成了辅修的课程,较大程度上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4]。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不仅应该把其中的英语综合能力以及英语跨文化交流作为主要的学习内容,而且还应该注重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中国文化进行传承和传播,从而增加我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3增强学生自主学学英语文化哲学的能力

大学英语在高校课程设置中属于一门知识面广、学习量大的基础公共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师资力量严重缺乏以及学生英语水平高低不一等问题,导致教师注重集体同步走的效果。教师忽略了英语优秀学生不能深层次的学习英语知识,而英语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则跟不上教学的步伐,从而不能很好的达到教学效果[5]。在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推动下,大学英语课程相应的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的人文关怀理念逐步发生了转变。大学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逐步转变了传统的以教学为主、学生被动听课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教材,并合理选择学习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习。同时,当学生在自主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遇到难题和疑问,教师可以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夜上海论坛 4大学英语教学中创设外国文化学习氛围

在开展大学英语教学工作时,教师适当创设外国文化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外国文化,有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教师在课堂上除了传授书本上的知识外,还应该结合课本知识收集一些有关的实物信息或视频资料等,当讲解到某一相关的部分时,利用多媒体进行多方面的展示,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更为真切全面的了解外国文化。除此以外,大学英语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和学习,从而开拓英语视角,广泛认识外国文化。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的人文特质,对国际文化中的知识进行传授,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第2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文化哲学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100-01

社会生活信息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使得英语及其英语教学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高。国际交流沟通的质量和对最新信息的获取能力和一个国家的外语掌握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关系,对外语尤其是英语的掌握能力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和人才培养规格的确立。这这种形式下,高等教育英语教学的作用和地位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夜上海论坛 一、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概述

夜上海论坛 所谓“大学英语”是指对高等教育非外语专业学生开设的英语教育教学课程,是对“collegeEnglish”的直译,也就是我们之前经常听到的公共英语。上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公共外语教学研究会名称的转变,大学英语的称谓逐渐取代公共英语称呼。此后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学英语”逐渐成为非外语专业大学生学习的英语课程,是一种与专业英语专业学生所学英语相对应的高等教育英语教学课程。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是一个合成性质的汉语词汇,第一,学学英语的主体是广大高校学生,不是小学学习,也不是中学学生,而且,这个主体还必须是学习非外语专业的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生。第二,是“英语”,由于学习非外语专业的学生未必都是学习英语的学生,所以这里的大学英语学生是指非外语专业而且是将英语作为语言科目的学生。因此,本文将大学英语界定为学习非外语专业的普通高校学生所学习的,且以提升人文素养、外语技能和外语应用能力为目的的英语课程。

二、从文化哲学角度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的必要性

1.国外教育改革的发展诉求社会主导文化多样化发展趋势,使得国外高等教育对教育意义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外高等教育教学逐渐从文化的角度进行高等教育面临问题的研究,重视提升广大高校青年学生的文化素养。世界各国不断进行高等教育问题探索和改革,逐渐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进而让每个学生在未来社会中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作为基本的人才培养目的。这就需要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问题发现和思考能力、问题分析和处理能力、持续学习和创造能力;不断培养他们的诚实、互助、积极、自信、坚韧、批判和创新等优良的个人品质。2.教学文化研究范式变化的基本需要教育教学的发展与变革,使得教育教学研究的取向价值逐渐由追求“技术兴趣”向追求“实践兴趣”方向,进而向“解放兴趣”方向转变;相应的教育教学文化研究也由“工具论”向“本体论”的研究范式转变。交流和沟通是文化生成和文化发展的基本要求,人类文化的融合与交流是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文化交流空间和实践拓展,因此,在当今跨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大趋势下,大学英语教学应从工具论的理论取向不断向人文性和工具性互相结合的方向进行教育教学转变。

三、文化哲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思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跨文化交流领域的持续拓展,社会主导文化逐渐由单纯的理性文化与伦理文化,经理性科技文化,向文化多元化发展。国外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普遍相应的进行了教育教学改革,不断从文化的视角进行教育问题审视,并力求实现大学生社会综合应用知识存储的提升。同时,教学文化研究范式的转变,使得教学研究越来越成为一种实体文化。对于教学的研究不再单纯的是为寻求教学规律和教学本质,而是直面教学状况,进行教学问题处理。基于人文的视角进行教学论问题探究成为当今教学论研究的新趋势。本文通过文化哲学的视角对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进行审视,对大学英语教学文化的丰富内涵进行探讨,探究大学英语教学文化哲学视角下的理论框架构建。对普通高等教育英语教学目标的研究,传统的教学目标比较重视语言教学的工具性,对语言教学的文化性注重不够。当前,在教学目标的具体方面,认知目标重视语言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共同获取,技能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强调他们英语思维能力、英语思维习惯和英语语感的培养。而情感方面的教学目标则强调学生英语文化的领悟和英语人文性精神的熏陶,注重学生知识挖掘和逻辑推理人性的培养,使学生具备感悟人性和文化深处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能力。这对提升大学英语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而提升大学生在将来的社会中的英语运用和领悟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哲学视角内的大学英语教学提倡英语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构建,文化哲学视域内的普通高校英语教学研究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学主体性和教学本质的把握。同时,文化哲学视角内的大学英语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价值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观念的构建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车丽娟.基于体验哲学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优化的理论与实践[J].语言教育.2013(01)

[2]杨梅.公共外语教学改革的文化哲学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5)

[3]周童.基于文化哲学的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7)

第3篇

1.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发展基本情况。作为新机制、新模式办学的高等教育机构,独立学院起步较晚,办学时间短、文化积淀浅、自身特色不足等原因更加迫切需要加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努力使特色校园文化成为独立学院办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推动力。在深化学风制改革的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开始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目前,各大高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为切入点,推动内涵式发展,服务学生成长成长。

夜上海论坛 2.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校园文化特点。①与时俱进的物质文化,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很多高校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从一个校区变成了“一校两区”(新、老校区)或者“一校多区”(一个老校区、几个新校区)的办学格局。暨阳学院在迁址诸暨前,就校园建设方案进行了多次论证,组织专家、学者进行探讨,认为校园文化的提炼与传承至关重要。2013年迁址办学以来,校园环境整齐一新,校园硬件设施走在省内前列,校园整体彰显出“大气厚重、传承文脉、平中现奇、彰显特色”的理念,环境幽静、设计新颖,设施齐全先进,明净舒适,以老校区命名的道路、景观不在少数,如“天目湖”、“衣锦大道”等。②不断丰富的精神文化,暨阳学院立足“求真敬业、经世致用”的办学理念,突出实践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着力于开拓“特色立院、创业兴院、创新强院”的发展道路,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创业文化。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搭建平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夜上海论坛 二、高校校园文化的提炼

夜上海论坛 1.根据学院的客观条件进行提炼。以暨阳学院为例,该校创办于2000年,在衣锦校区的发展受到地域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迁址诸暨办学后,依托母体的同时,有效地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学院在关键时期抢抓机遇,整合资源,增强了学院自身的文化软实力的,并合理地进行校园文化的输出。

夜上海论坛 2.根据学院的项目特色进行提炼。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当立足于学院项目特色和育人方针,以主流的区域文化为向导进行校园文化的提炼,去粗取精,进行校园文化的品牌化建设。暨阳学院围绕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立足于“活动项目化,项目品牌化,品牌社会化”的工作思路,在日常学生活动中,将众多的学生活动提炼,整合形成创业文化节、文化艺术节、学生节,社团文化节等系列活动。

3.根据学院的办学理念进行提炼。高校的办学方针是一所院校存在发展的根基,暨阳学院始终秉承“求真敬业、经世致用”的办学理念,切实浓厚和加强了学院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院创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创业型独立学院添砖加瓦。

夜上海论坛 三、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承

1.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学院立足迁址诸暨办学、社会各界寄予厚望的新形势,着眼于大力发展和繁荣校园文化,发挥大学文化的区域辐射和社会服务功能,推进学院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积极通过校地合作、资源整合,以项目为依托,着力打造以“五个一”(一辆“文艺直通车”、一个高端论坛、一支高水平篮球队、一批特色文艺精品、一系列公益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不断提升学院在诸暨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2.突出主体,服务成长。学生与教师是校园文化的参与主体,创造和传承特色校园文化自然离不开以人为伴的原则,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坚持学生的参与主体作用,不仅是高校教育人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迁址诸暨办学以来,以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为重点,打造形成了以牢固树立“走近学生”的工作理念,建立与学院深化学风制改革相适应的校园文化,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提供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

3.创新平台,积极实践。校园品牌活动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是在前人实践基础上合乎规矩的突破与尝试,是思想认识的提高和升华。暨阳学院立足校园创业文化打造平台,丰富广大学子的文化艺术体验,坚持校园文化引领,营造敢于冒险、乐于创新、勇于实践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开通大学文化进诸暨——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文艺直通车,相继举办“职场真人秀”、“青年成长讲堂”、“古枫杯”竞赛、“天目之巅”辩论赛、“寝室文化节”、“闪耀之星”大赛、学院“系系杯”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等活动,获得了广泛认可。

四、现阶段校园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客观条件:①新环境的影响。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缺乏文化积淀和底蕴。暨阳学院的新建校区充满了现代的气息,设计随别具一格。但是,新环境缺乏长期积淀形成的办学历史传统,更缺乏可作为高校的文化名片的标志性建筑及植被等高校校园物质文化载体,使得校园文化缺乏母体已有的历史厚重感和高校校园文化积淀、文化底蕴,发展中缺少人文环境的熏陶。②办学基础的影响。独立学院因其办学晚,起步晚,存在文化积淀薄弱,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经验,在文化创新方面经验尤为不足的劣势。同时因起步晚,和录取层次等不同,导致独立学院与母体学校所享受的办学条件的不同。在物质条件上,许多优秀的资源都不经相同流入母体学校,使得独立院校的办学基础条件相对较差。

夜上海论坛 2.主观条件:不同的创办背景、学科设置,不同来源和构成的师资队伍和生源,使得各个高校的文化有所不同,各具特色。独立学院总体生源情况决定了暨阳学院也存在校园文化参与主体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不够,特色校园文化的提炼与传承特色尚不强。

五、新时期下校园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