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生消费心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大学校园作为特殊的社会环境,是一个年纪相仿的年轻群体,使得大学生成为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因而大学生具有与其他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和特殊的消费心理,大学是一个从校园到社会的转型体,也是大多青少年迈入社会的大门,因此引发出的问题也更具有客观性,突出性与可研究性。
一、大学生主要消费对象
夜上海论坛 首先是吃饭问题。大多数大学生会选择在学校的食堂解决平时的饮食需要。很多情况下单独一个人吃饭的时候大家基本不会注意自己吃的是什么,可以果腹就已足矣。只有遇到特殊情况才会以班级、宿舍或者社团为单位去学校附近的餐馆聚会。
夜上海论坛 接下来的就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了——恋爱。没有什么事情比恋爱更让人自觉地花钱了。找个恋人就意味着钱将如流水的流出腰包。既然有恋人相伴,就免不了要消费,而且大部分人都不会吝啬,其实这一点谁都明白,有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恋爱费用偏高的大学生占六成以上,恋爱费用有很少的学生是由家里特别提供;大部分学生是从生活费中支付。而且,近年来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原因就是情侣之间会不经意间形成攀比的心理,进而促进奢侈品的消费。
还应看到,在追求时尚的大学生消费群体中,用于购买时尚的衣物,化妆品,电子产品,网游消费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了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为了拥有一款新手机或名牌衣服,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它必要开支。
二、大学生消费心理的特征
1.从众性。从众行为是由于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下,个体寻求的一种试图解决自身与群体之间的冲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从众行为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大学生虽然接受的是先进的科技知识,具有理性的思维,但是有的学生自我认识能力差、自信心较弱、自尊心与虚荣心较强,使得他们在消费时,很容易发生从众行为。例如家庭不富裕的学生,看到很多人有手机,自己千方百计也要买一部,以免被人看不起。这种从众心理会使贫困生精神压抑,甚至不堪重负而导致一些心理疾病。
2.时尚性。是社会上一时崇尚的样式,从发式到服饰,从语言到动作都有时尚性。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前卫群体,在消费过程中总乐于接受流行,领先于时代,追求品牌、新颖、时尚和潮流,各式各样的品牌充斥着校园的每个角落,把大学生卷入了梦幻消费。他们吃讲究营养,穿讲究样式,住讲究宽敞,用追求品牌,充分展现个性。因此,追求前卫、时尚是新世纪青年典型的消费心态。他们喜欢以聪慧和奇特装点生活,信奉物质是快乐的源泉。许多学生手执手机,出入高档次的场所,消费行为也逐步由消费的数量型向生活的品位型发展。即时消费、现实消费与贷款消费渐成趋势。
3.攀比性。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选择他人作为自己的参照标准。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及休闲娱乐中,总是有意无意的与他人作比较以求心理平衡,获得自我认同,享受精神上的胜利,这种不考虑自己经济状况,一味的攀比极易促成不合理的消费,扭曲了大学生的心灵。
4.个性化。在这个崇尚自由的时代,大学生开始不喜欢集体活动,而是追求个性独立、表现自我、以求与众不同。这是新型青年文化的显著特点。大学生正处于追求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增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阶段,面对五彩缤纷的消费市场,他们追求独特、个性和自由。消费行为开始向理性化转变,出现较为成熟的价值取向。
夜上海论坛 5.差异性。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而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家庭收入的不平衡,从而决定了大学生消费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农民的经济水平较低,他们支付庞大的学费已很困难,更别提为子女提供高额的生活费用。而一些家境富裕的大学生则不然,他们不加考虑的花销,令其他人羡慕甚至嫉妒。难免出现模仿和从众行为,个别学生甚至为满足虚荣心而滋生偷窃、抢劫的想法或行为。
三、大学生消费心理的根源
夜上海论坛 随着我国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也发生了不少变化,出现了消费伦理问题。所谓消费伦理,主要指人们在消费活动中形成的用以指导人们消费行为,调整人们消费关系的价值观念、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目前,大学生普遍缺少关爱他人、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保护环境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意识,完全忽略了由消费所引起的人与自然、现代人与未来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在外界不良消费因素的诱导和影响下,极易形成有悖于人类和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过度消费方式,进而增加新的社会矛盾。
夜上海论坛 经济学理论根源。消费受可支配收入、利率、消费预期等多种因素影响。有学者认为,消费是由收入惟一决定的,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用统计学的原理通过建立大学生消费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大学生的月支出是与父母提供生活费和额外收入成同方向变化,而与学校提供的贷款成反方向变化的。很多贫困大学生并没有被生活的困难吓倒,他们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预期。在学习、择业和面对事业的竞争上他们表现出了比非贫困生更大的信心,他们大都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前途是可以改变的,这都源于贫困生比非贫困生更为强烈的自尊心。超级秘书网
夜上海论坛 四、消费行为的不同
目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呈多样化的现象,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造成了大学生消费形式的不同,除了正常的消费行为之外,不正常的消费也有了不同的体现:
1.早熟消费:消费水平和质量超过了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甚至借钱消费(今天花明天的钱).
夜上海论坛 2.畸型消费,消费内容过多过快,向高档型消费倾斜.
夜上海论坛 3.豪华型消费,追求不切实际的奢侈、气派、排场,以获得同学的羡慕.
夜上海论坛 4.炫耀消费,把高消费当做现实社会优越感和虚荣心理的手段.
5.悬空消费,追求一种脱离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个人消费承受能力的消费.
6.情绪化消费,把对消费品的占有、享乐作为弥补精神空虚的手段。
关键词:体质健康突出问题;消费价值观;体育消费心理预期;体育消费行 为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G804.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09-0086-05
The Effect of the Consumption Value on the Psychological Expecta tion and Behaviour of Sport Consumption of the Undergraduates with Outstanding Problems of Physical Fitness
夜上海论坛 GUO Wen1, HUANG Yizhu1, ZHU Jianwei1, WANG Guomeng2
(1.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 rsity, Changsha 410205, Hunan China;2. 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 nt,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 Hunan China)
夜上海论坛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meditating effect of psychologica l expectation of sports consumption between consumption values and sports consum ption behavior. With a sample of 1386 undergraduates who had outstanding proble ms of physical fitness from eigh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Hunan province, t he research conducted questionnaires investigation. The result showed that: 1)c onsumption values were related to psychological expectation of sports consumpt ionand sports consumption behavior, and psychological expectation of sports consum ption was related to sports consumption behavior; 2)Consumption values had a pos itive predictive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expectation of sports consumption andsports consumption behavior; 3)Psychological expectation of sports consumption h ad a positive predictive effects of sports consumption behavior; 4)Information s ourc e and channel, amount of information, predication basis and expectation of sport s consumption were part of the meditating variabl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consumption values and sports consumption behavior, but predication experience a nd price sensitivity level were not the meditating variables.
夜上海论坛 Key words: outstanding problems of physical fitness and health; consumpt ion values; psychological expectation of sports consumption; sports consumptionbehavior
消费价值观是指在众多的产品和服务中,消费者从自身需求和购买力出发,对消费行为 做出价值判断,并决定消费态度、选择和方式的客观、科学的认知综合体[1]。随 着消费行为研究的深入,对消费价值观的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就成为一个活跃的领域 [2]。消 费价值观是形成消费动机和态度、消费选择、消费方式、消费行为等方面的决定因素,甚至 消费者价值比满意度能更好地反映消费者忠诚度[3]。目前,有关消费价值观的研 究,从研 究内容来看,国内外学者主要关注消费价值观的结构与测量、价值观对消费价值观的影响、 消费价值观对购买决策、品牌选择行为等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以及价值观与文化的关系等方 面;从研究对象来看,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针对青少年和成人,尤其是针对大学生群体 [1]。然而,针对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的研究很少。
夜上海论坛 1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1.1 消费价值观与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体育消费心理预期 心理预期是指消费者根据一定的经济信息对那些预期消费决策相关的不确定的经济变量 所作的估计和预测,是个人对未来的经济发展形势所作的一种主观判断[4]。在体 育消费行 为领域,消费价值观是促进大学生体育消费心理预期的重要因素。例如,社会文化因素对青 少年体育消费心理预期的影响中,价值观念和消费意识等因素起主要作用[5]。消 费价值观 是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心目中用于衡量消费行为轻重、权衡得失的内心尺度,它指导着 人的体育消费行为并渗透于整个个性之中,影响着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对未来体育消费 的预测、估计或计划。根据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1.2 消费价值观与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 体育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为了满足自身生理、心理和社会需要,而进行准备、选择、决 定、购买、使用和评价体育商品(包括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劳务)等一系列脑力和体力活动 的总和[6]。研究表明,在体育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中,消费价值观扮演着重要的 角色。例 如,消费价值观作为指导一个人消费行为的内在评价标准,它是影响消费者对消费行为做出 价值判断的重要心理因素[7];价值观是连接产品和消费者行为的桥梁,在整个消 费过程中能够看得见的是产品和消费者行为,而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却是消费价值观[1 ]。也就是说, 消费价值观影响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购买体育产品时通常的偏好,影响他们根据自身需 要和条件,寻求、购买和使用体育用品、劳务或服务的整过过程,以指导他们的消费选择和 体育消费行为。根据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夜上海论坛 假设2:消费价值观对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有正向的影响
夜上海论坛 1.3 体育消费心理预期与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 人们在对自己的消费做出决策时,总是依靠以往的经验和现在的实际,做出对未来的预 测、估计或计划,以指导他们的经济行为―消费的选择,并且通过乐观或悲观的情绪反映出 这种预期的状况[4]。当外界出现能够满足体质健康突出问题的大学生强身健体需 要的对象 时,需要就进一步转化成行为的动机,并推动他们进行有目的消费心理预期,进而促进其体 育消费行为。例如,消费心理预期结构是直接影响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的最重要的社会心理 因素,两者之间存在很高的正相关[8]。因此,体育消费心理预期是体质健康突出 问题大学 生制定和实施体育消费决策的先决条件,它以特有的规律支配着他们的体育消费决策和体育 消费行为。根据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夜上海论坛 假设3:体育消费心理预期对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有正向的影响
夜上海论坛 1.4 消费价值观、体育消费心理预期与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
夜上海论坛 在消费行为领域,价值观在个体消费者的行为、态度及其决策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9];价值观对行为的影响具有间接性,而且态度等变量在价值观与行为之间具有中介或 调节作用[10]。体育消费心理预期是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对体育经济前景及其 相关信息的一 种态度、预测和期望,而消费价值观诠释了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在对那些预期消费决策 相关的不确定的经济变量所作的估计和预测,诠释了他们的体育消费行为。因此,我们认为 ,消费价值观是影响体育消费心理预期发展的基本因素,而体育消费心理预期是消费价值观 与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之间关系的基础。根据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4:体育消费心理预期在消费价值观与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之间具有 中介作用
根据上述假设,我们可以得出本研究的基本理论模型(图1)。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 本研究按照下面程序来选择研究的被试:
首先,根据大学生体质健康突出问题的操作性定义,结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下发的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教体艺[2007]8号)以及对大学生的访谈,根据下面标准选 择 被试:1)身高标准体重指标方面,选择“营养不良(50分)”和“肥胖(50分)”;2)800米, 引体向上(针对男生)、仰卧起坐(针对女生)、50米、肺活量体重指数等指标方面,根据《国 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10-50分,不及格),以这些指标高低得分两端各27%,分成高分组(2 7%),中间组(46%),低分组(27%),选择中间组和低分组(10-30分);3)血压指标方面,选择 “临界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4)龋齿指标方面,按照2000年中 央卫生部制定的《全国学生龋病、牙周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方案》中有关龋病的调查标 准;5)近视指标方面,选择屈光度>-3.00,病程>3.00年。
其次,根据大学生体质健康突出问题的上述指标,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对湖南8所 高校1-4年级学生各2 000名学生进行了体质测试,然后根据有一项或者一项以上的指标符合 我们的筛选标准,进行被试筛选,共筛选出有体质健康突出问题的大学生共1 832人,占总 人数的22.90%。
最后,对筛选出来的有体质健康突出问题的1 83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832份,回收问卷1 607份,回收率为87.72%。进行废卷处理后,获得有效问卷1 386份, 有效率为86.25%。研究对象中,男生685人(49.42%),女生687人(49.57%),缺失14人(1 .01%);大一409人(29.51%),大二362人(26.12%),大三326人(23.52%),大四259人(18 .69%),缺失30人(2.16%)。
2.2 测量工具
2.2.1 消费价值观问卷 消费价值观问卷采用Xiao(2005)[11]消费价值观问卷,由功能价值观、社会价值观 、情 感价值观和认知价值观等4维组成,每维3项目,共12项目。问卷采用利克特7点问卷,从1( 完全不同意)到7(完全同意)。Xiao(2005)采用Cronbach(1951)[12]提出的α系数作 为信度测 定指标,对上海消费者的测试结果表明,4维度α系数分别为0.81,0.79,0.77和0.71 ;验 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χ2/df=4.58,RMSEA=0.09,NFI=0.95,CFI=0.96。本 研究的测试中,消费价值观4维度的α系数分别为0.765,0.885,0.882和0.891。
2.2.2 体育消费心理预期问卷 体育消费心理预期问卷采用杨杰,张萍和周游(2008)[13]的体育消费心理预期问卷 ,由 预测经历(4项目)、信息来源与渠道(4项目)、信息量(3项目)、预测依据(3项目)、价格知觉 水平(3项目)等5维组成,17项目。问卷采用利克特7点问卷,从1(完全不同意)到7(完全同意 )。在本研究的测试中,5维度的α系数分别为0.875,0.815,0.858,0.863和0.865。
2.2.3 体育消费行为问卷 体育消费行为问卷采用自编《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问卷》。问卷按照 下面程序编制:首先,对体育消费行为文献进行回顾和梳理,以形成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 生体育消费行为的访谈提纲。其次,在相关文献梳理和被试筛选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半结 构化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以了解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内容特质。访 谈提纲为:1您如何看待体育的价值,您是否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有没有令您印象深刻的事 情,您能否举例说明。2您如何理解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能否举例说明。3您认为当前大 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对于每种类型体育消费行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您能否举例说明。4您的体育消费行为属于哪种类型。在体育消费过程中有没有令您印象深 刻的事情,您能否举例说明。开放式问卷调查的项目为:1 您如何看待当前大学生的体育消 费行为,这些行为有什么样的特点;2 您的体育消费行为有哪些特点?
夜上海论坛 最后,在访谈、开放式问卷调查等基础上搜集30个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体育消费行 为的项目,进行了2次预试,得到良好的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四因素结 构模型,形成了以下四个维度:1)求实性消费,指追求体育用品的实用性、服务的可靠性 和价格的合理性的消费,5项目;2)攀比性消费,指为达到某种目的,与同学相互攀比而产 生的体育消费行为,4项目;3)超前性消费,指超出现实经济能力的一种体育消费行为,4 项目;4)冲动性消费,指被体育用品的某种特征所吸引,一时兴起而进行的无计划消费行 为,5项目。在本研究的测试中,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问卷可解释总变异的68.503% ; 问卷4维度的α系数分别为0.821,0.895,0.874和0.882;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χ 2/df=3.864,RMSEA=0.045,GFI=0.961,AGFI=0.948,NFI=0.961,CFI=0.971, TLI=0.966。
2.3 统计与分析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了统计分析软件SPSS 11.0和结构方程建模软件Amos 5.0,分析方法主要 包括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
3 结果与分析
夜上海论坛 3.1 主要变量的相关分析 为了考察消费值观、体育消费心理预 期与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我们对消费价值观、体育消费心理 预期与体育消费行为主要变量进行了相关分析。
夜上海论坛 表1表明,体育消费心理预期5维度与消费价值观4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处于0 .04~0.22之 间;体育消费行为4维度与消费价值观4维度、体育消费心理预期5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处于0 .02~0.30之间,这表明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消费价值观、体育消费心理预期和体育 消费 行为之间的相关是低相关。表1同样表明,除社会价值观与信息量、冲动性消费,认知价值 观与预测经历、信息来源与渠道、价格知觉水平、攀比性消费、超前性消费,预测经历与超 前性消费外,消费价值观、体育消费心理预期与体育消费行为问卷各因素之间均存在显著相 关(p
3.2 消费价值观对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体育消费心理预期与行为影响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考察消费值观、体育消费心理预期与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 之间的关系,我们以消费价值观及其维度为因变量,以体育消费心理预期为因变量,进行一 元和多元回归分析,以探讨消费价值观对体育消费心理预期的影响。
表2表明,消费价值观能预测体育消费心理预期7.9%的变异量(校正R2=0.079),其β 系 数为0.282(p
夜上海论坛 消费价值观4因素能联合预测体育消费心理预期10.2%的变异量(校正R2=0.102),其中 功 能价值观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情感价值观,其β系数为0.234和0.126(p
夜上海论坛 表2同样表明,消费价值观能预测体育消费行为9.8%的变异量(校正R2=0.098),其β 系 数为0.313(p
3.3 体育消费心理预期对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影响的回归分析
表3表明,体育消费心理预期能预测体育消费行为18.5%的变异量(校正R2=0.185),其 β 系数为0.431(p
根据侯杰泰,温忠麟和成子娟(2004)[20]有关结构方程模型理论,我们采用χ 2/df, RMSEA,GFI,AGFI,NFI和TLI拟合指数来衡量模型的拟合情况。表4表明,模型各拟合指数 均 达到可接受水平。图2表明,消费值观对体育消费心理预期、体育消费行为,体育消费心理 预期对体育消费行为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46,0.29和0.57,路径系数显著(p
夜上海论坛 为了进一步研究体育消费心理预期的中介效应,考察消费价值观通过体育消费心理预期 哪些维度对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产生影响,我们对预测经历、信息来源 与渠道、信息量、预测依据、价格知觉水平的中介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各项 拟合指数为χ2/df=3.956,RMSEA=0.046,GFI=0.887,AGFI=0.876,NFI=0.886 ,CF I=0.912,TLI=0.908,表明测量模型是有效的。但是,考察模型的参数估计发现,预测经 历 和价格知觉水平对体育消费行为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09(p=0.131, p>0.05)和-.07(p =0. 170, p>0.05)。所以,我们在修正模型中删除预测经历和价格知觉水平与体育消费行为 之间的连接。
经修正,与初始模型相比,模型(表5)拟合指数显著增加。图3表明,消费价值观对信息 来源与渠道、信息量,预测依据、体育消费行为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30,0.29,0.37和0 .40 ,信息来源与渠道、信息量,预测依据对体育消费行为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1,0.25和0 .19 ,路径系数显著(p
4 结 论
1) 消费价值观、体育消费心理预期与体育消费行为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2) 消费价值观对大学生体育消费心理预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功能价值观的影响最大 ,其次是情感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和认知价值观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性水平;
夜上海论坛 3) 消费价值观对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有显著的预测力,其中预测依据的影响最大,其次是 情感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和认知价值观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性水平;
4) 体育消费心理预期对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有显著的预测力,其中预测依据的影响最大, 其次是信息量、信息来源与渠道;
5) 信息来源与渠道、信息量、预测依据以及体育消费心理预期在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 消费价值观与体育消费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国猛,黎建新,廖水香.消费价值观研究述评[J].消费经济,2009,25(5) :87-91.
夜上海论坛 [2] Lowe A C, Corkindale D R. Differences in “cultural values” and their ef fec ts on responses to marketing stimuli: a cross-cultural study between Australiansand Chinese from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 Journal of Marketing,19 98,32(9/10):843-867.
夜上海论坛 [3] Cretu A E, Brodie R J. The influence of brand image and company reputatio nwhere manufacturers market to small firms: A customer value perspective[J].In dustrial management,2007,36(2):230-240.
夜上海论坛 [4] 张萍.长春市初中生体育消费心理预期与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 07:1,6.
[5] 赵江鸿,刘志强,邱,等.现阶段影响我国城市青少年体育消费心理预期的因素分 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1):26-30.
[6] 宋亨国. 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研究: 广州市11所高校大学生问卷探析[D]. 华 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6.
夜上海论坛 [7] Chan K. Consumer socialization of Chinese children in schools: analysis o fconsumption values in textbooks[J].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2006,23(3) :125-132.
[8] 石文典.我国城市居民消费心理预期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3 ,26(3):426-429.
[9] Richins M L. Special Possessions and the Expression of Material Values[J ].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994,21(3):522-533.
夜上海论坛 [10] Kahle L R. Stimulus condition self-selection by males in the interactionoflocus of control and skill-chance situation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Social Psychology,1980,38(1):50-56.
[11] Xiao G. The Chinese consumers' changing value system, consumption valuesand modern consumption behavior[D]. Auburn University,2005:39.
[12] Cronbach L J. Coefficient alpha and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ests[J] .Psychometrika,1951,16(3):297-334.
夜上海论坛 [13] 杨杰, 张萍,周游.青少年体育消费心理预期行为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 34 (8): 17-19.
[14] Yau O H M. Consumer behavior in China: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cultura l values[M]. NewYork, NY: Routledge, 1994: 190-264.
[15] Sheth J N, Newman B I, Gross B L. Why we buy what we buy: a theory of co nsumption value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1991,22(2):159-170.
夜上海论坛 [16] Howard J, Woodside A G. Personal values affecting consumer psychology[A ]. I n R. E. Pitts & A. G. Woodside (Eds.), Personal values and consumer psychol ogy[C]. Lexington, MA: D. C. Heath & Company,1984:3-12.
夜上海论坛 [17] 张梦霞.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中西价值观动因比较研究[J]. 经济管理・新管理,20 05,8:4-11.
夜上海论坛 [18] 张萍, 孙俊涛. 长春市初中生体育消费心理预期结构研究[J]. 体育成人教育学 刊, 2009,25(2):93-94.
夜上海论坛 [19] Baron R M, Kenny D A.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 ial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51(6):1173-1182.
[20] 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 54-165.
电子商务专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范文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随之改变。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发展为企业营销带来了新的契机,也向传统的企业营销方式提出了新挑战。本文以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电子商务中的大学生消费的特征和心理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探讨现代企业面对电子商务环境下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的特征,应该制定怎样的营销策略以应对他们的这种心理特征,以突破传统的经营思维模式的局限。
电子商务是基于国际互联网环境中的 B/S 架构开发出来的一种应用方式。在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中,买卖双方可以互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务活动,可以全程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在线电子支付等商贸环节。电子商务将国际互联网开放性、全球性、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引入到商贸领域,对商业运作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被各行业广泛运用。相对于传统商业模式,电子商务优势明显,因此众多现代企业都基于 B2C 模式开发电子商务平台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而企业在制定产品最终价格时,除了考虑成本、利润等客观因素外,还有一个因素不可忽略,即定价策略中的心理因素。
在电子商务这种彼此互不见面的特殊消费环境中,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充满不确定性,其表现更为复杂和微妙,商家对于消费者心理状态的把握更加困难,而这种心理变化会直接影响企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中的经营效果和发展空间。因此,研究电子商务中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对企业良好地应用电子商务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特征
改革开放使得产品种类和形式日趋多样化,消费者可挑选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因此市场也由最初产品匮乏的卖方市场向消费者掌握主动的买方市场转化。在消费者主导市场的时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卖方市场相比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在电子商务模式中这些特点和趋势表现得更为突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追求便捷。现代社会将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对于快节奏生活的现代人来说,需要一种方便、快捷的购物模式,而传统的购物模式通常需要在规定的营业时间内到达购物场所、挑选购买产品,整个过程繁琐、复杂、耗时长,再加上往返路途上的时间,通常会消耗掉消费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网上购物恰好可以弥补这个缺陷,其方便、快捷、高效、24 小时不间断服务等特征符合现代人的消费心理。
夜上海论坛 追求物美价廉。在买方市场中,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选择余地变大,因而价格就成为消费者较为敏感的因素之一。互联网上的网店相对于传统商店而言,可以让消费者通过网页轻松地浏览商品、比较不同卖家的商品,更为重要的是,电子商务模式提供了企业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平台,这样省去了中间商环节的网上直销模式可以节省成本,最终降低产品价格,因而,电子商务模式可以满足消费者选择价廉物美产品的心理需要。
夜上海论坛 追求个性化。买方市场中消费品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种类上都极为丰富,现代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往往想象力丰富、喜欢展示自我个性,通常希望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够独一无二,这种心理对个性化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费者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只看商品的实用价值,而更重要的是看商品是否与众不同,是否能充分体现个体的特性,这也已成为消费者消费的一项重要指标。
追求独立思考。在消费品种类及数量急速增长的现代社会,随着消费者选择范围的扩大,消费者独立思考的意识也在加强。面对传统模式下商家的各种宣传消费者会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消费者通常会主动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获取产品信息并进行分析比较。消费者会从自身分析比较的过程中获取心理上的平衡,从而降低购买产品特别是贵重产品的风险感,增强购物过程中的心理满意度。
追求表现自我。电子商务购物环境中往往消费者会占据主导地位,通常消费者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到虚拟网店中浏览、对比并选择产品。在买卖双方彼此看不到对方的购物环境中,消费者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想法行事,这种思想会使得消费者在电子商务购物模式中表现自我的心理体现的愈加明显。
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心理因素分析
虽然电子商务的网购模式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等诸多优势,但是目前仍有大量消费者基于对互联网环境的不信任,进而对网上消费产生怀疑,对电子商务模式敬而远之,这会严重制约电子商务的发展。消费者的这些心理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夜上海论坛 传统购物方式已深入人心。消费者在传统购物模式中已经习惯 眼看、手摸、耳听 的方式,这种方式与网上购物环境中通过图片、文字、视频、影音等方法了解产品是截然不同的。网购平台不能满足消费者手摸、眼看的特定心理,而习惯了传统购物模式特性的消费者往往会因此对电子商务产生怀疑和顾虑。
夜上海论坛 价格达不到消费者预期。在网络购物过程中,消费者通常期望能够得到质量相同但价格比传统商场中低很多的产品,据统计显示,目前的网上商品仅比商场中便宜 4%- 10%,再加上网购环节中的物流、配送费用,消费者在网购过程中实际享受到的价格优惠是十分有限的。价格上达不到消费者预期会使部分消费者宁可多花时间和精力采用传统购物模式,也不愿选择电子商务模式。
配送体系效率较低。电子商务模式中有形产品的运输无法通过互联网直接实现,必须借助物流配送体系才能完成,因此,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我国商品的配送存在周期长、费用高、效率低等问题。数据显示我国仓库周转率仅为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而差错率却近乎于发达国家的三倍。低效的物流配送体系会严重影响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感知,进而导致部分消费者不愿接触电子商务。
小结
电子商务为消费者带来了方便、高效、快捷的购物方式,消费者在网络购物的过程中表现出的消费心理给企业传统的经营理念带来了新的挑战,商家必须适应消费者新的心理特征和变化,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建立适合企业自身需要的电子商务运作机制,只有如此,企业才能在电子商务运作模式下获益。
参考文献:
[1]樊春阳,葛新旗。基于消费心理学的企业营销策略浅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5,(27)
夜上海论坛 [2]江霞,谌洪茂。电子商务环境下客户消费行为分析与营销策略优化[J].中国商贸,20XX,(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