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论文范文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论文

第1篇

(一)模糊化处理技巧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夜上海论坛工作中,经常会进行新闻模糊处理,新闻编辑一定要掌握模糊化处理技巧。例如,对急发稿件的模糊处理,编辑在所处条件下很难及时弄清一件事情的原委,但稿子又需要马上播发,这时编辑就应当采取模糊化处理,以保证新闻的时效性,编辑如果盲从确认,虽然也保证了新闻的时效性,但很可能造成新闻失实。在编辑过程中,涉及保密内容、社会公德内容往往也需要进行模糊处理,对于模糊处理的技巧,编辑应在实践中不断摸索。[3]

(二)组织指导技巧

夜上海论坛 编辑工作是广播电视新闻的“灵魂”,编辑对一段时期党和国家出台的一些方针政策、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梗概,都应该有所掌握,并以此来制定报道计划,把握舆论导向。同时,编辑还要与通讯人员时刻保持联系,经常传递信息,这些是编辑需要掌握的组织指导技巧。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组织指导技巧主要有两点,一是要对一些专题报道邀请一些专家和普通民众参与其中,充分体现出节目制作的趣味性和针对性。二是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设备、完善的通信联络网络,确保广播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和可观赏性。

(三)后期控制技巧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核心工作是节目的编排。因此,新闻编辑还要对节目进行后期的控制。根据广播电视制作的基本流程制作新闻,这其中包括导播、插播等环节,编辑在后期的工作就是要保证节目编排的多样性、连贯性和灵活性,让节目承载更多更深的内容。在单位时间内,新闻编辑要将素材进行紧密的排列组合,使其更好地符合电视版面的视觉要求。在一天的新闻类节目播出过程中,通常会以直播、专题、录播等方式呈现出来,这主要考虑的是观众在生活作息习惯上存在着差异,通过多种播出方式对节目进行呈现,既能够满足观众的需求,又能够有效地提升节目整体的收视率。[4]以上技巧主要是对新闻节目的内容进行加工和处理,除此之外,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还应把握好新闻标题、导语、结构的编辑技巧,对新闻素材进行整体优化,使之与节目风格相匹配,突出节目的整体效果和感染力,从而更好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让受众更好地了解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

三、结束语

第2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 编辑工作 编辑技巧

近些年来,随着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的兴起,后期编辑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只有编辑把记者采访回来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有效的加工处理,才能使新闻稿件的广播达到尽善尽美。编辑的工作是贯穿新闻采编始终的,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没有前期有效的新闻策划,完全没有目的的胡乱编排势必会影响到新闻的播出效果。那么,编辑到底该如何对原始采访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呢,这里就需要从具体实际出发,遵循一定的技巧来进行。

夜上海论坛 在编辑新闻处理工作和记者新闻写作中,很多时候需要进行新闻模糊处理。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掌握什么新闻需要模糊处理、什么新闻不能模糊处理、新闻模糊处理技巧等常识性知识。对急发稿件的模糊处理。我们往往会遇到一时没条件弄清的事情或问题,而稿子又必须及时播发,这时就不能盲目确认,而应当采取模糊处理,这样做既保证了新闻时效性,又可以避免新闻失实。对需要防止泄密的稿件进行模糊处理。军事报道中有关驻某地、某部官兵及科技报道中的一些技术数据等,这些是需要保密的内容。新闻报道中出现的“据权威人士透露”模糊语言,就比用精确的语言表述更合适。为遵守法律和道德对新闻进行模糊处理,新闻报道也必须遵守法律,尊崇社会道德。在新闻报道中,涉及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肖像、姓名、家庭住址等、性犯罪案件中的被害人姓名及有可能引起名誉纠纷的事件和人物姓名,应该做模糊处理。另外,出现当事人清晰图像的,也往往需要打上马赛克或采取侧面拍摄的方式模糊处理。凡是涉及个人隐私的报道,新闻工作者都应慎重处理,不能违背法律和社会道德。模糊处理的技巧编辑应在事件中不断摸索。

编辑部应该是整个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灵魂”。一段时期出台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背景,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确定报道思想,拟订报道计划,“参谋”新闻视角,把握舆论导向。编辑部应该经常组织战役性报道。其中包括开办栏目、组织拍摄系列报道、发动观众对某一热点问题展开讨论等。同时,电视新闻离不开完备的通讯联系网络,这一网络的主体由记者站和广大通讯员组成。编辑部不仅要与他们形成鱼水P系,更得经常与他们互相传递信息,定期通报有关要求和发稿情况,帮助他们出主意,想点子,指导具体的新闻采编,组织新闻业务方面的培训学习。

夜上海论坛 三、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对民间DV拍摄素材的编辑技巧

不少行业和部门都很重视媒体的宣传作用,像公安、消防、工商、质监等部门,有的还在内部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或者人员,比如宣传科(或资料科)、宣传员等等,负责拍摄、整理和保存本单位活动的资料,并部分提供给新闻媒体使用。这些机构及其中的人员,与电视台的联系密切,并逐渐形成一支通讯员队伍。他们提供给电视台的新闻素材,往往具有独特优势:代表单位提供新闻素材,真实性有保障,可信程度较高;在所报道领域较为专业、内行,在表达上不容易出现常识性错误;拍摄及时、全面,特别是一些执法现场的镜头捕捉,常常能够提供记者赶到现场之前的精彩画面,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夜上海论坛 任何新闻媒体工作都十分注重收视率的提高,收视率提高的关键是能播报出吸引人们眼球的新闻,因此,在新闻前期的采编和后期的制作中,要求记者和编辑都要有一定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尤其是编辑人员,要从众多的新闻采访材料中找到能提高收视率的新闻素材并进行角度选择性的编排制作,因此提升编辑人员的新闻价值判断力尤为重要。但编辑人员进行后期制作工作时,则必须要注重百姓对新闻栏目的态度和反应,也就是说要时刻注重节目反馈,要根据节目的反馈信息来处理新闻材料的后期制作,改进其编辑方法和改变其编辑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使编辑不断提高其编辑技巧,才能使新闻栏目收视率得到稳步提升。

新闻播报注重时效性,指在最快的时间内播报新闻,连贯性,强调部分新闻的追踪报道,及时性,强调新闻反应问题的及时性和解决问题的迅速性,灵活性则主要指新闻播报过程中对突发新闻的插播处理。编辑工作是千头万绪的,既要体现出编排的科学合理性,又要体现出新闻播报的质量,因此要处理好这些关系,就需要编辑人员对电视版面空间做一个全面了解,并做到可控性,即在有限的时间里播报出丰富、活跃和及时的新闻内容。要根据电视制作所需要的时间,来确定“成套新闻”、“突发新闻”和临时出现的“可观新闻”的关系,做到科学合理安排。如果是中药的突发新闻,导播可以临时决定进行适时播报,也可以将报道切入现场,达到及时播报的效果。而这种插播,就意味着对新闻节目的临时迅速重新规划,避免新闻播报的超时或者时间不够用,影响新闻播报效果。新闻编辑的这种灵活性、及时性和突发性,经常发生,因此需要编辑人员很好掌握编辑技巧,才能做到完美处理。

夜上海论坛 新闻编辑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编辑人员具有一定的新闻素养和编辑技巧,才能在工作中科学有效的处理,才能保证新闻播报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第3篇

夜上海论坛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是一个信息的选择、加工、组织和传播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既包含了编辑的价值判断,也体现了编辑的思想和意图,可以这样说,编辑工作是整个新闻媒体的“司令部”和“灵魂”。传播环境的网络化变迁和传媒市场竞争的空前加剧,使新时代下的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这就要求新闻编辑要勇于挑战和敢于创新。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进行创新不仅是指形式的创新,内容上的创新也很重要,因此创新不是一个表面工作,不局限于表面的花样,在内容上具有实际价值,受众能够满意,这是创新的效果所在。

夜上海论坛 无论是新闻内容的创新,还是形式的创新,都是新闻编辑自身的突破与创新,新闻编辑的工作不仅仅是一种对信息的表达形式进行突破,而重要的是一种创新思维的转变,只有新闻编辑自我突破,综合素养不断提升,才是实际而稳妥的创新。创新的途径多种多样,但是新闻的本身价值是不能够改变的。

1、信息观念调适。在当下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混合生存的时代,受众和媒体的关系模式更多的时候已经表现为一种选择接受的方式。这要求新闻编辑既能保障快速供给新闻,又能及时对这些信息进行梳理和分类,在新闻编辑角色和功能上实现信息观念由“信息把关”到“信息管家”的调适和转变。因此,面对越来越庞大的海量信息和越来越多的同质新闻,新闻编辑不仅要成为信息的把关人和整合者,其策划、整合、取舍新闻的能力和作用,以及各项沟通能力都显得越来越重要。

2、受众观念调适。对于新闻编辑来说应该真正尊重受众,由市场、读者来决定新闻产品形态。但是,现代传媒竞争要求新闻编辑树立大编辑理念,跟广告、发行、经营等部门协同配合,彰显“以受众为本”的受众观念,从而为传媒竞争在新闻编辑竞争这个环节中找到增值点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第4篇

论文摘要 新媒体环境的发展给电视新闻编辑带来挑战,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成为必然趋势。无论从美学角度还是服务受众需求的角度,电视新闻都应汇集丰富多样的编辑方式,拓宽编辑思路,全方位满足受众的观看需求,提升电视新闻的编辑制作水平,凝聚电视新闻节目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竞争力。

0 引言

夜上海论坛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广大受众增加了观看新闻的途径,各种新媒体通过对新闻内容的实时更新、动态传递,展现出新媒体的新闻编辑优势。为应对新媒体的竞争挑战,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也应与时俱进发展,为受众呈现用多样化的编辑效果,展现电视新闻节目独特的吸引力。

1 新媒体环境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

夜上海论坛 新媒体是指新技术支持体系下的媒体形态,例如网络媒体、移动电视、数字报刊、手机短信等都是新媒体的代表。新媒体的发展非常迅速,而且信息传递的形式多种多样,实时更新,适合满足不同类型的用户需求。在新闻方面,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区别在于新闻节目的时间相对固定,新闻播报具有一定的规范模式。相比之下,新媒体对新闻内容的编辑方式、传递方式更为灵活。但电视媒体作为主要的传统媒体,具有强大的新闻公信力,在新闻事件播报方面极具权威性,且在深度报道方面也有自身的优势。因此,新媒体环境给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带来挑战,同时也是电视新闻开拓创新的契机。

2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多样化编辑的发展需求

夜上海论坛 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其面对的新闻采集源泉并无实质差异,新媒体可以采集的新闻热点,电视媒体也同样可以,其区别在于编辑和传递方式的不同。传递方式是由媒体本身的性质所决定,而编辑则具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所以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成为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主要源于新闻编辑的美学需求和服务受众的职能需求。

夜上海论坛 从美学角度来看,电视新闻是视听艺术结合的产物。电视新闻包含声音、图片、视频和主持人的解说,多种信息的融合塑造出新闻节目特有的艺术画面。新闻编辑形式的单一化必然会影响到新闻节目的美学效果,甚至给观众造成视觉疲劳。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新闻节目编辑带来巨大的帮助,通过多样化的新闻编辑展现新闻节目特有的真实性、感人性、严肃性,才能使其美学价值得到升华。

夜上海论坛 从服务受众角度来看,新闻编辑的多样化不只是形式上的变化,或是为了变化而变化,其多样化发展遵循的主线是受众需求。媒体在变化,信息技术在发展,受众需求品味也在不断提升。他们不再满足于观看单一形式的新闻节目。对于时代前沿的新闻信息,他们希望能够看到全方位、多角度的诠释,例如对火星的探测,观众不仅期望了解最新的技术进展,更渴望看到逼真的画面和科学家的生动讲述;针对社会当下出现的问题,观众也需要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从中收获启发。所以新闻编辑的多样化不仅能够使观众将观看新闻节目作为一种艺术享受,更利于竞争环境下新闻节目的可持续发展。

夜上海论坛 3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多样化编辑的举措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的多样化发展应关注以下举措:

第一,丰富消息类新闻的编辑形式。消息类新闻在新闻节目中占据绝对比重,肩负着为受众提供最新信息的使命,因而突出新闻的严肃性和时效性。这也是消息类新闻编辑形式相对模式化的原因,其严肃的新闻内容主要依靠主持人的解说配合现场画面传递给观众。模式化的新闻编辑容易使观众感到枯燥,所以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电视新闻首先应促进消息类新闻编辑形式的发展,用不同的编辑形式给予新闻内容更生动的诠释。例如,对重大国际国内新闻,栏目组应深入实地采访报道,尽可能争取独家报道资料,把握采访机会,向观众传递新闻现场;对经济要闻,特别是当前国内经济形势报道,编辑应注重对新闻来龙去脉的关联性阐述,运用图表对比、历史追溯及专家解读等方式全方位展现新闻图景,同时也能为观众提供相应的指导。因此,通过多样化的编辑,消息类新闻的活力将得到提升,更拉近了媒体和观众的距离。

第二,依据不同时段、不同类型的新闻内容,开展多样化不同时段的新闻节目其风格亦有所差别,有的新闻强调时事政治,有的新闻偏重经济信息,有的新闻贴近社会生活,电视新闻编辑应针对不同特色的新闻节目,创新编辑形式。例如央视《第一时间》播报的新闻来自国内外不同地区,而且与《新闻联播》不同,节目更侧重搜集国际国内民生题材,配合新闻评论体现出特有的风格。节目中很多新闻内容借助漫画的形式加以诠释,不仅风格幽默,吸引观众,也恰如其分地揭示出新闻实质。不少观众将《第一时间》作为清晨必看的新闻节目,认为节目亲民,不仅能及时获得新闻信息,更能感受漫画诠释新闻的乐趣。再如新闻热线及其他互动类新闻节目,采用观众拍摄的真实视频作为评论资料,或是根据观众提出的现实问题给予追踪报道,都有助于聚焦观众目光,增强新闻节目的美学效果。

第三,编辑思路的多样化。在积极提升新闻编辑的美学价值、实施多样化编辑的同时,编辑思路也应同步发展。例如,新闻标题是节目带给观众的第一印象,标题的吸引力直接影响到观众的观看热情。编辑人员可吸取新媒体中的经典词语加工电视新闻标题,赋予电视新闻艺术活力。再如,对于同一类新闻事件,编辑应另辟蹊径,突破传统思维,带给观众新的视角。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应注意不同编辑形式之间的有机关联和自然转换。电视新闻在与新媒体竞争中,寻求多样化编辑是必然的选择,但多样化并不仅仅是形式上突破常规,更重要的是多样化的编辑形式能够有机融合,自然过渡和转换,避免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多样而造成编辑形式与新闻内容不符,影响美学效果及对受众品位需求的满足。

4 结论

夜上海论坛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是一项充满艺术性的工作,新闻编辑需要带给观众艺术美感,同时又要兼具严肃的新闻传播及舆论引导功能。所以新闻编辑的多样化有助于融合不同的新闻形式,丰富节目内涵,带给观众深刻的启迪。

参考文献

[1]王庆.从美学视角看电视新闻及其编辑[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7).

第5篇

夜上海论坛 论文摘要 新媒体环境的发展给电视新闻编辑带来挑战,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成为必然趋势。无论从美学角度还是服务受众需求的角度,电视新闻都应汇集丰富多样的编辑方式,拓宽编辑思路,全方位满足受众的观看需求,提升电视新闻的编辑制作水平,凝聚电视新闻节目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竞争力。

0 引言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广大受众增加了观看新闻的途径,各种新媒体通过对新闻内容的实时更新、动态传递,展现出新媒体的新闻编辑优势。为应对新媒体的竞争挑战,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也应与时俱进发展,为受众呈现用多样化的编辑效果,展现电视新闻节目独特的吸引力。

夜上海论坛 1 新媒体环境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

夜上海论坛 新媒体是指新技术支持体系下的媒体形态,例如网络媒体、移动电视、数字报刊、手机短信等都是新媒体的代表。新媒体的发展非常迅速,而且信息传递的形式多种多样,实时更新,适合满足不同类型的用户需求。在新闻方面,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区别在于新闻节目的时间相对固定,新闻播报具有一定的规范模式。相比之下,新媒体对新闻内容的编辑方式、传递方式更为灵活。但电视媒体作为主要的传统媒体,具有强大的新闻公信力,在新闻事件播报方面极具权威性,且在深度报道方面也有自身的优势。因此,新媒体环境给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带来挑战,同时也是电视新闻开拓创新的契机。

2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多样化编辑的发展需求

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其面对的新闻采集源泉并无实质差异,新媒体可以采集的新闻热点,电视媒体也同样可以,其区别在于编辑和传递方式的不同。传递方式是由媒体本身的性质所决定,而编辑则具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所以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成为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主要源于新闻编辑的美学需求和服务受众的职能需求。

夜上海论坛 从美学角度来看,电视新闻是视听艺术结合的产物。电视新闻包含声音、图片、视频和主持人的解说,多种信息的融合塑造出新闻节目特有的艺术画面。新闻编辑形式的单一化必然会影响到新闻节目的美学效果,甚至给观众造成视觉疲劳。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新闻节目编辑带来巨大的帮助,通过多样化的新闻编辑展现新闻节目特有的真实性、感人性、严肃性,才能使其美学价值得到升华。

夜上海论坛 从服务受众角度来看,新闻编辑的多样化不只是形式上的变化,或是为了变化而变化,其多样化发展遵循的主线是受众需求。媒体在变化,信息技术在发展,受众需求品味也在不断提升。他们不再满足于观看单一形式的新闻节目。对于时代前沿的新闻信息,他们希望能够看到全方位、多角度的诠释,例如对火星的探测,观众不仅期望了解最新的技术进展,更渴望看到逼真的画面和科学家的生动讲述;针对社会当下出现的问题,观众也需要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从中收获启发。所以新闻编辑的多样化不仅能够使观众将观看新闻节目作为一种艺术享受,更利于竞争环境下新闻节目的可持续发展。

夜上海论坛 3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多样化编辑的举措

夜上海论坛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的多样化发展应关注以下举措:

第一,丰富消息类新闻的编辑形式。消息类新闻在新闻节目中占据绝对比重,肩负着为受众提供最新信息的使命,因而突出新闻的严肃性和时效性。这也是消息类新闻编辑形式相对模式化的原因,其严肃的新闻内容主要依靠主持人的解说配合现场画面传递给观众。模式化的新闻编辑容易使观众感到枯燥,所以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电视新闻首先应促进消息类新闻编辑形式的发展,用不同的编辑形式给予新闻内容更生动的诠释。例如,对重大国际国内新闻,栏目组应深入实地采访报道,尽可能争取独家报道资料,把握采访机会,向观众传递新闻现场;对经济要闻,特别是当前国内经济形势报道,编辑应注重对新闻来龙去脉的关联性阐述,运用图表对比、历史追溯及专家解读等方式全方位展现新闻图景,同时也能为观众提供相应的指导。因此,通过多样化的编辑,消息类新闻的活力将得到提升,更拉近了媒体和观众的距离。

夜上海论坛 第二,依据不同时段、不同类型的新闻内容,开展多样化编辑。不同时段的新闻节目其风格亦有所差别,有的新闻强调时事政治,有的新闻偏重经济信息,有的新闻贴近社会生活,电视新闻编辑应针对不同特色的新闻节目,创新编辑形式。例如央视《第一时间》播报的新闻来自国内外不同地区,而且与《新闻联播》不同,节目更侧重搜集国际国内民生题材,配合新闻评论体现出特有的风格。节目中很多新闻内容借助漫画的形式加以诠释,不仅风格幽默,吸引观众,也恰如其分地揭示出新闻实质。不少观众将《第一时间》作为清晨必看的新闻节目,认为节目亲民,不仅能及时获得新闻信息,更能感受漫画诠释新闻的乐趣。再如新闻热线及其他互动类新闻节目,采用观众拍摄的真实视频作为评论资料,或是根据观众提出的现实问题给予追踪报道,都有助于聚焦观众目光,增强新闻节目的美学效果。

夜上海论坛 第三,编辑思路的多样化。在积极提升新闻编辑的美学价值、实施多样化编辑的同时,编辑思路也应同步发展。例如,新闻标题是节目带给观众的第一印象,标题的吸引力直接影响到观众的观看热情。编辑人员可吸取新媒体中的经典词语加工电视新闻标题,赋予电视新闻艺术活力。再如,对于同一类新闻事件,编辑应另辟蹊径,突破传统思维,带给观众新的视角。

夜上海论坛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应注意不同编辑形式之间的有机关联和自然转换。电视新闻在与新媒体竞争中,寻求多样化编辑是必然的选择,但多样化并不仅仅是形式上突破常规,更重要的是多样化的编辑形式能够有机融合,自然过渡和转换,避免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多样而造成编辑形式与新闻内容不符,影响美学效果及对受众品位需求的满足。

4 结论

夜上海论坛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是一项充满艺术性的工作,新闻编辑需要带给观众艺术美感,同时又要兼具严肃的新闻传播及舆论引导功能。所以新闻编辑的多样化有助于融合不同的新闻形式,丰富节目内涵,带给观众深刻的启迪。

参考文献

[1]王庆.从美学视角看电视新闻及其编辑[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7).

第6篇

    论文摘要 新媒体环境的发展给电视新闻编辑带来挑战,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成为必然趋势。无论从美学角度还是服务受众需求的角度,电视新闻都应汇集丰富多样的编辑方式,拓宽编辑思路,全方位满足受众的观看需求,提升电视新闻的编辑制作水平,凝聚电视新闻节目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竞争力。

    0 引言

夜上海论坛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广大受众增加了观看新闻的途径,各种新媒体通过对新闻内容的实时更新、动态传递,展现出新媒体的新闻编辑优势。为应对新媒体的竞争挑战,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也应与时俱进发展,为受众呈现用多样化的编辑效果,展现电视新闻节目独特的吸引力。

    1 新媒体环境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

夜上海论坛     新媒体是指新技术支持体系下的媒体形态,例如网络媒体、移动电视、数字报刊、手机短信等都是新媒体的代表。新媒体的发展非常迅速,而且信息传递的形式多种多样,实时更新,适合满足不同类型的用户需求。在新闻方面,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区别在于新闻节目的时间相对固定,新闻播报具有一定的规范模式。相比之下,新媒体对新闻内容的编辑方式、传递方式更为灵活。但电视媒体作为主要的传统媒体,具有强大的新闻公信力,在新闻事件播报方面极具权威性,且在深度报道方面也有自身的优势。因此,新媒体环境给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带来挑战,同时也是电视新闻开拓创新的契机。

夜上海论坛     2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多样化编辑的发展需求

    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其面对的新闻采集源泉并无实质差异,新媒体可以采集的新闻热点,电视媒体也同样可以,其区别在于编辑和传递方式的不同。传递方式是由媒体本身的性质所决定,而编辑则具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所以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成为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主要源于新闻编辑的美学需求和服务受众的职能需求。

    从美学角度来看,电视新闻是视听艺术结合的产物。电视新闻包含声音、图片、视频和主持人的解说,多种信息的融合塑造出新闻节目特有的艺术画面。新闻编辑形式的单一化必然会影响到新闻节目的美学效果,甚至给观众造成视觉疲劳。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新闻节目编辑带来巨大的帮助,通过多样化的新闻编辑展现新闻节目特有的真实性、感人性、严肃性,才能使其美学价值得到升华。

    从服务受众角度来看,新闻编辑的多样化不只是形式上的变化,或是为了变化而变化,其多样化发展遵循的主线是受众需求。媒体在变化,信息技术在发展,受众需求品味也在不断提升。他们不再满足于观看单一形式的新闻节目。对于时代前沿的新闻信息,他们希望能够看到全方位、多角度的诠释,例如对火星的探测,观众不仅期望了解最新的技术进展,更渴望看到逼真的画面和科学家的生动讲述;针对社会当下出现的问题,观众也需要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从中收获启发。所以新闻编辑的多样化不仅能够使观众将观看新闻节目作为一种艺术享受,更利于竞争环境下新闻节目的可持续发展。

    3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多样化编辑的举措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的多样化发展应关注以下举措:

    第一,丰富消息类新闻的编辑形式。消息类新闻在新闻节目中占据绝对比重,肩负着为受众提供最新信息的使命,因而突出新闻的严肃性和时效性。这也是消息类新闻编辑形式相对模式化的原因,其严肃的新闻内容主要依靠主持人的解说配合现场画面传递给观众。模式化的新闻编辑容易使观众感到枯燥,所以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电视新闻首先应促进消息类新闻编辑形式的发展,用不同的编辑形式给予新闻内容更生动的诠释。例如,对重大国际国内新闻,栏目组应深入实地采访报道,尽可能争取独家报道资料,把握采访机会,向观众传递新闻现场;对经济要闻,特别是当前国内经济形势报道,编辑应注重对新闻来龙去脉的关联性阐述,运用图表对比、历史追溯及专家解读等方式全方位展现新闻图景,同时也能为观众提供相应的指导。因此,通过多样化的编辑,消息类新闻的活力将得到提升,更拉近了媒体和观众的距离。

    第二,依据不同时段、不同类型的新闻内容,开展多样化编辑。不同时段的新闻节目其风格亦有所差别,有的新闻强调时事政治,有的新闻偏重经济信息,有的新闻贴近社会生活,电视新闻编辑应针对不同特色的新闻节目,创新编辑形式。例如央视《第一时间》播报的新闻来自国内外不同地区,而且与《新闻联播》不同,节目更侧重搜集国际国内民生题材,配合新闻评论体现出特有的风格。节目中很多新闻内容借助漫画的形式加以诠释,不仅风格幽默,吸引观众,也恰如其分地揭示出新闻实质。不少观众将《第一时间》作为清晨必看的新闻节目,认为节目亲民,不仅能及时获得新闻信息,更能感受漫画诠释新闻的乐趣。再如新闻热线及其他互动类新闻节目,采用观众拍摄的真实视频作为评论资料,或是根据观众提出的现实问题给予追踪报道,都有助于聚焦观众目光,增强新闻节目的美学效果。

夜上海论坛     第三,编辑思路的多样化。在积极提升新闻编辑的美学价值、实施多样化编辑的同时,编辑思路也应同步发展。例如,新闻标题是节目带给观众的第一印象,标题的吸引力直接影响到观众的观看热情。编辑人员可吸取新媒体中的经典词语加工电视新闻标题,赋予电视新闻艺术活力。再如,对于同一类新闻事件,编辑应另辟蹊径,突破传统思维,带给观众新的视角。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应注意不同编辑形式之间的有机关联和自然转换。电视新闻在与新媒体竞争中,寻求多样化编辑是必然的选择,但多样化并不仅仅是形式上突破常规,更重要的是多样化的编辑形式能够有机融合,自然过渡和转换,避免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多样而造成编辑形式与新闻内容不符,影响美学效果及对受众品位需求的满足。

夜上海论坛     4 结论

夜上海论坛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是一项充满艺术性的工作,新闻编辑需要带给观众艺术美感,同时又要兼具严肃的新闻传播及舆论引导功能。所以新闻编辑的多样化有助于融合不同的新闻形式,丰富节目内涵,带给观众深刻的启迪。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王庆.从美学视角看电视新闻及其编辑[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7).

第7篇

1.实验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

1.1确立实验教学的桥梁地位和作用

确立实验教学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桥梁地位和作用,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全面提升。

认真规划设计实验教学课程,编写实验教材,精心组织实验教学,根据不同媒体的特点开设相应的实验教学课程。有的是专为某一专业开设,如“报刊电子编辑”之于新闻学,“电视摄像”之于广播电视新闻学,“平面广告设计”之于广告学;有的是相关专业共同开设,如“电视广告”之于广播电视新闻学与广告学,“传播学研究方法”之于所有新闻传播类专业等。当然,凡开设的实验教学课程,传媒类专业都可以选修。到目前为止,已编写各种实验教材、实验讲义近30种。

追踪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创设与媒体技术同步的系列实验教学技术平台,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了技术设备与技术支持。

夜上海论坛 1.2探索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模式

夜上海论坛 强调自主学习与实践促进的有机结合。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现有实验教学条件主动学习与开展研究,要求学生对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学等问题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广播电视新闻类课程,以媒介调查的结果和业界反馈的意见作为参考来进行自主学习设计、制作网络课程或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创设网上学习讨论区,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构建当前所学知识的目的。又如“媒介经营管理”课程,组织学生进行零售报摊调查,学生自行设计问卷,分组调查,通过SPSS软件进行分析统计,使学生不仅掌握了问卷统计的基本方法,而且对报业市场的情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实践促进则是:一方面通过讲座和实地考察的方式进行,让经验丰富的传媒工作者到中心来举办讲座,传经送宝,或组织学生到传媒单位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以传媒工作者为师,感受媒体一线的动态,吸取他们的经验和教训,找出自己的差距;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传媒实践,积极向媒体投稿,参与媒体的节目制作,参与各项传媒技能竞赛,如华人大学生广告金犊奖、校园DV大赛等,或参与学校有关重要活动的新闻报道工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获得经验,实现专业技能的进一步提高。

夜上海论坛 1.3建立开放的实验教学平台

开放的实验教学平台,能够促进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媒体实习基地的有机对接,使校内的媒体实验教学与校外的媒体实践锻炼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操作能力践行“开放式办学”的教学理念,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0寸,积极与广东省各主要媒体、广告公司等传媒机构合作,共建媒体实习基地作为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有机延伸。已签订实习基地协议的主要有: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珠海报业集团、广东电视台、广东省广告(集团)公司、21CN网站等18家单位。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媒体实习基地一内一外,形成互补的平台,为全面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设“专业训练营”等项目作为学校实验教学与媒体实践锻炼的桥梁。中心重视与传媒业界合作,为学生举办各种专业训练营,包括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合作的“暨大准记者南方训练营”,与广东电视台合作的“暨大电视采编特训营”,与广东省广告(集团)公司合作的“暨大。省广'广告兵法’训练营”等。专业训练营采用“系统化的业界讲座+针对性的业界实习”方式,使学生直接感受到业界的经验和最新的运作模式,从而使学校实验教学与传媒实践接轨。此外,中心与香教学获得了业界的有力支持。

夜上海论坛 1.4 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深化实验教学的内涵,拓展实验教学的辐射力,把实验教学与校园文化、科技创新、自主创业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激发创新能力。

夜上海论坛 1.4.1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

夜上海论坛 支持学生结合专业特点,策划组织与专业实践有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一年一次的“新闻传播节”,两年一次的“广告节”,还有DV大赛、摄影大赛、校园公益广告大赛、报刊电子编辑排版大赛等。这些活动巩固和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九并在校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夜上海论坛 1.4.2与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

夜上海论坛 中心积极组织学生以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平台,参与“挑战杯”、本科生创新工程项目或其他研究项目。目前我院学生申报的“挑战杯”项目中有7项获得国家级、省级或校级奖励。

中心与艾杰比尼尔森媒介研究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开展电视收视率的数据分析及广告投放的市场分析研究。学生还可进一步在有关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撰写科研论文,艾杰比尼尔森媒介研究公司对优秀研究论文进行奖励,以鼓励学生开展科学研究。

1.4.3与自主创业实践相结合

鼓励学生借助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设立自主创业项目。如广告学专业的毕业设计就让学生自己联系客户,组成品牌服务小组,为客户提供市场调研、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制作、媒体投放等服务,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夜上海论坛 具体的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有如下几点。

2.1 实验教学方法

夜上海论坛     2.1.1案例式教学

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传媒作品作为观摩的案例,在制作节目前提供给学生观看,由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利用投影及时地向学生演示编辑过程,分析案例的设计思想。例如在“电视节目制作实验”的“制作短片”实验项目教学中选取了“欧洲杯足球赛直播”宣传短片作为案例,利用在电视播出节目中录制的相关素材,用现有非线性编辑系统讲述如何实现案例中的“叠画”、“画中画”、3D运动画面、色彩校正、不规则运动字幕等特技效果。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跟着教师一起来进行操作,模仿练习,在听课的同时能够得到及港亚洲电视台成功合办“电视主持人,,培训班使实验时强化,而目在遇到问题时,教师可以在大屏幕匕演示示范,及时解决问题。通过细致入微的制作过程演示和高屋建瓴的技巧点拨,将学生引入专业制作的领域进一步掌握技术的运用。

夜上海论坛 2.1.2项目式教学

指导学生参与一个真实的传媒实务项目操作,在实战中总结经验、教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例如在‘报刊电子编辑实验”教学中,结合学生特点精心设计项目,开展项目教学。譬如“要闻版编排设计”实验项目,布置学生利用自己收集的相关素材设计、制作一份要闻简易报刊。又如在“新闻节目直播模拟”实验项目教学中,学生就对当时新闻与传播学院与BBC中文网合作举办的“媒体角色与社会发展”论坛进行现场直播。此外,中心还联系了传媒业界,给学生提供节目的播出平台。近两年联系了凤凰卫视、广东电视台和南方电视台,让学生参与电视台的节目制作,实验教学直接围绕相关实际项目来展开。

夜上海论坛 2.1.3 研究式教学

夜上海论坛 指导学生对传媒实践与传媒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学生可利用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独立开展科学研究或科技创新,参与诸如“挑战杯”等各种竞赛;新闻与传播学院与艾杰比尼尔森媒介研究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学生可利用尼尔森的电视收视率调查数据对电视收视规律与广告投放规律进行专门研究,撰写科研论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并更大地激发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

2.1.4 互动式教学

夜上海论坛 已形成多层次的互动:一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师提供资源和设计任务,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作,通过媒体创作活动建立互动,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进行交流;二是学生与学生的互动,通过团队实验项目的设计,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和研讨,并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三是实验中心与媒体机构互动,通过与新闻媒体和广告公司建立教学实习基地或合办培训班等方式进行积极互动,引领学生走进传媒业界,实验教学与社会接轨。

2.2       实验教学手段

2.2.1 多媒体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演示功能,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资源,演示各种案例,使实验教学更加直观生动。运用实习拍摄节目、教学软件、教学影片等多种材料的观摩来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观摩中学习传媒实务的经验教训。

2.2.2     网络化教学

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制作网络课程或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资源,创设网上学习讨论区。例如:为电视实验课程的教学建立了“电视新闻节目系统专题学习网站”,此网站于2007年10月获第七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文科组三等奖;为报刊电子编辑实验课程的教学建立了“报刊编辑学习资源库网站”等。

夜上海论坛 2.2.3 专业训练营

与传媒业界合作,有计划有系统地举办各种专业训练营,聘请富有经验的业务骨干系统讲授传媒实务操作中的技能、技巧,再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传媒的某项或若干工作,迅速提高学生的业务实践能力。如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合作的“暨大准记者南方训练营”,与广东卫视合作的“暨大电视采编特训营”,与广东省广告(集团)公司合作的“暨大.省广'广告兵法’训练营”等,都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

第8篇

1 我国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现状分析

夜上海论坛 1.1 信息性不强,编辑模式单调老旧

一直以来,我国电视新闻基本都是习惯于报喜不报忧,假大空现象盛行,传递的信息局限于固定的模板,难以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比如“XXX在XXX会见了XXX,对于XXX关系的发展有着良好的作用等等”,如此的信息淡而无味,让受众过耳即忘。在编辑形式上,墨守陈规,一套节目的编排顺序几年、十几年不做丝毫改变。例如很多地方台新闻节目的编排顺序一直是先国内后国外,而国内新闻按照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顺序一一播报,如此单调老旧的模式,无疑会降低观众对电视新闻的兴趣,影响电视新闻信息传播的效果[1]。

1.2时效性不足,表现形式缺乏新意

在我国电视新闻中,“前不久、近来”等时间概念不明确的词经常出现,这类信息明显不符合信息时效性的特点,影响了受众对信息时效性的需求。而在表现形式上,许多电视新闻忽略了音、像、画立体表现方式对受众感官上产生冲击效果的优势,而是单纯的罗列时政新闻或者局限于画面配解说、加字幕的方式,造成画面重复单调无美感、内容缺乏吸引力等弊端。

2当下电视新闻受众的新需求分析

2.1信息性

时代的发展使受众已经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国内时政与国际大事,他们更希望通过电视新闻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增长自己的见识,加深自己对社会与世界的认知。所以,受众对电视新闻的信息需求除了国家与世界范围内大事外,还增加了对新知识与见闻、新奇性信息等方面的要求[2]。

2.2时效性

信息时代信息传播的快速性让受众对电视新闻信息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能够通过互联网迅速传播的同时,信息的真实性也被众多的受众所怀疑,人们更希望有公信力度高的机构来确认这些信息的真实与否。而电视新闻作为公信力较强的信息传播方,公众不仅希望其传递真实的信息,更希望它能够及时有效地传达信息。

2.3新意性

在信息的表现方式更加丰富多样的情况下,受众对电视新闻单调的表现形式就显得愈加不满。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基本上所有的电视新闻都是同一套路,让受众闻先知后,产生严重的审美疲劳,降低对电视新闻的接受兴趣与接受能力,对电视新闻的影响力产生影响[3]。

夜上海论坛 3 如何从受众需求角度进行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

创新

3.1 针对受众信息性需求进行内容上的创新

夜上海论坛 电视新闻的内容对受众具有最大的影响效果,是编辑工作创新最重要的一环。首先,在稿件内容选择上,合理搭配“硬”、“软”新闻的数量,既保证电视新闻内容的重要性,又达到通俗易懂的效果;其次,在硬新闻稿件处理上,对其进行合理的软化,采用翔实的资料画面、改变文字的播报语气等,使硬新闻变得更容易被受众接受;第三,在播音文字稿的修改上,减少过多的咬文嚼字,换掉书面化的语言,追求大众化、平民化,力求在文字中表现出亲切与平实,让受众有交流对话的感觉,形成一种面对面告知、人际之间传播的氛围,提高受众对电视新闻传播信息的接受度。

3.2 针对受众时效性需求进行编排上的创新

改变传统的国内新闻、国际新闻一成不变的编排顺序,按照新闻的时效性进行合理的编排,实现时效性强的信息的优化组合,以达到受众对电视新闻信息时效性的要求[4]。

当下,电视媒介相较于报纸等媒介在信息传播速度上已经有了较大的优势,为实现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提供了技术支持。为满足受众在重大事件发生时,对事件实时信息的了解,在电视新闻编排中可以采用直播方式,进行新闻事件的同步传输与播放,能够满足受众对信息时效性的要求。

夜上海论坛 在电视新闻编排工作的创新上,应该打破常规,结合信息内容和不同层次的受众需求,进行编排,提高受众对电视新闻的收视兴趣。

3.3 针对受众新意性需求进行形式上的创新

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在形式上创新,可以采用声音符号、文字符号及画面符号的有机整合等,将电视新闻立体感强、具有冲击力和影响力的传播特点充分展现出来,从多角度打动受众,加深受众印象。同时,在新闻播报时,可以采用新闻背景、新闻链接的方式,增加信息的含量,满足受众对信息量和信息表现形式的需求。另外,屏幕文字、图表和动画能作为电视新闻报道的有效补充,使一些复杂抽象的报道变得直观形象,方便受众对信息的接收。最后,可以多增加一些与受众互动的机会,使受众参与到电视新闻的讨论中来,加强受众对电视新闻的亲切感,有效地实现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5]。

4 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创新应遵循的原则

4.1 坚持舆论导向的正确性

夜上海论坛 舆论导向是电视新闻的一个重要功能,对社会风气、社会安全、群众意见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中,不能违背新闻正确舆论导向的原则,坚持反映社会生活中积极向上的事件,引领社会舆论导向,维护社会安定。

夜上海论坛 4.2 坚持信息内容的真实性

夜上海论坛 坚持信息的真实性是电视新闻工作的生命所在,一个不真实的信息会对受众产生严重的误导,对社会经济、群众安[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毕业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全等各方面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危机国家安全。在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中,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是保证电视新闻公信力的基础所在。

5 结论

夜上海论坛 电视新闻的发展是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是电视新闻传播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电视新闻对受众的传播效果,因此,电视新闻编辑必须要紧随时代要求,从受众需求的角度出发,立足于社会现实,大胆在电视新闻理念和内容上、形式上进行创新,才能突出电视新闻传播的面貌,加强对受众的吸引力,进而实现最优化的传播效果和最大化的媒体效益。

参考文献

[1]石洪丽,阚婳.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J].中国传媒科技,2013(4):195-196.

第9篇

关键词 传播学理论 教学思考 优化与整合 学习激情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夜上海论坛 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产生和形成于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美国,70年代末80年代初引入我国。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5年的统计数据,与传媒行业相关的本科专业教育点从1998年的148个增长至2005年的661个,短短几年间增长了4.47倍。特别是2000年,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决定》,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从过去的“部门办学”转变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发展模式。可以说,这一学校管理体制的调整在某种程度上有力地促进了传媒相关专业教育新格局的形成。《传播学》作为这些与传媒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相继开设,一些工程技术类专业,同样开设了传播学原理方面的课程,这是与当今传媒技术的发展,传媒业的发达分不开的。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作用越来越大,现代社会成员应该掌握传播学的基本知识,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传播学教育在中国虽然已经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但传播学课程理论教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许多专家、学者都作了一些研究,如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段京肃教授发表的《传播学教学的热与难》,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君超副教授发表的《新闻学:走出传播学还是走出自己》等学术论文探讨了传播学教学存在的一些困境。传播学作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同样无法绕过这些问题。笔者下面就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传播学课程教学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夜上海论坛 一、加强传播学教学理念和学生对该课程教学的思想认识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要求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以及与广播电视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目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由此可见,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媒体传播的现象,掌握媒体传播规律从而能熟练地把握媒体传播。因此,传播学理论课程的教学需要树立具有强烈专业关切精神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传播学在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传播学课程教学的专业针对性,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媒体传播作为一种传播现象的一般性特征和独特性特征,处理好教学过程中传播学理论的一般性和媒体传播的专门性之间的关系。教师在传播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关注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需要,依据专业的特点强化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部分,在加强教学理念的同时,学生对学习传播学的思想认识同样重要。许多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对于《传播学》课程的学习认识不够,不太重视,完全区分传播学与新闻学,认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身操作性、实践性特别强,应该加强与广播电视切合紧密的课程如《新闻学》、《节目制作》、《电视摄像》、《电视节目策划》等课程的学习,完全没有必要学习《传播学》那些既枯燥又无用的理论知识。没有充分认识到传播学的理论知识对新闻传播的指导作用。所以许多同学知道媒体传播的一些传播现象,却并没有将其进行归纳总结,上升到规律和理论的层面,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思考。宁树藩教授早在1994年就曾谈到他的一个想法:“新闻学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新闻传播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的,这可说是本来意义上的新闻学;一是以报纸等新闻媒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而形成起来的,无以名之。姑称之为广义新闻学。”而且指出:前者是核心,是基础,失去前者就不成其为新闻学了。1998年,李良荣教授与李晓林也曾撰文呼吁:“新闻学需要转向大众传播学”;“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是必然趋势,也是必由之路”;“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是对传统新闻学的一次改革”。

夜上海论坛 上述学者的观点非常明确指出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学生们在学习传播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认清传播学与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之间的紧密关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们的学习态度,进而才有学习的激情和动力。

二、切合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特点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夜上海论坛 传播学教学模式既有普遍性,也有不同专业的特殊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传播学教学更要切合该专业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不仅要用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媒体传播现象,更要用传播学的理论进行新闻传播的实践指导。依据专业特点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达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据调查了解,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本科教学中,使用的传播学理论教材有很大的相似性,基本上涉及到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传播类型研究,主要包括传播者、传播受众、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以及效果研究等内容,而传播效果又着重介绍四大宏观社会效果,即议程设置、培养理论、知识沟假说及沉默的螺旋理论。这种安排基本上将西方传播学主要是美国的经验学派的研究成果介绍给中国学生,它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类本科教学普遍采用。然而。教学过程中,只向学生纯粹的介绍这些源于西方的传播学理论,肯定得不到学生的欢迎,传播学的知识体系往往游离于专业之外,并没有和专业紧密地结合。传播理论教学要以一般原理介绍作为重点,再结合实践。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抽象的传播学理论与具体的新闻传播现象结合,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感性化。比如,在讲解议程设置时,在学生们了解了它的本质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势力对舆论进行操作和控制的过程之后,结合新闻实例进行讲解。例如,美国轰炸伊拉克之前,大肆渲染后者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本质也是利用媒体进行议程设置,扰乱视听,推行其霸权政策。在讲解人际传播时。通过观看记者和采访对象的电视节目录像进行探讨分析,使同学们真正理解传、受双方之间的认知互动、情感互动,从而指导将来的新闻采访工作,做出有创意和深度的新闻作品。

夜上海论坛 传播学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掌握,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新闻传播现象,提高新闻传播实践能力。教学过程应该将新闻传播现象与传播理论紧密结合,从一般到特殊,从理论到实践,充分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丰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激情

夜上海论坛 传播学本身理论性较强,多开于专业学习的较低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有限,所以,在教学过程

中,教学方法的采用对于教学效果的体现是很有益的。传播学教学必须要跳出理论型课程单向教学的传统模式。不仅要将传播学理论研究成果清晰的介绍给学生,还必须充分尊重传播学自身学科性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们参与思维,进行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夜上海论坛 经调查,教学内容枯燥、抽象、难于理解,是学生们对传播学学习的普遍印象,所以在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情境,产生多样性的外部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是方法之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抽象的过程、微观的现象进行模拟,瞬间的现象进行定格,是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直观、生动而易于理解。另外,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功能,可以把诸多的教学信息,由不同媒体形式进行有机组合,将与某一教学内容相关的不同层面的资讯系统集成在一起,实现课堂教学信息组织表达的最优化。对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同学来说,影像资料特别丰富,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优势,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简单化。如,在讲授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的内容时,播放对话、访谈类节目,借用影视的直接诱导,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进入教学内容情境之中。通过这类节目的主持人、嘉宾的非语言符号,如面部神态特写镜头,肢体动作细节描写来反映其心理活动,并通过讨论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同时对著名主持人的采访技巧也有了直观的认识。例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播放了湖南台鲁豫主持的栏目《说出你的故事》中的《白岩松约会电视》这期节目,因为主持人和嘉宾都是明星主持人,同学们参与热情非常高,讨论非常热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夜上海论坛 要想提高同学的参与热情,还可以采取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模拟,直接感受教学内容,加深体会和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将同学从枯燥的被动接受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同时可将理论直接付诸实践,使同学们学得轻松,接受愉快。如讲解传播技巧和传播效果的内容时,笔者让同学上讲台模拟了“诉诸理性”和“诉诸感情”以及“警钟效果”,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同学们对教学内容记忆深刻。大众传播的教学中,针对传播热点话题,组织学生跟踪大众传媒的报道,要求学生对所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再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讨论。这样的互动安排,充分考虑到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学习积极性,一般都能达到预期效果。如笔者组织同学们就“3・14拉萨事件”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了讨论分析,效果很好。

夜上海论坛 由此可见,只要教师将传播学的教学进行适当的处理,使之与新闻时事紧密结合,使同学深入教学内容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播学教学过程就会变得轻松愉快,教学效果就会明显提升。

夜上海论坛 四、与时俱进的探讨新问题,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能力

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是一部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扩展自身的传播能力、不断发展和创造新的传播媒介、不断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走向发达和完善的历史。纵观人类传播发展历程,先后经历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大众传播时代和网络传播时代。 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这本书中,提出了著名的论断:“媒介即是讯息”,指出了媒介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在电子化时代,媒介具有前所未有的积极的能动作用。媒介引起了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和模式变化,媒介改变、塑造和控制人的组合方式和形态。20世纪80年代,社会形态、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使得人类社会出现全球化、信息化趋势。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传播的基本形态。它突破了大众传播时代大众化、非目标性、单向、区域传播的障碍,使得传播走向个人化、目标化、双向和全球网络传播。

第10篇

1、围绕中心工作,弘扬主旋律。一是宣传贯彻党的十精神。开辟“学习贯彻十八精神”专栏,运用动态消息,深度报道、新闻综述、短评等形式,拓展宣传内容,确保十精神宣传持续不断、热度不减。据统计,今年来共播出相关新闻报道50多条/次,时长约100多分钟。二是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依托“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在行动”等新闻专栏,多形式、多视角、全方位深入广泛开展宣传,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已播发相关报道150多条。同时,积极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设计制作贴近生活、新颖美观、群众喜闻乐见的公益广告,每天在重要版面、黄金时段的显著位置持续播放时长不低于30分钟,形成广泛社会影响。三是推动“增强忧患意识 推动长远发展”大讨论活动。跟踪报道各级各部门学习讨论、调查研究,引导党员干部、企业家和社会各界增强忧患意识、紧迫意识和担当意识,以“快人一拍、先行一步”的状态推进__新一轮发展。同时,策划推出《__发展经验系列报道》,以他山之石启发__发展思路。四是聚焦党员干部“四下基层”活动。开辟“四下基层”专栏,及时发现、总结并报道推进“四下基层”的先进经验、典型和成效,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据统计,今年来播出《领导下基层办实事促发展》等相关报道40多条/次,时长约80多分钟。

夜上海论坛 2、实施精品战略,力推节目创优。一是推进资源整合,提升节目品质。进一步优化栏目设置,撤办《体育__》栏目,把体育新闻报道整合进民生新闻栏目《新闻天天报》中,提高传播实效;开办大型少儿综艺栏目《彩虹桥》,改版《生活资讯》、《房产报道》栏目,整合成全新栏目《乐活在__》、《侨乡房地产》。二是着力节目创优,打造新闻精品。在20__年度泉州广播电视新闻奖评选中,我局参评电视新闻评奖11件,获奖10件,为历史最多;广播新闻节目有9件作品获奖。非新闻类作品取得明显进步,电视播音主持作品有4件获泉州电视文艺作品奖,并有1件获省播音主持作品二等奖。参评泉州电视文艺及少儿节目奖6件,获奖5件;其中有2件作品获文艺一等奖,1件获省电视文艺三等奖。今年电台首次参与了全国对台__广播节目创优评析会,选送的两件作品均获得三等奖,这是电台近年来获得的最高级别的奖项。同时,积极向上通联,荣获“20__年度全省供稿工作十强县级台”称号。

3、推进“走、转、改”,提升采编效果。陆续开辟“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身边人、感动事”、“生活服务台”等新闻专栏,将深入群众、转变作风、改进文风的要求体现到各项宣传报道中。组织开展经常化、制度化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先后邀请福建卫视新闻主编等从新闻写作、摄影技艺、节目策划等为采编人员作“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业务培训专题讲座。选派多名记者赴福建电视台夜上海论坛跟班学习,不断地提高采编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通联稿件质量。

1、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发展。围绕六大文化产业项目推进中侨文化传媒公司运营发展,即文化创意产业园、电视栏目/电影策划制作、移动互联网终端、自有媒体建设、知名卫视媒体、全国性品牌活动策划。拓展活动策划方向业务,今年成功举办了20__年全国沙滩排球发巡回赛(__站)比赛、第二届童谣大赛、第三届电视舞蹈大赛、第二届人居文化节。截至到10月份,中桥传媒总收入为995.4万元(其中电视收入8__.7万元、广播广告收入182.7万元)。

夜上海论坛 2、电影产业创收能力继续优化。截止到十一月底,共放映农村公益电影3908场,提前一个月完成全年计划;放映社区公益电影392场,提前一个月完成全年计划。创收方面稳步提升,__电影公司截止到11月底,创收__0多万元,预计全年创收__0万元;全市4家民营影院总收入达3300多万元。

3、传媒大厦建设稳步推进。__传媒大厦是20__年__市重点项目,是我市广部门实现“十二五”跨越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强大推动力。今年以来,我局已完成立项、方案设计等前期工作。

1、开展全员技能培训。特定全年培训规划,多次邀请各级电视台

、专业院校专家到我局举办专题讲座,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参加__市委组织部举办的干部学堂培训(__期)以及工勤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其中:参加上级培训256人次,本单位举行培训班42次,参加培训735人次)。2、参与片区改建。在紫帽片区改造建设中,我局主要负责紫帽镇塘头村第六村民小组的安征迁工作,涉及被征迁户82户,房屋102宗。在动迁中,局领导坚持一线靠前指挥,通过“增”动迁力量,先后抽调25名干部职工充实动迁队伍;“强”业务技能,在内部开设“业务讲堂”,提高动迁干部的业务熟悉水平;“细”站队分析,做好调查摸底工作,落实好“一户一策”;“勤”入户解读,坚持“五加二、白加黑、晴加雨”,入户为群众解读方案,算经济账,对群众用心,与群众交心。在提前批签约时段,完成了71.57%的签约率(累计签约房屋73幢,协议90份),高于紫帽片区总体61055%的签约率。

夜上海论坛 3、丰富机关单位文化。充分利用楼道、走廊、电梯、墙壁、电子显示屏等显著位置,设立宣传栏和公益广告栏,积极营造机关文化氛围;开展广播电视业务论文证文比赛活动,提升广播电视一线新闻工作者的业务能力;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反腐倡廉电教片、参观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成果展等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修订完善考勤管理规定、效能问责实施细则等制度,并严格执行,确保机关管理有序,运转正常,塑造制度化、规范化、学习型、节约型机关形像。

20__年,我局将继续积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整合资源,周密安排,及时策划,切实发挥党委、政府的喉舌作用,突出抓好宣传造势、氛围营造、舆论引导工作,力求宣传工作与中心工作无缝对接,着力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为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一是做强自办节目。树立新闻立台理念,做强《__新闻》、《新闻天天报》、《晚间在线》、《感动__》等自办节目,力求宣传工作与中心工作无缝对接。二是推进创新创优。继续实施精品战略,打造1—2档优秀栏目,推动节目创新新创优;充分发挥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合作的优势,提升节目质量,通过打造品牌广播节目,提升侨乡之声整体影响力。

夜上海论坛 我局将争取在20__年上半年完成__传媒大厦的方案设计和开工建设,下半年完成地下工程建设。

第11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新媒体;广电专业;实验教学

2012 年10月11日,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2012 年)》,正式将 “广播电视新闻学”调整为 “广播电视学”,这一调整,显示出当前对广播电视学科的认识突破了新闻学的传统框架,逐渐与广播电视业界的发展相契合。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媒体以及新兴的网络媒体在音视频节目生产、传播上都发生着急速的变革,作为广电专业人才培养重要一环的的实验教学,如何回应现实的需求与挑战,值得深入思考。

一、广电行业的发展趋势

夜上海论坛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并不是传统广电灭亡的唱衰格调,而将是互联网+广电的新生。未来,依托互联网技术和思维的革新及助推。广电行业将会出现以下几点趋势。

趋势一:电视业的互联网化。随着固网带宽的不断提升和普及,还有4G乃至5G网络的发展,互联网将成为电视最主要的传收渠道。传统的电视收看渠道,比如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地面电视等将会出现边缘化现象。

夜上海论坛 趋势二:电视的社交化。传统电视单向传播的时代即将过去,取而代之的是社交网络和视频的结合,用户边看边评、边看边转、看后在社交圈讨论的情景将成为常态。

夜上海论坛 趋势三:电视业的开放化。传统广电的生产传播属于资源集中型,在新媒体时代,人人电视台、人人广播台的景象已经出现,UGC和PGC已经成为互联网音视频的重要产出方。开放云计算平台下的移动视频将是未来视频业务的重中之重。

二、面向未来的广电人才标准

夜上海论坛 传媒市场的变化带来了人才需求的变化,未来,广电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夜上海论坛 (一)树立“大传播”意识

夜上海论坛 从宏观层面上来说,“大传播”意识要求从事广播电视专业的人才站在传媒发展全局的高度,准确把握市场信息,在传媒产品开发、传播手段使用、传播渠道利用等方面,善于创新思维,实现传播效果和效益的最大化。

(二)具有扎实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夜上海论坛 新媒体时代,传媒市场对广播电视节目产品需求加大,营销渠道和平台多样,媒介产品之间的竞争加大,只有具备优秀视听节目生产能力的机构或个人才有机会胜出。因此,扎实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将成为广电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三)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夜上海论坛 创新能力是广播电视人才参与传媒市场竞争的致胜法宝。在业务界限被打破后,各媒体之前独享的平台和技术优势都不复存在,谁能创作出新颖独特的节目内容,创造全新的传播方式、运营模式将更能赢得受众获得市场。

(四)具备一定的市场运营能力

融媒时代各媒体平台均具有较强的实时交互性,受众的主体性增强,产品生产、业务开发和传播模式选择主要围绕受众来进行判断和决策。因此,广播电视人才参与融媒时代的市场竞争,创作创新广播电视产品及业务,必须具备一定的市场运营能力,即充分了解受众和市场,能够对市场进行分析研判,能够对媒体战略进行策划和决策。

夜上海论坛 (五)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

根据目前成功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团队或项目组的方式是高效的。有一个优秀的团队,是保证项目实施并取得预想成果的保证。因此,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视听内容生研发、生产、推广等环节中,需要一支支高效运转的团队。

夜上海论坛 三、新媒体环境下广电专业实验教学的创新

实验教学在广电专业人才培养中起到了知识和实践相互转化,相互提升的重要作用。实验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广电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广电专业技术类实验课程主要涉及新闻摄影、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电视摄像、广播电视编辑、专题片与纪录片创作等课程。

教学内容的优化,实验教学的开展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不仅要完成知识信息的传授,更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

其次,要优化教学内容。依据“三步走”的实验教学计划,分基础实验、进阶实验和综合实验三个环节推进实验教学。

夜上海论坛 第一步,开展基础性实验,主要有摄影、摄像、广电节目制作三门课程,培养和规范学生对于本专业基本技能知识的掌握,稳扎稳打,夯实基础。

夜上海论坛 第二步,开展专业技能的进阶实验。这一阶段,主要开展摄影、摄像、调色等高级实验课程的教学和实践。当然,这部分的课程,需要有更专业、更齐全的影视设备的支撑。前期拍摄设备需要有专业摄影机、移动硬盘录音机、指向性麦克风、录音挑杆、滑轨、摇臂、斯坦尼康稳定器/三轴手持稳定器、聚光灯、柔光灯、旗板等,后期剪辑和调色设备需要有高配置的影视工作站,能运行达芬奇、AE、PR等专业软件。

第三步,开展综合型实验,主要有广播电视节目编辑、电视专题与纪录片创作等课程。该阶段要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阶段,是以“前两步”基础性实验和进阶实验为依托,进一步升华,鼓励培养学生进行研究型和创新型实验。

夜上海论坛 在实验教学的设计上,要坚持“两个面向”,一是面向行业需求,二是面向影视类赛事。通过教学内容、形式等环节的相互配合,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综合的专业素质。这一步对于学生能否在日后取得更高、更远的发展尤为重要,是学生进入专业实习和工作岗位前,积累影视创作经验,积累优秀作品,赢得成绩荣誉的关键期。

夜上海论坛 在目前的课程教学中,以重庆工商大学文新学院广电专业为例,我们已经开展了初具成效的实践,广播电视节目编辑课程,教师围绕公益广告这一方向,引入项目制实验教学方式,学生根据中央电视台以及重庆市举办的公益广告大赛要求,在教师指导下,分组策划完成专业标准要求的公益广告影视作品并参赛。实现了项目制、实战式的教学与实践,目前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获得了多项国家级、省市级奖励。

夜上海论坛 最后,面向未来的广电传媒发展,网络化、移动化、社交化三大特征突显,从近一两年以《罗辑思维》、《一千零一夜》、《偶的歌神啊》、《奇葩说》、《一条》等众多优秀网络视频节目涌现可以看出,网络视频PGC已经成为风口,网络大电影、网络剧正成为影视传媒机构加紧布局的阵地。高校广电专业人才培养,应敏锐捕捉这一关键信息,找准方向,在实验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开展网络视频节目的生产研发,将教学与实战紧密集合,不断碰撞火花,不断创作佳品,必将能为优秀广电人才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蔡月亮,陈长松.地方高校广播电视学专业传播学教学中的项目制方法探析.新闻知识[J].2013,12.

[2]姚劲松,黄蒙水,吴大顺.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广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高教论坛[J].2012,5.

第12篇

关键词:电视新闻;创新;方法与策略

夜上海论坛 随着APP客户端、微博推送、微信互动等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发展,地方电视台过去在本土新闻栏目上的相对优势受到了挑战,其无论是信息传播范围还是传播速度都无法与新媒体较量。在多元的媒体传播环境下,地方电视台需要挖掘优势,转化新闻节目报道方式和节目形态,以促进影响力的整体提升,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媒体环境。

一、灵活运用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两种手段,将宏观政策转化为微观事件

逻辑思维舍弃个别具象,抓取的事物是本质特征;形象思维则是借事情还原本质。综合运用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是新闻创新的一个重要方法。在新闻策划中,逻辑思维思考的是政策理性,形象思维关注的是具体形象。新闻工作者要善于从政策“面”上抓代表性“点”,将宏观政策与具体的人和事结合起来,将“人”放到政策中来,从人物中牵带出需要叙述的主题。逻辑思维作出判断,形象思维吸引注意,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综合运用让新闻变得绘声绘色、生动活泼。形象、具体、可感的报道让观众印象深刻,也进一步加强了观众对宏观政策的认识和理解。以小窥大的方式既用个案阐释了政策,用个体价值印证整体价值,也照应了全局视野。从心理学上讲,“宏观政策”转化为“微观事件”强化了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自己人效应”。因此,“微观事件”视角更能震撼人心,更具有亲密感、真实感。因此,在新闻采访报道中,要多以人物个案故事切入报道,少用宏观概括性话语进行笼统性报道。

二、巧妙运用系统思维与重点思维,将宣教目的转化为平民经验

夜上海论坛 系统思维强调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认识事物,而重点思维强调在思维中的“聚焦”。当代社会传播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每天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信息,肩负着舆论引导责任的主流媒体如果不遵循新闻传播规律,一味强调宣传目的,势必让宣传报道淹没在潮水般的信息洪流中。忽视传播品质,一味强调宣传目的的新闻报道在时政新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一些新闻工作者存在模糊认识,认为时政新闻是宣传而不是新闻传播,故而套用公文语言和写作模式,报道更多的带有公文色彩。生硬空洞、机械乏味的说教不仅达不到宣传效果,反而容易引起观众的反感。宣教性新闻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思考方式,在新闻实践中,要尽可能统一舆论引导与传播品质的关系。打破公文框框,回归传播本质,从为观众服务的角度出发,树立受众观念,采用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报道。在轻松的讲述中,反映大思想、大主题。在表达语境上,应该遵循观点+故事的创作原则,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效果。

三、运用求异思维,将意识形态转化为故事形态

运用求异思维可以促进对电视新闻的发现与创新。作为意识形态的思想理论、价值体系、道德规范等无不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在老百姓朴素的语言中往往孕育着闪光的思想,基层的生动实践往往承载着丰富精彩的故事。在新闻实践中,努力将意识形态语境与民间语境对接,将意识形态赋之于真实的故事形态之中。在新闻现场,注意捕捉细节,力求寻找到典型,用故事将复杂问题具体化,引发观众的情绪和情感,这样才能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采访中,接触有兴趣的人,唠唠嗑,问问题外话,兴许就能挖出故事的由头。例如,《土地要领“身份证”七旬夫妻补领结婚证》的报道就是记者将意识形态转化成故事形态的一次成功尝试。土地确权是当下农村正在开展的一项工作,这是件常规工作,也是普通工作,似乎也没有什么新闻由头和故事。记者在闲聊中就发掘了一个很好的新闻由头,并构架了一个不错的新闻故事。在采访时,办事大厅一位补办结婚证的老两口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闲聊中得知,因为土地确权需要结婚证,但老两口的结婚证早就遗失了,结婚50多年的老两口只好重新补领结婚证。同时,记者了解到,因为时间跨度都较长,有许多老年人的结婚证都遗失了。因此,当地政府开通了“绿色通道”专门为老人补办结婚证。在娓娓讲述老人故事的过程中,自然轻松地将土地确权程序、意义等,复杂、深奥的事情表述出来,做到了“硬主题,软表达”,使报道生动而又有感染力。

夜上海论坛 四、恰当运用精确思维与模糊思维,将官方视角转化为民间视角

在新闻实践中,记者常常用“仰视”的姿态来解读一些事件和问题,习惯用领导的眼光、管理者的角度去分析,呈现出的是个宏观而抽象的报道。这样的报道生硬、高深、晦涩,受众会敬而远之。比较常见的对房地产业的报道,贺兰县新增了住房面积210万平方米,210万平方米是个什么概念?观众无法判断。变换一个说法就会让观众一目了然,可以说相当于2.3万套90平方米的三居室,能够解决大约6万人的住房问题。这样从官方视角转化为民间视角就大大增强了报道的人文内涵。在实践中,应该站在平民的立场上,以普通人的价值取向观察和思考问题,用平视的角度去体察和叙述百姓的日常生活,对于官方公布的数字信息,更多地应在数字意义的拓展、挖掘和新闻价值提升上思考,更多地突出民生视角和百姓情怀,让受众听得懂、学得了、用得上。

夜上海论坛 五、重视事实的本身与社会学想象,将自我语境转化为他人语境

社会想象作为一种开放的与动态的思维方式,就是对每个现象作语义上的发挥、影射的联想。他人语境就是“向朋友倾诉”一样的语境,是一种自然的、口语式的叙述方式,对电视新闻来说是一项基本的要求。电视新闻就要按照这种思路提炼导语和组织结构,要有面对面的交流效果。而不是朗读、背诵式的自我语境。在叙述上,用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熟悉的语言表达内容,力求浅显明白、通俗易懂。只有生动活泼的表述、生活味浓郁的语言才能赢得受众的喜爱。在实践中,要善于把文件语言、学术概念和专业词汇变成“土话”。例如,《“猪妈妈”有了意外险》记者将当地推行的能繁母猪遇重大疾病、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造成死亡时,农户将获得相应赔偿的新闻运用了“猪妈妈”这样生动、形象的新闻标题,既通俗易懂又具有浓郁的生活味。

六、结语

在新型媒体崛起的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在发挥话题时效化和题材本地化优势的同时,在新闻创新上更应注重从平民视角和本土微观事件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在叙述形态上,更应注重语境的口语化和轻软化,以拉近传播者与受众的距离。

参考文献:

[1]王春泉.实用新闻写作[M].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43-62.

夜上海论坛 [2]柯泽.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创新[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156-182.

第13篇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新闻学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夜上海论坛 Explora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Private Colleges' Journalism Specialty

ZHI Hui

夜上海论坛 (Wuhan Donghu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212)

Abstract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is a complete set of theory of teaching structure and its specific operational mode of teaching activities for journalism specialty talent training goals. For short established time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single source of funds,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journalism specialty is lack of design in overall, no features, non-security, and the shortage of qualified teachers, which has affected the cultivation quality of talent and restrained the growth of the applied talent. From target, content, guarantee mechanism etc, discuss the method of building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private colleges' journalism specialty.

夜上海论坛 Key words private colleges; journalism specialty;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夜上海论坛 1 民办高校新闻学实践教学的现状

夜上海论坛 民办高校建校时间较短,资金来源单一。不少仍然是独立学院,沿用着所依托的公立院校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没有特色,师资力量匮乏,影响了人才的培养质量, 制约了应用型人才的成长。具体存在以下问题:

夜上海论坛 (1)实践教学体系缺乏整体设计。新闻学专业需要一整套从简入繁、由理及用的实践教学方案,涵盖广博的理论素养的培养及全面而专业的实践技术的训练。 大多数民办高校的新闻学专业也教授采、写、编、评等基本业务,但仅仅是散落于不同学期的几门课程,彼此独立;教师教学模式单一,内容案例过于老套,往往新闻写作的课程上完了,学生依然不太会写稿子。有的专业课请的是资深的摄影记者讲授,但由于三本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自觉性差,往往让学生出去拍东西,学生随意敷衍,到了最后交几张照片应付差事。学生虽然寒暑假都在外面实习,但由于媒体实习的学生众多,单个学生训练的机会太少,再加上又是三本的学生,带实习的老师也不太重视。

夜上海论坛 (2)实践教学缺乏保障。新闻采编设备投入成本较高,不少民办高校摄像摄影器材都使用多年,几近淘汰;且数量有限,学生只能分为多个小组轮流使用。硬件设施好一些的学校,有专业的演播厅、摄影棚、编辑室,但是只在上课时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开放,周末及晚上学生都不能使用,学生实训的时间非常有限。实验室的实验员仅限于设备管理和人员登记,工资待遇不如教师,所以即便有操作仪器的能力也不愿意指导学生。学校虽然都签约有实习基地,但可接收的学生一般最多不超过5个,杯水车薪,大部分学生都自行寻找实习单位。学生到毕业时忙于找工作或考研,毕业论文流于形式。

夜上海论坛 (3)双师型教师匮乏。由于待遇及发展等诸多问题,民办高校“双师型” 教师引进困难。带学生校外实践,涉及交通、安全等诸多问题,待遇低责任大,不少教师只喜欢上理论课。教师的薪酬标准与职称挂钩,教师忙于发论文、搞项目、评职称,疏于顾及自身实践能力的锻炼,几年下来,离媒体行业实际的工作流程越来越远。不少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不稳定,甚至大量依赖“外援”;年青教师生活负担重,私人事情多,对专业知识的更新和学习有限。

夜上海论坛 2 民办高校新闻学专业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策略与方法

(1)搭建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对于三本院校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定位在理论上要高于高职高专,在实践上要强于公立院校,这决定了民办高校培养的是有一定理论基础的“技术全能”的媒体人才。实践教学体系要有特色、有目标、有实效,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符合三本学生实际情况的培养模式,笔者在此推荐“2+1+1”模式,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应该学会采写编评的基本技巧,在大三期间应该自由选择主攻方向,如果想进网络媒体,则可以选修“网络新闻制作”、“图片与图形后期处理”等课程,并要求考计算机等级证书;如果想进电视媒体,则可以选修“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电视节目策划”、“电视片头设计”等课程;如果想进广播电台,则可以选修“广播节目编辑与制作”、“音乐欣赏”等课程;想进纸质媒体的学生可以选修“新闻与艺术摄影”、“新闻写作与评论”等课程,时间都在大三上学期,下学期可去相对应的媒体实习,避开暑期的实践高峰,实习实训紧密结合,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四则可以让学生专注于考研或是毕业作品设计,以学生创作的毕业作品代替七拼八凑的毕业(下转第129页)(上接第92页)论文,将是对此实践教学体系的完美收官。民办高校面向市场,应该充分发挥自由创新的优势,敢于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入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以学生成才为目的,以教学改革为契机, 制订新的人才培养计划, 突出实践教学, 开展实践教学理论研究, 确保实践教学水平提高,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构建新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新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应该包括课内实训、课程实践、综合实践、媒体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创新学分等环节。课内实训是指在大一期间,所上的“新闻写作”、“新闻采访”、“新闻评论”等课程中,在课堂内完成的基本写作和评论任务;课程实践是指在大二期间,在“新闻摄影”、“新闻编辑”、“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等课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实验室完成的实践任务,主要培训拍摄、后期编辑等实践技能;综合实践是指在“2+1+1”模式中,学生在大三上学期,进一步学习某一方面的媒体从业技能时,所进行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媒体实习是指大三下学期学生在自主选择的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广告公关公司等单位进行的实践活动;毕业实习是指无意考研的学生为了进入某一媒体从大四上学期就可以在完成相应课程的情况下提前进入媒体实习工作;毕业设计是指学生在大四下学期独立完成的电视片、系列图片、系列广播节目、系列深入报道等作品,体现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学分是指学生在第二课堂、学术活动、社会知名媒体上发表作品并获奖而获得的学分。各门课程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重点,确保学生在环环相扣逐步深入的教学过程中学有所获,实现培养目标。

夜上海论坛 (3)强健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没有一支年龄、职称、性别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再好的课程体系都要大打折扣。学校应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鼓励理论教学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型,提供学习机会,丰富实践教学经验。同时,学校可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全方位、多渠道地开拓实习实践基地,针对三本院校的特点,主攻地市级、区县级媒体,制定相应的实习计划,确保学生在实习中取得实效。最后,要完善实践教学的质量考核机制,对每个环节的实践都要有严格而规范的实施细则和考评标准,使教师和学生都能有章可循;且要改革教师的薪酬体系,提高实践教学指导的相应待遇,激励教师发挥能动作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 肖娜,赵晓玲.独立学院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新闻知识,2009(12):77.

第14篇

回想我开始写作的时候,最早是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中期,那时我在我们牛角寨的小学里当代课教师,牛角寨是我们让烈村的一个自然寨,为开设牛角小学,还是老支书花了很大的心血和精力争取得到乡中心完小的邓校长许可同意开办的,没有校舍,没有课桌椅,开办小学谈何容易?老支书找到我,劈头就是这么一句:“你是牛角寨里的第一个高中生,我们牛角小学的老师你不当那个当…..”我二话不说就应承下来,租民房当校舍,课桌椅学生们就从自己家里带来,就这样我一人一校带一个一二年纪复试班,白天为学生们上课,早晚忙着我自己家里的责任田土,虽然十分艰辛,但我还是萌发了写作的念头,因为我在校读书的时候,语文成绩一直优秀,当时就花上自己代课老师那点微薄的工资订阅《湖南文学》、《长江文艺》等文学杂志,边看边学写诗歌和散文,虽写了不少,但只是在当时的《湖南文学》发了一首题为《辣椒红了》的小诗。真让我欣喜若狂。

我的代课老师生涯只有5年的光景,时间虽短,我学到的东西却终身享受,那就我的汉语拼音让我20年后仍然让我依托拼音很熟练地用电脑写文章,别看我平时的讲话带有很重的方言音调,但在电脑上写文章,我的普通话拼音咬得蛮准的。

夜上海论坛 到了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初,我离开了代课教师的讲台,来到了乡文化站当一名半脱产的辅导员,对我来说,视野开阔了许多,我就开始学写新闻来,好像我还是写新闻的“料”,刚开始写了几篇消息给我们当地的一份党报《团结报》投去,很快就见报了,一下就激发了我写新闻的积极性,写得多也见报多,真有点一发不可收拾的势头,我在乡政府任文化站辅导员的年头里,曾有人这样说:你把这个乡的角角旯旯都写遍了。这话不假,有时在这张报纸的同一个版面就有我的两篇新闻稿件发出来,就这样,新闻写作为我打开了一条新的通道,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我被县广播电视局破格录用,从一个土土长农民的儿子来到县广播电视台当上一名电视新闻记者。

就新闻写作而言,对于我来说,真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不是科班出身,尽管当上了名正言顺的县台记者,也是半路出家,没有厚实的基础和前提,一凭爱好二凭勤奋三凭悟性,初学写新闻时,那知道新闻里有消息、特写、现场短新闻、通讯以及新闻的六要素等等,只晓得在校读书时老师讲的记叙文和说明文两大类,于是我就多看多写,学着写着也就写起来自如了,写起来像新闻是新闻了,就好比我们乡里的木匠在建造一栋新房子的过程中,涉及许多物理数学方面的知识原理,理论上他们讲不来,但实际应用起来是那么的得心应手呀。在新闻写作的道路上,我本身就是这样类似的“木匠”。

回望我初写的新闻,不难看出,我是从消息起步的,刚一起步就十分讲究新闻的亮点,特别注重从司空见惯的新闻事实中发现新的亮点,同时很注重标题的新颖和独到,新闻题材一般,题目却十分新颖,你说,这样来自基层通讯员的稿件,编辑能不采用吗?

后来我进城了,视野更宽,新闻题材更广,每天都有写不完的新闻,而且是站在全县的高度,稿件的采用率明显高了许多,新闻稿件的质量也有了质的提升。

这些年来,我先后应邀在县委宣传部、县国税局、县信用联社、县烟草局举办的通讯员培训班讲课,事先他们请来是报社的编辑记者,论资历论学识都不及他们,我该讲什么呢?想来想去,我就讲基层通讯员如何扬长避短,如何研究各类报刊杂志各有侧重的稿件需求以及每个版面每个栏目的用稿特色,然后,投其所好,有的放矢去采写新闻和投寄新闻稿件。我说,如果你真正做到了这一点,你的稿件的采用率就高了,我就是这样做的,这就是我的新闻写作的成功之处,久而久之,我就在这个小县里小有名气,成了大家公认的“名记”。

这么多年来,给报刊杂志写新闻寄新闻,我都是业余的,在县电视台当记者,下农村,进机关,走企业,接触面广,一个前提我在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台里的新闻报道任务外,忙里偷闲写一些文字新闻给报刊杂志寄去,源源不断的新闻稿源更加激发我的写稿热情,而且题材更加广泛,表现手法更加娴熟,有耕耘就有收获,有付出就有回报,在《团结报》的通讯员中,我连续十二年被评为优秀通讯员,各类奖项数不胜数,也许在通讯员的队伍里是屈指可数的。

正因为我孜孜不倦地写,先后被借调到县委建整扶贫办、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财政局从事新闻报道和相关的公文材料写作,每到一处都让我写作水平有了质的提高。尤其是到了财政局,让我涉足了调研文章的写作,而且获得了成功,近年来在国家、省、地区相关的杂志上发表了数十篇财政方面的局领导署名调研文章,有的还入选省财政厅编的优秀理论文章集。

夜上海论坛 这些年来,我在写新闻的同时,也写写散文,特别是我结识之后,写散文的积极性更加高涨,手法更加娴熟。被编辑们推荐上了优秀会员榜。回顾我写的散文多半是乡土的,我熟悉的,就写我的山里乡亲豁达质朴大度的情怀,用很自然很平淡白描手法来叙述乡亲们的激情如火的追求与向往,他们的故事深深刻在我记忆里,我的散文是我的真情流露,是我对于他们的真善美的赞颂,字里行间倾注着我的真情实感。

人要学会感悟。我很佩服篮球明星王治郅说过的一句话:,“我们这些球员,就像工匠一样,这辈子注定只能做这么一件事,做好就行。”我也一样,这一辈子也只做好了一件事。那就是不论到什么单位,不论遇上什么波折,还一直很固执、很执着、不放弃的笔耕不休。

人要懂得感恩。回想起来,还得感恩当年的5年代课教师、5年的乡文化站辅导员、10年的电视新闻记者经历和目前县财政局办公室这个岗位,感恩这个平台,感恩各位编辑的热心指点,感恩天南地北文友们的支持与关怀。

夜上海论坛 回望自己一路走来的脚迹,的确有艰辛,也有欣慰,就如同一棵根植山里的果树花开花落,几经风雨,到了秋日还是挂上了一树累累的果实。

第15篇

这部教材针对性很强,以能力训练为着眼点,把新闻编辑角色履行能力(职业意识、职业自律自觉性、业务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作为重点,其内容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编辑业务,包括媒介全局的宏观策划,栏目、版面设置的中观策划,以及微观策划层面的编稿、组版(包括选稿、改稿、标题制作、版式设计、图片编辑)与广播电视新闻编排、网络新闻编辑等实践操作层面的内容。这本教材的体例结构也是全新的,每节都分理论知识、能力训练(包括案例分析和课堂训练)、思考与实践三大部分,真正能够对于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又好又快地掌握编辑技能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

夜上海论坛 通览全书,新闻理论(特别是编辑理论)部分精炼而体系完整,在给学生打下理论基础的同时,以案例分析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载体(这是本书最主要的创新和精华所在,可惜正式出版的版本与杨老师的原稿有一定差距),以清晰、简约的观点和丰富、新鲜的案例为支撑,说清“是什么”,强化“怎么做”,而这些案例都是杨老师从最近两年新闻媒体的有关报道中精心筛选出来的。这本书是2006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最新的案例是人民网对“多宝鱼事件”的报道,时间是2006年11月21日,可见著作者是多么的用心!

我在1991年到1995年接受新闻学本科教育的时候,对有关教材体系、观点、事例的滞后性和与现实新闻事业的脱节问题可以说是感同身受,当然造成这个问题的因素是很多的。新闻要新是其应有之义,新闻专业的教材不能一成不变,变成对学生没有吸引力的“老古董”。1999年,我到北京参加一所高校考研辅导班的学习,在火车上遇到京城某报社的记者部主任,这位老兄本科学的是莎士比亚,研究生学的是经济学,从事的是新闻工作,他的一席谈颠覆了我对新闻学教育的既有印象,特别是他对某高校新闻学教材的评价更是振聋发聩。好在这种教材建设严重滞后的情况也一直在逐步地改变,很多新闻专业的老师也和杨若文老师一样,都在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滞后、呆板的新闻学教材。当然,也在改变和塑造着参加学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