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匹配算法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夜上海论坛 在毕业论文管理工作不断加强的情况下,注重管理模式的更新和合理选用,提高匹配算法的针对性,才能真正提高高校教务管理水平。因此,对深度挖掘匹配算法在毕业论文管理中的应用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才能为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1 深度挖掘匹配算法的相关分析
根据深度挖掘匹配算法在毕业论文管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来看,其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夜上海论坛 1.1 志愿自动匹配算法的相关分析
对学生和课题的选择关系进行合理分析可知,两者的最优、最大匹配,最好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做,才能真正实现课题与学生的最完美匹配。因此,教师提出相关题目时,需要对学生的情况、特性和要求等进行全面分析,才能在学生对课题的特性、关联性等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提高课题与学生的匹配概率,最终让学生选定最合适的课题。在实践过程中,志愿自动匹配算法的合理运用,需要根据毕业论文的管理流程,从教师出题开始。一般情况下,教师应该先提出大题让学生自由选择,在匹配学生确定好以后将大题分成几个小题,从而将每个小题分配给合适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设定的课题需要从修读课程达到的分数、难度、所属类别等多个方面确定,并从教务管理系统中获取学生的成绩和选题积分点等,才能根据分数线来判定学生是否符合相关选题。其中,选题的难度在简单、一般、难、很难和非常难几个等级,对应的成绩是及格、良好、优秀、极好。在实际进行选题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三个题目作为志愿,以在系统完成匹配后,自定将题目下发给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初始化志愿显示的是学生的第一志愿,在经过while、if、else、break、continue等流程后,系统会将题目和学生进行适当分类,以确保题目与学生的匹配最合理、最科学。由此可见,志愿自动匹配算法是优先对具有课题相关能力的学生进行匹配的,在学生人数低于匹配数量的情况下,可继续为积分点高、能力稍差的学生进行匹配,对于确保课程成绩与积分点的完美结合有着极大影响。
夜上海论坛 1.2 调剂学生算法的相关分析
在经过上述算法进行匹配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层挖掘,可以实现课题与剩余学生的完美调剂。因此,对上述阶段中匹配失败的学生志愿所选的教师、课题类别、难度等因素进行深度挖掘,并将搜索结果作为匹配课题的依据,才能在缩小搜索范围的情况下,找到与剩余学生最合适的课题。如果出现相近课题较多的情况,则需要有学生、工作人员共同协商,以确定最终和最适合学生的课堂。在实践应用中,调剂学生算法的运用需要对需要调剂的学生进行合理分析,并通过if、else、return、while、continue、else等多个流程,才能真正匹配出最适合学生的课题。
2 深度挖掘匹配算法在毕业论文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根据深度挖掘匹配算法的实际应用来看,在毕业论文管理中学生可以了解到最适合自己的课题信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积分点和成绩等确定课题,从而避免选择某一课题的学生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出现,对于提高第一志愿自动匹配成功率有着极大作用。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注重教师、课题类别、难度的合理设定,确保它们的排序科学,将课堂与学生的匹配关系看作是二分图,并且,每个学生可以选择的课题有三个,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自动匹配,最终深度挖掘与学生志愿匹配的课题。例如:志愿自动匹配和调剂学生的总数都为102人,通过深度挖掘匹配算法匹配成功的人数分别为72人和90人,成功率达到了70%、88%。在不使用任何算法进行匹配的情况下,两者的成功率是52%左右。由此可见,在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中,深度挖掘匹配算法在科学应用,可以为教务管理工作提供可靠参考依据,对于提高毕业论文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深度挖掘匹配算法不断推广的情况下,其在毕业论文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受到了很多教务管理工作人员的青睐。因此,充分发挥深度挖掘匹配算法的作用,提高深度挖掘匹配算法在毕业论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才能更好的满足学生的选题需求。
参考文献
[1]冯丽慧,冯立智.数据挖掘在毕业论文成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30:7150-7153.
[2]徐章韬.用信息技术深度挖掘课程内容――以数学学科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15,12:29-33.
[3]连伊娜.深度挖掘高校档案文化内涵,更好为教育事业发展服务[J].黑龙江史志,2013,11:104-105.
作者简介
刘冰洁(1983-),女,江西省南昌市人。工程硕士学位。现为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数据、系统集成、智能化技术。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藏文分词 匹配算法 哈希表 词典机制
1 引言
藏文信息处理存在着分词的问题,而藏文分词是对藏文词性标注、藏语音合成、机器翻译、大型语料库建设和信息检索等藏文信息处理的基础。藏文分词的效果会对进一步研究的藏文词性标注、藏语音合成、机器翻译、大型语料库建设和信息检索等藏文信息处理软件的性能和效果产生影响。
为了提高分词的准确率,需要有一个足够大的词库,面对足够大的词库,对词库中的词语的搜索技术就显得十分重要,对词库中词语的搜索速度直接关系到分词系统的性能。词库目前主要是采用索引的机制来实现的,一般用到的索引结构的包括线性索引、倒排表、Trie树、二叉树等。线性索引、倒排表都是静态的索引结构,不利于插入、删除等操作。
2 分词
夜上海论坛 2.1 词典机制算法
夜上海论坛 本系统采用的是基于Hash索引的分词词典。分词词典机制可以看作包含三个部分:首字Hash表、词索引表、词典正文。词典正文是以词为单位txt文件,匹配过程是一个全词匹配的过程。首先,通过首字Hash表确定该词在词典中的大概位置,然后根据词索引表进行定位,进而找到在词典正文中的具置。该系统是采用Myeclipse10平台,使用Java语言进行实现的,直接调用Java里的hashmap创建函数,找到该词之后,然后进行字符串匹配。
2.2 基于匹配算法分词
主流的分词方法有三种:分别为基于语言学规则的方法、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机器学习方法、基于规则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鉴于目前藏文方面还没有超大型的句子语料库。该系统便采用了基于语言学规则的根据词典进行匹配的方法对藏文进行分词。
根据匹配的方向不同,分为正向和逆向两种匹配算法。本系统采用的是正逆向匹配算法相结合的减字匹配法对藏文进行分词的,因为藏文在每个字的结束时,都会以“”作为分界;每个句子会以“”或者“” 作为分界。因此,对藏文进行分词的减字算法首先以藏文的字符“”或者“”切分出句子,如此一来,原文就被分为相应的若干个句子了。接下来,再对每一个句子进行词典的匹配,如果没有匹配成功就根据藏文字符中“”从句末尾减去一个字符,然后再次进行匹配,直到匹配成功为止。对每个句子重复这些流程,直到每个句子全部分解为词为止。逆向最大匹配是从句子的末尾选择计算最大词的长度,从后往前匹配、切分,其基本原理是和正向最大匹配的原理是相同的。
为了提高切分的精度,该系统使用的是正向最大匹配和逆向最大匹配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词,先分别采用两种方法分词,然后根据概率比较两种分词结果,选择概率较大的那种匹配算法作为分词结果。
本系统的逆向最大匹配和正向最大匹配均是采用减字匹配算法,减字算法实现简单,切分效果也比较理想,流程如图1所示。
正向最大匹配(MM) 对于文本中的字串 ABCD,ABCD?W,若ABC∈W,并且AB∈W,然后再判别CD是否属于W,若是,则就切分为AB/CD,如果不是,则切分为AB/C/D。其中W 为分词的词典。逆向最大匹配对于文本中的字串 ABCD,ABCD?W,BCD?W,CD∈W,并且AB∈W,其中W为分词的词典,那么就取切分 AB/CD,根据藏文词组最长的为6个字符组成的,所以进行匹配算法的时候,初始化藏文最大字符串长度为6,流程图如图2所示。而逆向最大匹配算法是从句子的末尾开始进行匹配,其核心算法与正向最大匹配算法相同,只不过开始匹配的方向不同而已。
夜上海论坛 无论是正向匹配(MM)算法还是逆向匹配(RMM)算法都会产生大量的歧义字段。我们很容易举出这样的例子,如:(五十六个民族心连心)这一句藏语,采用正向匹配算法分词的结果为:,采用逆向匹配算法的分词结果为:,在采用逆向匹配的时候,将会被划分为,而(五十六)实际是一个词,不该划分,诸如此类的藏文句子还有很多,例如 等,无论使用正向最大匹配算法或者使用逆向最大匹配算法都会产生歧义,这种歧义称为组合歧义。为了减少这种歧义的影响,本系统使用两种分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分别使用两种算法进行分词,然后通过统计的方法消除部分歧义。具体实现为:设正向最大匹配算法所切分的n个词分别为,则这个句子切分的频率则为;设逆向最大匹配算法所切分的n个词分别为,则这个句子切分的频率则为。如果,则选择正向最大匹配算法所切分的结果,反之,则选择逆向最大匹配算法所切分的结果。
3 结果和分析
结合26个大小不同的实验文本,对基于哈希表索引和匹配算法的分词系统的准确率进行了分析,准确率如图3所示。结果显示,该分词系统的准确率在92%以上。由此可得基于哈希表索引和匹配算法的分词系统在准确率上有不错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华却才让.基于树到串藏语机器翻译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2]石方夏,邱瑞,张|,任帅.藏文信息隐藏技术综述[J].物联网技术,2014,12:28-32.
[3]王思力,张华平,王斌.双数组Trie树算法优化及其应用研究[J].中文信息学报,2006,05:24-30.
夜上海论坛 [4]陈硕,桂腾叶,周张颖等.信息检索在论文写作和项目申报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5,13:274-275.
[5]黄昌宁,赵海.中文分词十年回顾[J]. 中文信息学报,2007,03:8-19.
夜上海论坛 [6]奉国和,郑伟.国内中文自动分词技术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1,02:41-45.
[7]贺艳艳.基于词表结构的中文分词算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
[8]戴上静,石春,吴刚.中文分词中的正向增字最大匹配算法研究[J].微型机与应用,2014,17:15-18.
[9]刘遥峰,王志良,王传经.中文分词和词性标注模型[J].计算机工程,2010,04:17-19.
作者简介
夜上海论坛 陈硕(1995-),男,自治区拉萨市人。本科在读,主研领域为自然语言处理,数学建模及其应用。
夜上海论坛 周欢欢(1994-),女,湖南省衡阳市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数学建模及其应用、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通讯作者简介
夜上海论坛 赵栋材(1976-),男,现为大学藏文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藏文信息处理。
作者单位
关键词:Rete算法,智能防火墙,规则,快速,匹配
Rete算法是一个快速的模式匹配算法,它通过形成一个Rete网络进行模式匹配,利用基于规则的系统的两个特征,即时间冗余性(Temporalredundancy)和结构相似性(structural similarity),提高系统模式匹配效率。
一、模式匹配的基本概念
1、可满足规则:一个规则称为可满足的,若规则的每一模式均能在当前工作存储器中找到可匹配的事实,且模式之间的同一变量能取得统一的约束值。形式化地说,规则
if P1,P2,…Pmthen A1,A2,…An
夜上海论坛 称为可满足的,若存在一个通代σ,使得对每一个模式Pi,在工作存储器中有一个元素Wi满足
夜上海论坛 Piσ=Wii=1,2,3 …m
这里,σ作用在某个模式的结果称为模式实例,σ作用在整个规则的结果称为规则实例。在专家系统中,可满足的规则称为标志规则。
2、冲突集:由全体规则实例构成的集合称为冲突集,也称上程表。免费论文参考网。
3、模式匹配算法的任务是:给定规则库,根据工作存储器的当前状态,通过与规则模式的匹配,把可满足规则送入冲突集,把不可满足的规则从冲突集中删去。
二、Rete算法的依据和基本思想
Rete算法快速匹配的重要依据是:
夜上海论坛 1、时间冗余性。免费论文参考网。工作存储器中的内容在推理过程中的变化是缓慢的,即在每个执行周期中,增删的事实只占很小的比例,因此,受工作存储器变化而影响的规则也只占很小的比例。由产生式系统的折射性,只要在每个执行周期中记住哪些事实是已经匹配的,需要考虑的就仅仅是修改的事实对匹配过程的影响。
2、结构相似性。许多规则常常包含类似的模式和模式组。
Rete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保存过去匹配过程中留下的全部信息,以空间代价来换取产生式系统的执行效率。
夜上海论坛 三、Rete匹配网络结构与过程
Rete算法的核心是建立Rete匹配网络结构,其由模式网络和连接网络两部分构成。其中,模式网络记录每一模式各域的测试条件,每一测试条件对应于网络的一个域结点,每一模式的所有域结点依次连起来,构成模式网络的一条匹配链。
夜上海论坛 Rete网络匹配过程由模式网络上的模式匹配和连接网络上的部分匹配构成。在模式网络的机器内部表示中,我们把共享一个父结点的所有结点表示成一条共享链。同时,把每一模式匹配链中的结点表示成一条下拉链,于是,每一结点由共享链和下拉链指向其后继结点,模式网络就是一棵可以使用典型遍历算法进行测试的二叉树。
四、智能防火墙Rete算法设计
夜上海论坛 Rete快速匹配算法,函数Rete设计为:取IP地址、端口号各部分折叠、异或运算后,以Rete长度取模。免费论文参考网。算法如下(无关或部分无关称为集合A,相关、包含相等和相等的称为集合B):
1、Addr=sa+da sa:源地址 da:目的地址
2、Port=sp+dp sp:源端口号 dp:目的端口号
int Rete(long addr, int port)
夜上海论坛 {int addrxor,key;\地址折叠异或
夜上海论坛 addrxor=(addr&~(~0﹤﹤16))∧((addr﹥﹥16)&~(~0﹤﹤16));
key=addrxor∧port; \与端口异或
夜上海论坛 return(key % max); }\max为Rete表长度
防火墙初始化时,首先从规则集A用该散列函数构造Rete表R为
Void Initialization(RULE-SET A){
FOR(r∈A)DO{ \r为每条规则
idx=Rete(r.addr,r.port);
R[idx]=&r; \R代表规则集合A
}}
因为Rete表的长度有限,但是如果设计太大会浪费存储空间,也降低了查找速度,所以免不了会出现冲突。解决冲突的方法是:如果两条规则经过散列后落到同一位置,则把这两条规则按照插入顺序组成一个链表结构。主要算法如下:
夜上海论坛 if(R[Rete(r.addr,r.port)]=NULL)\R为Rete表,r为规则
R[Rete(r.addr,r.port)]=&r;\没有冲突,则插入Rete表
夜上海论坛 Else{J=R[Rete(r.addr,r.port)];\冲突解决方法
夜上海论坛 while (j->next!=NULL) {j=j->next;} \插入链表末尾
j->next=&r;}
夜上海论坛 数据包匹配流程:当防火墙收到一个数据包以后,用算法Match查找规则集(A和B)。
Match(IP-Packet p) { \p为数据包
Int idx=Rete(p.addr,p.port) ; \首先用Rete算法查找A类规则
IF (R[idx].addr≧p.addr&& R[idx].port=p.port) \找到匹配规则
return R[idx] ;
夜上海论坛 Else {int idex I =halfquery(p.addr) ; \利用折半查找索引表
J=L[indexl] ; \L代表规则集合B
While(j!=NULL){\顺序匹配找到的规则链
夜上海论坛 IF (Matchrule(p)) return j; \ Matchrule为规则匹配函数
Else j=j->next;
}}
夜上海论坛 Return(Norulematch);
}
参考文献:
[1] 闫丽萍,潘正运. RETE算法的改进与实现.微计算机信息,2006 (36)
[2] 庞伟正,金瑞琪,王成武. 一种规则引擎的实现方法.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5(03)
[3] 江建国,张景中. 基于Rete算法的几何自动推理系统.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