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大学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大学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心理健康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大学心理健康论文

第1篇

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各种情况的高效而满意的适应,是一种积极的、丰富而持续舒适的心理状态。在高等学校退学、休学学生当中,因患有心理疾病的占总数的40%-70%,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影响大学生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高校扩大招生,女大学生比例越来越高,而且出现了一些以女性群体为主的高等学校。从近几年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中,女学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生的比例有上升趋势。这些现象说明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其特殊性,她们改变了高等学校的心理健康组成结构,也产生着新的心理现象和问题,关注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层次描述

(一)关于大专女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在2008年11月第一周内,从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07级和08级学生中随机选取15个班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团体测查,主试人员统一培训和要求,测试在20分钟内完成。共发放测试卷682份,回收653份,缺失值3份,有效率达95.74%。通过对调查问卷分类、编号后,我们用北京大学心理测评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软件系统对所得数据输机并初步分析,然后将相关数据导入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果如下。从附表可以看出,幼专女生在90个测查项目中有反应的(阳性均数为39.6)达到44%,而且接近中等程度(均分2.42)的水平。在9个健康因子中,强迫症状明显,接近轻度反应,除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得分也较高,标准差相对也较大,说明有部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问题比较严重。躯体化得分最低,说明女生生理健康状况良好。与1986年全国常模比较可以看出,除躯体化因子效应明显(显著水平为P=0.011<0.05)较低外,其余因子都有更强的显著的效应(显著水平为P=0.000);与高三学生常模比较发现,除强迫症状效应基本无差异(显著水平为P=0.048<0.05)外,其余因子(人际关系和精神病性除外)都有更强的显著的效应(显著水平为P=0.000);与大学生常模比较可以看出,除强迫症状、恐怖效应基本无差异(显著水平为P=0.049、P=0.045,接近P=0.05临界点)外,其余因子(人际关系和焦虑)都有明显的更弱的效应(显著水平为P=0.000)。

(二)本科大学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2003年,王彦如遵循分层抽样的原则,对山西省15所大学本科院校按照性质分为6类,即:综合院校、医学类院校、财经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农业院校,选取了山西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华北工学院等7所学校,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按性别、专业等人口学特征比例抽样并进行个别测查,测查中女大学生样本为488名,研究发现,除了敌对外,女生在其他各因子以及总均分上得分均高于男生,其中在抑郁、焦虑及恐怖这三个因子中显著高于男生得分。这一结果与一些相关研究较为一致。我们认为,由于女性生理特点以及社会上长期形成的一些思想,我们对女生的教育比较保守,女性在行为方式等方面受到一定的约束,因此造成女生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而且由于社会仍存在的一些偏见,女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竞争更为强烈。同时考虑到女大学生本身的女性心理特征,使得女生在面对各种成长与发展的问题时表现出更多的不适应。

夜上海论坛 (三)本科学院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漳州师范学院的张灵聪和赵广平根据2001年—2006年对14714名女生进行了SCL-90测查,建立了该校女生常模。结果表明,SCL-90各因子分和总分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得分普遍高出男生,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研究结果还表明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三因子是女生心理方面较普遍的问题;随着症状的逐渐加重,敌对因子的检出效率加强。研究的结果与量表协作组的结果不一致,量表协作组全国常模认为男女间总体上并无显著差异;与以往研究大学生群体SCL-90的性别常模资料相同点是承认性别差异,不同的是量的比较方面存在不一致。这一结果提醒人们大学女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与大学生群体有较大的不同;另一方面也说明漳州师范学院的学生的心理状祝有一定的特殊性。

二、问题分析

从以上三个有代表性的女性群体心理健康状况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低于男生,而且在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表现,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和女性生理、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因素有关。

夜上海论坛 (一)传统文化和教育对女生强迫症状形成的影响强迫症状是指那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根据调研结果发现,大专女生和本科学院女生强迫症状排在9个因子首位,大学本科女生也表现明显。根据唐登华等学者观点,强迫症状的出现是对一些正当情绪长期压抑的结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就应该温文尔雅、知书达理并且要“走不露足,笑不露齿”,能忍辱负重和任劳任怨,这种文化在父母传统教育、各种价值观并存的今天,对女生不能没有约束力。但今日世界诱惑多多,作为自然的人,女生的人之本性不能不受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到激发,但理性又要求她不能擅越雷池。这种观念与本性的冲突必然使女生严格压抑自己性情。特别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我们所举样本主要是师范院校,而师范教育更是要求学生要“以身垂范”,女生就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了,这还不说很多女生还是“完美主义”的奉行者。

(二)生理特点、性格等因素是女生抑郁的重要根源男女生理差异对心理的影响是巨大的,如脑成熟的时间、速度,语言及手的动作等。大学阶段的女生正处于性成熟早期,而且有非常强烈的爱情需求和“家”的归属感,但现实又不允许她们公开谈婚论嫁,还有大量的作业等问题困扰她们。从性格来看,很多女生都属于偏内向类型,特别是在传统礼教家庭中长大的女孩。根据胡胜利对厦门市10所中学调研结果,中学女生除敌对、偏执和其他3个因子分和男生的性别差异不显著外,在其余7个因子分和总均分上均极其显著地高于男生的得分,这一结果与工极盛等人的结论极为相似,可见,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从中学开始就已经表现出高危性了!由于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等问题不能尽快消除,抑郁症状便较多地表现出来。在笔者接访中,还发现女生在秋冬季节抑郁症状明显,可能跟其心思细密、多愁善感的思维特点有关。在男性缺乏的女子院校,这类女生抑郁苦闷,生活兴趣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失,还表现出失望、悲观以及与抑郁相联系的认知和躯体方面的感受,有的还产生了有关死亡的思想和自杀观念。

(三)社会文化和生存环境加剧了女生的人际关系敏感人际关系敏感主要是指某些人际的不自在与自卑感,特别是与其他人相比较时更加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突出。在人际交往中的自卑感,心神不安,明显的不自在,以及人际交流中的不良自我暗示,消极的期待等是这方面症状的典型原因。从山西省大学生和漳州师院女生调研情况看,人际关系敏感突出,相对来说运城幼专女生这方面问题不大,这可能与学校存在男生多少关系密切,因为大学生异性之间的交往需要较高的技巧,在目前独生子女主流的情况下,很多学生缺乏对异性心理了解,也没有习得与异往的技巧,异性人际关系紧张很明显。特别是女生在学习、求职中与异往时,因为“性骚扰”等不良现象使她们心理更加紧张,加上社会对女性就业的歧视存在,也使他们缺乏安全感,恐怖加上天生敏感的特点导致了她们的不安全感增加,产生了人际交往困难甚至无助的不良心理。超级秘书网

三、对策建议

鉴于目前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和原因分析,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必须关注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从教育教学、思想工作、社团文化、职业关怀等多维度地进行干涉。据漳州师院数据调研分析,女大学生虽然心理健康因子得分水平较男性高,但得病检出率却在统计学水平上显著小于男生,就是说女生的心理发病率相对较低,这就要求我们要以教育为主、预防为主、防护为主。基本策略可以采取顺其自然法,因为任何心理症状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减弱和消亡的过程,要相信自己的心理调节能力,以免紧张、恐怖加重心理状况;二是采取宣泄疗法,对家人和同学说出心理创伤和紧张恐惧心理,把内心的痛苦发泄出来,学校可以多组织一些团体咨询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发泄积累的情绪;三是对已经出现强迫症状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积极转移注意力,尽可能地把时间安排得紧凑,使自己没有时间去实施诸如反复检查门锁等强迫行为,同时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可以选择运动锻炼和户外活动来充实生活,减轻强迫心理的干扰。对于少数症状明显的可以用心理治疗,最好是把个体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咨询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心理健康恢复和巩固。当然,学校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建设积极的女性校园文化氛围和职业帮助政策,使女生心灵充满阳光和自信的力量。

第2篇

[论文摘要]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二十一世纪健康教育的主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论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和高校体育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途径和方法。

1.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近年来许多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中的大多数属心理健康正常者,但也有约占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原国家教委曾对12.6万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和测试,发现存在明显心理障碍者达到20.23%;更有资料表明,"在我国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面临着严重威胁,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早日成才。因此,开展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2.1现代大学生的特殊性

由于独生子女在大学生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加上父母过于溺爱,从而养成依赖性过强,自理能力差,强调以自我为中心,面对竞争、挫折、情感等方面的打击缺乏承受力。

2.2人际关系不良导致情绪及人格障碍

夜上海论坛 在大学中,人际关系比高中要复杂的多,要求大学生学会与各种类型的人交往,逐渐走向社会化。但部分学生不能或很难适应,总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人,因而造成人际障碍。

2.3未来就业问题产生的心理压力

随着教学体制改草、大学扩招及双向选择就业等,打破人们以往那种上了大学就如同进了保险箱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素质和能力竞争的人才市场,因而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已是个普遍问题,这势必导致大学生心理压力剧增。

3.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3.1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康的心理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体育不仅以其艰苦性来磨练大学生的意志,还在使身体健壮和意志坚强的同时,培育出一个愉悦、开朗、健康的心灵。

夜上海论坛 3.2缓解和消除大学生的精神压力和心理障碍

夜上海论坛 大学生身体活动过程的同时也是自身情绪和情感体验的过程,其中的表情、行为、意志等都可以真实地反映出来,因而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而体育锻炼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生活紧张,促进大学生的情绪由消极、残缺、扭曲向积极、健全、正常方向发展,从而可以化解大学生不良的思想情绪,使体育运动成为一种独立的精神需要,从而促进心理健康,促使身心和谐、全面、健康发展。

夜上海论坛 3.3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夜上海论坛 体育锻炼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很好形式,能增加人与社会的联系。通过参加体育锻炼,会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发展个体生活方式,这有利于消除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带来的诸多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

4.关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夜上海论坛 4.1开设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体育课程应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标准,心理健康的影响,掌握心理保健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及时而恰当地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还可以开设心理咨询门诊,从而预防和排除心理障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

4.2结合体育运动的实际,加大高校体育教改力度

第3篇

1、长安大学大学生与大学生常模比较

本研究所采用的常模中一个是在关于大学生SCL-90分析研究中比较常用的胡启先建立的2685名大学生常模,称为大学生常模,由于该常模的制定距今有10余年,所以研究中将黄艳苹等人的荟萃分析结果作为另一常模,称为新大学生常模。长安大学大学生SCL-90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均显著低于大学生常模和新大学生常模,这说明本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大学生常模和新大学生常模,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2、男性大学生与女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本校女大学生SCL-90的10个因子中恐怖因子均值高于男性大学生,且差异具有显著性。男女大学生SCL-90其余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8项因子的差异不具显著性。这表明本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女性大学生对孤独和公共场合的惧怕高于男性。大学生SCL-90总分为121.71±27.55,本校大学生SCL-90总分大于或等于160分的阳性检出率为9.81%,任意一项或一项以上因子分大于或等于3分的检出率为2.89%,这些信息从一定角度反映了本校学生心理健康态势良好。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方面的中度及以上不适感(因子分≥3)分别占0.41%、1.34%、0.41%、0.41%、0.41%、0.93%、0.21%、0.72%和0.31%,其中强迫因子检出率最高,其次为敌对和偏执。其中男大学生在焦虑因子的检出率方面显著低于女大学生(P<0.05),其余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各项的检出率与女生无明显差异,表明女生在产生神经过敏、紧张以及由此产生躯体震颤等情绪或行为方面比男生表现的更为明显。

二、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本校大学生SCL-90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项因子的均值均显著低于所选取的大学生常模,这说明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良好,高于选取的大学生常模。这可能与学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有密切关系。我校女大学生SCL-90中恐怖因子均值显著高于男大学生,且焦虑因子分大于或等于3的检出率亦显著高于男大学生。这表明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性别差异,女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恐怖和焦虑方面低于男性大学生。除了男女性格、情感上的这一差异之外,主要是因为面对社会激烈的竞争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女性大学生承受的心理压力比男性大学生更大,在社会角色、性别意识、升学就业等方面女性大学生所受的压力很大。尽管本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良好,但仍有部分大学生的SCL-90的总分大于或等于160,部分学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9项因子方面某一或某几项因子分大于或等于3,提示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些学生需要对其心理健康程度做进一步的筛查,要特别重视,有必要的可行心理治疗。

2、建议

夜上海论坛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印发宣传册和海报、开展相关讲座等方法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学校应组织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建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对于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学生进行跟踪,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女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至关重要,针对当前女性大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她们进行及时的心理辅导与矫正,提供有效的心理援助与支持,使她们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女大学生对孤独和公众场合的惧怕可通过集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进行合理的引导,加强安全感。改善部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对于有轻度与中度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要以人为本,有针对性通过心理咨询等形式,改变其不良的心理状态。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