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城市道路绿化论文范文

城市道路绿化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城市道路绿化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城市道路绿化论文

第1篇

【关键词】道路绿化;植物;施工 ;对策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210-01

1 前言

城市的整体建设是一项基础的公共活动,其是集建筑、社会科学、生物等于一体的综合项目工程,其服务的对象是社会全体成员。城市道路是一个城市的构成骨架,是城市景观面貌的直观体现。绿化对于城市的美化作用.就犹如音乐谱上跳动的音符.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的面貌和环境质量。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城市环境的破坏却越来越严重。人们渴望拥有一个清新、干净、舒适的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城市道路的绿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而道路绿化夜上海论坛设计和施工都存在一定问题的。

夜上海论坛 2 中小城市道路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道路绿地断面布置形式单一,道路绿地率低,道路绿地断面布置形式单调,绿地断面布置形式为一板两带式的道路达60.7%,约有85.7%的道路绿地率达不到《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对绿地率的规定,而老城区绿地率更低,甚至为零。

夜上海论坛 2.2 运用植物种类少。群落结构简单。配置形式单一尤其是行道树树种应用种类更少,主要集中在国槐和悬铃木、垂柳等几种,植物群落稳定性弱,生态效益差。表现在行道树一般都是单排种植,隔离带内以金叶女贞、红叶小檗、小(水)蜡或圆(刺)柏等修剪构成的组团形式居多,道路植物配置的观赏性不强,景观效果也不突出。

夜上海论坛 2.3 季相景观不丰富植物是园林中唯一具有生命力的要素,它的四季变化既是其对气候的一种特殊反应表现,又是城市园林景观中人们感受最为直接的景致,也是唯一能使人们感受到生命变化的风景。“春花、夏荫、秋色、冬绿”是对园林植物配置的总体景观效果要求。城市在道路绿化存在的情况是:春季观花乔、灌木较少,秋季观叶树种较少,且彩叶树种少,没有观赏特性,没法显得城市生机和活力。

2.4 地方特色、文化特色表现不足许多

中小城市通过园林植物配置表现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方面做得很不够。如牡丹在某种意义上是菏泽的象征,但在菏泽道路绿化和街头绿地中应用较少,不能形成地方文化特色,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 道路绿化施工的几个问题

夜上海论坛 3.1 道路绿化施工应由具备资质的建设队伍施工

道路绿化施工由具备资质的建设队伍施工,这些队伍技术力量雄厚,施工设备齐全,专业化水平较高,这样的队伍又能够遵守道路绿化招投标相关制度施工质量标准和规范及相应的监理制度,使道路绿化的施工质量从根本上得到保证。

3.2 道路绿化施工前的场地清理

道路绿化在施工前往往绿地内遗留大量的建筑垃圾、碱性灰土等不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或者回填土为地层深处的死板土。这就需要施工前测定土壤的理化性能,对土壤的理化性能,如酸碱性、有机质及土壤硬度等进行详细测定,以利于改良土壤,有利于绿化植物的成活和生长。增施有机肥、掺砂掺粘;清除绿带内的建筑垃圾;对涂层的死板土采用客土的方法;对土壤酸性的,可采用大水浇灌或在土壤掺人一定比例的石灰予以解决。

3.3 解决好行道树的营养面积和透气铺装问题

城市道路两侧由于埋设有多种市政管线,因此给道路绿化尤其是行道树留的营养面积都较小。按照园林树木营养面积学说“树木的垂直投影面积是树木根系分布区,即营养面积”中年树木根系分布略大于此,老树则不及此面积。解决好这些矛盾,地面铺装应采用透气、渗水材质的铺装材料、嵌草铺装材料或增大树池的面积。为避免行人践踏,如树池略低于路面,可建设略高于路面的池墙,池墙可用铸铁栏杆,简洁美观大方。

3.4 解决好苗木定向培育和新品种引种驯化问题

夜上海论坛 道路绿化施工中往往需求苗木数量、苗木规格偏大、品种较多。因此可供道路绿化的品种、规格均不足。一条路的苗木往往因为买不到苗木而设计更改。即使有同一品种,也需不同规格、不同苗圃才能凑齐,由于苗木培养方法不同,生长势、颜色、分枝点等也不同,影响整个道路的施工质量和景观效果。解决好上述问题,就是按照城市道路绿化的需要调集科研人员搞好定向育苗,有计划地开发新品种,培养多品种大规格的苗木;并使用新方法搞好苗木储存,保证反季节施工,作到四季植树。同时做好新品种的引种驯化工作,使新品种适应城市道路绿化的新环境,做到品种多样化。

夜上海论坛 3.5确保道路绿化工程建设资金到位按城市规划的标准,道路中绿化用地通常达30% 以上,而绿化建设资金就大多数城市而言,往往占整条道路建设资金的5%~10%,投入规模显然较少因此确保道路绿化建设资金到位是有效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

夜上海论坛 4 中小城市道路绿化发展对策

夜上海论坛 4.1 增加植物种类

夜上海论坛 丰富季相景观增加适用于行道树的植物种类,避免道路景观雷同;增加观花乔、灌木植物种类和观色叶植物种类,营造丰富的季相景观效果;重视地被植物和攀援植物的应用,利用其形态、花期各异的特点,增加景观效果,提高绿化覆盖率;对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植物种类加大应用范围,协调植物的应用比例。

4.2 加强乔木、灌木、草本花卉的应有研究

丰富园林植物,完善城市道路绿地多层次、稳定的生态植物群落景观城市道路绿地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行道树种植中多用单一树种,问题相当严重,应努力开发城市道路绿化树种,丰富植物多样性及道路景观。应加强城市道路绿地灌木层建设,完善乔灌草等多层次结合的植物生态群落,以增加道路绿地的叶面积系数,发挥较大的生态效益,改善道路环境。

4.3 加强垂直绿化、景观立体绿化、拆墙透绿等绿化延伸城市道路绿化空间,丰富道路整体绿化景观效果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道路交通繁忙,可供道路绿化的空间有限。努力挖掘道路绿化形式,提高绿量,丰富道路绿化景观,成为道路绿地景观发展的挑战。垂直绿化、立体绿化、拆墙透绿延伸了道路绿化空间,将平面绿化发展为立体绿化,将专用绿化、公园绿化等各类绿化景观通过拆墙透绿,融人道路绿地景观中,丰富了道路绿化景观的形式及整体效果。拆墙透绿,使单位专用绿地和道路绿化有机地融为一体,可丰富道路绿化景观,开阔行人视野,减少围墙的压迫感,使整体外部环境的改善,加大了生态群落的生长范围,使群落的物种更加丰富和健全。

4.4 重视乡土植物的应用

夜上海论坛 乡土植物资源是进行城市园林植物配置的重要基础材料,也是形成地方特色的重要保证。对于乡土植物资源,应该积极开发,合理利用,避免因所谓的档次不高而抛弃不用,造成植物资源的浪费。引入外来植物,必须经过科学地调查和分析,避免带来生物入侵的问题或是盲目追求所谓名贵树种,而超过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4.5 提高全民生态绿化意识,依法治绿,减少人为破坏保护绿化成果由于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属于市政工程。服务的对象是广大市民,因此应将公众参与明确地列入行业法规中。许多发达国家在城市规划和市政建设上普遍重视市民参与的作用,往往通过积极主动、深入细致的工作,将规划意图、实施方案等宣传到市民中,广泛听取意见。

第2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管理;问题;对策;四川西昌

近年来,随着西昌市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加快了城市绿化建设步伐,通过植大树以及拆墙透绿、拆危补绿、见逢插绿和广泛发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开展绿化活动,城市绿化面貌焕然一新,城市绿化面积迅速增加,西昌市生态环境和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得到较大地改善和提高。该文通过实地调查并结合施工中的亲身实践,指出了目前西昌市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绿化养护管理的方法和措施,以期对该市今后的城市绿化建设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西昌市道路绿化现状

西昌市城市绿化经过近5年发展,形成了以航天路、城南大道、邛海周边为重点的绿化格局,在树种上以热带、亚热带主要树种为主,温带树种为辅,配置上做到四季有花、有叶,乔、灌、草相结合的立体景观带。2010年,西昌城市绿化率达到98%,绿地率达到31.28%,绿化覆盖率35.35%,人均公共绿地9.65 m2;城市规划区绿化率98%,绿地率33.5%,绿化覆盖率35%,道路绿化率98%。

夜上海论坛 2城市道路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夜上海论坛 在各项指标不断提升的同时,绿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规划设计及施工时过分强调景观效果,而不考虑树木的生态习性及生物学特性,在种植材料的选择上十分盲目,大量引进外来树种;过度密植;大树移植成活率较低;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制度不健全;绿化养护意识淡薄;水肥管理不当;人为破坏严重等。

2.1缺乏科学的规划与设计

西昌市城市道路绿化指导思想不明确,特别是迎宾大道、机场路等几条城市主要进出口通道没有制定科学、长远的绿化规划与设计方案,在树种选择与配置上十分盲目,曾经多次栽植又多次挖除,造成重复绿化,极大地浪费了人力、财力和物力[1]。

夜上海论坛 2.2大量引进外来树种

目前,西昌市的绿化苗圃以个体户经营为主,规模较小,还不能充分提供乡土植物种苗,优良品种选择空间狭小。城市所需绿化苗木没有地方特色,大部分从山西、广东、浙江、成都、湖北、重庆等地调运,种苗来源比较紊乱,苗木品种混杂。城市道路、庭院、住宅小区、公园绿地中引进了大量的外来植物,如水杉、香花槐、垂榕、橡皮树、高山榕、蓝花楹、加纳利海藻、大王椰子、银杏、小琴丝竹、红叶李、象牙红、红叶石楠、元宝枫、假槟榔、矮牵牛、马蹄筋等,这些植物虽然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绿化景观,但是由于它们在西昌市没有经过长期驯化,生长中抗(寒、旱、大风)性较差。垂榕、橡皮树、加纳利海藻、大王椰子遇到霜冻、下雪,叶子几乎全被冻死,失去了应有的观赏效果;香花槐蛀杆害虫、蚜虫发生严重;矮牵牛、马蹄筋稍遇干旱叶子就失绿,给后期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

2.3大树移植成活率低

西昌市绿化中,乔、灌木都以大规格苗和大树移植为主。大树移植能迅速、有效地改变城市的生态景观,但大树移植的技术含量较高,特别是难以生根的大树尤其如此。火把广场成片移植水杉大树,由于没有专业的养护管理人员,栽植后管理跟不上,致使成活率和保存率大大降低,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2.4栽植密度过大

过分强调短期景观效果,而不考虑苗木生长规律及种植地的立地条件,进行大密度栽植,例如:垂榕、天竺桂、红叶李、香花槐、三角梅等栽植密度均为1 m×1 m,金叶女桢、小叶女桢、红花继木等灌木栽植密度为10 cm×10 cm。人为造成植物生长空间狭小,加之在后期的生长中修剪不及时,大部分植物表现出生长状况不良;苗木在生长过程中由于透光性、通风性较差,到每年7—8月高温高湿季节,病虫害频繁发生[2]。

夜上海论坛 2.5养护管理意识淡薄,水肥管理不当

西昌市城市道路绿化地段大部分没有埋设自来水管,植物需水时得不到及时补充,特别是每年1—5月高温、风大,全靠人工浇水,有的地段浇水次数虽多,但没有浇透,也没有及时补充植物所需养分,导致树木生长不旺;有的地段没有落实专人管理,旱涝季节植物大量死亡。

2.6人为破坏严重

在城市边缘区和集市区绿化带遭人为践踏、车辆辗压较严重,有的地段成了“人行通道”,有的行人甚至把绿化带当成休息娱乐的场所,造成地面板结,植物逐渐死亡;树池里倒垃圾、生活废水,树干上绑绳晒衣服随处可见,故意攀折毁坏树木时有发生[3]。这些都是造成树木死亡的重要因素。

3城市道路绿化管理对策

3.1培养专业的设计队伍

随着西昌市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城市绿化步伐大大加快。因此,政府必须强化意识、转变观念,确实建立起一支专业知识较强的设计队伍,而不应该一味地崇洋迷外,每一期城市绿化工程都花高价到外地聘请设计师。外地设计者对当地的自然条件、立地条件、乡土树种资源、政府投资、后期管护、不同地段的管护难度等都不是十分了解,设计时无法做到设计和施工统一协调发展,甚至盲目地追求档次,而不能真正做到适地适树,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3.2建立绿化种苗基地

充分发挥现有国营苗圃的优势,除了培育国家工程造林所需苗木外,将多余的闲置土地用来大量培育乡土绿化苗木,如香樟、银桦、直干桉、侧柏、冲天柏、栾树、桂花、海桐、玉兰、紫薇、贴梗海棠、茶花、梅花、栀子花、苏铁、大叶黄杨、腊梅、木芙蓉、合欢、青桐、苹果、朴树、国槐、油橄榄、慈竹、苦木、千枝柏、侧柏、腊梅、丝兰、迎春、金丝桃、月季、三角梅、金叶女贞、麦冬、夹竹桃、柳树、枫杨、六月雪、海桐、小叶女贞等[4]。选择交通便利、离城市较近、规模较大的个体户经营苗圃,对他们实行政策扶持,鼓励其以生产经营乡土绿化树种为主,与其签定产销合同等。

3.3加强管理

成立专门的管护队伍,把管护人的具体责任落实到片或地段上。根据不同区域植被的配置情况及生长状况制订出详细的管护方案,按照方案进行管护。对人为践踏、车辆辗压比较严重的地段,将种植的草坪改为灌木,从视觉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醒目的地方插上警示标牌,提醒人们保护绿色植物。对土壤板结地段进行中耕锄草,经常浇水施肥,做好雨季的排水工作,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防治。针对当前城市道路绿化种植密度普遍过大的情况,对迎宾大道、机场路、东延线地段合理调整群体结构,对同种植物之间,上木、下木之间由于密度过大引起的互相抑制、竞争,应及时移植、调整、重新配置。

3.4合理整形修剪

夜上海论坛 整形修剪关系到树木成型和美观问题,整形修剪后的树木对环境具有更为明显的装饰作用,它不仅可以提高行道树的成活率,促进其生长旺盛,也能提高其观赏价值,装点街景。按照“服从树木景观配置要求,遵循树木生长发育习性”的原则,乔木长大郁闭后,在秋季落叶后或春季萌芽前对其进行修剪抚育,以及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夏季修剪,根据灌木的生长情况常年进行修剪,从而达到植物造景的设计要求[5]。

夜上海论坛 3.5建立城市道路绿化档案及信息系统

夜上海论坛 实行动态管理与监测,为宏观决策、科学经营提供服务。对城市绿化建设中使用的外来树木、花卉等苗木要查验植物检疫证书或复检,严禁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输入。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强化市民对城市绿化的认识,让广大市民自觉地保护城市绿地和树木。

4参考文献

第3篇

夜上海论坛 《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说: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中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1]。城市道路绿化是指在道路两旁及分隔带内,通过一定的布局形式和栽植手段,栽植园林植物材料,以达到消减噪音、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目的[2]。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在带来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因其人口、物质、生产和消费的高度聚集,使人们远离了大自然的滋润,给城市人带来了新的内心冲突、心理困惑和更多的心理压力以及“城市病”等一系列人类健康新问题[3]。城市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在道路绿化的功能与作用、结构特征、景观特征、绿化规划、适宜树种及绿化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工作的系统总结,为同类工作提供参考。

夜上海论坛 一、城市道路绿化的功能与作用

生态系统的功能,指生态系统基于自身属性的内在固有能力;生态系统的作用,或称生态系统的效应,指生态系统内在固有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对人或自然界它部所产生的影响,其正(有益)作用称为效益,负(有害)作用称为危害。作为一种特征鲜明、意义独特的人工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城市道路绿化的功能与作用,是城市道路绿地系统研究的重点之一。谢怀建将城市道路绿化的功能归纳为生态保护功能、优化景观功能、辅助交通功能和城市文化隐喻功能4大类。

1.生态功能与作用

城市道路绿化的生态功能与作用是城市道路绿化的功能与作用研究的热点,已有的报告主要集中于环境温湿度、尘埃、有毒物质、噪声及病菌等5个方面。

夜上海论坛 城市道路绿化的温湿度效应,受林荫规模、结构、作用季节、植被覆盖率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类型绿地之间地表温度和气温的对比观测结果显示,林荫结构的绿地类型降温效果最佳,且成片林地降温效果高于条带状行道林荫;北方城市夏季各街道的降温、遮光幅度百分比、增湿幅度均高于春季;行道树的降温幅度大于绿化带的降温幅度;绿化带的增湿幅度大于行道树的增湿幅度。同一条街道上,复层配置的绿化带降温增湿效果大于单行行道树。增湿幅度基本是夏季>春季>秋季;秋季绿化带有升温效应。道路绿化的滞尘效应,受植物种类、季节影响明显。同一采样地点大部分道路绿化树种滞尘量的季节动态规律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冬季达到一年的最大值。不同类别的树木滞尘量(包括单位面积滞尘量、单叶滞尘量、干重滞尘量)以灌木最大,常绿乔木次之,落叶乔木最小。同类树木,不同树种之间也有较大的差异。

夜上海论坛 不同的绿化结构及植物种类降低噪声效果不同。枝叶茂密浓郁、层次错落有致的树冠减噪、隔声效应明显。阔叶树吸音能力比针叶树强,乔、灌及地被构成结构多层的稀疏林比单层林带在吸音、隔音效果上更为显著。

夜上海论坛 道路绿化树种的次生代谢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由树种决定。有的树种能分泌杀菌或促进人体健康的物质,如南方红豆杉;有的树种则分泌不利于人体健康甚至有损于人的身体健康的物质,如乌桕等。

夜上海论坛 2.辅助交通功能与作用

城市道路绿化的辅助交通功能主要体现在美化环境、减轻视觉疲劳、交通组织等几个方面。从减轻视觉疲劳来说,道路的绿化可以振奋其精神,提高其注意力,减小交通隐患。从道路标识作用来说,绿化设计上实施的“一道一景”等规划设计手法。从交通的组织作用来说,道路绿化利用树木花草诱导视线、阻隔人流和车流,起到引导、控制人流和车流的作用。

3.景观、文化隐喻功能与作用

城市道路绿化的景观功能与作用,国内的论文迄今都还只是定性的描(论)述,尚缺少对人的心理和生理影响的定量研究。城市道路绿化的文化隐喻的研究也多是一些情境的描述,较为深刻的分析有谢怀建对重庆城区不同路域植物选择中的文化意义表达、植物色彩中的城市性格表达和植物造型中的文化隐喻表达的分析]等,但也还没有对于景观文化要素的定量研究成果报告。

二、城市道路绿化的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评价

夜上海论坛 1.植物种结构特征的量化分析

夜上海论坛 量化描述城市街道绿化树种结构特征,是进行深入研究的前提,也是科学规划和管理的重要依据。相对密度、出现频度、相对优势度、相对盖度等指标被经常来衡量道路绿化带物种多样性及丰富度。此外,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等现代生态学研究方法也开始有所应用。

2.景观科学评价

与其它风景资源评价一样,道路绿化景观的科学评价都可溯源于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认知学派和经验学派等四大理论,区别只在于是单一理论的应用与还多理论的综合运用。张锦利用从成都市街道拍摄的58张现状照片,采用心理物理模式的SBE(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Method)法,测定受测者对行道树景观的偏好,用多元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法分析了偏好与行道树景观属性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行道树景观美景度的预测模型。

三、城市道路绿化建设

1.规划设计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目前的控制性指标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2个。随着人们生态城市理念的广泛建立,仅依据这2个指标显然不能满足反映绿地植物构成的合理性的需要。杨英书等认为,将绿量和绿视率引入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评价指标体系,代表着今后发展的方向。这方面的实践,如吴立蕾通过对城市道路绿视率的实证调查,从道路绿地的视景空间和视景序列两方面入手,完成了张家港市城西新区道路绿地体系规划,提出了人行道景观模式游步道拓绿型、多排行道树增绿型、布局变化扩绿型等几种模式。此外,通过植物种类、色彩、构图或造型等三个方面来表达城市道路绿化的文化隐喻,谢怀建认为可能通过植物选择中的文化意义表达、植物色彩中的城市性格表达和植物造型中的文化隐喻表达实现。这些努力,深化了城市道路绿化的规划设计。

2.城市道路绿化的树种选择

夜上海论坛 树种的选择与配置是城市道路绿化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目前,AHP法是适用树种研究中的应用最多的综合评价方法。姚泽等通过对武威市105种园林绿化树种的适应性情况的评价分析证明,综合评价体系准则层权重值的大小,是树种选择必须着重考虑的影响因子。在北方地区,马金艳从抗逆性能、生长性能、观赏性能3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行道树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并对保定市目前应用的 39种行道树树种进行了综合评判与分级。胡文强从抗寒性、抗旱性、抗天牛性、吸硫能力、滞尘能力、抗污染能力、增氧能力、生长势、观赏性和养护费用10个方面,利用综合指数法和最短欧式距离法进行综合评价,对包头市现有的80种行道树种进行了综合评价,总结出了适合包头市道路环境的69种主要和常用行道树。张莉通过从耐修剪能力、耐瘠薄能力、耐寒能力、吸收 SO2能力、吸收Cl2能力、滞尘量及冠形、树皮、叶形叶色的观赏性9个因子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了南京道路绿化树种主要配置方式。

结语

道路绿地作为城市公共绿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着城市绿地的网络化,从一个侧面反映着城市环境及环境建设的质量。以城市道路绿地建设为契机,改善城市形象、完善绿地结构、提升沿线用地价值以及城市品位等已成为城市形象建设的重要手段。综合国内城市道路绿化的科研情况,虽然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报告,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在理论研究方面,泛述类论文多,采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深入研究的论文少。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引起全行业的重视,切深化进研究工作,为推动城市道路绿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提供有力的理论与技术支撑,同时,不断丰富园林一级学科的理论与技术体系。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简.雅各布斯(JacobsJ.)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第二版)[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夜上海论坛 [2]杨淑秋,李炳发.道路系统绿化美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