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心理教育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1对象
本调查共设二组,一组是医学新生组:2004年苏州大学入学医学本科新生。包括临床、儿科、法医、护理、口腔、医学检验、预防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影像10个专业,共437名学生。其中男生174名,女生263名,平均年龄(18.95±1.53)岁。二组是对照组:2004年苏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入学新生,包括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3个专业122名学生。其中男生73名,女生49名,平均年龄(18.58±7.56)岁。同时与MMPI全国协作组修订的具有大学文化水平的中国人常模,进行比较。
1. 2方法
1.2.1工具采用中国科学院宋维真主修的中国版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查表(MMPI 399题),该量表包含3个效度量表和10个临床量表。3个效度量表包括说谎分数L、诈病分数F、校正分数K。10个临床量表包括疑病Hs、抑郁D、癔症Hy、精神状况Pd、性别指数Mf、偏执Pa、精神衰弱Pt、精神分裂Sc、轻躁狂Ma、社会内向Si。该量表已证明有一定的信度和效率。
1.2.2测试方法2004年9月15~10月15,新生入学一个月内,以整群抽样法,统一指导语,学生一次性完成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查表(MMPI 399题) 的测试,测试时间为45 min,统计其3个效度量表和10个临床量表。通过比较各量表的原始分,分析医学新生性别间、医学新生与非医学新生之间、医学新生与全国大学学历常模之间的人格特征差异。
1.2.3分析数据的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中的t检验完成。
2结果
2.1医学新生人格特征性别间的比较医学男生抑郁D值显著低于女生(t=-2.56,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性别指数Mf值显著低于女生(t=-10.81,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轻躁狂Ma值显著高于女生(t=2.43,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其余量表得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表1)。
2.2医学新生与非医学新生的人格特征差异比较由表2可知,医学新生与非医学新生相比,男生校正分数值显著高于非医学男生(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疑病、癔症、性别指数、精神衰弱、精神分裂值显著低于非医学男生(P<0.05或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女生精神状况、轻躁狂、社会内向值显著高于非医学女生(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
夜上海论坛 2.3医学新生与全国大学学历常模的人格特征差异比较由表3可知,医学新生与全国大学学历常模相比,男女生在说谎分数、精神状况、轻躁狂显著高于常模(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男女生诈病分数、疑病、抑郁、偏执、社会内向值显著低于常模(P<0.05或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或显著意义。并且男生校正分数K值显著低于常模(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女生的癔症、精神衰弱显著高于常模(P<0.05或0.01)。
3讨论
3.1关于医学新生性别间的人格特征差异入学对每一个新生来说是一种心理上的应激。本文结果显示,医学新生的抑郁值,男生显著低于女生,表明医学新生中男生比女生更具有自信,更加外向,善于交际,人格更趋向于社会化。男生轻躁狂值显著高于女生,与有关研究一致。女生更胆小、内向、缺乏解决大事的能力、兴趣狭窄,可能伴有衰弱、疲劳、人际关系淡漠、与别人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男生表现出乐观、善交际、精力充沛的个性特征,但也有行为冲动,不能控制其行为,好竞争,对人敌意,易激惹等个性。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与传统观念、社会角色期待、家庭教育夜上海论坛等方面是有关的。男生性别指数值显著低于女生,反映女生性别角色的分化更加明显,同时具有双性化人格的倾向。有学者将人的性格分为双性化人格、男性化人格、女性化人格以及中性化(不典型)人格。邹萍的研究得出女生的双性化人格形成与家庭(尤其与母亲)的教养态度、方式以及母亲的个性特点关系较大。因此类推,本文研究得出的女性男性化的成因亦如是。
夜上海论坛 3.2关于医学新生与非医学新生人格特征的差异分析医学男生在相关一致性较强的疑病、癔症、精神衰弱、精神分裂值量表分值显著低于非医学男生,表现为医学男生更倾向于敏感、灵活、合群、成熟、现实、适应良好和兴趣广泛,此结果与有关研究较为一致。这可能与当前医学生就业、社会舆论以及教育制度的改革等对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格的要求提高有很大的联系。医学男生性别指数分显著低于非医学男生,又显著低于医学女生,反映医学男生可能表现出冲动、冒险及粗心大意等个性特征。另外,医学女生在精神状况、轻躁狂显著高于非医学女生,而她们社会内向值虽高于非医学女生,但却显著低于常模,表现她们社会外向而又任性、做作、冲动,与前面得出的结果一致。这些可能与当前女性社会角色的改变,女性地位的提高、社会竞争力等有关。医学新生个性的整体一致性,可能是当前医学生就业压力,社会变革及经济发展对于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要求作用的结果。所以,在医学生的培养中应正确引导,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完善他们的人格,这也正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要点。
1.产生厌学心理
据调查,目前31.7%的中职学生都存在厌学情况。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方面没有自信;第二,学习的目标不够明确,同时对学习的认识不足,认为学习是老师和自己以后的发展没有任何关系,自己处于被动地位,被老师和家长强迫学习。
2.自身心理矛盾
夜上海论坛 有很多中职学生学习成绩落后,表现差,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被父母和老师忽视、训斥、责备,这使得学生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变的自卑,同时也会出现自傲的心理,处于青春期的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叛逆心理强,而且很多学生都不注意自己的心理变化情况。
3.情感变化
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因为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环境中,情绪波动比较大,而自控能力比较薄弱,抗压能力差,并且社会性的的情感突出的表现为冷漠。
夜上海论坛 4.人际关系处理不当
中职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表现的比较敏感,对异性产生好奇心理,缺乏与父母教师进行良性正常的沟通交流,网络交往不正常。
5.个性强烈,问题重重
中职学生个性比较强烈,对自己的成长问题没有过多的关注,也没有很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自律能力比较差,适应社会的能力也比较薄弱,很容易走上歧途,性格会发生很大变化,很容易沉迷于网络当中,比如:手机,电脑游戏,不良网络信息浏览,不能够正确使用电子产品。中职学生在青春期的这个阶段有很多心理问题,主要有厌学问题、自身心理矛盾问题、情感问题、人际关系处理不当、个性强烈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有很好的解决策略,那么让我来具体看看有哪些策略。
二、中职学生心理问题解决策略探究
1.建立心理档案,做好管理工作
要解决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那么首先学校要建立心理教育机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心理咨询室,加强对心理咨询的管理,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正常运转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对新生做好心理档案,每学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检测,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在班级中挑选合适的人选为心理委员,并定期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充分发挥同龄人心理辅导作用。
夜上海论坛 2.借助媒体做好宣传活动
夜上海论坛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正常运转,需要向老师和学生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让老师和学生都认识心理健康知识,认识到心理健康问题。那么,这就需要充分地发挥媒体的力量,积极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节目,还可以让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设计大赛,在学校网站上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探讨,利用学校宣传橱窗,适时设计宣传专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活动,团结和组织学生创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气氛,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快乐和重要性。
3.举办心理辅导讲座,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是提高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效率的有效方法,要充分了解中职学生现阶段的年龄和身心特点,针对他们现有的知识水平,选择合适的时间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比如:学校可以开展中职学生青春期心理教育活动,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身这一阶段的心理变化和生理变化,让他们学会如何积极的处理这一方面的问题。还可以开展中职学生人际关系处理讲座,如何正确上网讲座,对自己未来的规划讲座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心理讲座,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让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4.开展集体活动,注重心理训练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要结合中职学生教育技能的培养特点来进行,要积极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教育心理教育主题活动,开展有效的心理训练。提高中职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展开不同的心理辅导活动。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心理设计大赛、心理游戏比赛,让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心理教育活动,从而使得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也让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和同龄人交流的过程中,促进自己的成长。
三、结语
夜上海论坛 残疾学生因为生理上的缺陷,在家中往往事事都由家长代劳,在学校中教师出于对残疾学生的“照顾”,往往也是尽可能地不让残疾学生从事过大的活动,久而久之就容易培养起学生的依赖心理,有些学生甚至会因为自身的生理问题而养成消极懒惰的毛病。针对这一心理问题:①教师首先要明确教育思想,关心爱护残疾学生不等同于事事亲历,不让学生参加任何有“难度”的活动;②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生存能力,在残疾学生的日后发展中,独立自主能力都是支撑他们生活的重要基础,教师帮助学生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观念。例如,班级扫除中要让残疾学生自己收拾自己的位置,同时教育要延伸到生活中,洗手、洗脸、吃饭、穿脱衣服鞋袜等都要由学生自己完成,以此消除其依赖心理,培养其独立精神;③最后教师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教师发现学生在处理某项问题时有难度,不要急于帮助他解决,而是要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解决,有意识地设置一些任务情境等。
夜上海论坛 二、培养自尊,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感觉
残疾的学生对于美好生活都有着强烈的渴望,正是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残疾儿童要比一般的学生有着更为强烈的自尊心,有时这种自尊过于强烈,使其无法接受失败。做好残疾儿童的自尊心理转化问题也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针对这一心理问题:①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的自尊,帮助学生将这种自尊心转化为拼搏成功的动力。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名人事例”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把张海迪、霍金、海伦凯勒等中外名人的成功案例作为教育素材,让学生明白即使生理上有着缺陷依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成功;②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活动参与体验成功,特别要注意对于残疾学生的挫折教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或是生活中,可以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成功。例如,班级在举办“新年晚会”时,教师就有意识地安排了一位上肢残疾的学生担任主持人,即使该名残疾学生在主持时有些许的紧张,但所有学生竟不约而同的进行全力配合,晚会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该名残疾学生也从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