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体育健康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论文摘要】: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夜上海论坛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探讨了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一些心理缺限的症状提出了与之相应的体育锻炼的疗法。
夜上海论坛 经济飞速发展、信息膨胀、社会节奏不断加快的21世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多,人际关系越来越微妙,怎样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人们生活在一个缤纷复杂的大环境中,这样就要求人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要求。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什么是"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健康。人类对健康内涵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同时,个体的心理健康日益得到现代社会的广泛重视。综合许多学者的不同的观点可以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的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内部状态,个体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并充分发挥其身心的各种潜能,在应付各种问题和环境时更多表现出积极的倾向。众所周知,体育锻炼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体育锻炼通常是指那些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增强体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有些人把体育锻炼理解为任何形式的身体活动,日常生活中的行走到打扫卫生;有些人则认为,体育锻炼是做大量的有氧运动或力量练习。可以看出人们对于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还不够明了。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不同的运动项目对人的心理健康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夜上海论坛 (一)体育锻炼与情绪方面
体育锻炼可以改善情绪。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指标。良好的情绪对人的行为具有增力作用,消极的情绪会影响人的正常学习工作,还会对人的身体心理产生许多不良影响。长时期的情绪压抑,忧虑和紧张,还可导致疾病。有调查表明,人运动时大脑会产生一种类似吗啡作用的物质---内啡肽。吗啡的作用是消痛并使人产生欣,内啡肽也会产生欣,它可以降低抑郁、焦虑、困惑以及其他消极情绪的程度。体育锻炼也给人们提供一个机会,使人们能够分散对自己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力,在单调重复性的技术动作中,通过冥想思考等思维活动,可能促进思维反省和脑力的恢复,这种对注意力的有效集中或转移,可以达到调节情绪目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机体产生极大的舒适感。在各种运动项目中,去感受运动的美感、力量感、韵律感、从而陶冶情操,开阔心胸,激发生活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形成豁达、乐观、开朗的良好心境。
(二)体育锻炼与人格方面
夜上海论坛 人格,也称个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目标以及健康、积极、进取向上的人格。体育竞赛中的取胜催人奋发向上,有利于个性形成。而失败也是对人格的一种考验,在失败中挖掘有利因素可以看到成功的希望。体育运动能提高心理耐挫水平,在遇到挫折、困难时能正确地面对和处理各种挫折和困难,形成高尚的人格和独特的个性。
夜上海论坛 (三)体育锻炼与心理适应方面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与人的交往不仅反映了人的健康状态,人与人中正常、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经常到公共场合进行体育锻炼,不仅可改善人际关系,而且能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亲近感,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有利于个体忘记工作、生活带来的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从而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
(四)体育锻炼与智力方面
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人要有正常的智力,就必须有健康的神经系统和身体。认知行为假说指出:体育锻炼可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
对于学生来说是要求其学习效率,是由大脑的高级神经系统所决定的,经常从事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可促进肌体的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增强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使大脑供氧充分,进而使记忆力增强,思维更加敏捷灵活。通过进行体育锻炼可使学生紧张的大脑皮层得到休息,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结语
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智力,促进身体健康,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身体产生极大的舒适感,在运动中享受节奏韵律。体育可给人们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有助于消除体育之外的阶层或文化上的差距,有助于消除孤独心理,冲破"闭关自守"的生活方式,从而增进和发展与不同类型的人的交往。体育运动对于人的心理健康的积极促进作用是其他任何方式、手段所无法替代的。我们要充分利用体育运动的有利条件,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发挥其特殊功效,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同时,健康的心理又能促使机体战胜各种病魔的侵袭和摆脱各种挫折及逆境。因此,心理健康的持续化、年轻化,需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顾渊彦.体育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夜上海论坛 [2]姐刚彦.当代锻炼心理学研究[J].体育科学,2000,(1).
[3]江宇.体育与人的心理健康[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9).
夜上海论坛 [4]李京诚.身体锻炼心理某些领域的研究综述[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3).
夜上海论坛 [5]汪继兵.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促进[J].黄山学院学报,2006,(10).
夜上海论坛 [6]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刘协和.心理卫生大全[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论文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如何评定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是一个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构建新课程理念下的综合学习评价体系。通过在实验班采用该评价体系,对照斑采用原有的以竞技、体能为主的终结性评价的对比实验,来论证实验班的教学效果是否明显好于对照班。实验表明,实验班在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体育课成绩、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水平、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和对照班比较,都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说明该综合学习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0.前言
随着基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在开展新课程实验过程中,积极参与关于水平四学生评价方式改革的研究,在《教育部中小学评价与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建立了一套以“学生成长记录袋”为基础,结合学生体质测试及模块评价.以改革学科评价方式为重点,旨在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和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为主要目的.以对学生学习活动全过程评价为主的水平四综合评价体系,使学生评价与贯彻新课程理念相对接。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通过随机抽取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学初一(1)班为实验班男生23人,女生21人,初一(2)班为对照班男生22人,女生24人,实验时间为一年。
1.2研究方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
1.3新课程理念下的水平四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1.3.1构建学生成长记录袋,记录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等可测部分,还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学习表现进行记载。将参加校以上运动会比赛作为加分条件,视情况加5一l0分。
1.3.2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等生理指标的考核,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但将其分值调整为占总分的40一50%。1.3.3拓展原评价中的出勤及上课表现,将努力程度、参与态度、合作探究、心理健康、等纳入评价体系,分值为20%。
1.3.4对平时上课认真但由于受先天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取得优晃的同学,经本人申请小组讨论,可以自己的特长展示而获得加分.视情况加5—10分。
夜上海论坛 1.3.5对体育基础知识和运动常识进行考查,但采用讲授和自主探究相结合的办法,通过教师讲授、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分值为20%。
夜上海论坛 1.3.6评价采用等级加评语的方式。等级分优(85分以上)良(75—84分)及格(60一74分)不及格(59分以下)。在期末对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简短评语,交班主任一并写入该学生的报告单中。
2.研究结果
夜上海论坛 2.1学生的学习兴趣指标的统计(表1)
采用中学生兴趣量表在实验前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习兴趣进行统计并检验。量表来源自汪晓赞(2005)的博士论文《我国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改革的研究》,分体育学习消极兴趣、体育学习积极兴趣、运动参与程度、自主与探究学习、对体育的关注和对体育的认识六个维度。
夜上海论坛 由表l看出,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前各项统计并无差别.而实验后具有高度显著性的差异,说明实验班采取的综合评价体系效果显著。
2.2身体素质和体能指标的统计由表2看出,实验前各项指标的T检验中P均大于0.05,而实验后P值均小于0.0l,说明该综合评价体系更有利于实现技能及身体健康领域的学习目标。
夜上海论坛 2.3学生体育课成绩、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水平统计由表3看出实验后实验班在体育课成绩和体质健康测试中均明显优于对照班,说明该综合评价体系更有利于学生体育课成绩和体质水平的提高。
3.分析与讨论
夜上海论坛 3.1科学合理的评价对学生起着重要的“指南针”的作用科学的评价体系更应该公平、公正、合理的评价每一个学生.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更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体育与健康的课程目标。
3.2通过特长展示加分,能够使既使通过努力也无法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也可以达到理想的成绩,从而获得成功的快乐体验,这也体现了新课程强调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体育课中获得乐趣的理念。
3.3变原来一味填鸭式的灌输体育与健康知识为多种渠道的学习方法,更能是学生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掌握基本知识。
3.4学生学习成绩评定不仅有教师参与,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进行多主体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建立自我评价表及小组评价表,组织学生学习如何进行自评及小组评价。然后,教师结合自评及小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体现了评价的公平性、公正性,主体性和民主性。
夜上海论坛 3.5过程性评价使受先天条件影响的学生也能够从中看到取得优异成绩的希望,受到鼓舞和激励,同时也对自恃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具有一种约束和鞭策,从而能够激励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
4.结论
4.1该综合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提高运动参与领域、心理健康领域及社会适应领域的学习目标。
夜上海论坛 4.2该综合评价体系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运动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实现健康领域、技能领域的学习目标。
夜上海论坛 4.3该综合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学生体育课成绩和体质健康测试水平的提高。
夜上海论坛 为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卫工作,我国自1996年起就确定了将每年3月份的最后一个周一作为“安全教育日”,在全国的中小学开展。国务院又颁布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纲要中提出公共安全教育包括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社会安全、自然灾害、信息安全以及危害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的六大模块,要求学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角度多途径地开展针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国家之所以设立这些制度是为了降低各类伤亡事故在中小学发生的机率,全面深入的推动安全教育在中小学的开展。然而,每年非正常死亡的学生数量正在逐年增加,这是他们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所导致的。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主要靠学校的教育,只有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生存技能、健康知识、安全知识,树立安全意识并掌握自我保护能力后才有规避各种伤亡事故的可能。多年以来,学校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重视学生文化课的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学生在意外伤害事故中缺乏与安全相关的生存技能、生活经验、心理知识以及基本的医学尝试,导致学生在遇到危险时自我保护能力很差。学校受传统教学和竞技体育的影响,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过分强调学生的体育成绩,而忽视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这就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我国教育部门早已明文规定要在学校开展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但学校只是流于形式,照本宣科,学生缺乏实践活动,真正发生危险时学生不能灵活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目前学校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主要手段有:第一,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地强调运动损伤的内容;第二,对体育器材使用的讲解;第三,学生进行体育运动过程中老师对他们的安全保护;第四,教师利用上课、黑板报、学生手册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的理论讲解;第五,学生在上体育课时老师让学生做热身活动,防止学生在运动中受伤。从以上五点我们看出,学校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只是停留在理论宣贯上或是对运动项目本身的安全讲解,并没有涉及到对发生意外伤害、自然灾害等情景的安全保护教育。以上所述就是生命安全教育在我国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现状。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对策
夜上海论坛 1.学校师生要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关于生命安全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学生进行体育活动首先要注意安全,而且上课过程中作为体育教师要告知学生如何在运动中保护自身安全,在发生危险的时候应如何应对。教育部门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需要体育老师和学生认真阅读学习,只有教师和学生真正了解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在生命安全教育里的目标,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体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在学校里的安全意识。学校定期开展运动会和突发事件演练,普及生命安全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属于体育课的范畴,运动比赛是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只有将生命安全教育与运动竞赛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才能更好地进行生命安全教育工作,所以学校要定期开展各类体育竞赛和突发事件演练,这类竞赛和演练的种类很多,比如赛跑、篮球赛、拔河比赛、火灾演练、地震演练等,在竞赛和演练中学生增强了体质、锻炼了意志,同时还学到了救险逃生的技能,强化了学生们的生命安全意识。
2.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生命安全教育的开发与应用体育与健康课程里虽然规定了课程目标,但并不是强制性的规定,这说明该课程是目标导向,课程内容很广泛,体育老师在教学上有很大的空间进行选择,各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地在竞赛规则、运动项目、器材、场地上进行适当的简化,编写适合本学校风格的教学课程,把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改编成机动灵活的教学内容。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体育教师在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他是安全教育的的设计者和操作者,体育教师能力的高低决定着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能否顺利开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能够拥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但就目前情况来说,还没有明确、具体的操作内容和评价体系应用到体育与健康课程里的生命安全教育当中,这就需要外部和内部共同加强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就外部来说需要教育部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定期开展体育教师的培训活动,师范类体育院校应着重开展体育生命安全教育的课程,使体育教师在走向教育岗位之前就有这专业的技能来胜任今后的体育教学工作;就内部来说,作为体育教师要经常与同事、外校同行交流沟通对生命安全教育的教学经验,多学习关于生命安全教育的图书和影像资料,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只有从内外两个方面提高了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才能为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打好基础。
3.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全面开展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工作仅仅依靠学校是很难完成的,生命安全教育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才能提高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学校应与社会各部门取得联系,如公安消防、卫生、交通、地震的相关部门,聘请这些部门内的专业人员来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辅导,帮助学校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的演习活动。如请消防人员给学生讲解发生火灾后的逃生办法,请交警向学生讲解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及发生交通事故的处理方法,还可以请地震监测站的人员向学生讲解地震来临前的征兆和发生地震时正确的做法等等,只有学校与社会实现真正的结合才能使学校的生命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夜上海论坛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