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音乐学专业学位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高师音乐学夜上海论坛硕士研究生培养高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高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模块
夜上海论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得到长足发展。音乐学作为一级学科文学下属的一个级学科,近些年来,其研究生培养工作也得到长足发展。在高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专业及研究方向设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科研、艺术实践、学位论文等环节。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学院(系)中音乐学硕士研生教育的课程体系建构,提出自己的一孔之见。
我国研究生培养中的课程体系一般有五个模块: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以及专业方向选修课。“从音乐学学科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研究生作为音乐学后备学者其理想的状态是,具有较高的理论素质、音乐修养、人文底蕴和语言功力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养。这五个板块的课程设置,有利于顺利地完成音乐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达到这种理想的状态。
夜上海论坛 在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拟定过程中,应该明确地体现出这五个模块。使得开课有更明确的目标和分类。但遗憾的是,在一些高师音乐院系的培养方案中,对于上述这五个课程模块,或者没有有明确的体现,或者分类上还有一些混乱(分类标准不统一,逻辑上有一些混乱)。
比如,在音乐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走在前列的湖南师范大学的音乐学硕士培养方案中,并没有明确地体现出这五个板块的课程分类。在华中师范大学的音乐学硕士培养方案当中,课程设置部分分为六类:①学位公共课②学位专业课③指定选修课④任意选修课⑤实践环节⑥补修课。
硕士研究生总学分为36—38学分,其中学位公共课为分,学位专业课、指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为25—27学分。
实践环节并不属于课程设置。因而实际上,该校的音乐学硕士培养课程是五类。同时,其中的课程分类的标准并不统一,在分类上有一些混乱。其中的指定选修课,分类的标准是学生主动选修还是学校指定的选修(学校指定的必学课程,实际上是必修课),当中包括音乐类的专业课,也可包括非音乐专业的其他类课程。因而,笔者认为,目前高师音乐院系的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的环节,还有待进一步加以完善。在课程设置的环节,应该有明确的分类,此外每门课程的考试(考核)方式以及学分等情况应该明晰地体现出来。
一、公共学位课公共课又称公共必修课,或称公共基础课,公共学位课是指研究生要想获得硕士学位所必修修完的公共课程。在各师范音乐院系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大多数的院系公共学位课程的学分数一般都会占10分左右。,在研究生拿到硕士学位所需修学分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
我们首先应该对研究生公共课程学习在音乐学硕士生的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所开设的公共学位课程,承担着培养研究生思维方法,掌握语言和数学工具等任务。目前,各院校的音乐学专业大多开设有英语和政治这两大门学位公共课。有很多学生甚至有少部分的专业课教师对这类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在音乐院系硕士公共学位课程设置中,一般开设科学社会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等政治课。这些课程对于硕士研究生的思维方法训练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哲学原理的学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起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从而树立起正确的艺术观,指导他们以后的音乐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也会使得他们的科研工作在正确哲学观念的指导下少走弯路。
音乐学专业硕士的任课教师在该类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应注重学生思想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应该注意将此类课程同音乐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这类课程应该和艺术概论、音乐美学等学科紧密结合起来讲授。紧密地联系学生的音乐实践和科研活动。这样就会提高学生的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得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成为有机的、联系的整体,互相裨益。
在音乐院系硕士公共学位课程设置中,英语占有较大的比重。一般要开设一到两年。有些院系,要求学生一定要通过国家大学英语的四级或六级考试。笔者认为,音乐学硕士的英语公共课教学,也应当同音乐学专业密切结合,应该注重专业外语能力的培养。虽然学生通过了四级、六级的英语测试,但如果他专业英语词汇、专业英语文献的阅读能力不高,仍无法适应将来的科研活动和音乐实践。应该把英语的精读、泛读、听力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多地联系音乐学专业。
、专业学位课专业学位课程是指学生获得硕士学位必须要修完的专业课程。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的主要出发点是专业的共同性,强调的是课程的专业基础性、以及专业广博性。研究生经过专业学位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专业研究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只有学好这些课程他们才有可能站在学术研究的前沿阵地,才能有开阔的眼界,脚踏实地,才能做出符合要求、高水平的学位论文夜上海论坛。不掌握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就无法做出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夜上海论坛 目前我国高师音乐学硕士培养方案中,存在一个问题是专业学位课程和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一刀切的现象(关于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笔者将在本文第四点中详加论述)。课程模块的区分实际上是很必要的。香港工商管理类学位课程的一些经验可供我们参考。
香港工商管理类学位课程当中,除语文、数学、外语等基础课程外,把专业学位课程分为核心课程与专业方向课程,辅助课程与选修课程四大类。所有攻读同一学校工商管理类学士学位的学生必须修完学院规定的核心课程,取得相应的学分。然后,学生在学校规定的“option”中选择一个主攻专业方向,以所选择的“option”为基础,分别学习相应的专业课程及辅助课程与选修课程。至于各种模块课程在总学分中的比重与分配,各学校之间有些差异。
由于硕士点审批过程当中盲目上马的现象较多。导致目前我国高师音乐学硕士培养过程中专业学位课程的设置往往受到各学校师资力量的局限。在专业学位课程的设置过程中,往往是根据自己学校的师资中有哪一方面的好的师资就开设哪门课程。无法兼顾专业学位课程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课程结构不够合理,课程安排不够科学。
夜上海论坛 三、公共选修课高校硕士研究生公共选修课的开设有利于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有利于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研究型人才。通过公共选修课的学习,研究生可以学到很多专业以外的知识。由于高师综合性的学科结构,使得高师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比专业音乐院校的学生在公共选修课方面,有着更多的选择余地。但是不可忽略的是,这种优势同时也带来一个弊端。那就是学生选课的盲目性。为了避免这种盲目性,一方面,音乐院系的教务部门可以和学校的教务部门一同制定一定的选课制度。另一方面,研究生导师应该在学生选择公共选修课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也可以在音乐学硕士培养方案当中对公共选修课加以具体而详实的规定。
夜上海论坛 在音乐学专业硕士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公共选修课的管理,以保证学生公共选修课的学习达到预期的效果。
夜上海论坛 四、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程能够使学生在已经获得的学科专业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扩展其专业知识面。硕士研究生在巩固学位必修课程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专业选修课程的学习,可以对与本专业相关的多种研究方向有进一步的了解。专业选修课应该着重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同时也应该重视对学生研究兴趣的激发。同时应该有效地传递最新科研动态。应该对学生在科研方法上加以积极的引导。这就需要专业选修课的教师树立创新思想,探索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力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夜上海论坛 目前高师音乐学硕士培养过程中,专业选修课所面临的问题是师资力量的不足,导致学生选择面比较狭小。改变现状的方法是加强校际之间的联合,整合本地区各个高校音乐学专业的师资力量,互通有无、扬长避短。
夜上海论坛 专业选修课的开设,同样也应当经过周密的策划与思考。可以先以教研室为单位,对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进行论证和评审,把好开课关。一旦开课之后,就要争取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夜上海论坛 五、专业方向选修课专业方向选修课,是针对不同专业方向学习和研究的需要,为学生所开设的选修课程。此类课程甚至可以根据学生的硕士论文选题有针对性地加以开设,因而可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当然,灵活性也不等于不经过周密地论证和讨论就盲目开设课程。专业方向选修课,可以避免学生选修课程的盲目性。在所有课程板块当中,专业方向的选修课在学生毕业获得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学分中应该占据一定的比重。专业方向的选修课的内容,应该是学生研究方向所必须具备的一些针对性更强的内容。比如,可以为中国古代音乐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开设古代文献研读方面的专业方向选修课,为声乐表演方向的研究生开设意大利语、德语、法语等专业方向选修课。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双导师制
艺术硕士培养模式是指在现代艺术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了实现艺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在培养过程中所采用的特定标准的构造样式及运行方式。艺术硕士培养模式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同时又具有泛型性,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又因为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所以它包含着一些固定的要素,即导向性要素(即培养目标)、组织性要素(即培养过程)、调控性要素(即培养考核)。因为培养模式具有泛型性,所以一经形成便可以为培养单位所遵循。但培养模式一经形成之后,同时也具开放性。也就是说,培养模式不是僵化不变的,培养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不断以开放和改革的态度探索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培养模式。
夜上海论坛 一、重庆师范大学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模式的指导原则
重庆师范大学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模式的宏观指导思想是:“密切与音乐行业接轨,注重音乐艺术实践,突出音乐职业导向。”在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坚持了以下原则:一是注重培养模式与行业标准密切接轨。学院邀请了遵义演艺集团艺术总监王小平、重庆高戈广告有限公司董事长阎旭、重庆市广播电视集团(总台)频道总监寇锦等业界精英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并参照相应行业标准设计课程模块。二是注重知识发展性与职业导向性的密切融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具有学术性的价值取向,这是艺术硕士教育不同于一般意义的职业艺术教育的根本所在。艺术硕士教育培养的不仅仅是艺术行业精通技巧的从业者,而且是艺术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兼备的复合型高端人才。三是突出艺术职业岗位能力和艺术职业素养的培养。着力加强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实践学分权重。联合艺术创新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各基地的师资和硬件设施以及其他资源,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重庆师范大学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模式
音乐艺术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系统音乐专业知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和音乐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等领域的专门人才。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模式必须符合这一培养目标的需求。为了有效地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经过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逐渐摸索出“人文综合素养+专业理论基础+艺术实践+创新创业能力”的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模式。在这一培养模式中,培养目标是导向性的要素,是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对培养工作进行检验的立足点。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是培养过程,也就是组织性要素。毕业环节则是对整个培养过程的最终考核,也就是调控性要素,通过这一环节检验所培养的学生是否达到了培养目标的要求。
夜上海论坛 (一)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模式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安排
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以音乐艺术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基于“面向社会、服务地方需求、促进音乐事业繁荣发展”的理念,构建了“2+1”的课程体系,即理论课程、实践课程+行业实训,实践环节以课内实践、专题创作实践、作品展演、行业实训等多种不同的方式完成。根据艺术硕士教指委颁布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15年修订版,以下简称指导性方案),艺术硕士(音乐)的课程类别为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实践环节、选修课。重庆师范大学艺术硕士音乐领域各类课程的学分数及所占比重可参见表1,公共课与专业必修课见表2。在重庆师范大学音乐艺术硕士课程中,文艺理论、艺术原理、音乐艺术实践、音乐心理学、音乐美学等课程属于理论课程。专业主课、高级视唱练耳、音乐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等课程属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音乐艺术实践属于纯粹的实践性课程。学院要求这一实践性课程的考核形式为音乐会或实践性成果的展示。比如,对于声乐方向的学生,培养方案要求他们必须开两场音乐会,方能获得该门课程的学分。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将音乐艺术实践类课程纳入必修课程中,并占有一定的比重,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满足培养目标的需要。此处的实践课程同独立实践环节不同。独立实践环节侧重的是总结性评价,是对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最终检验。而必修课中的艺术实践类课程侧重的是对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形成性评价。实践类课程可以在课内进行,也可贯穿于课外活动中;可以在校内进行,也可在校外的实践基地进行。为了增强学生理解作品的能力以及在作品创意表达和风格呈现方面的能力,学院开设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音乐作品分析、视唱练耳等课程。在培养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理念和美学观念,而很多学生在本科阶段并没有接受到这方面的学习和训练。基于此,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培养方案中开设了音乐美学课程。音乐心理学类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应对音乐表演中一些较为复杂的心理问题,比如,音乐创作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演出中的怯场等。开设音乐作品分析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的分析方法。通过分析方法的掌握,使得他们能够很好地在表演中呈现作品,在创作中把握好作品的风格特质。此外,学院还开设了一门视唱练耳课程,帮助学生解决音乐表演过程中的音准问题。除了必修课程中的音乐艺术实践课程,还有独立实践环节,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专业能力展示(毕业音乐会)三项内容。该校的培养方案要求在艺术实践基地的行业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一年,同时学位论文(设计)须建立在艺术实践基础上。该校艺术硕士培养实行双导师制,由校内专职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共同承担培养任务。学生修完培养方案所要求的课程,通过学位论文(设计)答辩,同时还须通过艺术行业职业资格认定,方可毕业授位。“2+1”课程体系即两种课程(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加上行业中的实习、实训,更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
夜上海论坛 (二)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模式的实施途径
音乐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8年的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经过70多年的建设,现已发展成为国内实力较强的高师音乐学院。开设我国高师院校最早的音乐学博士点,音乐学学科是省重点学科,现有音乐与舞蹈学、艺术学理论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其中1个合作),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点,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根据2012年度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音乐与舞蹈学排名全国第四位。设有音乐学(国家体育与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音乐学(师范类)、音乐表演、舞蹈学(师范类)等本科专业,音乐教育是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音乐学是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等。
音乐学院现有专任教师90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35人。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学科带头人王耀华教授是民族音乐学家、教学名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博士生导师、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带头人叶松荣教授是现任院长、第六、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福建省文化名家、博士生导师。
夜上海论坛 依托高水平的学科和师资队伍,音乐学院教学科研成果丰硕,共获70多项、部省级奖项,其中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精品课程1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4项,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9项,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篇。本科毕业生孙砾在第十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获业余组美声唱法金奖;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专业组一等奖4项,学院合唱团在第四届世界合唱节荣获金奖银牌、中国音协主办的“放歌海西——中国福州首届海峡两岸合唱节”获金茉莉奖、“同圆中国梦——第七届海峡两岸合唱节”获荣誉——金茉莉奖、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分获团体赛和合唱单项比赛优秀奖等。
夜上海论坛 为进一步做好2015年我校音乐表演专业的招生工作,根据教育部及相关省份的有关规定,特制订本招生简章。
一、报考条件
1.符合普通高校2015年度招生工作规定中的报名条件者;
2.考生须参加所在省份音乐学、音乐表演等专业所属艺术类别省级统考(联考),并取得省级专业统考(联考)本科合格证。
二、招生计划
专业
层次
招生计划
学费
音乐
表演
本科
夜上海论坛 35名(面向全国招生,只招艺术文科;其中①西洋管弦乐器:圆号2人,长号2人,小号2人,长笛1人,双簧管1人,单簧管1人,巴松3人,大提琴2人,小提琴4人,贝司2人,大号1人;②民族管弦乐器:唢呐1人,笙1人,笛子2人,琵琶1人,二胡2人,扬琴2人,北管乐器3人;③中西打击乐器2人。)
每生
9360元/年
夜上海论坛 三、考试考点设置及报名考试时间安排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报名考试地点
2015年2月10日
夜上海论坛 2015年2月11日
夜上海论坛 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音乐学院
四、报名办法
夜上海论坛 1.考生须携带身份证、考生所在地招生主管部门颁发的艺术类专业准考证和省级专业统考(联考)本科合格证[如考生所属省份没有组织音乐学、音乐表演等专业所属艺术类别省级统考(联考),则可不做要求]等前往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音乐学院报名参加考试。
夜上海论坛 2.报名时须缴纳报名考试费150元。
五、专业考试要求
科目
考试内容
科目说明
科目一
视唱
视唱简谱或五线谱
科目二
模唱
音程模唱、和弦模唱
科目三
曲目二首
夜上海论坛 演奏练习曲、乐曲各一首
六、合格证发放
在考生专业考试成绩达到我校划定的专业合格分的基础上,根据各器乐类型招生计划,按不超过1:4发放合格证。
夜上海论坛 七、录取规则
在教育部、考生所在省份招生主管部门和我校2015年招生章程有关规定基础上,根据考生的专业、文化课考试成绩及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体检情况,全面考察。
音乐表演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只招收艺术文科考生):只录取参加我校音乐表演专业考试且获得合格证的考生。在专业考试成绩达到我校单独组织的专业考试合格线且文化考试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份省定艺术类本科文考控制线的考生中,根据器乐类型分别排序,按专业考试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在专业考试成绩相等的情况下,学校将根据考生文化考试中语文、外语二科成绩之和,择优录取考生。
学校根据国家有关招生政策和录取标准对新生进行复查,凡不符合条件或有弄虚作假等舞弊现象的,一律取消入学资格。
八、其它事项
1.考生自备器乐参加考试,考试期间食宿、交通等一切费用自理。
2.上述各器乐类型招生人数系我校2015年拟定招收人数,具体招生人数以各省份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数据为准。
夜上海论坛 3.以上内容如有变动,学校将在招生办公室网页(zsb.fjnu.edu.cn)或音乐学院网页(music.fjnu.edu.cn)上及时公布,请考生注意查阅。
4.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普通高校年度招生工作规定执行。
夜上海论坛 音乐学院咨询电话:0591-22868060、22868053、22868055(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