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描写教育教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写意;素描;教学
写意性是中国画凸显的美学主张,中国写意画多画在生宣上,纵笔挥洒,墨彩飞扬,较工笔画更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也更能直接抒发作者的感情,写意画主张神似。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迁想妙得。唐王维诗、画俱佳,后人称他的画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宋人尚意,其绘画富有诗情画意和文人情趣,元夏文彦《图画宝鉴》卷三:“仲仁以墨晕作梅,如花影然,别成一家,所谓写意者也。”写意是中国绘画精神之所在,写意与写实相对,是通过简练放纵的用笔着重表现对象的意韵神态的一种画法。写意不求工细形似,只求以精练之笔勾勒景物的神态。写意是抒写胸中逸气,抒发作者的情趣,写意之法,亦是写心之法。写意素描教学要弘扬写意精神,体现中国的人文关怀和对自由的追求,笔者在写意素描教学中尝试从以下四点加强对写意精神的理解与表现。
一、强调用意第一
夫写意者,无意而写何为?写意的实质就是自由表现,抒写心意。观山人、黄宾虹、扬州八怪、石涛等写意大师的作品,其笔断意连,意断神连,无不体现大师们在用心写意,“心即是法”“意即是得”。素描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言心声,书心画,抓住心灵的感悟,表现作品的“精、气、神、情、意”。有感而发,才能创造出有情感的作品。素描教学中,不能为了素描而素描,而是通过心灵的感悟让学生得到修养的提升和人格的升华。
二、凸显人文内涵
夜上海论坛 绘画要注重文以载道。素描教学不单是技巧的教学,更是在教学中融入文化内涵,促进学生的认知,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写意是中国传统审美精神,写意素描是建立在主客体关系之上,托物言志,创造心中意象。一方面艺术创造的过程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需要艺术家将眼前之竹物化为手中之竹,其物态化过程离不开画家的文化修养和独特的审美体验,文化修养深厚的艺术家才能创造出震撼人心的作品。教学中让学生反复体悟艺术家的创作经验与审美思想,把自己想象成艺术家,体验艺术家的所想所思,领悟作品蕴含的意蕴哲理。另一方面在写意素描教学中,加强对表现题材、内容的文化挖掘,通过反复推敲、取舍、升华,增强作品的人文内涵,有助于学生由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
三、追求个性品质
艺术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各民族的审美观念也不尽相同,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正是有不同的艺术审美观,才产生了多元的文化艺术。艺术之间相互融合渗透,艺术观念也在不断碰撞,在渗透与碰撞中不断发展演变。我们在学习汲取其他艺术的同时一定要保持自身的特色,如果丢了写意的精神,中国绘画艺术将黯然失色。因此,在写意素描教学中,强调学生个性的发挥,重视对写意精神的理解与表现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摒弃循规蹈矩的思维方式,力求画面生动有韵味。可以尝试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甚至表现夸张的、梦境的、荒诞的形象,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更加关注内心的情感。此外,让学生通过想象、联想,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夜上海论坛 四、表现笔情墨趣
写意素描不同于写实素描,两者在内容、形式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写实素描侧重造型的具象逼真,强调比例、结构、透视、质感等造型要素,是再现自然的一种表现形式。写意素描侧重表现,强调画者内心主观情感的表达,其表现手法多样,能体现作品的笔情墨趣。以线形写意素描为例,以粗细不同,刚柔相间、曲直有别、疏密相对、虚实相衬的线条来刻画形象,抓住对象的形神、动势等,会塑造出更生动的形象来。中国书法艺术就是线的艺术,书法的笔意通过富有张力的线条得以显现,同时也蕴含了书法家的修养和秉性。在线形素描中加强线的表现,融入书法的艺术审美,能够丰富写意素描的表现形式,提升作品的审美意蕴。在写意素描教学中,找到中国文化的写意精神,在技术意识和精神意识上,更加侧重精神意识的熏陶。拓宽学生视野,从哲学、宗教、美学中吸收营养,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不仅注重个性心理和情感的表达,又能具备一定的文化内涵,形成独特的审美意识。写意素描教学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王克举.对话写意[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一、本学年度双江小学有教师10名,分别承担小学一至六年级各科教育教学。任务重,压力大,师资水平不齐,为了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要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科研,以此推动教学工作上新台阶。在学年度开学之初,教研组便制定了教研工作计划。既按上级要求,又结合本校实际校情,学情。把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夜上海论坛 二、本学年度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学校教研工作,专门开会研究教研计划。上下学期各开展全校性教研活动四至五次,上学期开展了“作文描写指导”、“小学分数运算教学”、“科学课如何上”、“品德课的实践性”、“如何提高复习课的效率”等专题教研活动。下学期教研组开展了“语文课背诵”、“小学数学小数运算法则”、“品德课与学生言行教育的关系”、“重视小学音美课教学”等专题教研活动。各位老师认真准备,积极发言,有的老师还撰写了小论文,教研心得等文章。大家教研热情很高,渴求知识,渴求迅速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大家齐心协力,合作愉快,一边教学,一边教研。这对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也大有帮助。
三、每次教研活动我们都是事先布置,让老师们作好充分准备,在进行教研活动时,认真作好会议记录。因为大家忙于教育教学,即使是很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也不善于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由于忙,大家更没时间撰写教学论文,而现在不管是评职称,晋级等,都要求要有专业论文,所以我们坚持作好教研活动记录,为老师们保留下教育教学经验体会以备以后急时之需。本学期全校老师有5人撰写了教学经验文章。
夜上海论坛 一、 高屋才能建瓴,高瞻才能远瞩
夜上海论坛 王旭平老师作为一名特级教师,喜欢钻研各类理论书籍,在教育教学理论上有很深的造诣。他结合自己20多年的教学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关于初三语文教学的理论,尤其是关于作文教学的部分,运用它往往时间短见效快。
而很多时候,我们作为教学一线的老师,因为每天要处理大量的琐碎的事情,刚开始工作时是疲于应付;后来熟练了,变成视而不见,麻木不仁;再后来,变得自以为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总以为,自己掌握了教育教学的规律,自己对教材、学生都了熟于胸了。其实,这个时候,就是我们一线教师最危险的时候,我们往往在这时候迷失了自己,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在进名师工作室之前,我已经有了10多年教龄,觉得自己很懂教育教学了。进了名师工作室,我才发现,自己是井底之蛙,对很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道的只是皮毛而已,更不要说熟练运用了。
夜上海论坛 他经常教导我们:别以为理论知识是枯燥的、空洞的,一旦融会贯通,它将形成巨大的效应。在他的影响下,我开始系统地学习一些理论,从名人的上课案例到名家的教学思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些理论,在我面前似乎打开了一扇窗,我感到课堂越来越有吸引力,教学越来越有趣。现在,我积极研究教育教学理论,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更新教学观念,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如,《也谈语文教师早读课角色的变化》《四点让语文课堂灵动起来》(刊登在《科教导报》2009年第32、42期上);2010、2011年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了《“意象法”解开散文阅读的一把钥匙》和《朗读,享受语文的快乐之源》;2012年又在省级刊物发表了《记叙文写作三部曲》《表演法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三步打造成功记叙文》 《在“敏锐、公正、调适、合作”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再学叶圣陶》等七篇论文分获国家和省级奖,《古文让我欢喜让我忧》等多篇文章获镇江、丹阳市级奖。最近我正在尝试研究系统的教学方法,渐渐形成“意象法”的阅读教学思路。
夜上海论坛 从这几年的理论学习中,我深深明白一个道理,研究理论绝不是浪费时间,而是更好地利用时间,更好地指导教学。正所谓高屋才能建瓴,高瞻才能远瞩。
夜上海论坛 二、 融会贯通,精雕细刻
以前上课,很多时候,是埋头于解决一个一个的小知识、小问题。至于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要这样提问等,想得比较少。在王旭平老师的指点下,我有了较大的长进。
首先,我对整个教材体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于每一册书中所出现的知识点,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所以每次开学第一课,我不再是匆匆教学,而是利用好这节课为学生梳理好知识点,建立好知识树,然后引导学生围绕知识树设计自己的学习计划,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调整,做到胸中有丘壑。
其次,我开始有意识运用一些教育教学的理论,让课堂变得生动鲜活起来。比如,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提倡教语文要有一些创意。我便适时抛开教参,在生活中找素材。教学《繁星》这课时,不再简单进行赏读,而是挖掘到巴金先生谋篇布局的妙处,动员学生找到按时间地点转移描写同一事物的不同感受,充分用好了教材,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水融。
以前只注意到每节课解决几个具体的问题,现在,我开始有意识地研究这些问题的来龙去脉,以及提问的方式方法,甚至将教材顺序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调整。每一节课备课的时候,都要反复自己提问自己,反复雕琢,直到自己满意才算备好课。在教学高尔基《童年的朋友》一课时,我抓住了外貌描写作为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归纳出外貌描写的四个重点:有重点、有特点、有条理、有修辞。实战训练时发现写作效果不是很好,于是接下来又利用《一面》中关于鲁迅先生的三个外貌描写进行强化,然后又利用《我的老师》中对蔡芸芝老师的一句话外貌进行补充,到此,学生运用外貌描写就自如了。
当我有意识地融会贯通,精雕细刻研究教材,并且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时,不得不佩服王老师当初战略眼光的高远。
夜上海论坛 三、 全盘规划,提升能力
王老师是特级教师,也是学校的领导。每天除了上毕业班的课,还有很多公务要处理。可是,他总能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2011年下半年,因为工作的需要,我成为学校的一名中层干部,担任九年级组长一职。刚开始,我怎么也不能转换角色,因为我已经习惯在自己的班级里打拼。王校长看出了我的焦虑,及时找我谈话。他说:“以前你是优秀的班主任,要带好一个班级;现在你更是一名优秀的管理者,要带好一个团队。用你管理班级的方式去试着管理一个教师队伍。记住一点,同中找异,你要找出管理老师与管理学生的差异。”
夜上海论坛 这一席话如醍醐灌顶,惊醒梦中人。我将焦虑转换成了思考,将抱怨转换成了学习。渐渐地,我发现,管理学生和管理老师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我们要爱护学生,我们同样也要爱护自己的同事、下属。每一个人都是活生生的、有生命、有思想的。如果我们不能真心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老师,我们就不是一个称职的管理者。如果我们不能以身作则,不去体察民意,不去做实际的工作,那一切都是空谈。空谈误国,空谈误校,空谈误生。
夜上海论坛 从此开始,我适应了新的岗位,在管理方面又打开了一个新天地。
人们都说:幸福像花儿一样开放。在王旭平导师的指引下,我越来越感到教学像花儿一样绽放,芬芳怡人。很感谢学校提供的这个机会,让我能在名师工作室与那么多优秀的老师近距离交流提升;尤其要感谢王旭平导师,他给我在教育教学上予以很大的帮助,给我提出了很多珍贵的意见,帮我指出了诸多的不足,让我更深刻而全面地认识、了解自己,释放自己的教学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