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高中化学教育论文范文

高中化学教育论文范文

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中化学教育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高中化学教育论文

第1篇

(一)学生缺乏学习激情

夜上海论坛 学生是所有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同样的,化学作为一门基本科学在高中课程,其教学活动围绕学生而展开的。与其它基础科学一样,化学教学更加强调探究性学习,但是高中生不仅要面对各门学科的沉重的负担,而且还要面对高考的压力,使得他们更加紧张,而缺乏对科学的探索兴趣。我国学生普遍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加之对学习紧张,学生对化学学习没有内在的动力,导致化学的学习效率低下。

(二)教学资料与教材要求不一致

夜上海论坛 对于新课程标准,很多化学教辅资料中的习题,经常出现表述与问题等方面与教材的内容要求不一致或甚至产生严重偏差的情况。而且,很多教师所用的教辅资料编写草率,质量不过关。有的教辅资料内容与标注不一致,有的是以旧教材为基础而进行的重组,因此辅助教材中的习题的难度通常非常高,学生解决起来感到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到部分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高中化学教育的应对策略

(一)改进课堂教学的模式

夜上海论坛 实际上,高中学生已经具备自我学习高中化学教材中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概念的能力。学生可以在自我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同学的互动交流对相关知识点更有效地掌握,而且也可以提升学习乐趣。对于稍显困难的知识点的教学,就需要教师让学生生成问题与兴趣,再加以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在自学或交流中完成。对于非常深入而专业的知识点,学生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基础时,一般无法通过自学或与同学交流完成,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教师要这时候针对所遇问题加以详细的讲解与分析。在教学模式上的改进,是为了将传统学生在学习中被动接受的方式逐渐转变为主动吸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大程度的给激发出来,提升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合作意识。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师最终让学生学会学习与合作,从而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

夜上海论坛 (二)结合实际生活教学

夜上海论坛 化学现象以及化学知识的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灵活地将生活中相关实例引入课程及相关内容的教学中,体现出化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与实用价值。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对课堂问题设计时,教师可以针对具体问题,结合高中生的阶段的特点与生活经验,设计出创新而符合他们认识规律的问题。有机地将化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结合,表现出教材和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处于青少年阶段的高中生对自然现象与生活中未知充满好奇和求知欲望,生活与教材的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如:“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这样的问题:古代人们在房屋修建时,常会将木头柱子的一端烧成黑色埋入泥土中,请问当时的人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将木头烧黑后有什么作用呢?他们运用了什么原理呢?这一现象表明碳元素有什么样的化学特性呢?如此,通过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并投入于积极地探求学习。

(三)重视实践教学

夜上海论坛 新课改对学生教学中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体验到实践教学的乐趣,并从中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提高。实践教学要掌握相应的方法和技能;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学会观察、实验、调查等;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体会到化学知识都是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而来的。例如,当在“燃烧和灭火”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与认识,收集对自己身边或新闻中的火灾事件作为案例。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所搜集的案例加以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从而找出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而总结出相应的经验,并就此提出自己就预防火灾事故的各项方案与措施。

三、结语

第2篇

夜上海论坛 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中小学课程改革也日趋向上发展。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更加广泛地面对全体学生,这样的改革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人,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应当承认,在全社会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不断的发展,但同样也不得不承认,新课程改革中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后,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型,其中必修课程有两个模块,而选修课程有六个模块。但是在必修的课程内容方面和选修的管理方面却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必修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不明显,二是选修课程的选择性未充分体现,三是课程标准对内容的表述太抽象。在目前的化学课堂上,虽然存在着一部分生本教育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对生本教育的理解也仅仅浮于表面,往往都是教师自己讲流程和设置好模式,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按照自己的思路一步步得到事先设定好的结论。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只是个彻彻底底地执行者角色,根本没有实现自己思路的权利与机会,这种教学方式其实已经背离了生本教育的初衷。

2生本教育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应用的必要性

夜上海论坛 传统性的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整个课堂的核心,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归根结底是改变以往教学模式下形成的高分低能者,打造自主学习者,让学生在课堂中起着主导地位,而不是按照老师事先制定好的思路来学习,更不是按照教材的思路来获取知识。当下深化教育改革的重心在于将教育主体设定为学生,为了学生的终生发展,教师应该由以往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路者。长久以来,教育的关注点往往在于“怎样教”的问题,而学生“怎样学”的指导则相对较为缺乏,被动式的接受是学生的习惯性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导致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的体现,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依赖教师,无法形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通过调查发现,新课程改革已经实行了很多年,但现在的化学课堂中,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学生的任务就是听讲和做笔记,对此,教师的理由是为了高考,学生的反应是“习惯了”。但问题在于这种模式的学习方式,使得基础知识好的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升学习能力,却使大部分中等生因部分难点知识造成课堂效率低下,同时这样的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他们发挥应有的主观能动性,形成高分低能,违背新课程改革初衷,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夜上海论坛 3生本教育理念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应用的可行性

夜上海论坛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颁布标志着化学课程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高度,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打造知识技能相融合,过程与方法能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强调尽量将书本中的固定知识转化为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去理解,让学生亲手做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强化探究意识,实行另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案,从而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激发探索的热情。众所周知,和生物、物理等理科课程一样,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验过程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是中学生获取化学知识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它贯穿于中学化学教学的全过程,尤其是中学教育阶段,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对于未来的发展,尤其对于将来有可能步入科研领域的学生们,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可是,当下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学过程中急于求成,很少有老师愿意花费大把大把的珍贵且有限的课堂时间来安排学生自己做实验,实验活动变成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变成课堂上讲实验,甚至随之产生了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的奇怪现象,忽略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是目前我国中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从中国当前社会制度发展情况来看,课堂教学目前并且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是实施中学教育的主要方式,成功的课堂教学是提高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当前及未来的化学教学中要注意以“关注学生发展”为核心思想,在教学活动中要更加关注学生们需要什么,想要什么。同时在学习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要有追根溯源的习惯,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老师所教,课本所写,而是要敢于通过自己的实验来验证那些化学方程式或者化学现象的正确性,敢于质疑已有并且被大多数人认可的东西。在生本课堂的实现过程中,教师教育方式的改变也是极其重要的。首先在备课时,就要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怎么学,而不是自己怎么教;在课堂上要时刻提醒自己这里是学生的舞台,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做学生的组织者和帮助者。当然,这需要通过相关教育部门组织培训和实践活动来帮助教师完成角色的转换,改变自己传统的教育观念,形成符合生本教育要求的教师观和课堂观,并且通过学习和实践总结出一套真正可行的生本课堂的教育模式。

夜上海论坛 4生本教育理念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4.1生本教育在新课程高中化学常规课堂上的应用

夜上海论坛 生本教育在高中化学中的运用最主要的形式便是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目前高中新编化学教材中的部分内容编排,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来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鲁科版”高中教材为例,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离子键是怎么形成的,高一的化学课本中是先安排钠与氯气反应进行化学实验,先让学生在宏观上对此化学现象有个大概的理解,之后通过分析原子的组成结构,他们结合的方式、原理以及结合条件,最终达到让学生明白离子键的实质是阴、阳离子产生的静电作用导致的。对于新编化学基本理论课程中其它的一些理论性的知识,也可以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来方便学生理解、加深学生的印象,比如为了让学生尽快理解并将元素周期表烂熟于心,可以从量变和质变这一规律来讲述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引导学生主动了解元素周期表创始人门捷列夫当时的创作灵感和编排原则,模拟科学家们当初创造发明的情景,让学生用设身处地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化学,研究化学问题,打破原先的思维定势,从而让学生们带着兴趣和极大的探究热情来学习化学。

夜上海论坛 4.2生本教育在新课程高中化学实验课堂上的运用

第3篇

1.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升科学文化素质

夜上海论坛 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知识、技能与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处理。高中化学阶段知识与技能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而能力则是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条件,是提升高中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主要因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素质教育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在重视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同时,更要注重概念所蕴含的科学性,甚至要注意每一个化学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进而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与运用。

夜上海论坛 2.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提升身体心理素质

在高中化学素质教育的引导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能一定程度去克服自卑感,敢于面对困难、挑战困难,久而久之树立坚强的意志,让学生在德育、智育、美育方面全面发展。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劳动技能素质

夜上海论坛 素质教育下,实验教学得到改善,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实验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并获得化学知识与技能。高中化学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实验教学的规则,保持操作规范、注意安全,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学习方法,进一步激励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与探索精神。

夜上海论坛 二、高中化学素质教育的具体策略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高中学生的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保持积极的情感、学习欲望以及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学好化学知识的主要保障与来源。

1.1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与态度

夜上海论坛 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收集与整理有效的教学资源,并在恰当的时机引入课堂,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加强情感教育。例如:学习“氨气以及化合物”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将“20世纪初期,科学家发明的高压合成氨技术,进而让世界粮食的产量增长了将近一倍,有30亿人口能免于饥饿”等等这类资料讲解给学生,这样几句话能有效调动学生对科学家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就激发学生对高中化学学习的热情。又例如:学习“人类对源自结构认识的演变”的相关知识时,在介绍相关化学史的过程中,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方法与态度,进而认识到科学发展是永无止境的。

1.2实践活动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手段

夜上海论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功能,尤其是一些实验现象比较明显,而且直观又生动,教师需要对这类实验进行精心的设计与演示,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金属钠与水的反映”相关实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这组实验,在直观生动的“浮、游、嘶、熔”等现象,学生能更好的掌握钠的特性,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安全操作实验的意识。

2.高中化学科学知识和能力教育是化学素质教育的核心

2.1演示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基本实验能力

化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化学教师都认为演示实验是非常麻烦的过程,主观认为只要将实验的原理、现象、步骤、安全注意事项等等交代清楚就行了。新课改下,教师必须要改善观念,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某些实验污染比较严重或者某些条件不准备无法开展实验,而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而且需要在多媒体演示之前设置相关问题,并正确引导学生带着质疑的态度去观察实验。这种模式下学生能充分理解知识,而且还能积累一定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实验能力。

夜上海论坛 2.2加强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当前高中化学教材设计了很多有助于学生进行探究的实验教材,作为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定条件,准备好实验相关器材,然后精心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感受探究的乐趣。例如:学习“溶液的配置与分析”相关知识时,定容时若俯视或者仰视的情况会给所配溶液物质的质量浓度带来哪些影响?学生在亲自体验之后,便能观得知俯视的情况下是“凹液面”,实际上是低于“刻度线”的,进而使其溶液体积减少,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大;仰视的情况下则是“凸液面”,实际比刻度线更高,使其溶液的体积偏大,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