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实习护士论文范文

实习护士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实习护士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实习护士论文

第1篇

一、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07年3月—2007年7月进我市某所医院护理专业实习的护生共200例。

夜上海论坛 1.2方法依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及省卫生厅有关文件要求,设计调查表。内容:对手消毒的态度;卫生手的概念;医院环境卫生学分类及手卫生标准;卫生手的洗手指证和方法;是否希望得到相关知识培训等内容。由护生以无记名填表的方法独立完成,并要求其真实填写在工作中的洗手状况和认识。本次发放调查表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100%。

夜上海论坛 二、结果

经调查显示,护生掌握相关知识及洗手现状中未接受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学习的占66.59%;熟悉卫生手概念的占知晓环境卫生学分类及手卫生标准的占26.92%;掌握卫生手洗手指证和方法的占43.51%;工作环境安置流动水洗手装置的占75.1%、安装感应式或脚踏式洗手设施的占使用公用毛巾擦手的占76.68%;希望接受相关知识学习的占对手消毒持赞成态度的占90.11%,持不赞成的占持反对的占1.75%。

三、讨论

从调查得知护生洗手概念较差,洗手不使用肥皂,只用流动水冲洗3s~5s,操作前只洗1次;洗手方法不规范,洗手频率也较低。70%~80%的护生在护理过程中自始至终未曾洗手,有~30%在护理特殊或可疑病人后才洗手,只有20%~能按规定洗手;洗手范围合格的为34.75%,步骤合格的仅占。做不到在对2例病人操作之间用消毒液擦手,甚至有人还用自身工作衣擦手,造成再次污染。而实习护生在下班前却能作到较认真的洗手,洗手持续时间长,揉搓频率高。只有通过学习培训才能使广大护生认识到必须按照洗手指征、保证洗手持续时间、频度和范围、使用清洁干燥的擦手用具,才能有效去除手上的暂居菌。手卫生是预防、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的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方法,是医护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夜上海论坛 护生忽略洗手的现象较为普遍,究其根源:①对洗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②洗手设施不尽完善,使用不方便;③医院内常用的洗手方法是流动水肥皂洗手法,以往报道此法可使手上的细菌减少60%~90%。在目前基层条件还不可能达到安装感应式或脚踏式洗手设施的条件下,首选的仍然是肥皂流动水洗手法,但不宜使用公用毛巾,一定要用洁净干燥的个人专用毛巾。建议应尽快组织有关专家制订更科学、适用、经济、快速、高效的手清洗消毒方法。医院感染不仅影响原发病治疗与康复对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健康也形成一定威胁。洗手是阻断接触传播、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许多医院安装了高效、方便、价格合理的护手快速消毒剂,从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医护人员洗手的依从性。说明只是单纯培训教育而不重视洗手设施的安装是远远不够的。

夜上海论坛 尽管戴手套可减少70%~80%的手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护医护人员和病人免受感染,但只戴手套而不注意手卫生的做法只是保护自己而不能避免细菌的传播,如不及时更换,仍可形成感染的途径,所以要按要求更换和洗手。当手污染严重时,使用普通肥皂洗手并不能完全清除手上的暂住菌、而消毒剂对细菌、病毒的杀灭率远远高于洗手。但消毒剂并不是完全可以替代洗手,因为它不能清除碎屑和污物,所以当手上有明显泥土或有机物污染时,仍需通过洗手达到手卫生。卫生行政部门要定期举办培训班,为基层医护人员提供知识更新的机会各接受进修护生的单位也要加强岗前培训,从规范洗手抓起,确保医疗安全,保障所有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健康。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尚少梅,王宜芝,郑修霞,等.促进护理人员洗手行为依从性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6):507-510.

夜上海论坛 [2]邢红霞,张红英,武建英,等.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8):639.

夜上海论坛 [3]苗勤,张辉,刘晶岩,等.术前手消毒效能检测及对策[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3,2(4):317.

第2篇

1.1对象

选择天津中医药大学2010级护理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共123名为调查对象,在2013年7月进入临床实习前进行调查。

1.2调查内容及方法

夜上海论坛 依据调查目的自制调查问卷。问卷参照天津市《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执行手册》中应急事件的处理程序进行设计。问卷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应对输血反应,第二部分为应对化疗药外渗,第三部分为应对针刺伤。其中,每部分答对60%者为具备应对该项突发事件的能力。调查前采用统一指导语向护生解释本次问卷调查的目的和意义。问卷均由学生本人独立填写,25min后现场收回。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3份,收回有效问卷123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调查表明,本科护生在实习前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低,且在应对输血反应、化疗药外渗和针刺伤这三类突发事件的能力上存在统计学差异。

3讨论

夜上海论坛 3.1护生初步具备应对输血反应的能力

夜上海论坛 本次调查显示,发生输血反应时,96.75%的护生知道应该立即停止输血,68.29%知道应该配合医生进行紧急救治,50.41%的护生知道应该将余血送检。但是,所有护生均不知道如何预防输血反应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同时,仅2.44%的护生选择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心理护理。这说明,尽管输血反应的救护是护理学基础的教学重点,但是护生在实习前仅仅具备了最基本的应对输血反应的能力,而不具备处理相关并发症的能力。同时,护生也不能将心理护理知识运用到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也就是说,护生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临床实践中。鉴于此,我们建议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模拟教学,使护生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促进学生批判性地思考,以拓宽学生的应急知识,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2-3]。同时,教师应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加强护生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能力的培养。

3.2护生不具备应对抗肿瘤化学药物外渗的能力

本次调查显示,在化疗药外渗时,护生完全不具备处理能力。尽管她们知道化疗药外渗时应该立即停止输入药物,但只有24.39%的护生知道应保留原针头,连接注射器尽量回抽渗漏的药液或血液以减少渗漏的液体量,而不是直接拔出针头。此外,仅有23.58%的护生知道化疗药外渗后应将患者的肢体抬高以减少药物对肢体的进一步损伤;仅10.57%的护生知道应该及时通知主管医生及护士长。尽管25.20%的护生知道化疗药外渗时应该进行局部封闭或者根据药液性质注入拮抗剂,但他们均没有答出正确药物名称。当前,化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化疗药外渗不仅会导致患者局部疼痛和发生炎症反应,还可致局部组织坏死、溃疡,以至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4]。关于应对化疗药外渗的相关知识多散在于内科和外科的各个章节中,且并未涉及对血管刺激性大的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因此,专业课教师和临床教学老师应该开展化疗药防护的专题讲座,使护生在实习前就具备应对化疗药外渗、化疗药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以及根据化疗药选择相应解毒剂进行局部治疗的能力。

3.3护生具备应对针刺伤的能力

第3篇

1.1评价指标

对观察组与参照组的实习护士的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作出统计和分析,其计量标准为百分制,以数字形式体现;再将其对分别所属的两种教学管理模式的各项满意度数值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各项指标名称分别为:理论知识传授、操作方法传达、教学沟通情况、教学态度、教学规划实施状况,教学的效率、教学目标明确,满意度按照百分比的方式予以显示。

1.2统计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及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夜上海论坛 将观察组与参照组的理论以及操作的考试分数,以及两组中的实习护士对于各自所属的教学管理模式的满意度作出对比,经由数据显示可以得出结论:观察组实习护士的成绩明显高于参照组,观察组实习护士对于改革后的教学管理模式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参照组对于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的满意度,且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3讨论

护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得参与实习的护士能够把理论与实践完美地结合起来,是教师与实习护士的共同关注点。不过从日前来看,我国的护理教学于管理中仍然存在各类问题,具体即为:首先,带教的教师均为科室中临床经验丰富的优秀护士,虽然其临床能力强,不过其教学管理水准却较低,对于实际的教学与管理不够熟练与专业,这会为后续的教学与管理带来不便,并最终导致教学管理效果不佳。其次,是对实习护士的分配不够合理,传统的分配方式是将到院实习护士根据其所属专业进行分配,这使得实习的护士无法获得有针对的学习与指导,为其学习效果带来不良影响。以上便是护理教学管理中最为常见且严重的问题,该院以针对其特点,对自身的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作出了改变与完善,通过研究成果的数据可知:行以全新教学模式的观察组的理论、操作的考试分数依次为(97.05±2.31)、(96.89±2.53)。行以传统教学模式的参照组的理论、操作的考试分数依次为由此可以看出观察组成绩明显高于参照组,效果显著。此外,观察组对全新教学管理模式的各项满意度,观察组于全新的护理教学管理模式中的各项满意度均明显地高于参照组对于传统的护理教学管理模式中的各项满意度,这说明有针对性的、经过改革之后的全新教学管理模式的教学效果要明显优于改革前的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且参与实习的护士对于新型的护理教学与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更高,且更乐于接受此种模式,对其的采用可以有效地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实习护士的理论与操作水平。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