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航海医学的历史浅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本文作者:鞠通远王近中刘具明罗修裕单位:上海中华航海医学会
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具有海陆地理优势的大国。它具有漫长的海岸线,星罗棋布的岛屿和许多天然良港,为发展海上航行、开发海洋资源、建立海外交往等方面,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中国又是一个有悠久航海历史的古国,航海医学与航海事业有着紧密的联系,航海医学伴随着航海实践而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和发展。
一、中国古代的航海医学
据史料记载,约3500年前,中国夏朝出兵攻打山东半岛上的一个小国(名叫“斟寻”),双方水兵持戈驾舟在海上战斗。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已有驾乘“浮具”(泛指水上交通工具)长时间生活在海上,和在军旅中配有医务人员(当时已能制造战船)。秦汉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的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当时中国的船舶建造规模和航帆的设置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秦代方士徐福,精通医学,熟悉本草,奉秦始皇旨,两次率船队出海求仙,东渡日本,携五谷、百工、医药、冶炼等书,后被日本尊为“医药之神’。史料于隋唐时期亦已有“番药”输入我国。
唐宋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时期,明朝则是中国古代航海事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这漫长的历史阶段,中国古代文明促成了航海的兴起、发展和繁荣。宋代以后大船设备完善,1974年在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就有13个舱,包括食品舱、厨房(淡水柜)和货舱等。在那些年代里,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医药学,直接保障了航海乘员的健康。人类远航的壮举是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船队七次下西洋(1405一1433年),远达非洲的索马里、肯尼亚(古称“慢八撒”,即今肯尼亚的蒙巴萨);有大小船只百余艘,乘员2.7万余名,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远洋航行;比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大陆和麦哲伦1519一1522年环球航行要早80一IQ0年。郑和船队配医官医士180余名,平均150名船员配一名船医;船医来自太医院和民间,医术都较高明。船医的工作包括三方面:一是为乘员医伤治病;二是为沿途居民防治疾病,如投药水中,令当地染病者入水沐浴而治之;三是沿途收集和鉴别药材,进行交换。船队重视船舶卫生和居住条件,“每船有四层甲板,满载士兵,马匹蓄之底层,舱室客厅设在高处,华丽舒适”。船队每到一地,就对该处山川地理、气候环境、土特物产、风土人情、饮食习惯和卫生状况作调查、记录,可谓是早期航海医学地理调查的实践图。
中国的饮食文化是航海者健康的良好保证。唐朝鉴真(688一763年)多次东渡日本,携有不易腐败的干粮,包括落脂红绿米、甜豉、牛苏、干胡饼和捻头等,同时也将中国的医药学传播到日本。宋朝的海船携带食品,据载“一舟数百人,中积一年粮,豢永酿酒其中”。元朝的海船,有的设木槽种植蔬菜、鲜姜,有的还捕鱼。宋朝以后的海船多设厨房,以利熟食和热饮。郑和船队设有专载淡水的水船,在沿途“附近川泽及滨海港汉,汲取淡水”,“积贮仓储,以备用度”。这些都属于现代航海医学领域中的船舶卫生和营养给水卫生的范畴。
二、中国近代的航海医学
历代的海上香料进口,引进了国外医药知识,对我国的药物学、方剂学起到了充实和提高的作用。明朝后期,中国的航海活动一度消沉,但西洋医学随航海传入我国。明朝隆庆3年(1569年),西人在澳门设医院、药房等,至19世纪末,外国人在华共设医院70多所、诊所40余所。西方传教士也从中国带回大批中医药书藉。1656年,波兰来华传教士卜弥格在维也纳用拉丁文出版了《中国植物志》,是西方介绍中国本草学的最早文献。1846年中国黄宽随传教士赴美、英学医,回国后任中国海关医务处医官。此后,到海外学医者与日俱增,中西医药学开始了新的更多的交流。
1887年,清政府一购自英国的军舰航途归国,约90天抵达厦门,一些水兵发生脚气病,有的因此而死亡;后用麦面代替部分精白米后,脚气病患者明显减少。清朝海军《北洋海军章程》中已含卫生管理内容。
民国海军在抗日战争前夕已有较完备的卫生工作规章制度,同时期亦介绍了国外海军医学知识。据1935年民国海军统计,发病率顺位为皮肤病、外伤、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和传染病;死亡率顺位为传染病、外伤、全身性疾病。民国海军曾计划建造大小病院船各1艘,但未兑现。
中国近代海军始建于1865年。1889年在威海卫、旅顺口设立水师养病院,1892年海军部曾设立“天津总医院”,内含西医学堂、施医院、储药局三部分,先后改称“北洋西医学堂”和“海军军医学校”。中华民国时期,海军的舰队和学校所在地大都设置了医院或医疗机构。抗日战争结束后,南京、上海、青岛、台湾和福州的海军医院已初具规模,有的按现代医学要求设置科室,并从事一些科学研究工作。赴英国接舰的“重庆号”和“灵甫号”上医务人员,都在朴茨茅斯皇家医院受训,“重庆号”巡洋舰上设有简易手术室、X线室和病房,备有英国编的《海军军医手册》。
1873年,中国创建海港检疫制度,上海、厦门两地海关,先后制定了《海港卫生规则》,对进口船舶实施查验。此后,汕头、天津和汉口等海关相继设立检疫机构,各口岸由海关派遣医师对进港船只实施检疫。1929年,中华民国政府卫生部会同国际联监卫生组织进行联合调查,于1930年7月在上海建立“全国海港检疫总管理处”,统辖全国的海港检疫工作,并颁布《全国海港检疫条例》,统一管理沿海数十个检疫机构,一律易名为检疫所。
夜上海论坛三、中国现代的航海医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航海医学迅速发展,形成独立学科。就远洋运输业来看,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是我国目前最大的远洋运输公司,拥有远洋运输船只600多艘,计1500多万载重吨,还有众多的地方运输船队,航行于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多个港口,其运输能力、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国际标准。同时,海洋渔业、海上石油勘探、海洋调查和海上旅游业都得到很大发展。
夜上海论坛中国的客货轮大多设有医务室,配备训练有素的医务人员;无医务人员者,由其它船员兼任。大型科学考察船,综合补给船等医疗设施完备,能开展外科手术,接受伤病员治疗。中国已有专门的医疗救护艇和代医院船。研制了船舶环境有害因素的检测和控制措施,制订和颁布了有关船舶居住性方面的卫生学标准几十项,以及各类船舰的医务舱室布置及列装医疗设备标准,提高了船舶人一机-环境系统工程的总体效能。在潜水医学方面,除可对各种常规潜水作业提供安全可靠的医学保障外,还开展了大量的饱和潜水作业的医学保障研究;1989年初,成功地完成350m氦氧模拟饱和潜水和374m巡回潜水的实验研究。
1949年人民海军创建以来,完善各级卫生领导机构,组建了海军总医院、各舰队和基地的医院、疗养院以及防疫检验所。1954年成立了海军医学研究所,1960年开办海军卫生学校(后扩建为海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在第二军医大学设立海军医学系;70年代末,相继成立航海病医学专科中心、海上医疗救护中心、海洋药物研究中心等,形成了军事航海医学医、教、研的完整体系。中国海军完成了一系列海上巡航、演练和作战的卫勤保障;自80年代以来,在海军的历次舰艇编队远航、赴南极考察和南沙群岛巡逻等任务中,均有效地开展了医学保障工作,从而保证了舰员的健康和任务的完成。
中国沿海的较大港口目前均设有卫生检疫机构,承担着口岸的检疫查验、传染病监测、卫生监督、卫生处理、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国际海员健康体检、外藉船舶巡诊等工作;仅1992年就检疫入出境船舶25.7万艘[3j。通过消毒、除虫、灭鼠,湛江的麻斜港、青岛港等一批港口,成为无鼠害港口,上海吴淞港成为无嶂螂害港口。
中国现有从事航海医学的医、教、研人员数万人。国家交通部下属南通医学院设立了航海医学专业和航海医学研究所,还有上海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各远洋运输公司、海运局、内河航运局、港务局等,分别设有医院、疗养院和卫生防疫机构。1988年8月,已成立了全国性航海医学学术组织—隶属中华医学会的航海医学学会,并已数次参加国际航海医学学术交流会议。中国已出版了一批航海医学学术著作,如《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航海、潜水分册》、《水下医学》、《潜水医学》、《中国海军医学地理》、《航海心理学》等;《中华航海医学杂志》(季刊)今也创刊。
当前,中国航海医学研究的领域十分广泛,内容也很丰富。主要包括:
夜上海论坛1.研究航海环境对海员健康的影响及其防护措施:分析和消除船舶有害理化因素,控制舱室气体成份、温湿度、噪声、照明、振动和辐射等,以及远航食品和供水问题,制订相应的卫生学标准。
夜上海论坛2.研究提高航海人员耐力和工作效率的措施:提供生理、心理功能的监测手段、方法和参数,制订各种船舶人员的体格选拔标准和特殊检查方法。
3.为建造现代化新型船舶提供卫生学、人体工程学方面的科学数据,以期达到人一机一环境系统工程的最佳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和机器的作用。
夜上海论坛4.开展海上医疗救护和救生组织、装备、方法的研究,包括海上发生急重伤病的无线电医学咨询和后送。
夜上海论坛5.开展船舶卫生防疫和船员卫生保健的研究,包括传染病在船员中流行规律、流行因素和预防措施。研究航海疾病,如船员腰腿痛、皮肤病、牙病、胃病、心血管疾病等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以及抗晕船的研究。
6.研究制订潜水人员进行各种水下作业时的医学保障方案和安全减压制度,组织潜水和高压环境下的加压锻炼,保证顺利实施水下作业和援潜救生。
7.进行航海医学基础理论与应用的研究,从实际问题中深入探讨理论机理,从高科技方面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夜上海论坛中国将积极发展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在航海医学中的应用,并与各国开展广泛学术交流,为航海人员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一体化服务,努力在改革开放中发展中国的航海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