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资料文库 农村教育障碍及学院的使命范文

农村教育障碍及学院的使命范文

夜上海论坛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村教育障碍及学院的使命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农村教育障碍及学院的使命

一、“背农”而不“为农”:当前农村教育的现实困境

首先看基础教育的现状。基础教育即我们通常所称谓的义务教育,学制一般为九年,其服务对象是适龄的未成年人,教育目标主要是使青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并为提高全民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但是由于深受“应试教育”的毒害,这些教育目标在现实之中完全落空了。农村中基础教育的真实目标是向更高一级学校输送高分学生,它已经几乎成为选拔人才的工具,成为农村中的优秀青少年跳出“农门”、摆脱农村的重要路径。在这种极端功利主义的驱使之下,农村基础教育遭到严重的扭曲,背离了它的初衷。诚然,通过这条途径走出农村的优秀分子毕竟是少数而留下的自然是大多数,但这大多数所受的基础教育是残缺的和不完善的,因为由于应试的需要它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实践能力和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所以被农村基础教育机制筛漏的大多数青少年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他们虽然学过电学却不会安装灯泡,学过化学却不懂得如何给庄稼配制农药。显然,农村中的基础教育脱离了农业的实际,与农村的教育需求相背离,自然不能促进农村的发展、农业的振兴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而贫苦的农民是最讲究实惠的,既然接受基础教育,不能脱贫致富那就干脆趁早下地干活,农民很自然地抛弃了农村中的基础教育。近几年我国农村中小学辍学率、流失率的居高不下凸显着农民的这种选择,也昭示着当前农村教育艰难困惑的处境。其次看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农村中的职业技术教育显然要为农村、农业生产培养技术人才,更重要的是通过职业技术教育来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进而提升我国农业的现代化生产水平。

但是,现实中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不仅未能实现此目标,反而偏离了这个方向。因为目前许多农村职业技术学校是在为城市的工厂提供产业工人,它们所设置的课程以及所传授的技术与农业生产基本无涉,即使有相关联的知识也相当陈旧,而且课堂之中讲养鸭技术、黑板上面讲授嫁接方法的现象司空见惯、屡见不鲜。由于实践环节的缺乏,加之偏执于空腐的基础知识的讲授,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大多培养不出能够适应农村、适合农业生产发展的人才,更培养不出能够凭借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来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领头羊”。经由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大多凭自己掌握的初级技术奔向城市去谋生,也有相当一部分留在农村跟随父辈从事着锄耪镰割的传统农业劳作方式。现实告诉我们,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同样未能改变我国农村落后的面貌,也未能培养出能够振兴、发展农业生产的人才,它自然不能摆脱被农民抛弃的命运。综上所述,不论是农村的基础教育还是职业技术教育都未能够完成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生产力、培养现代农民的重要使命,它们都偏离了各自原本正确的教育目标,结果走上畸形发展之路而陷入困境。究其原因,则是农村中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非但没有真止扎根农村、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服务,反而陷入了城市化趋向的陷阱。也即是说,农村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都是针对城市而非农村的,通过它们培养出的优秀人才都流向了城市,而真正留在农村的少之又少。这种教育与其说是“为农”、“在农”的教育,毋宁说是“背农”、“离农”的教育,因为其通过选拔机制,将筛选出的农村的优秀人才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城市,使得原本人才贫瘠的农村更加“贫瘠”。之所以出现此种教育取向是因为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制社会结构没有得到正视,长久以来由于人为的制度安排在我国的农村和城市之间划出一道几乎不可逾越的鸿沟。无论是政策上还是实际利益的分享上,天平总是向城市倾斜,尽管它建立在对农村、农业、农民的盘剥之上。由于此种“城市中心”的偏执,自然促使农村逐渐边缘化。虽然没有中国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但是或许是思维惯性使然,当前农村中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仍在坚持城市化的取向,于是其在农村陷入困境也就在所难免了。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以及我国现代化进程的空前加速,农村近乎迟缓的现代化进程以及农村教育的现状让人产生迫在眉睫之感。显然,沿着当前农村教育的旧有路径继续前行只会愈走愈窄,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另辟新径。

二、“一身多任、同兴共赢”:农村社区学院的神圣使命

在寻觅农村教育发展新路径的过程中,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模式给予我们新的启迪。肇端于19世纪末的美国社会社区学院兼具转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补偿教育、社区教育和普通教育等多重教育职能于一体,其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原则,种类繁多、灵活多样,而且能够紧跟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以及人才需求情况的变化节奏做出适时的调整。由于其此种办学目标模式的多重性以及学科上的综合性和职能上的多样性,美国社区学院深刻地改变了美国高等教育的面貌,不仅使美国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和类型的分布更趋合理,而且扩大了美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并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更为重要的是,美国社区学院很好地满足了社区居民对转学教育、普通文化补习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文化娱乐服务等多种需要,为美国培养了大量技术型专业人才。鉴于美国社区学院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不断地改革和谋求发展,形成了锐意进取、竭诚服务的传统,非但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美国社会对高等职业人才的需求,同时亦赢得了自身的发展与壮大。所以虽然历经一个世纪的风雨洗礼,美国社区学院依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我们认为,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模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区学院是当前农村教育走出困境、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区学院本着服务农村、服务农业和服务农民的宗旨,将根深深地扎在农村,它将承担对农民的扫盲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等教育职能,同时为农村社区的文化建设服务。最为根本的是,农村社区学院通过发挥其教育职能将培养出适应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以提升我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并最终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总之,创建农村社区学院是一项“一举多得”的抉择。

首先,农村社区学院的创建顺应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民主化的潮流,它虽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大学,但却可以为农民提供层次较高的教育服务,尤其是向农民传授科技含量很高的农业生产技术。同时由于农村社区学院扎根农村以及其开放的入学标准,使广大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各种不同类别的教育服务,这不仅扩大了受教育人口的规模而且推进了教育民主化的进程,可以说是实现了农民“不出远门就能上大学”的希望。此外,农村社区学院面向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的农民而开设不同的课程,将极大地满足农村不同的教育需求。

其次,农村社区学院以自身的科学技术优势,为农业生产服务。它传授给农民以先进实用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培养农民的科学精神,使农民成为农村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有效力量。农村社区学院还可以凭借自身学科、知识、技术、人才、设施、信息等方面的优势直接参与农村综合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并在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上,通过与农民共同创办农业技术产区等合作项目,通过产学研的结合,不断开辟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而且通过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职业技术培训,农村社区学院使农民除却从事农业生产之外,还可以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农村社会服务来谋生或者增加收入。这为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转移农业富余的劳动力以及繁荣农村经济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夜上海论坛再者,农村社区学院强调面向农村社区,为农村社区服务,通过其教育职能的发挥使之成为农村社区的教育文化中心,通过实施各种发展计划以满足农村社区成员的各种需要并解决农村社区的各种问题,最终为实现农村社区的发展服务。农村社区学院通过提供成人教育、终身教育,为农民安排灵活多样的课程,机动灵活的授课时间,以吸引尽可能多的青年及成年农民参与学习,举办各种活动以吸纳更多农村社区成员,使社区生活与农村社区学院的命运息息相关。通过一系列的社区服务和社区教育活动,农村社区学院使学校的人力、物力充分为农民所利用,从而帮助农村社区形成凝聚力,培养农民的社区意识和社区自豪感,以加强农民的社区精神,提升整个社区的精神和道德风貌,实现农村社区的和谐发展。最后,由于我国农村地域广袤、差异显著,所以农村社区学院的建设除了要坚持“农村取向”之外,还应当注意避免“一刀切”和所谓的标准化,而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并强调灵活多变的办学方式,以免重蹈当前农村教育误入歧途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