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资料文库 传统艺术培训范文

传统艺术培训范文

夜上海论坛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传统艺术培训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传统艺术培训

高校艺术课堂形势政策论文

夜上海论坛【关键词】形势政策;课堂模式;语用学

新时代艺术事业逐渐走向开放包容、多元融合,作为祖国艺术事业接班人的高校艺术专业学生也呈现发展新特点,其既具备当代大学生的共性,也有着独特的个性。形势政策课堂是用好“青春话语”、传递好“青年声音”、做好“青年文章”的关键平台,是培养符合我国政治要求人才的重要摇篮。在新形势下,形势政策课堂承载着育人使命,目标定位愈加突显。然而,当下的形势政策课教育成果多收效甚微,思政教育者对其不够重视、上课模式与专业课大同小异、传统说教仍是主流,现状堪忧。笔者认为,形势政策课应以语言的交际魅力为突破口,增强思政教育者的语用能力,通过有效的课堂话语构建,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教师引导,围绕学生艺术专业需求,达到预期的交际效果,课堂教育成果自然能内化于学生内心。目前,以语用学为理论框架探索形势政策课堂模式的研究仍处于空白。基于语用学的形势政策课堂模式,使形势政策课从传统模式走向创新高效的模式,其研究具有深远意义。基于语用学的高校艺术专业形势政策课堂模式是从语用学的角度入手,以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为理论指导,构建课堂话语体系,立足艺术专业特色,编织配套活动,达到交际最大效果,以实现把形势政策课变成学生喜爱的课堂,使教学成果真正内化于心。

夜上海论坛 一、语用学与高校艺术专业形势政策课堂教学的结合

语用学研究始于语言哲学。不同语言学家对语用学有不同定义,其中以英国语言学家GeorgeYule、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荣誉退休教授GeoffreyLeech等人最具代表性。Yule(1996)认为,语用学是研究说话人意义的学问。美国语言学家GeorgiaGreen(1996)把语用学定义为“研究如何理解人们刻意表达的言语行为”。Leech(1983)则从语境角度定义语用学为:研究话语如何在情景中获得意义。语用学的定义仁者见仁,但归根结底是一门研究如何理解和使用语言,如何使语言合适、得体的学问(何自然、吴亚欣,2001)。语用学研究中有两条经典原则,分别是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礼貌原则是Leech于1983年针对交际中遵循合作原则中出现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有效的交际离不开礼貌这一前提,礼貌原则维护了交谈双方的均等地位。礼貌原则包含六项准则,每项准则又有两条次准则。如策略准则:尽量减少对别人不利的信息;尽量让别人多得益。慷慨准则:尽量减少利己的信息;尽量让自己少得益。赞誉准则:尽量减少对别人的指责;尽量多赞誉别人。谦逊准则:尽量减少赞誉自己;尽量多指责自己。赞同准则:尽量减少与别人分歧;尽量多赞同别人。同情准则:尽量减少与别人的对立情绪;尽量增加双方谅解。合作原则是美国语言学家H•P•Grice(1975)提出的语用学理论。合作原则是为了使会话顺利进行,交际双方都必须遵守的一条原则。合作原则有四个准则,各准则下又有次准则。一是质量准则,保证发出的信息是真实的:不发出虚假信息;不发出缺乏足够证据的信息。二是适量准则,发出的信息量应当适度:话语应包含交流所需的必要信息;话语信息要达到必要的量。三是关联准则,信息与交流内容有关联性。四是方式准则,选择受话者最能够理解的方式设计编排信息,要避免含糊其辞,避免歧义,简短精炼,条理、有序(孙一博、田云,2012)。当代高校艺术专业学生具有大学生共性,也具有其独特个性,表现为更加多元外放,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专业技能突出,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家庭条件好,吃苦精神较差;个体自我意识强烈,集体主义观念相对缺乏;实践活动能力强,易受社会因素影响;成才进取意识牢固,政治参与热情偏低(付瑶,2007)。基于传统说教模式的形势政策课堂在高校艺术专业学习中遇冷,面临着几大困境:一是填鸭式教学形式单一,学生抗拒情绪增强;二是专业术语充斥课堂,严重脱离学生自身实际;三是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大大削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语用学的高校艺术专业形势政策课堂模式,从言语交际效果出发,用学生喜欢听、乐于听的语言打通学生和教师交谈双方内心,紧紧围绕学生的主体地位,立足艺术专业特色,打造课堂配套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内发力。总而言之,新模式能联通语用学和思想政治教育,是把高校艺术专业形势政策课变成“教师有劲,学生爱听”思想政治教育高效平台的有益探索,其研究具有可行性和突破性,意义深远。

夜上海论坛 二、基于语用学的高校艺术专业形势政策课堂模式可操作性分析

(一)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培训,提升课堂语言运用能力加强对形势政策课教师的培训是打通学生内心、上好第一课堂的首要环节。传统的形势政策课培训,通常以课堂上的政治理论培训为主。几轮专家讲座专题培训,清晰地梳理形势政策课程理论体系,这是基本功,尤为必要。然而,仅仅停滞在理论层面的培训显然已无法适应当前艺术专业学生发展特点和内心需要,无法因材施教,结合专业特色,以学生主动接纳的范式上好形势政策课。思政教师队伍培训,应当分三步走。首先,理论为本,知识为先。按照传统模式,梳理好形势政策的课程理论体系,打好上好形势政策课的基本功,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后续的课堂话语和配套活动构建才能明确不含糊,坚定而有力;其次,分门别类,走进专业。学生的需求往往立足于本专业,要充分挖掘艺术专业与形势政策相结合的潜质。分门别类地按照学生专业,对接形势政策课教师进专业培训,如了解艺术专业培养目标、专业特色、艺术专业第二课堂情况等,构建与教授对象共同的背景图式,才能更好地为课堂话语体系的编织发力。最后,一切具备,语用发力。因为专业领域跨度较大,大部分形势政策课教师对语用学相关概念和经典准则运用几乎是一概不知,也没有意识到自身语用能力的提升是成功打入学生内心思想的有效途径。所以,聘请语用学专家对形势政策课教师队伍进行培训尤为必要,系统的语用知识介绍让教师了解语用学的基本理论体系、理解语用相关准则的实际运用、组织探讨语用理论在形势政策课堂的运用操作,提高其语用意识和语用能力,为后续课堂实践奠定扎实基础。

(二)精心构建课堂话语体系,成功交际打通学生内心语言是知识传播的载体,是学生感知的首要形式,言语表达的方式方法决定着教师与学生交际效果的达成程度。由此可见,形势政策课上教师的课堂话语显得尤为重要,充当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形式和先锋。思政教师要牢牢把握Leech礼貌六大原则,以此为理论框架,精心构建课堂话语体系,以达到最大交际效果,打通学生内心,形成师生共同的思想认同。以中国传统文化专题为例,根据礼貌原则的策略准则,教师构建课堂话语时要注意尽量减少对学生不利的信息,尽量让学生多得益。比如,在课堂开始,教师这样引导:“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同学们都是来自祖国大江南北,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域文化熏陶出不同的个性特点,大家可以想一想,家乡有哪些优秀传统文化,并交流一下,让更多人认识你的家乡和传统文化。”根据礼貌原则的赞誉准则,在学生进行回答后,教师进行反馈时,要注意先扬后抑,切不可直截了当批评学生缺点和不足。教师可以说:“你的观点很有自身的见解,说明有经过深入的思考,对家乡文化的认识也很深刻,如果能够结合所学专业来谈家乡的文化发展可能会更加全面。”根据礼貌原则的同情准则,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激起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持续引起共鸣,打通学生内心,使教学成果直抵思想深处。可以这样说:“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很多古朴建筑已经逐渐被高楼大厦取代,大家鲜能听到曾经的俗语、看到曾经的民俗活动,你的家乡是否也有此种情况?你又是怎么看待的?”这样即把现状转接到学生自身,引起学生同情和共情,唤起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基于语用的课堂话语体系构建,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教师用语言的交际效果紧密引导,打通学生内心,开辟思想政治教育通往学生思想深处的新路径。

夜上海论坛 (三)编织语用配套特色活动,实践体验凝聚教学成果在理论的成功输入后,还需通过实践配套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积极情感,内化教学成果。以Grice的合作原则为实践活动指导思想,根据其四大准则,形势政策课堂的语用配套活动要目的明确、内容与所学紧密相关、与专业特色相结合,特别注意活动介绍和连接的指示语要清晰明确不含糊、语言简短精炼,活动形式要采取学生熟悉且喜闻乐见的方式,调动其参与热情。例如,如果授课对象是声乐专业学生,教师可以开展“听曲识器”活动,可以“刚才咱们交流了许多传统乐器,相信在声乐方面,各位都是我的老师,咱们一起来欣赏曲子,大家比比看谁识别出来的乐器多”作为课程开场白;如果授课对象是美术专业学生,教师可以开展“看图识名”,播放传统著名图画作品,让学生在赏析的同时,发挥专业特长,猜作家和作品名;如果受众是表演系学生,教师还可组织小品表演,以表演形式诠释课上案例。立足专业、尊重专业、挖掘学生兴趣特点、组织语用活动话语、编织语用配套特色活动等,让学生在积极实践体验中凝聚出教学的成果。

继续阅读

艺术教育培训专业化教师的发展

【摘要】

夜上海论坛 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思想、学生活动行为等方面对新手型艺术教育培训教师进行培训,发现了运用微信平台进行教师培训的特点、存在的优势及不足之处,以及提出改进运用微信平台培训的建议。

【关键词】

微信;艺术教育;专业化教师

教师培训是新手型教师成长为专业型教师的其中一个主要途径,如何让新手型教师较好地掌握新课改的思想并将之贯彻到教学活动中,成为教师培训组织者应当思考的问题。而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学生和家长的重视,专业化的艺术教育老师不能满足各类要求。因此,对艺术教育专业老师的培训需要作为一项重要的课题。而研究发现,75.3%的教师所接受的教师培训为短期的集中培训。其中44%的被调查教师认为,传统的教师培训形式后期支持不足,28%的人认为传统的教师培训结束后几乎无法继续及时地获得新知识,还有25%的人觉得传统培训模式中与专家的联系不够紧密,基本上培训结束后就无法及时的与专家进行沟通。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师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师传统培训的弱点,支撑起教师在传统培训结束后的继续再学习活动。微信的便利操作也使教师们可以方便的进行学习。因此,基于微信平台的艺术教育培训专业化教师的培训方法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总结运用微信平台进行专业化教师培训的特点、优势及不足之处,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1.基于微信平台的教师培训的主要特点

夜上海论坛 (1)培训内容容量小,主题明确;(2)微培训时间短,教师可以自主选择培训内容或是视频进行观看,使培训者可以集中精力观看某一段视频或是学习内容;(3)微培训内容的选择范围广泛,可以是学科知识内容,也可以是上课时所遇到的课堂秩序问题,或是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还可以是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等等;(4)教师微培训是在信息化技术环境的支持下进行的,主要依托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培训;(5)教师微培训是以教师为中心,重视资源、学习策略的提供。

夜上海论坛 2.基于微信平台的艺术教育培训的优势

继续阅读

谈大数据时代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

夜上海论坛【摘 要】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具有极强现实意义的应用型学科,它是依托社会发展的,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了便捷,行业需要发展,教育需要转型。本文主要提出了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足以培养出适应时展的设计师,需要从教师培训、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模式的角度创新,以确保学生在快速变革的社会和科技面前,能够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关键词】大数据;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创新

夜上海论坛 全球疫情的影响,加快了科技发展的脚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技术手段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工作与生活的便捷。同时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也要与时俱进,积极学习新的技术手段,改变教学模式。大数据时代,应该打破传统,创新教学模式,培养适应时展的设计师,那么需要对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进行转型,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快速变革的社会,能够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目前高校的培养方案中,针对艺术设计专业设置的课程都是传统教学中遗留下来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涉及专业技术手段的课程都是围绕着设计专业开设的软件设计制作课程,但在如今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校内老师的教学能力不足以应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碰到的社会问题。对于适合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开设的设计心理学、社会学、用户行为分析、市场调研、方法论等能够帮助学生工作后更好实现设计价值的课程,开设的学校却少之又少,有的高校设计专业根本没有涉及,也没有专业的老师去胜任。如果与企业进行联合培养,互助教学,应该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作为应用型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需要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以适应当下大数据背景,才能培养出毕业后能直接与社会接轨的应用型人才。

一、创新高校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专业教师跨界培训计划

结合国家对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提出嵌入式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制定针对专业教师跨界培训的计划与方案。

二、互联网大数据新时代高校教育需要校企跨界融合

夜上海论坛 互联网在当下是一种全新业态,当它与各行业结合在一起时,就是一种“跨界”。“跨界”意味着改变,意味着对自身行当的重新改变,冲破原有的模式,跨入新的起点,进行融合、创新,这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当然,这其中包含着信息的整合,自身的创新,甚至自我身份的转变。

(一)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实行线上跨界学习模式。打破常规的课堂教学,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主张企业线上课程的嵌入,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可以进入企业网站,借助企业大数据平台进行网络学习。企业可在网站专门设立校企合作项目和网络授课资源,能够让专业老师和学生更容易接触到企业的市场需求,通过实战项目,使企业和学生做到双向选择,为将来企业的招聘和学生的择业做好前期铺垫。

继续阅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艺术教育

夜上海论坛【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精神源泉。高校艺术教育承担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和使命,需要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培养当代大学生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本文从丰富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创新艺术教育课程教学方法、建设艺术教育师资队伍、搭建艺术创作实践平台等几个方面阐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艺术教育的教学途径。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教学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观念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是多方面的,如国画、书法、古文、诗词、乐曲、舞蹈、戏剧、节日等。艺术教育是传播传统文化、培养艺术传承者的重要途径。高校艺术教育应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切实加强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通过高校艺术教育平台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引导大学生树立爱国情怀,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为社会培养更多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艺术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的艺术教育,应根植于本民族传统文化这块土壤。中华文化蕴含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崇德尚义”等核心理念,是中华民族漫长发展历程中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需要我们努力传承和弘扬。中国绘画、书法、建筑、园林等艺术都体现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和谐等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艺术教育思想,用文艺培养人的品德,陶冶人的性情。孔子重视和推广的乐教思想,对现今的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国艺术审美教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了丰厚的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将优秀传统文化引入高校艺术教育课程,能极大地丰富大学生艺术教育内容,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顺应新时展的思想需求。艺术教育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促使受教者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从而不知不觉发现人生的真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要随时展不断进步。

一、丰富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

高校艺术教育课程要充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课程资源,达到教学效果的有效提高。教学课程应做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找到两者相互支撑的平衡点;加大对古文经典、国画、书法、戏曲等传统文化的教育,丰富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融入课堂。高校要结合大学生的专业学习特点,恰当地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选择优秀的传播传统文化的教材,给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一个科学、规范的文本,充分利用教材内容体现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教师要向学生全方位地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艺术教育课程应注重品鉴,发挥经典艺术作品的审美和教育功能,引导学生领会优秀民族文化的艺术美,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个人修养。戏曲是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戏曲艺术不断丰富、革新与发展,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但如今由于各种新生艺术的出现,尤其是流行音乐的影响,大学生对戏曲的认知非常匮乏。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戏曲文化的传播,通过经典作品赏析,让学生深刻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同样,民族音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也要引起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四艺之首“琴”的讲授中,教师可以通过鉴赏古曲、讲解琴的历史演变和作品特点,让学生对琴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给爱好民乐的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平台。艺术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课程特点,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如从古典诗词歌赋中寻求人生哲理,从中国绘画、书法中体会笔墨精神和美学思想,从中国民乐和戏曲艺术中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等。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不能浮于表面,要挖掘其内涵,掌握其精髓。对于中国绘画的理解,要高出作品形式之美,从作品中感悟生动的气韵以及精神内涵。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山水画影响深远,如道家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促使创作者超尘出世,在自然中追求天然之美,以虚静合一获取人生的自由,在山水中注入作者的人生理想与生活品位。对艺术作品的解读要上升到领悟升华阶段,深刻感悟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民族气质。同样的,对民乐和戏曲的学习,也不能只是简单地赏析艺术作品,而要深入挖掘作品蕴含的文化精髓,使受教者在学习中体悟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传统。

二、创新高校艺术教育课程教学方法,加强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夜上海论坛 在高校艺术课程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不同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呈现出来,发挥艺术教育的导向和引领作用,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要建立校内传统文化的课程平台,打造贴近高校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品牌栏目,为在校学生开发针对性较强的在线教学资源,如开设国学经典阅读微课程,打造关于“琴棋书画”、礼仪等学生感兴趣的栏目,充分发掘当地的民俗资源,开发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等,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充分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搜集感兴趣的民族文化资料,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如艺术概论课程中的戏曲艺术章节,可以让学生课下搜集自己喜欢的地方剧种资料,对戏曲的发展演变过程、艺术特点及代表作品进行归纳总结。通过资料的搜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更加透彻。教学中可以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互联网传播的优势相结合。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丰富的在线课程或教师录制好的讲解视频,在课堂上经老师的帮助和其他同学的协助完成知识内化的过程,让自己真正成为课堂主体。教师要充分准备艺术教育课程的相关资料,精心制作关于传统文化的微课视频,如学习魏晋艺术,可以结合时代背景、艺术作品风格、代表人物等展开介绍,充分体现魏晋艺术精神之美。视频要结合画面加入自己的解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互动交流,利用微信、QQ群等新媒体手段,建立学习群组进行交流。教师及时传统文化的相关学习资料,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真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作为教育的执行者,同时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播者,教师队伍对艺术教育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和作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只有自身具备传统文化的学识与修养,才能正确引导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教师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厚的底蕴,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当今社会对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要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也要具备“琴棋书画”各项技能。高校要激励广大教师重视和坚持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通过培训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修养以及对传统技艺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培训平台学习传统文化,或参加高校举办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培训研讨会等。高校也可以聘请校外专家或民间艺人到学校为师生做现场指导和讲授,实现高校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的良性互动,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建设强大优秀的教育师资队伍,能有效地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搭建艺术创作实践平台,营造校园传统文化氛围

继续阅读

群众文化需求下民间戏剧题材创新策略

夜上海论坛【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戏剧走向市场,是必然的趋势。新时代背景下,群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群众对传统民间戏剧的文化需求同时也驱动着传统民间戏剧题材的创新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湛江的民间戏剧市场开始萌芽。经过发展和快速成长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卖方市场,买方市场,中介市场,演员培训,演员流通,导演,剧本,舞台艺术等方面,戏剧市场变得越来越明显。五大市场的生产要素逐步形成,并已初具规模。在此背景下,本着传统民间戏剧题材的创新要着力于保护传承民族民间戏剧,同时也要发展新时代精神的目的。本文提出新时代群众文化需求驱动下湛江民间戏剧题材创新策略研究。

【关键词】新时代;民间戏剧;题材创新;策略

夜上海论坛 一、新时代社会背景

夜上海论坛 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民的生活节奏加快,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不断交融碰撞,新鲜事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也需要不断创新发展。而面临着西方快餐式文化的影响,当代年轻人可能无法领悟传统文化作品的思想情感。作为民族文化中较为重要和典型的民间戏剧文化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民族历史和生活的文化符号。蕴含传统文化的气息。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民间戏剧题材也要创新和发展,既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也要结合新时代精神进行题材创新和发展。

二、湛江民间戏剧发展现状及问题

湛江民间戏曲历史悠久,经过不断发展,现主要有民间木偶戏和地方戏曲两大类。湛江民间木偶戏分为粤西白戏(原称安铺白戏,又叫白戏仔)、吴川木偶戏和黎戏。湛江地方戏曲只有雷剧和粤剧。以湛江民间戏剧为例:湛江民间戏剧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主要历经“劝说世界歌”,“姑娘歌”,“湛江民间戏”,“大班歌”四个时期,逐渐发展形成了比较成熟,非常有特色的地方戏剧。湛江民间戏剧在雷州半岛流传很广,在基层活跃的文化生活中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它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但是,如今湛江民间戏剧的发展并不乐观。戏剧表演市场的不公平竞争变得越来越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民间戏剧团之间相互压低演出价格,相互争抢演出台期。雷州半岛每年约有4万台期湛江民间戏剧表演,有近200家剧团或民间戏剧演出公司,这样算下来每个戏剧团或演出公司平均每年的演出台期大约为200场。然而,民间戏剧团和戏剧演员之间的合同是以年来算的。通过这种方式,将近一半的时间是戏剧团是没有演出场次的,这样档期较少的民间戏剧团就会面临较大的生存挑战,剧团面临巨大的资金方面的压力。因此,团队负责人(当地称为戏剧班子)就需要尽力寻找演出机会。无视职业道德的民间戏剧班子也屡见不鲜,他们压低戏剧演出价格并与竞争对手争抢演出机会,甚至会恶性争抢别的戏剧班子的戏剧演员。在湛江,民间戏剧并没有正式的专业培训机构,大部分戏剧演员都是临时学习的表演,这造就了湛江民间戏剧的专业人才的缺乏。一些在社会上得到认可的稍有名气的戏剧演员,基本都被很多戏剧团用高价争抢,互相抬价,这也就给了这些名气演员相当大的空间去钻市场空子,自然地造成了湛江民间戏剧如今不良的市场运作模式。

湛江民间戏剧市场的管理工作有待进步。戏剧表演市场出现的不良市场运作模式,与管理工作的缺失有很大关系。缺失民间戏剧表演市场的科学管理工作:首先,湛江民间戏剧表演市场准入条件过于宽松。其次,民间戏剧管理部门对那些无证的开展戏剧演出的戏剧团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取缔不及时,而正是这些无证的戏剧团很大程度上扰乱了民间戏剧市场。最后管理部门也没有对民间戏剧演员的演出资格进行考试认证等。文化部门放任民间戏剧演出,缺少有效的管理监督办法。由于现在湛江民间戏剧表演市场的混乱,湛江民间戏剧的艺术水平是在逐年下降的,很多从事湛江民间戏剧表演的年轻人并没有接受专业的戏剧表演教育,仅仅是在各民间戏剧团跟班学习。他们多数也是边学边玩的态度,缺乏扎实的基本功。同时演员表演水平的降低也影响到观众的兴趣,长久下去,湛江民间戏剧的发展现状就面临许多挑战。在缺乏专业的民间戏剧人才教育培训的机构和学校的情况下,湛江民间戏剧人才容易出现断层,虽然在改革开放以来,雷州民间戏剧出现了快速发展的趋势,民间戏剧产业似乎也产生了各类人才,但是在戏剧剧本的创新创作方面已经出现了诸多问题,青年人才对民间戏剧的剧本创作很少有兴趣,而且民间戏剧导演人才也非常的缺失,在民间戏剧的传承和创新方面鲜有优质的作品出现,这也对民间戏剧表演市场产生了一定影响。在新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在随时代不断变化,湛江民间戏剧题材如何有效地结合传统经典和新时代精神,也是剧本创作中的一大挑战。在新时代、新观众、新需求的驱动下,结合新时代精神,创新湛江民间戏剧题材是更好实现湛江民间戏剧市场发展的最佳途径,也是最大难点和问题。

夜上海论坛 三、民间戏剧题材创新与新时代精神

继续阅读

高职美术教学语言艺术探析

夜上海论坛摘要:美术既属于一种情感抒发的载体,也是人类最直观的视觉语言。国家对于美术的重视,使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美术学生的重担,但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太过注重讲授知识,而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最终致使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创新能力丧失。高职院校美术学生承担着人类文明艺术传承的重要责任,但是由于诸多问题的出现,很难完成传承与弘扬我国特色美术文化的任务。基于这一情况,文章主要就高职美术教学中教学语言艺术做了简要的分析,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高职美术教学的质量,从而促进我国美术教育进一步发展,使高职美术生能够肩负起弘扬我国传统美术艺术文化的重担。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高职美术教学;教学语言;语言艺术

近些年来,由于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创新能力是如今社会衡量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美术教育重点是培养美术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水平。高职院校美术教师应积极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勇于尝试对美术教学的创新,更好引导学生学习美术的乐趣。随着我国高职美术教师对于高职美术教学中教学语言艺术的研究不断深入,经过长时间的实践调查研究发现,教学语言艺术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美术教育的整体质量。但是现阶段,高职美术教师在实际讲课期间仍然存在着教学语言方面的问题,基于这一情况,相关的高职美术教师必须要从语言艺术的角度着手进行具体的高职美术教学优化工作,从而不断地提升高职美术教学的质量。

夜上海论坛 一、高职美术教师教学语言运用的问题分析

现代素质教育是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师应当积极地扩展学生的创造力,更好地促进培养学生的创新水平。在高职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五点不足分别是:第一,教师教育思维受到束缚。教师受到传统的教育思想束缚,在课堂上开展教学活动时,大多数的教师都是按照传统的教育方法理念教课,严格地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学习,学生的创新想象力被压制着,教师太过于注重教课评价,所以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第二,高职院校缺乏对学生文化底蕴的重视。现在高校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学校的规模变大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不一样,而高职院校只注重学生的技能,忽视了学生的文化底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创造思维。第三,高职美术教师在实际工作期间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从现实的角度分析,沟通交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必须要做的一件工作。但是经调查研究显示,现阶段,我国部分高职美术教师在实际工作期间,并没有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同时也没有应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形式将各项知识点表述出来,只是单一地照本宣读教材当中的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知识。长此以往,高职美术教学中的教学语言艺术魅力不仅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还会极大地降低高职美术教育教学的质量以及高职美术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第四,高职美术教师在开展教学评价的过程当中,所运用的评价语言存在问题。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期间,会采用一些过激的语言,来告诉学生其在学习过程当中所存在的错误之处,甚至还会说出一些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话语,并没有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正向评价。第五,现在成功的美术艺术作品一直在被模仿,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使国与国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多,一些西方国家的艺术远超于国内,而西方国家美术教育也比较领先,使得一些教师不断地夸大西方艺术的成果,让学生对美术教育产生了错误的认识,一直模仿国外的美术作品,降低了学生自身的思维创造。

夜上海论坛 二、高职美术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有效应用分析

(一)高职美术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更好地引入课题美术作为一门艺术的课程,教师怎样引入新的教学课程是关键。很好的情景引入可以使学生非常有兴趣把精力投入在本节课。因此,教师应当结合所要学习的课程,设计一个有魅力的教学内容,更好地为学生展现一个有良好气氛的课堂环境,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记住本节课的美术知识,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作为一位引导者,教师需要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让课堂上的气氛更加活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师应改变上课和学生沟通的语言美术的课程跟其他的课程不一样,美术需要学生之间的沟通,有时候也需要几个人来完成一幅作品。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室中有些学生可能会离开自己的座位,可能在整个上课过程中,课堂的秩序会失控。在这段时间,美术教师不要严格地去教育学生,这样学生当时会安静下来,过不了一会,学生就又会继续沟通。这时就需要教师用充满艺术性的语言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现在所做的事情是不对的。教师还应该告诉学生,课堂上进行交流是为了整个班级一起进步,而不是一起退步的。教师通过各种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课堂上的学习才会更加顺利地进行。

继续阅读

谈杂技艺术人才的培养问题

夜上海论坛随着我国杂技艺术的不断发展,做好杂技教学的现代化,探索杂技人才培养新模式成为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事业的重中之重。本文在介绍了我国杂技艺术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中存在的教学方法缺乏系统性科学性、文化教育不足、教学观念落后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杂技艺术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文化复兴的浪潮日益高涨,杂技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家的重视。但另一方面,由于各种现代娱乐方式的冲击,杂技艺术也面临着观众需求不断变化的压力,多元化的创作模式以及杂技舞台剧结合的发展趋势对杂技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培养模式和现实发展之间的冲突越来越严重,正成为制约我国杂技艺术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我国杂技艺术当前人才培养现状

以家庭传承为基础的传统模式。在我国传统杂技传承中,比较典型的模式是家庭、家族为单位的父子相承、亲属相承,具有规模小、结构分散的特点。在我国数千年的杂技艺术发展史中,最早就是从身怀奇技的街头卖艺开始,大部分是家族形式的杂技班。在家族模式的经营管理中,杂技技术传承缺乏系统和科学的教学,难以满足现代杂技艺术的发展。与此同时,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人们就业选择大大拓展,很多杂技家族年轻后代也不愿意从事需要从小艰苦训练的杂技行业,从而导致家族传承的杂技培养模式逐渐式微。杂技团师傅教育模式。杂技团教育模式大规模发展主要开始于建国初期,各个地方政府通过整合民间杂技艺人成立杂技团,再由杂技团师傅传授杂技技术。相比家庭传承模式,杂技团师傅人数更多,能够传授的杂技技术更为全面,教育质量也更高。与此同时,各个地方杂技团为了发展自身特色,还会有针对性地结合舞台需求,培养团内杂技艺人的舞蹈和音乐等方面技能,增加了杂技艺人的发展空间。近年来,由于杂技团自身的转企改制等,面对市场竞争,传统杂技团生存困难,除了少数知名杂技团之外,大量杂技团只能勉强维持自身生存,面临难以吸收年轻杂技学员的困境。艺术培训学校教育模式。艺术培训学校模式是目前发展最为成熟的杂技教育模式,也是我国杂技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现代杂技艺术的发展对杂技从业人员的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催生了更加专业化的培养需求。新的杂技表演环境要求杂技表演和舞台剧、音乐剧等不同艺术形式进行结合,对杂技演员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各个方面都需要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为了实现杂技人才培养和杂技艺术研究需求,很多地方都成立了专门的杂技艺术培养学校。这些专业杂技艺术培养学校不仅仅着力于杂技艺术人才的培养,还成为我国杂技艺术创新研究的重要基地。

二、当前杂技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经验教学为主,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在当前杂技人才培养中,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措施,基本以各个杂技团、地方杂技学校凭借自身经验独立教学为主,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流程。相比戏曲、舞蹈等其他艺术表演形式,杂技教学在理论研究上也比较薄弱,正规教材比较少,大部分教学都是通过老杂技演员的舞台经验和学习经验,对新技术和新表演形式的研究有限。特别是在一些较小的杂技团,老杂技演员自身表演形式也难以满足当前发展趋势,年轻学生学习后发展前景有限。文化教育不足,学生成长性不足。在目前全国各地的专业杂技学校中,大部分杂技学校教学内容都是以专业方面的内容为主,缺乏对年轻学员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的培养。面对当前杂技艺术受众越来越少的趋势,传统杂技艺术必须不断创新方能获得新生,要求新的杂技从业人员不仅要懂杂技的“技”,更要懂市场和观众的审美,通过将杂技和舞台剧、音乐剧甚至动画等新型艺术形式结合不断扩大杂技表演的市场。在当前国内一些杂技艺术学校中,虽然也设置了文化和艺术课程,但是教育内容都非常形式化,没有真正做到对学生文化艺术修养培养的重视。杂技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粹,各级文化部门也非常重视杂技艺术。要真正做到不断扩大其文化影响力,要求年轻的杂技从业人员具有更加开阔的文化视野,将杂技技术和我国传统文化、流行文化相结合,不断创造美的艺术表演。教学观念滞后,不能适应社会文化发展。在目前杂技人才培养体系中,大部分教育都是均是围绕杂技技艺的训练培养,相比舞台表演等专业学生,杂技学校学员不仅学历层次上处于弱势,而且综合文化修养上也存在不足,从而导致就业渠道狭窄。国内的杂技学校教学中,和杂技相关的综合性教学内容还比较少,极大地限制了杂技专业学生的发展前景。由于杂技艺术的特殊性,很多演员生命时间不长,但是除了少数的杂技团、杂技学校老师职位,大部分杂技演员并没有好的退出渠道。此外,因为杂技教学没有舞蹈、音乐等专业的社会培训需求大,杂技演员也很难通过提供社会培训等方式实现再就业。专业培养内容有限,从业范围狭窄,退出渠道狭窄等诸多原因导致愿意学习杂技艺术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

三、杂技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夜上海论坛 加强教师队伍培养,增进教育科学性。加强杂技人才的培养首先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不仅仅需要杂技技术,还需要文化课程和其他相关艺术表演培养。在老师自身素质上,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具有专业技能的同时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为了满足不断变化的杂技表演市场需求环境,杂技专业学校老师也要定期安排专业化的培养进修,帮助其规范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方法,开阔教学视野。同时,为了满足杂技舞台剧等新艺术形式的发展需求,杂技专业学校还应当聘请能够融合杂技表演、音乐剧、舞台剧等多种艺术的专业师资,培养懂杂技的舞美人员、灯光人员、音乐人员、编导等专业性人才。杂技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发展较晚,相关理论资料也较少。在杂技教师队伍的培养上要多参考其他艺术专业的发展路径,制订科学的教师培养计划。首先在杂技理论研究上,要加强杂技专业人员的理论知识培养,让其能够更好地将自身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成果的转化。其次要规范教学体系,通过相关管理部门牵头,设置科学的杂技教学课程,并针对课程教学需求编制规范的教材。最后,杂技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对内部人才的挖掘,还需要不断吸引外部优秀人才。杂技专业院校的教师队伍中要增加其他艺术门类专业老师,让杂技专业学生也能够通过选修等方式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拓展自身发展空间。增强文化教育,培养高素质学生。随着杂技艺术表演形式的不断发展,传统单纯的杂技表演已经很难获得观众的青睐,杂技人才培养同样要改变单一的技术培养路线。在杂技学校的教学中,要增加学生文化素养的教学,培养每一个杂技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教学课程设置上,要具有科学性和可实践性,重点加强学生杂技技术练习的同时,提供必要的文化课程教学、审美能力教学等。为了促进杂技行业的长期发展,还应当重视对杂技相关的舞美、音乐乃至管理、营销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毕业后、退役后能够有更多的就业渠道,减少家长对只学习杂技没有前途的顾虑。杂技艺术的发展不仅仅需要优秀的演员,也需要优秀的导演、优秀的舞美、优秀的场务和优秀的理论人员。唯有培养杂技学生长期自主学习的习惯,多阅读杂技艺术相关的专业书籍,多学习不同类型知识,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之外的能力,方能更好地促进自身和杂技行业的发展。加强和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教学。艺术表演的目标是为了带给观众美的享受,杂技学员不仅仅需要懂技术,更需要懂艺术。在传统杂技学校课程之外,要增加艺术修养的熏陶,为杂技学校学生多提供一些舞蹈、音乐、摄像等艺术课程教学,培养学生杂技专业之外的其他特长,潜移默化中提升所有杂技专业学生的艺术修养。在杂技学校的教学中,要结合杂技行业发展现状,多加强基于杂技的不同艺术形式融合教学。做好杂技基本功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基本的舞蹈功底,音乐功底等。开展多种艺术融合教学不仅仅是做好课堂教学,更要多开展综合性的杂技舞台剧、音乐剧等公开表演,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除了学校自身组织的表演活动之外,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定期选派优异的学员到合作企业进行实习表演,通过真正的商业化渠道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习动力。

夜上海论坛 四、总结

继续阅读

综合性大学艺术人才论文

1艺术专业扩招的矛盾

夜上海论坛 “扩招后遗症”是长期以来困扰综合性高校艺术专业发展的话题。它指的是由于扩大招生名额,尽管给了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是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比如毫无控制地增长的学生数量使得原来固有的教育资源短缺,学校空间也就相对缩小,这些问题一方面跟政府重视不够,教育投入不足有关,另一方面也跟综合性大学的艺术专业不受办学单位重视有关,所以各方面发展都显得捉襟见肘。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各大高校在响应政府提高入学率,满足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愿望的号召,也应客观地判断自己的能力,冷静地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高校办学必须要遵循人才培养的规律,要根据自己的教学能力来控制招生的量,在提高教育资源搭配和教育质量的同时,慢慢扩大招生的速度。面对经济诱惑的时候,要舍得放弃,爆炸性增长的学生只会给学校带来更大的压力,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更多高校关注的是完成招生指标和学费收入,但随着学生数的增加,以及紧跟而来对软硬件的要求,其教学能力已大大透支,不幸的是,这些因素往往被办学者忽略不计了。

夜上海论坛 2艺术教育与民族艺术脱节

夜上海论坛 前文谈到了综合性大学的一个学科特性———“基础性”。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之一,艺术学科也不例外。除了在中国戏曲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少量专业艺术院校外设有民族艺术方面的课程,中国基本上所有的综合性大学中的艺术学科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中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一些共同点:占主导地位的西方文化和西方艺术,中国的民族艺术只是主要课程中的一些点缀,大部分都是选修课。导致这样的原因很简单,西方的文化,艺术一直以来都有着系统的理论,而我们的民族文化则是没有系统的,散在全国各民族地区,已经边缘化。西方文化和艺术在课程教材方面也比较厚实,而我们国家的文化、艺术没有一本系统的理论专著。在此情况下,大学和我们国家的努力,艺术的发展和繁荣的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错位,难以实现我们国家民族艺术后备人才的开发和交付。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现行的综合性大学里面的艺术教育都是建立在西方艺术的内容和体系之上,我们越是培养艺术人才,它越离我们的愿望———弘扬民族艺术传统、民族艺术精神的发展就越远。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我们不仅训练他们蔑视这些民族艺术,以至于他们没有能力去探索、继承和发扬这些民族传统艺术。我国很多少数民族习俗至今仍保留着十分原生态的民族艺术,艺术教育资源十分丰富,但该地区的学校却常常抱怨无法开展艺术教育。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现行的艺术教育都是建立在钢琴、风琴、油画、水彩画等西风艺术元素之上的。而且这些地区教授艺术专业的老师曾经也接受过高校的西式艺术教育,在他们眼里,没有钢琴就没有办法开展艺术教育。事实上,这些老师们碰到的尴尬,在我们现行艺术教育体制下的人才培养中,是具有一定典型性的,正说明我们的艺术教育已远离了我们民族艺术的现实土壤。

3艺术教育改革探索

3.1课程体系改革课程体系是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的具体化,也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没有合理的课程体系就无法执行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的任务,也无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一般综合性大学里面艺术学院的课程设置,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选修课几个部分构成,这些课程以西方艺术教育内容为主,注重的多是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理论方面的培养,民族艺术涉及极少,实践动手能力也培养不足,不能适应新世纪对艺术人才能力的需求。因此,综合性大学在进行课程改革渗透文理知识的过程中,让艺术学科的学生在提升基本专业素质的同时,也需要设置强化实践能力的课程,把动手能力深入到教学当中。同时,为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更应增加信息化教育和外语教学的比重。这样,艺术专业的学生在走出校园的时候,不再只是象牙塔里面的幻想者,而是能够进行实干的优秀从业人员。

3.2提升硬件基础工作为解决“扩招后遗症”问题,综合性大学在应对扩招压力的同时,必须进行课程方面的改革,使得学生适应将来的社会需求,同时也应加强对艺术专业的硬件和师资能力的建设,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学校也可以和一些文化产业实体进行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制度,在提升硬件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3建立综合性大学艺术专业人才选拔机制艺术科学有其个性的发展规律,综合性大学理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独特人才选拔机制。我国高校艺术类专业大都采取的是提前进行由学校命题评卷的统一考试,专业成绩优秀者参加全国统一的文化课考试的录取办法,此举对选拔优秀艺术考生产生了一定的限制。一般而言,高考的文化成绩往往成为决定录取的主要因素,但为了有利于高等学校多元化选拔人才,综合性高校应该建立独特的选拔人才机制,比如应实行自主招生,通过艺术专业自主招生能够有效发掘艺术人才的潜质,为有专业特长的个性人才提供更人性化进入名校的机会。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