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资料文库 非遗艺术专业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口译策略范文

非遗艺术专业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口译策略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非遗艺术专业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口译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非遗艺术专业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口译策略

摘要:

随着高校非遗艺术专业的迅速发展,在跨文化交际的口译过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在释意理论的指导下,译员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意识,研究分析相对应的口译策略,为高校非遗艺术专业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

非遗艺术专业;口译策略研究;跨文化交际

夜上海论坛高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场所之一,是教育的区域特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本土特征的完美结合,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在于它的唯一性、独有性和排他性,以及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因此,非遗文化的独有性让其在外语语言文化中很难实现文化对等,常出现词汇缺失、多种不统一的术语译名、死译误译等现象。陈芳蓉认为非遗的英译大致具有三大难点:民族特色鲜明的非遗名称翻译、文化专有项的翻译、汉语意合到英语形合的转换[1]。

一、高校非遗艺术专业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策略

口译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翻译传播行为,有别于笔译的最大区别就是当下性、即时性。口译当下性要求的直接结果是双语转换中语义和形式对应幅度和容限的扩大化。由于译员必须快速作出反应以保持自然的谈话进程和速度,就不能要求他出口成章传播话语,口语用词精到、文句组织程度高、逻辑严密[2]。语义和形式对应幅度和容限的扩大化是口译传播的基本应对策略之一。释意学派的勒代雷认为口译即释意,释意原理的三角程序为:从讲话的有声符号出发,经过语义和认知知识融合的非语言过程,构成篇章的片段意义从而开始重新表达。与原文比较,译文是意义对等;译文再现的不是语言形式,而是内容和情感[3]。

(一)口译的文化翻译对策高校非遗艺术专业英译的目的是为了非遗文化艺术的对外传播和可持续发展性。口译作为一种通过语言媒介把一种文化传播到另一种文化的活动,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和融合,早就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那么,很显然,高校非遗艺术专业的口译就是关于文化的跨语言解释行为。出于文化翻译的基本目的以及策略上的考量,口译员们被要求尽力将原语文化传播到目的语中,以SL文化丰富TL文化。而由于非遗文化的独特性,面对诸如此类的差异,口译的基本对策只能是顺应,表现出因势利导的适应性:将原语顺顺畅畅地解释到译语中,使对方理解。

(二)口译的推理策略在非遗艺术类口译中,推理的目的是准确的话语理解,其中包括从词语到句段的意义及意向,以及顺畅的思维表述。口译的推理是以语境化为依据的推理。Kramsch认为按语境化推理要把握三个参照系:verbalsigns(言语符号),paraverbalsigns(超言语符号)和non-verbalsigns(非言语符号)。所谓的推理是合理推理,口译中遇到不知道的东西是常有的事,此时一定要实事求是地进行推理,不要主观臆测。非遗文化口译中,合理推理的前提条件就是百科知识尤其是非遗文化知识的储备,推理能力的发挥也必然以知识系统作先导和后备。因此,口译员必须终身学习,不断更新开放的知识系统以便理解不同的语境。

夜上海论坛(三)口译心理调控对策口译的工作现场往往令人神情紧张,而心理压力则会干扰译员注意的稳定性,并且会给人的工作能力发挥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减轻、消除心理压力也是非遗艺术类口译过程的重要环节。译员应当平静理性地掌握、调节自己的心理状况,做好充分地事前准备,及时掌握尽可能详尽的非遗艺术文化背景材料和动态咨询,并争取与相关人员做好沟通配合,做到胸有成竹。另外,平时也应当强化口译的基础训练和专业训练,做到熟能生巧,这是最根本的心理稳定因素。

夜上海论坛二、高校非遗艺术专业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方法论

为了保证非遗艺术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传播效果,清晰、简要、忠实应该是口译方法论的原则和标准,所有的方法都要以对SL意义的清晰解释和表述为基本的价值标准。

夜上海论坛(一)释意释意的核心就是“脱离原语言外壳”,脱离原语言外壳是理解一篇文章和用另一语言重新表达间的一个阶段。指语言符号引发产生的认知和情感意义,是对语言符号的跨越。比如在某高校非遗艺术专业的对外交流会议中谈到湘绣的创新工艺技法“:绣稿设计大师与刺绣工艺大师同堂教学、切磋,创新针法,研发‘米’字针法,很好地体现《布达拉的阳光》中人物的服质感;研发了角度不大的长交叉针法,增强花卉作品立体感。”

(二)音译+阐释增译法对于非遗艺术文化中有民族地方特色鲜明的非遗名称和文化专有项的口译,一般采取直接的音译,然后再进行阐释即详加解释的方法,这是处理文化差异时较为常见的口译方法,不仅保留了原文化语言的特征,还进行了阐释,避免过度异化现象的发生。比如“南音主要以洞箫、琵琶、二弦、三弦、拍板等乐器演奏。”由于在英美文化中没有洞箫、琵琶、二弦、三弦这些典型具有中国特色的乐器,在译入语词汇缺失的情况下,译者运用了音译+阐释的方法很好地进行了处理,达到了不错沟通的效果。

(三)明译中国文化重意象、模糊和悟性等,西方文化则偏向实证、清晰和理性等,那么在非遗艺术文化中汉语意合到英语形合的转换则多表现为由暗说转化为明说的过程,尤其是在口译中,译员尽量直接、明确、口语化地表述原语话语。比如茶艺中“冰心去尘凡”、“玉壶养太和”、“甘露润莲心”这样的一些术语表达的其实是非常简单明了的“洗杯”、“凉汤”、“润茶”这样的步骤,那么口译员则采取明译法,分别译为:"washingofcups"、"coolingsoup"、"wettingtea"。

(四)省略汉语中多用有叠加、渲染效果的词语,表述也多有程式化套语的特点。那么在英文中则注重简洁、清晰等特点。在非遗艺术类文化的口译中有这样的语句:“每一种京剧脸谱的颜色代表一种性格特征:红色代表忠勇,白色代表奸诈,黄色代表豪侠,绿色和蓝色代表鲁莽,有时也代表神鬼,黑色代表正直和廉洁,金色和银色代表天神。”

(五)概括高校的非遗艺术文化要走向世界,译文必须通俗易懂,避免延续汉语中对其专业艰深的内容和冗长的渊源介绍的特点,比如第一批国家级非遗白蛇传传说,在中国文化网站非遗名录版块里的中文版介绍有两千多字,而英文版却只有两百多字。尤其口译的即时性、不容拖沓的特点,因此其口译实践中必须要采用融合提炼的概括法。译员通过听觉筛选,自己再重新进行意义的整合,最后再凭借自己的正确理解进行伴随表达。

夜上海论坛三、结束语

口译作为一种即席性的现场翻译活动,更加直接迅速推动了高校非遗艺术类专业的跨文化交流,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扩大影响力,提升我国国际形象做出了贡献。并且,高校非遗文化艺术类专业通过直观、面对面的跨文化交际交流,更好地传承和创新我国当今的非遗艺术文化,为培养非遗艺术的后辈传承人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芳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科技翻译,2011(5):41.

[2]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68.

[3]勒代雷.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M].刘和平,译.2002:89.

夜上海论坛[4]《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写组.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胡赟 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