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是一本由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学类期刊,该刊主要报道医学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实践。该刊已入选部级期刊。影响因子为0.224。《国际医学寄生虫病》主要内容栏目有述评、论著、特约综述、综述、现场研究、疾病控制、病例报道、学术争鸣、国外学者专栏、学术会议动态、年度学科进展、标准与指南、读者作者编者。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主要发文机构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文量217篇),该机构主要研究主题为“虫病;吸虫;血吸虫;吸虫病;血吸虫病”;大理学院(发文量36篇),该机构主要研究主题为“虫病;寄生;寄生虫;免疫;基因”;第二军医大学(发文量32篇),该机构主要研究主题为“原虫;疟原虫;按蚊;基因;疟疾”。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主要发文主题有虫病、吸虫、血吸虫、寄生虫、吸虫病、寄生、血吸虫病、原虫、疟疾、免疫。其中又以”虫病(240篇)”居于榜首,发文量第二的是“吸虫”(190篇),发文量第三的是“血吸虫”(146篇),发文主题最少的是“免疫”,仅发文78篇。
1、来稿要求:
夜上海论坛本刊欢迎下列来稿:医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方面的论著,反映国内外医学学术动态的述评、论著、综述、讲座、学术争鸣的文稿,以及有指导意义的医学书刊评价等。文稿应具科学性、先进性、新颖性和实用性,内容翔实,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文字数据务求准确,层次清楚,标点符号准确,图表规范,书写规范。本刊不接受已公开发表的文章,严禁一稿两投。对于有涉嫌学术不端行为的稿件,编辑部将一律退稿,来稿确保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文责自负。
2、作者简介:
述评、专家论坛、指南解读栏目来稿请附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的个人简介及近照。个人简介内容包括职称、职务、学术兼职、主要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成果、所获重大荣誉奖项等,字数以 100~300 字为宜。近照以 2 寸免冠彩色证件照为宜,格式为“.jpg”,像素不得低于 300 dpi。
3、文题:
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文稿主题,中文文题控制在 20 个汉字以内。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有英文摘要者同时给出英文文题,中英文文题含义应一致。
4、图表:
文中所有图表均需为作者自行制作而非引用他人文献中的图表。图表力求简明,设计应科学,避免与正文重复。凡能用少量文字说明的数据资料尽量不用图表。正文与表中数据应认真核对,准确无误,表内数据同一指标的有效位数应一致。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217 | 虫病;吸虫;血吸虫;吸虫病;血吸虫病 |
| 大理学院 | 36 | 虫病;寄生;寄生虫;免疫;基因 |
| 第二军医大学 | 32 | 原虫;疟原虫;按蚊;基因;疟疾 |
| 山西医科大学 | 29 | 弓形虫;刚地弓形虫;细胞;免疫;弓形虫感染 |
| 中山大学 | 29 | 细胞;管圆线虫;广州管圆线虫;免疫;寄生虫 |
|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 17 | 原虫;疟原虫;基因;恶性疟;间日疟 |
|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 16 | 吸虫;血吸虫;虫病;吸虫病;血吸虫病 |
|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15 | 疟疾;吸虫;虫病;内转录间隔区;疟疾监测 |
| 南京医科大学 | 14 | 吸虫;致弱尾蚴;尾蚴;免疫;寄生虫 |
| 郑州大学 | 14 | 旋毛虫;虫病;流行病;流行病学;旋毛虫病 |
| 资助项目 | 涉及文献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22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67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19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17 |
| 卫生行业科研专项 | 15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12 |
|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 8 |
|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 7 |
|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 | 6 |
|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