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中数学教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反思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数学学习反思是学生在完成数学认知活动后,对自身的认知活动过程,以及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有关事物的学习特征的分析、评价和自我调节的过程。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教授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通过反思才能使现实世界数学化”。美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也说,“如果没有了反思,他们就错过了解题的一次重要而有效益的方面”,“通过回顾所完成的解答,通过重新考虑和重新检查这个结果和得出这一结果的路子,学生们可以巩固他们的解题能力”。很多学生在解题时,做完后就不进行思索,立刻做其它的题目,错误的认为这样就能有很好的提高。玻利亚在《怎样解题》中把解题过程概括为“审题—探索—表达—回顾”四个环节,明确指出解题回顾是解题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学会反思,才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进行监控,才能为自己的学习效果承担责任。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是学生的一种重要的数学元认知能力,是学生进行高水平、高效率、高质量的数学认知所必不可少的环节和本领。
二、解题应该反思什么
夜上海论坛 (一)对结论进行反思,把握住解题知识点
夜上海论坛 出题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察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解题时,学生对题意的理解是否正确,概念是否明确,能否找到隐藏条件,考察的知识点能否准确把握等,会对解题的正确性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在解题后,必须对整个解题的过程进行回顾和评价,对得出的结论进行验证。
(二)反思解法优劣
数学知识所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从而也为解题提供多种途径。虽然解题方法和途径繁多,但最终都会殊途同归。一次性解题即使方法合理正确,但是却不能保证所使用的方法与思路是最佳的选择。所以学生不能够以答完题就如释重负。此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思考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方法。让学生在不断的反思下拓思路,沟通知识,掌握规律,并通过对解放优劣的思考,在更高的层次上更富有创造性地去学习、摸索、总结,使学生的解题能力更胜一筹。
(三)对思维定势进行反思
解题后要让学生对解题思路进行反思,反思在解题的过程中是否有什么是否重要的信息没有注意到,反思是否还能够有其它的解题通道,反思在集体的过程中多走了哪些思维回路,思维、运算能否变得更加简捷,反思是否拘泥于思维定势,照搬了熟悉的解法?通过不停的反思、质疑,在反思和质疑的过程中不断的改进,让解题的过程更具有合理性、科学性、简捷性。
(四)对解题思路进行反思
一道大题中的小题与小题之间都是存在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很多在表面上没有任何关系的问题其实都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必须让学生明白到这一点。要发现小题与小题之间的关系,必须对设问进行质疑:后面的小题与前面的小题之间到底有何联系?能不能从前面的小题获得启示?然后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整合,找到下一小题的解题思路,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对解题深度进行反思
在解题之后,需要不断第对问题的知识结构和系统性进行探究。是否可以对问题所包含的知识进行纵向深入的探究?是否能够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将题中所包含的各个知识“点”,逐渐的扩展到系统的知识“面”。通过不断的拓展、联系,来对加强知识结构的理解,然后形成一个系统的认知结构。
(六)对解题策略进行反思
夜上海论坛 要让学生养成对每一个问题都进行刨根问题的习惯。让学生反思对问题进行刨根问底之后是否可以得到一般性的结果、有无规律性的发现?能不能够形成自己特有的、独到的见解,能不能够自己想出一些新奇的东西?每一点小小的发现,都能够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更加进一步的深入探索问题。
三、对学生解题反思习惯的培养
反思的习惯不是短时间就能够形成的,所以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对学生的反思习惯进行培养。
(一)在例题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夜上海论坛 首先是对思维过程进行整理。学生解决问题时,或多或少都会带有一定的“尝试错误”,再加上缺乏对解题过程的反思,没有对解题过程进行提炼和概括,为完成任务而解题,导致解题质量不高,效率低下。解题是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但是不同的解题指导思想会有不同的解题效果。养成对自己的解题进行反思的习惯是具有正确的解题指导思想的体现。为提高解题质量和效率,教师应帮助学生整理思维过程,确定解题关键,引导学生回顾和整理解题思路,概括解题思路,使解题的过程清晰,思维条理化、精确化和概括化。然后是对问题的本质进行剖析。引导学生在解题后对问题的本质进行重新剖析,再将思维由个别推向一般的过程使问题逐渐深化,使思维的抽象程度不断提高。解决问题后再重新剖析其实质,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抓住问题的实质,在解决一个或几个问题之后,启发学生反思,从中寻找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一般规律,可使问题逐渐深化与完善。
在课堂教学环节,为了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数学教师会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在这一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应用语言的方式给学生评价。这种教学方法能使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融为一体。例如,在讲“抽样方法”时,有位教师曾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引导学生完成预习。在这一节课开始前,这位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一个游戏的气氛,如应用声、光效果,把这一次的教学环境布置成一个综艺节目一般。这位教师指出,咱们今天先不谈教学的问题,记得我昨天布置给你们一些课前预习的作业,还给你们的学习成果打了分数。现在,我已经记不起你们的作业成绩到底做得怎样了,我想快速了解你们昨天的学习成绩。有哪位同学能够提供给我好的方案,让我能够最有效率、最准确地了解你们的数学成绩?于是学生联想到昨天学到的抽样的知识。教师为了激励学生完成这一学习主题,表示:谁能提出一个最完善的方案,我会给予奖励哦!这位教师结合信息技术,应用语言评价给予学生鼓励、引导,让学生积极地学习数学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如果能够合理地应用口头评价,就能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乐趣,接受到学习的激励,感受到学习的引导,这是高中数学教学评价不能缺少的一个环节。
二、在课后拓展环节,为学生做出综合评价
在完成课堂教学以后,高中数学教师可为学生布置项目式学习任务,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一节课要学习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为了完成项目式的学习任务,需要自动地搜集研究材料、分析研究材料、整合数学知识、完成数学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自主地利用信息技术,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以后,教师可为学生做好综合评估。
三、总结
参与式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以一定的数学教学理论与数学教学思想为指导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数学教学程序与数学结构框架。是近年来尤其是当下较热门的教学议题之一,是素质教育得以实施的有效途径。在参与式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下,教材、教师和学生,此三者分别作为课堂教学的基础、关键和核心应该充分协调。尤其是教学主体(教师、学生)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以教材为辅助条件展开素质教育。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见,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能力。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讨、自主阅读和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以便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夜上海论坛 2.我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夜上海论坛 当前,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师教学效率低下等不良教学现象是在我国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是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各种不良教学现象尤为明显,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课堂气氛压抑沉闷、测评形式死板单一等种种因素直接导致学生对原本丰富有趣的化学内容失去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下降,并最终降低课堂教学效率。综合上述各种弊端可见,学生参与意识薄弱是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和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可见,“参与式教学”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根本保障,是其改革的必然发展方向和终极目标。
夜上海论坛 3.高中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具体展开方式
夜上海论坛 3.1注重情境的创设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据相关数据表明,学生作为教学的核心,其自觉接纳知识的积极性与其生活环境和知识本身的贴近程度成正比,即知识越贴近生活则越容易被吸收、学习积极性就越高。由此可见,我们应注重情境的创设以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其参与意识。具体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学生感兴趣的和贴近其生活情境的实物或模型引入课堂教学,教学过程丰富多彩、情趣化,通过生活化、大众化并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方式传授教学内容,以便使较枯燥的知识生动化、活泼化,并给学生以熟悉感、亲近感,最终诱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学习,学生发现所学知识与其自身生活环境及与实际问题解决之间的密切联系,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夜上海论坛 3.2诱导学生自主探究,加强其获取新知识能力的培养。新课标认为将知识的解释、传授及应用过程应基于实际问题、学生生活经验以其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建立的数学模型之上。在数学领域,总结经验、积累方法、形成概念等都离不开以现有认知体系和数学建模能力为前提的对较抽象的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的具化、分类和理解。可见,教师很有必要对学生活动格外关注并以此作参考为其提供感性研究材料,以便促进学生充分利用自身现有知识、能力和经验及个性的思维方式对其进行初步认识和总结归纳,最终达到诱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增强其获取新知识能力的目的。举例来说,我们在讲述“二元二次方程”时,可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一元一次方程”相关知识展开类比、探讨和归纳,由“元”、“次”等基本概念在头脑中自主形成对“二元二次方程”的初步认识,方便学生对后续教学过程中知识的理解、吸收和运用。
3.3引导学生勇敢尝试、积极探索、寻求方法。新课标认为数学教学的本质在于“灵活选取并充分利用恰当的方式解决学生数学问题、完成相关数学任务”。针对此观点和要求,参与式数学课堂教学应将重点侧重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勇敢尝试、积极参与以便培养学生多侧面思考问题、多角度理解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勇敢尝试,最终推动学生在多种问题解决方案中找出适合自己的合理的解决方案。此外,还应倡导学生积极探索、善于交流,促进自身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知识体系的形成和不断完善。
夜上海论坛 3.4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参与式数学课堂教学之所以与传统教学不同,主要在于对“探索、经历、实践和应用能力”等的关注。可见,在参与式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培养学生对所获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提高其应用能力。与传统教学不同,参与式数学教学应摒弃“纸上谈兵”的应试教育,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