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小学教师论文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生命教育;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育;实施策略
夜上海论坛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考验,其中有些是非常具有危险性的。老师在课堂上要对这些给予重视和足够的认识,虽然有时不是太明显。有时规范和细则太多容易让生活变得无趣,人变得没有活力。要适时引导学生学会自我保护,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同时应健康地生活;在生活中要教导学生尊重客观规律,自由、快乐的生活;教育过程中要实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独立、积极地去生活;随时帮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让学生有尊严的、有节奏地生活;深入挖掘青少年的内在潜能,让学生学会在发展中生活,有创意的生活。
我们的教育由于过于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了以人为主体的方面。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高素质的人。生命教育是以人的生命为主体的一种教育,其前提条件是重视人生命的尊严和价值,其目的是促成完整的、全面的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教育。语文学科的特点是人文性,这就决定了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本。其实质就是以语言文字作为媒介,充分的去展示人的生命的价值和地位,让人的内在潜能充分的发挥出来。语文学科由于它尤其独特的特点,这就为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
长久以来,语文教学为了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作用,十分专注于对语文的概括能力、知识储备的强调,这让语文课程成为了训练课程,让语文的教学成为了类似于技术的培训课程。学生学习语文时,其语文能力会得到不断向前的发展,它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内涵、使生命变得更加完美。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之中,要将语言与精神统一起来,让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不仅获得知识和能力,其情感和对社会的认知也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这是比较重要的。从生命教育的框架下去探索和思考语文教育能强化语文的内涵,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很好的一次尝试。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基础上,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如下方法来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充分的体现生命教育的意义。
一、认识生命,尊重生命
生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同时也是脆弱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对生命就要倍加的重视和眷恋。有篇课文叫做《生命 生命》,它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八册当中的一片文章,是台湾女作家杏林子所作(杏林子的这篇文章曾经打动和鼓舞了很多的人,这篇文章是她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所写,她在十二岁的时候不幸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这个疾病所带来的疼痛一直持续到她61岁,也是她去世的那一年),这篇文章对生命有着独特的感悟,是对生命的颂扬之歌。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即将进入青少年时期,其会慢慢思考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怎么去很好的修饰自己以及自身的发展问题,然而他们中的很多人对生命的认识比较狭隘,大多数觉得生命只是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一些司空见惯的生命现象以及一些很空洞的生命道理这一角度,所以,学生是很希望去了解有关生命的话题及其内涵的,进行生命的思考是学生心灵成长的需要。通过了解作者文章中讲述的以及作者自身的故事,去很好的体验自我生命的存在。
夜上海论坛 二、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夜上海论坛 生命的内涵不仅体现在对生命的认知和重视,也表现在对于生命的尊重上,既要重视和尊重自身的生命,也要敬畏和尊重别人的生命。
夜上海论坛 《跨跃海峡的生命桥》这篇文章中本文讲述了如下的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最终保住了小钱的生命,构建起了一座生命桥,这个生命桥是连接海峡两岸的,这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文章通过相当的笔墨描写了海峡两岸在同一时间的两个相异的场面:第一个是在杭州的某个医院的病床上,小钱躺在那,生命岌岌可危,他只能在病床上静静地等待来自台湾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李博士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正在寻找和抽取相应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出了不断的努力,最终找到了适合的骨髓。所做的这些,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挽救处于生命危险阶段的一个只有18岁的大陆同胞的生命。海峡两岸距离虽相隔较远,但却心心相息。
选择这篇课文的目的有三个: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们的真善美以及相互之间的美好情感;二是体会台湾同胞和大陆人民是一脉相承、血浓于水的,当一方有难,另一方必鼎力相助。第三,让每个人都能重视生命,热爱生命并且珍惜生命。
三、欣赏生命,体验生命
夜上海论坛 生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时不会一帆风顺,自然会遇到许多困难、挫折、辛酸和困惑。它们与快乐、幸福既是矛盾的又是同一的,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好好的去欣赏生命、感受生命的价值。
夜上海论坛 一、张扬个性,激发学生发问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而是在课堂上重新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是人性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紧贴学生生活,强调学习者主动参与、积极体验的课程。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激起学生发问,充分彰显其个性。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善于激发学生提问有助于培植学生的问题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将提问权还给学生,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和能力发展水平,根据学生提出的生成性问题进行理性、灵活的处理,再生成新的教学起点和教学的最佳切入点。
如在讲“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时,由于学生普遍感到政治生活离我们实际生活很遥远,因此,我提示学生,青少年作为国家的小主人,不仅要关心国家大事,更要关注身边的小事。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积极依法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等。话音刚落,就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们学校附近最近形成了‘马路市场’,给我们的上学、人们的行走带来了不便。这连政府、学校、老师都没有做好的工作,我们作为学生,就更无权过问,也没办法去过问呀。”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学生赞同他的观点。学生把生活中真切遇到的问题直接抛给了我,此时我如果加以回避仍按原先预设的教学思路讲下去,就会使本来鲜活灵动的课堂变成一潭死水,教学也就成了空洞的说教。于是,我抛开原有教案,巧妙将这一生成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新起点,设计了以下问题:①学校、老师、学生有权过问吗?为什么?②我们师生有办法过问吗?有哪些办法?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顺利地使学生掌握了我们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的主要内容和渠道等教学内容。随即我又以此为切入点,因势利导地说:“我们在过问这一问题时,还应注意些什么?”在教师的追问中,学生内在的能量得以充分释放,思维空间得以充分拓展,个性得以充分张扬。课堂所达成的目标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夜上海论坛 二、打破常规,巧用逆向思维
夜上海论坛 在传统教学中,往往存在着一些顽固的思维定势:教师按照教材来“定音”,学生跟着去“弹琴”,不得跑调。这种做法使学生失去了思维的主动性和自由度,失去了应有的开拓与创新意识,从而导致了教学效率低下,课堂问题生成的有效性也就无从谈起。而建构主义者认为,事物的意义,并非独立于我们而存在,而是源于我们的建构。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因此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标准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撤销掉禁锢学生的思维篱笆。教会学生摒弃习惯性思路,打破常规的束缚,学会运用逆向思维,从不同层面去寻求解答问题的新思路,促使课堂问题精彩生成。在教学中巧妙地引入逆向思维,这是课堂出彩的一条重要捷径。教师引导学生另辟蹊径去思考、去讨论,才能将学生的智慧火花引爆到一个崭新的思维空间,从而会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夜上海论坛 例如,有教师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请学生例举走进低碳生活,做一个“低碳达人”的具体行动。学生的答案可谓“百花齐放”。在学生发言之际,教师察觉到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在实际生活中却远远没有做到。因此,他突破原定预设,顺手从讲台旁拿出学生喝剩的半瓶矿泉水,机智地将问题抛给学生:“我们不能只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呀。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个人的私事,那么如何处理这喝剩的半瓶矿泉水,仅仅是我们个人的私事吗?”本来这是一个很生活化的问题,也是人们习以为常的做法,经过教师的精心捕捉,用“仅仅”提醒学生注意思考的方向,却一下抓住了学生的“眼球”。通过教师的精心引领,学生们跳出了常规思维的束缚,运用逆向思维克服了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进而明白了这是我们个人的私事,但又不完全是个人私事的原因。接着教师又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了一个“特殊群体”,讲了著名影星成龙的故事:成龙为了避免与别人的矿泉水瓶搞混,造成浪费,他总是在自己的瓶上签上名字,直到喝完。请问像成龙这样的著名影星有必要如此节约吗?并说明理由。教师通过成龙这一公众人物的事迹再次引导学生由正向思维向逆向思维、求异辩证思维发展,促使学生突破常规,从新的角度去挖掘、去理解。这样学生会越学越有灵气,思想境界也能逐步得以升华,课堂问题的有效生成也会水到渠成。
三、练就“慧眼”,妙用学生错误
作为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课程资源,常常是可遇不可求的,作为教师要练就一双“慧眼”,勤于开发利用,紧紧抓住其中的教学契机,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及时判断其教学生成的价值,提炼出有效的信息加以利用并有效生成,否则活生生的具有灵性的课堂教学,就会变成教师对预设方案的生硬灌输和空洞说教。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指出:“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从某种程度上讲,由于学生正处于知识、情感、价值观的发展阶段,因而他们的知识经验积累就相对不足,对有些是非问题缺乏应有的分析判断能力,从而使其在面对不同情境时会出现认知和理解上的偏差。此时,教师面对学生在知识、方法、认识上出现的“错误”,既不能盲目引导,一味迎合学生的兴趣而偏离教学目标的达成,也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一棍子打死。而是在肯定学生质疑价值,保护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的基础上,采用机智的方法,巧妙加以利用,对教学预设作即兴的调整,鼓励学生进一步思错、辨错,并引导学生用正确的理论和思维方法来纠错,从而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标准,让学生的认识思维朝着理性的方向发展。
如在教“学会合理消费”时,教材文本指出:“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应该有适度的消费,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要节俭。”对此就有学生提出:“现在我们家庭生活已经富裕了,况且时代也不同了,教材指出要去消费,那么我追求名牌又何尝不可,干吗还要提倡节俭,这不是自相矛盾吗?”面对学生进发出来的思维火花,我敏锐地发现了这一“错误资源”:学生的消费观中恰恰忽视了“适度”和“节俭”两个关键词语。这表明学生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上出现了偏差。我灵机一动,抓住这一契机,灵活地调整了原来的教学思路,请学生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自身的实际生活水平,谈谈对适度和节俭消费的认识。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们在思维碰撞中纷纷发表自己鲜明的见解。正是课堂上发出的意外“声音”,使这一“问胚”资源成为了本课中的亮点和精彩之笔。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进一步扩展和提升了他们的生活经验,充分渗透了德育教育。
四、动静相间,善用“布白”艺术
所谓课堂“布白艺术”,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去思考、去遐想、去探索,让他们做教学时空的主人,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获得对教材更深的理解、把握和实践。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教学智慧,让课堂“火”起来的同时,还要适时创造情境让学生静思。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把握课堂节奏,适时顺着学生的思路来组织教学,不能一味追求表面的“热闹”,而应动中有静,精心做好留空补白的准备,切实把握问题生成的最佳切入点,留给学生充分思考与活动的时空,促使问题在情境中展开,在“布白”中思考,在探究中生成,从而让学生获得最丰富的体验和最大的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一)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优势的需要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没有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作用,给学生以后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一些小学语文教师没有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内涵,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得语文教学的质量较低。再加上,一些小学语文教师的执教能力不足,不重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优势,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语文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和社会性,而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只注重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忽视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社会性,使得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不高。而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同时,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合理渗透德育,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
夜上海论坛 (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夜上海论坛 小学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思想观念,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意志和品格,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小学德育的目标要求,有针对性的增加语文教学内容,加强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实现小学德育教育的目标,推动小学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夜上海论坛 (一)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
夜上海论坛 课堂教学是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合理渗透德育,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深入挖掘语文教材,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创设教学情境,熏陶和感染学生的情绪,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例如,在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营造庄严、肃穆的送葬情景,引发学生对总理的尊敬、哀悼之情,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二)在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
课外活动是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利用课外活动,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品质和意志,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课外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爱玩好动、活泼好奇、喜欢模仿的特点,组织名人故事会、诗歌朗诵会等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品德,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和高尚的道德,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夜上海论坛 (三)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以文明的语言、优雅的形象,熏陶和感染学生,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渗透、心理教育;有效途径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发展和成熟的重要阶段,语文学科作为学生基础教育的重点学科,其对学生素质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高中语文教学为心理教育提供基础,语文学科主要由阅读理解、写作等组成,通过阅读理解能够加强学生对部分心理问题的理解,同时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写作能够通过学生对事物的看法等观点反映学生的心理思想,从而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此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应该调节课堂的气氛,使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可塑性人才。
夜上海论坛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校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近些年来,大量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甚至严重的已经出现酗酒、自杀乃至犯罪等行为。因此,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心理素质是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高中生的心理教育需要语文教学的全面配合。语文学科是高中教学的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教学内容承载着思想情感和文化知识,能够影响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心理教育在语文学科中渗入是最好的选择,语文学科的教育为心理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素养和健康的审美观点。要求语文教学既要渗透心理教育,又从心理教育方面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学校教育应该兼顾学生的文化知识和心理教育的相互结合,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及时对学生作出正确的引导,避免学生误入歧途。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渗透策略
夜上海论坛 (一)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
语文教师应该从平时的课堂上和生活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了解学生们的需要,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营造和谐轻松的气氛,让学生们放松身心,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来,引导他们主动的体验学习,增强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从而完成自身精神的升华。
(二)手法灵活多样,让学生用心去感悟世界
语文教学过程中所表达的内容多是含蓄的,主题思想存在于字里行间中,要想学好语文这门课程学会领会作者的思想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心理教育的渗透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这样有利于心理教育的渗入,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填鸭式的教学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中用自己的眼睛来看世界、用心来感悟世界。在教学中教师采取有效的方法,例如通过读报纸,使同学们了解身边发生的事,同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对其想法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观看一些简短的视频来激发学生心灵的感悟,从中学到一些道理。通过视频、音频的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的乐趣,使学生融入到课程所创设的环境中,亲近教材,自主的进行独立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心理教育也逐步被学生们所接受,并融入到平时的学习当中,并引导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现在课业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学生平时基本没有什么业余时间,导致高中生情绪波动非常大,尤其是在高考的压力下,学生们的心理非常不稳定,每天要面对海量题库加上枯燥的复习,连续不断的考试,成绩的排名,以及家长和老师的期望,导致学生的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反感和抵触情绪。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是不同的,不能只根据分数来评价学生的优劣,应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们适当的鼓励,激励学生们积极进取,教师简单的一句话对学生造成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很可能影响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作出中肯的评价,多些鼓励少些责备,多些宽容理解,适时地渗透健康的审美情趣,运用正确的心理暗示,给学生的心理正面积极的引导,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心理教育要渗透到各种形式的活动中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同时增强学生心理素质。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或抽出一部分课堂时间开展演讲比赛、辩论赛等等,提高学生积极应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增强与同学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引导学生们积极向上。与此同时,也应该带领同学们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通过自身的体验,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
论文摘要:作为基础学科重中之重的小学语文学科,由于自身的特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优厚的条件。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选好切入点,找准结合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积极因素,敏锐捕捉课堂中的心理教育契机,充分开展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把心理健康教育自然地,有机地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在渗透式的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健康地发展。
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学校教育对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个学科的教学也都负有此项任务。这当中,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它的工具性、交际性、人文性的特点,把它与人的生活经历、内心体验、个性情感等因素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决定了语文教学的艺术特征:随机性、多样性、丰富性。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师生间情感的相互交流、思维的相互碰撞、兴趣的相互牵移、语言的相互启迪,是师生共同开发和利用语文资源的过程,这一过程正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平台”。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选好切入点,找准结合点,把心理健康教育自然地、有机地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在渗透式的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健康的发展。
夜上海论坛 1 挖掘教材中的积极因素,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小学语文教材涵盖的内容广泛,既有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也有思想品德教育,还包含着各种丰富的心理因素信息。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内容中的心理因素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体验并内化自身品质。
1.1直接与文本对话,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有些教材心理教育因素比较明显,可以直接利用文本,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从而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教学《小马过河》这篇课文,我让学生先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小马为什么第一次过不了河,第二次过了河呢?”再角色扮演小马、老马、老牛、小松鼠进行对话。通过反复朗读小马与老牛、松鼠、妈妈的对话,学生体会了小马两次过河时的不同心态,同时也感悟到面对困难要思考,勇于实践,不能依赖别人。这样,通过学生的自我感悟会促使他们自觉地树立自立意识,有助于他们消除凡事都依赖父母、老师等人的心理。
夜上海论坛 1.2寻找结合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夜上海论坛 有些教材所包含的心理教育因素不明显,就需要拓展,努力找出言“此”与“彼之间的结合点,例如《落花生一文,教学时,我采用中央电视台人生AB剧栏目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分成落花生组和苹果组,并进行讨论和争辩:在当今社会,你愿意当苹果那样的人,还是愿做花生那样的人呢?学生在辩论中各抒己见,通过争辩使学生领悟到:像苹果那样的人和像花生那样的人两种人各有自己的优点,也各有自己的缺点:像苹果那样的人美丽大方,勇于展示自我,但显得浮华,而花生朴实无华、品质可贵,但缺乏自信、缺乏展现自我的勇气。最后,我指出:像花生、苹果这两类人都是需要的,就看你怎样去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教师巧妙的设计和引导,以教材为载体,把心理陡康教育寓于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客观全面地去评价别人,领悟到做一个新世纪的孩子既要做到外表美,又要做到内心美,要勇于展示自我,恰当地表现自我。
2 捕捉课堂中的教育契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在师生的双边活动中,课堂教学占据的时间最长。那怎样充分利用这个黄金时间段,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一般来说,教材出现心理健康渗透因素的时候,自然是最好的契机,但有时候又不能割裂课堂教学的整体,把语文课上成健康教育课,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捕捉恰当的教学契机。课堂上的教育契机,往往出现在四种时候:其一是兴趣激发的时候。有了兴趣,才会使思考更主动,产生的教育效果就好。其二是在情感勃发的时候。当情感处于饱满状态的时候,激昂、敬佩、震憾等都有助于学生去选择键康有益的心理品质。其三是在思维萌发的时候。其四是学习的主动性产生的时候。总之,教学中的契机的出现有时是偶然的,随机的,这就要教师自己去用心捕捉,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夜上海论坛 3 开展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夜上海论坛 语文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愉悦性、自主性和活动性的特征,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同样蕴含着许许多多心理教育的契机。老师要善于把握机会,随时随地进行心理教育渗透,这种见缝插针的教育渗透,耗时少,针对性强,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审美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096-01
审美既是一种价值取向,又是一种精神体验,还是一种具有可塑性的社会实践。审美教育是审美与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审美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生动体现。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积极渗透审美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应有之义,对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的作用不容忽视。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和现代急功近利式教育理念的戕害,当前的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审美教育的重视度不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需解决。
夜上海论坛 一、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夜上海论坛 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向往和追求,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项重要标志。审美教育,是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运用相关的美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将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环境等作为审美对象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接受教育中不知不觉提升对美的体验、感受、鉴赏和创造能力,进而达到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目的。
夜上海论坛 语文是小学学科门类中审美教育元素和资源最为丰富的学科,它同时具有人文性、思想性、审美性与工具性等多种特点。小学生心理具有迅速、协调、开放、可塑等特点,正是开展审美教育的关键和重要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什么教育,有利于培育小学生的健康审美观念,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培育高尚的审美情操,有利于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此外,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教育不仅要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说读写能力,还要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渗透入审美教育,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重要。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审美教育所存在的不足
1、忽视审美教育
夜上海论坛 由于受到几十年应试教育和传统“识文断字”思想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一些教师将教学的任务和目标立足于学生掌握了多少生字、新词,背诵了多少课文,片面强调小学语文识文断字的工具,而对审美教育的渗透问题重视不够,使得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侧重文字知识而忽视审美教育的现象。
2、学生主体性未突出
夜上海论坛 教学是教与学的关系,其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不太注重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不深入了解小学生的阶段特点、认知水平和审美能力,完全以“我”为主,对审美知识进行灌输式的传播,使得审美教育难以真正达到切实效果。例如,在讲解古诗《画》时,教师先阅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然后讲解出现“山”无色、“水”无声、“花”还在、“鸟”不惊的原因在于这是画上的,不是真实的,但是却常常忽视进一步挖掘审美:这幅画美在什么地方?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巧妙之处?从而对小学生进行审美引导和教育。
3、缺乏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体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考量标准和“指挥棒”。而在现实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审美教育是一项很难量化的工作,使得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对审美教育的渗透问题还停留在倡导和时刻安排上,而缺乏科学有效考核评价体系,难以对审美教学的实施效果进行科学评价和监督。
二、实现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进行渗透的途径探索
夜上海论坛 1、积极创设良好审美的学习情景
夜上海论坛 学习情景是开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环境与氛围,对审美教育的渗透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教学情景意识,积极营造真切、形象、生动的审美情景,不断激发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欲望。例如,在选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中,有许多如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绝句》、贺知章的《咏柳》等描写美景的名诗名句,在讲授这些美学诗文时,不能够停留在对课文生字和意思的简单理解上,而要结合小学生周围的自然美景和生活体验,积极创设教学情景,让小学生在学习古诗词中学会感受美和欣赏美。
2、积极引导小学生感受汉语的美
夜上海论坛 汉字是一种具有特殊美感的文字。汉字具有书法美、音乐美、建筑美等多种美学特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与汉字“亲密接触”,激发学生的识字、写字兴趣,感受和领略汉字汉语文化的美妙。同时,应针对不同阶段和年级的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例如,针对刚开始学习点横竖撇捺等汉字的一、二年级学生,要努力让他们从汉字基本笔画中感受汉字的方正美;对于有一点汉字基础,正处于写字练字关键时期的三、四年级学生,要努力让他们领略汉字的结构美;针对五、六年级具有相对较强的汉字学习基础的学生,则要在汉字的表意和情感上进行引导,让他们感受到汉字的音乐美和气韵美。
3、积极鼓励学生发现和表达美
世界上美无处不在,但美不仅需要被发现,还需要被“创造”。小学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发现美和表达美。例如,在讲解《哪座房子最漂亮》时,可以将课文内容与小学生身边的建筑物观察实践相结合,然后鼓励小学生积极寻找周边自己认为“最漂亮”的建筑,努力寻找出“漂亮点”,然后进行简单的作文写作,写出自己心目中最漂亮的“房子”,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增强小学生的寻美、审美的意识。
小学语文教师是审美教育的指导者和推动者,必须具备较好的审美能力与素质,才能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促进审美教育的积极渗透。因此,加强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过程中,除了对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进行积极探索外,还要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师审美能力和水平的培育和提升,通过自主学习、教育培训、集中研讨等方式和手段,不断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 侯 敏.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夜上海论坛 小学品德教学分为低年级品德与生活和高年级品德与社会两部分。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观察,笔者发现小学品德教学中存在显著地问题。许多小学生往往都是兴致勃勃地开始学习品德,然而随着年级的上升、学习内容的增加、学习要求的提高,许多学生的的兴趣逐渐减弱,甚至产生一种厌学情绪。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笔者认为品德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缺失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对教学的观察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教师不能深入地挖掘教材,教材有什么就教什么,不是用教材教学生,而是教教材,导致教学缺乏弹性和选择性,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的事业拓展,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学习和教学的恶性循环。
夜上海论坛 二、情感渗透在教学中应用的相关方法探索
夜上海论坛 就以上问题,以笔者观察、研究认为小学品德教学中的积极情感渗透,要从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树立教师良好形象和良好的师生情的建立以及合理应用形成性评价等几个方面着眼分析。
夜上海论坛 可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注重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积极的情感导向作用
夜上海论坛 小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初期,良好的价值观导向对学生的心理发育以及今后的价值取向会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而小学品德课恰恰是培养学生树立良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良机。因此,重视小学品德教学的情感渗透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创设积极和谐的教学氛围之前,首先要注重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积极情感的导向作用。
(二)展示教学形象美,让学生体验学习乐趣
夜上海论坛 语文课堂中的语言教学幽默感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幽默的课堂语言,能使学生在笑声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课堂中运用幽默语言是艺术性讲述中常用的技巧,他是智慧和技巧的结合,是高尚情趣和适当的分寸感以及机智应变技能的反映。
(三)注重课内外师生情感交流,建立良好师生情
夜上海论坛 教师应重视师生交往中的情感因素,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促成师生感情交融,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苏霍姆林斯曾指出:“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都在于教师不善于和学生交往。”
依笔者看来,建立师生情的有效途径有以下几点:
夜上海论坛 1、施爱于细微之处
学生对教师举动的观察具有独特的敏感性,他们能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中感受到不同的意味。教师的情绪状态对学生十分重要。如果教师情绪是良好的,情感是积极的,那就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为课堂的情感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师生更多更大量的交往是发生在极平凡、细琐的接触中。如课堂的作业,不仅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场所,更是教师同学生交流的重要渠道,有进步了教师可以写上“有进步!”表现优秀的写上“非常好!”“你真棒!”在退步的或错误较多的写上“我可以帮你吗?”只写片语却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关心他、注意他的,他们甚至也会在作业本上写上“谢谢您”!等和教师交流。
2.施爱于教学之中
夜上海论坛 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进而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气氛;教师应该发挥爱的力量去激励学生,用爱去激励学生,用爱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和求知的欲望。在平时课堂上教学中坚持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避免严厉刻薄的语言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尤其对后进生,他们缺乏学习的信心和勇气,教师应该细心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巧妙的运用语言艺术,给他们以鼓励和信心,教师的每一句表扬和鼓励都会在学生的幼小心灵中机器信心、勇气和希望。
3.施爱于教学之余
夜上海论坛 教学中长有这样一种现象:同样的班级,班主任任教的课程往往比普通的课程成绩好。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班主任除了上课以外,还和学生广泛接触、交流,和学生的关系相对亲密。而对于小学而言,品德教师较少担任班主任工作,作为课任老师,上完课就离开,和学生课堂后的接触不足,不足以培养良好的师生情。因此课后英语教师应该多走到学生中去,在课间与学生交谈,关心学生,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真正把教师当成知心朋友,愿意同教师相处,学生对教师熟悉了,课堂上就敢大胆发言,无拘无束地进行表演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才能产生共鸣。在与学生交谈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用教过的知识和学生交流,打消他们的顾虑,让他们感觉教师与他们是平等的伙伴,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这样学生才会对品德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运用知识和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和吸引着孩子,与他们形成朋友般的师生情,这种情感有助于教师轻松愉快地通过因故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趣味性解释教材本身美丽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促进人的发展,情感态度本身就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生的情感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在小学品德的教学中应尽可能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把积极的情感融化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小学阶段的品德教学过程是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知识的过程,更是教师在教学的每个环节渗透情感因素,使学生陶冶情操、拓展视野、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的过程。情感渗透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地情感传达,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用情感拨动学生的心弦,实现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和谐发展,达到提高学生品德方面综合素质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实践应用[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关键词:技工院校 职业素养 语文教学 渗透
夜上海论坛 语文是一门兼具实用性和工具性的课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逐渐渗透职业素养的培养。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所教数控加工专业的学生,谈一谈心得体会。
夜上海论坛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能力教育是技工院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技工院校的学生不但要学习文化基础课程,还要学习相关专业技能。就数控加工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既要学习语数外等文化知识,又要掌握数控加工的专业技能,例如编程、确定加工工艺、操作机床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夜上海论坛 众所周知,技工院校的学生毕业后一般在企业一线工作,任何一家企业都希望员工能够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学校在训练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需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增添竞争力。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是一条重要途径。
目前,笔者所在学校一年级学生使用的语文教材是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语文》,该教材在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构建了以职业精神为核心的人文体系。其中第二单元是“品读职业”,选择了《天堂与地狱比邻》《员工守则》《信客》三篇课文,让学生们在新学期伊始就树立了职业的意识。尤其是《天堂与地狱比邻》这篇文章,是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就是希望儿子将来能热爱工作、正确对待工作,这对学生养成正确的职业观有着非常重要的激励作用。
二、结合专业渗透职业素养
数控加工专业的学生以男生为主,动手能力较强,但学习语文这类语言性科目时不占优势。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中,笔者有意识地结合学生专业,因专业施教。
1.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良好的口语能力是日常交际的重要基础,也是建立人脉关系的基础,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社会人员都需要拥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笔者注重通过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
笔者所教数控加工专业的学生很多来自农村,有的操一口浓重的方言,几乎不会说普通话;有的性格孤僻,不善言辞;还有的因初中时成绩不理想而觉得自卑,不愿意与同学和老师多交流。这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在语文课上,笔者利用一切机会使学生开口说话。如或单独或集体朗读课文,借以纠正学生的发音。使用“头脑风暴法”,如讲到《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篇课文,笔者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学生围坐在一起共同讨论问题,如“什么是高贵?”“高贵体现在哪些方面?”“文中哪些人是高贵的?”“你觉得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是高贵的?”然后请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小结。在语文课堂中,类似的讨论逐渐形成固定模式,时间长了,学生就愿意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内心想法,不知不觉口语交际能力便有了提升。
2.加强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样化,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很多时候仅靠一个人的力量已很难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这时就需要依靠团队的力量。企业都希望自己的员工具有团队精神,互相之间能够合作,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在语文课堂上,笔者也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遇到话题讨论时,每一个讨论小组其实就是一个个小小的团队,需要靠队员们互相配合、互相帮助,通力协作,才能较好地完成讨论任务。
3.加强书写能力的培养
夜上海论坛 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中,最难的便是“写”的能力。对于数控加工专业的学生来说,培养他们写的能力也需结合他们自身的专业特点,注重实用性。在平时的教学中,标准以教授应用写作为主。如在讲到说明文单元时,笔者会让学生写《数控加工工艺流程介绍》《产品介绍说明书》等,既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写法,又紧密联系了专业,学生兴趣自然高;在讲到总结、计划时,笔者结合学生实习填写的工作日志进行相关指导,总结工件加工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为下一阶段的实习编写计划和任务等等。这样就很好地将语文和专业内容结合了起来,可谓一举两得。
三、小结
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学应承担起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重任,教师应结合学生专业开展语文教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为专业课程服务。
参考文献:
[1]伍永刚.浅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综合素质教育[J].时代教育,2012(24).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渗透;策略
夜上海论坛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反映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和不同的文化世界。英语教学如果只是侧重于语音、语法、词汇固有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社会文化认识能力的提高,那么就不可能真正地掌握这门语言。在英语教学中,只有把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融入教学中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对这门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一、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渗透的重要性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夜上海论坛 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由于受到文化习俗和定向思维的影响,难免会遇到思维定式的影响和由于异国文化而产生的冲突和碰撞。因而在日常生活中要恰到好处地同外国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就必须尽可能地、全面地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尤其是与我国文化有差异的背景知识,如,西方人尊重别人的隐私,一般不打听对方的私事、年龄、收入、住房、婚姻状况等。在这一点上,语言学家沃夫森就曾指出:在跨文化交流中,外国人往往能够容忍、原谅并理解说外语的人在语言方面的差错,但对无视社会文化差异、使用不当的言辞或非语言行为,却不能容忍。
2.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结合文章语境的文化背景和内涵,适当地渗透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引领学生进入古老和宏伟的西方文化殿堂,接触英语国家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学、地理、人文、价值取向和社会观念等方面的知识,领略风格迥异的异域风情,感受西方社会不同的风俗习惯,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见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可以使课堂变得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一个从语言到文化,再由文化到语言的良性循环。
夜上海论坛 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英语的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英语文章的题材各种各样,包含了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实践证明: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越丰富,阅读水平就越强。
文化背景知识是阅读理解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绝非可有可无。在很多时候即便读懂、听懂材料中的每一个单词、句子,但由于缺乏中西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也不能理解其真正含义。如下面这句话“He is one of the literary fat cats.”按照字面翻译是,他简直是只大肥猫。其实 fat cat是很早就有的一个俚语,意思是“大亨”,所以原句的意思是:他是文学界的显赫人物。英语中关于cat的习语很多,但是比作人时,一般给人的联想都不太好,也许是因为cat 常和巫婆在一起,迷信认为遇到black cat是不吉利的征兆。英语中常用cat指包藏祸心的女人,把脾气很坏的老太婆称之为old cat。
二、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的有效策略
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了语言的不同。在任何时候教授一门外语,我们必须教授这种语言的文化习俗、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观念与行为习惯等复杂系统。
1.通过词汇教学,揭示其文化内涵
夜上海论坛 词汇(包括单词、习语和成语等)的学习直接影响着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在词汇教学时,教师应做到让学生在掌握词汇概念意义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恰当地使用词语。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具有不同褒贬意义的词汇,除了给学生讲清楚其概念意义外,还要介绍它们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时还可适当扩展知识内容,顺便讲一些相关的外国风俗习惯等。
例如“狗”这个词在汉英两种语言里的表意都是一样的,但两个文化群体里的“狗”的文化意义又相差甚远。中国人常用“狗眼看人”“丧家犬”“狗仗人势”“狼心狗肺”之类贬义词语,但是英美国家的人对狗的看法与我们截然不同,他们认为“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忠诚可靠。所以“dog”在英美国家中往往含有褒义,如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you are a lucky dog(你真是个幸运儿)。
再如,Waterloo(滑铁卢)原指比利时中部一座无名小城,因1815年拿破仑率军在此作战而闻名于世。这次战役是以拿破仑惨败而告终的,所以Waterloo一词就成为“惨败”和“毁灭”等悲剧性结局的化名词。如果不了解这一文化历史背景,学生就无法理解“meet one’s Waterloo”这一成语的真实含义。这个词还成为一部著名电影的片名,即“Waterloo Bridge”,题目直接揭示了影片的悲剧主题,但译者并没有把它直译为《滑铁卢大桥》,而是巧妙地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借用中国历史上另一幕著名爱情悲剧,将其译为《魂断蓝桥》。如果译者没有对英语文化背景的了解,是无法译出如此经典佳句的。
2.在阅读过程中,依靠教材讲授相关英美文化背景知识
夜上海论坛 目前各中学都没有开设专门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要立足于教材,尽可能多地从教材中挖掘文化信息。教师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和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向学生介绍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社会传统、生活习惯、社交礼仪,还有一些常用的称呼语、问候语等,帮助学生填补知识结构中有关外国文化背景知识的不足与空缺。如,在讲解《牛津高中英语》模块8第二单元的project From the blues to pop时,就可以把猫王、杰克逊以及披头士的简介和代表歌曲融入课文中,并把当时的社会形态、人们的价值观渗透进去,这样学生就能更加容易理解文章的脉络。
夜上海论坛 3.在听力口语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
虽然学生平时花了不少时间进行英语听力口语训练,但是在真正提高水平上收效甚微。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文化背景知识。
夜上海论坛 英美人在平时的交流中喜欢使用典故、成语和修辞等,用词大多源于文学名著、民间传说及《圣经》、名人演讲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背景知识,这些往往会影响甚至制约学生的听力理解。在收听英语新闻节目时,这种情况更为明显。
夜上海论坛 例如,美国《时代》周刊曾经把描述成为Nixon’s Odyssey of China,其中Odyssey原为古希腊诗人荷马(HOMER)的一部英语史诗,描述Odyssey在古城特洛伊陷落之后所经历的一段漫长而艰难的历程,不能不说意味深长。如果不了解这个故事,不知道Odyssey在这里是指“漫长历程”之意,就很难理解这句话的真正意义。
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语音面貌的培养,还要尽可能地创设真实的文化语境。例如,创设初次见面、打招呼、介绍等社会生活情景,组织学生进行结对练习、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课本剧等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设想自己置身于英美文化情境中,运用英语进行语言实践,加深学生对英语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的理解,提高交际能力。
4.结合丰富的课外活动进行文化渗透
夜上海论坛 文化的内容包罗万象,仅凭有限的课堂时间以及教师课上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我们应更多地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给学生创造出更多了解英语文化,培养交际能力的机会,教师可在课外开设系列专题讲座,介绍英美文化背景知识。
鼓励引导学生多接触英美原版的东西,如,报纸、杂志、电影、电视、录像等,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更多的信息,从中领略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语言行为,体会英美文化与汉文化的差异。
组织学生办英语报、开英语角、写英语日记、举办优秀作文展、朗读、表演、写作竞赛、举办各种party(如,新年晚会、圣诞晚会)等各种活动,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又丰富了学习形式,使学生更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夜上海论坛 可以让学生将各国的历史故事、传说故事、经典电影片段等改编成短剧,并进行表演比赛,在发挥学生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扩充了文化背景知识。
夜上海论坛 总之,我们需要正确认识文化背景知识在当前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在课堂教学及课外辅导中全面地反映出来。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真正达到了学英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金平.邓万学.试论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2(01).
夜上海论坛 [2]张会静.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05).
[3]彭小明,郑东辉.课堂教学技能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