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高中经济论文范文

高中经济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中经济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高中经济论文

第1篇

论坛旨在为两国市场提供一个有效、高端的商业与文化合作平台,进一步加深和扩大中乌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为中非战略合作关系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加深了中乌两国在更多领域互惠互利的合作,为双方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商机。

开幕式上,中华砚文化发展联合会会长、中国国际公共关系联合会名誉主席刘,乌干达驻华大使查尔斯·瓦基杜索,中国国际公共关系联合会主席高玉家分别致欢迎词。非盟大使代表以“非洲战略合作伙伴的建立和价值”为主题致辞发言。

中乌双方高层现场祝贺发言后,一段介绍乌干达的视频,让人们对乌干达有了更新的认识。随后,中国经济专家针对中非经贸合作关系发展发表演讲,深入剖析两国经贸合作前景。

在论坛主题演讲中,中国国际公共关系联合会主席高家玉向来宾们介绍了本次论坛的宗旨、基本内容和发展战略目标;乌干达投资促进局/商务部官员介绍乌干达经济发展现状,对外投资环境及中乌贸易投资机遇等。除此之外,中国商务部(工商联)官员、中国在乌开展业务的代 表性企业以及赞助方代表都做了精彩的主题演 讲。

夜上海论坛 为了表彰对中乌经济文化交流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及企业,论坛设置了中乌友好使者奖、中乌友好贡献奖及优秀企业家奖,并现场颁奖。

夜上海论坛 随后,主办方启动了“走进乌干达——2012年中国优秀企业高端商务非洲之旅”项目,中国国际公共关系联合会副主席、杰雅国际董事总经理孙丽丽详细介绍了该项目,并正式邀请中国企业参与非洲之行。

论坛期间,还穿插了中乌双方精彩的特色文艺表演,中国三位艺术家还现场给中乌主要代表献上宝贵的书法及绘画作品。

夜上海论坛 为进一步加深中乌两国的文化交流,10月20日,中乌双方主要人员受中华砚文化发展联合会会长、中国国际公共关系联合会名誉主席刘之邀,将参观中华砚文化博物馆、石文化展览及书画艺术展。

第2篇

    第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一方面,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扮演课堂“演员”的角色。另一方面,教师不再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灌输知识的人,扮演课堂“导演”的角色。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很好地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和学生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第二,教学应该具有启发性。案例在高校经济法基础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应该做到具有启发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坚持这一原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高校经济法基础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应该包含不完全信息,这样学生通过不断地补充与完善部分信息,能更好地获取知识。其次,高校经济法基础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包含模糊信息,通过这些模糊信息,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多样的关系。最后,高校经济法基础教学中剖析案例提出的问题应该具有启发性,通过回答启发性问题,不断刺激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第三,选取的案例具有适应性。一方面,高校经济法基础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应该适应教学目标,另一方面,高校经济法基础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应该适应教学内容。

夜上海论坛     2案例在高校经济法基础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的环节

夜上海论坛     第一,案例教学的准备环节。在该环节,教师需要对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和案例相关材料做好充分的准备,对学生的问题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学生需要搜集相关资料,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案例学习。第二,小组讨论环节。在该环节,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针对案例中的相关信息和问题,进行进一步思考,进而将小组成员的智慧集于一体,相互激发、相互融合,使小组工作效果最优化。第三,班级讨论环节。在该环节,在教师指导作用下,有效引导课堂讨论,将各小组的思维融为一体,激发新的思想成果的产生。第四,总结评价环节。在该环节,主要是老师进行说与讲,归纳、评估上述各个环节的最终成果和取得的具体效果。

    3案例在高校经济法基础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的策略

    案例在高校经济法基础教学中具体应用的策略包括案例编写方法、案例展示方法、案例分析方法、案例结果归纳评价方法。其中,案例编写方法包括以下两点,第一,深入广泛调研,根据现实生活中涉及的实际经济业务编写教学使用的案例。第二,使用现有图书中比较经典的案例作为教学使用的案例。案例使用方法包括以下四点,第一,以文字材料方式呈现案例;第二,以多媒体技术方式再现案例;第三,以教师口头描述方式展示案例;第四,以组织学生表演方式展示案例。案例分析方法包括以下两点:第一,把握好课堂讨论内容和节奏,以有效分析案例。第二,营造轻松、和谐、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以有效辅助案例分析。案例结果归纳评价方法包括以下两点点:第一,教师与学生共同归纳评价案例结果。第二,教师在归纳评价案例结果中起到最重要的作用。

第3篇

夜上海论坛 摘要:计量经济学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最受关注的课程,笔者分析了计量经济学课程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相应措施。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部分高等学校的经济管理

类专业开始陆续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近十年来,定量分析经济问题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了大家的认同。经教育部全国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决定,把计量经济学纳人了经济学类所有专业必修的(八门)核心课程旧J。此后全国各高校不仅经济学类各专业普遍开设了计量经济学,而且一些管理类专业也十分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另外,《经济研究》等国内的一些重要经济学期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报道范围更倾向于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及大量运用各种计量经济模型的内容旧J。因此高校经管类教师都意识到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性,这也有力地促进了计量经济学知识在经济管理专业的普及。现在,计量经济学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最受关注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国内高校经过多年的努力,在计量经济学课程建设上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在充分肯定这门课程作用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也感到对于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建设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与研究,这一改革将有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学生能力的增强HJ。

夜上海论坛 二、计量经济学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夜上海论坛 (一)课程内容不合理问题。例如,教学层次不明确以及数学推导的处理问题。由于计量经济学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通常被人们分为理论计量经济学与应用计量经济学,并根据内容深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计量经济学。从经管类各专业来看,给本科生、硕士生讲授计量经济学,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要求不同,有的以理论方法为主,有的以实际应用为主;且应用的领域、应用的程度、遇到的问题也有差异。目前计量经济学课程已经形成多专业、多层次、多种要求的格局。但是现在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设置、教学大纲的规范、教材的建设与这种要求还很不适应,这可能是影响教学实效的重要原因之一。经济学专业学生是文理兼收的,许多文科生源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他们普遍感到计量经济学课程难学。

(二)教学方法不合理的问题。特别是关于多媒体教学问题,由于计量经济学课程中存在大量矩阵推导,授课时大型矩阵在黑板上书写困难,因此一般采用多媒体方式授课。多媒体方式授课的确可以节省教师大量板书时间,加快授课节奏,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思维的强度和负担,减弱了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印象。另外,软件教学问题,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往往是先讲理论和方法,最后留下几个学时来讲软件,或者根本就不讲软件,造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不能很好结合使学生学完这门课程后不知道如何应用。

夜上海论坛 (三)实践教学环节问题。理论与应用结合不紧密,方法与实例的结合不够。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与“用”脱离。我们曾指导多名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发现其中一部分学生在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实际经济问题时缺乏系统性。例如:利用时间序列进行建模时,模型的随机误差项可能不满足不相关的假定,但是他们最初并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而直接利用模型的结果进行经济分析。实际上,这些学生并不是不知道在理论上古典线性回归模型要满足“无自相关”的基本假定,但由于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往往忽略了对模型基本假定的各种检验。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如模型中变量选取、模型形式设定以及数据处理等问题。这些现象都说明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与“用”相脱离,学生无法做到学以致用。

夜上海论坛 三、计量经济学课程改革的探索

夜上海论坛 为进一步加强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适应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要求,应当从多方面深化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计量经济学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本课程授课对象为管理学和经济学各专业的普通本科生,本课程是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8门公共核心课程之一,作为必修课程和考试课程列入各专业的教学计划。通过这门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能够建立和应用计量经济模型进行经济预测、结构分析和政策模拟评价,具体来说,一是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计量经济学理论功底,为经济学其他课程的学习和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二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提高学生经济计量分析能力和水平。

(二)制定适应满足不同专业需求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体系。本课题试图解决依据《计量经济学》各教学层次中的通识性(计量经济学的基础性部分)与专门性(计量经济学的专门性部分)原则,明确刻画了不同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基本点,形成了能满足经济管理类本科教学需求且具有特色的《计量经济学》本科课程体系框架、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的指导思想。超级秘书网

(三)计量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具体包括:改进多媒体教学、增加案例教学、开展计量经济学网络课件的建设、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所学方法分析中国的实际经济问题、鼓励学生在毕业论文中大胆应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等等。针对国内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重理论体系,轻实际应用;教学对象划分不清晰;重方法介绍,轻能力培养;普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忽视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等一系列突出问题,总结提炼我校计量经济学教学的经验。

总之,随着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不断尝试和探索,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必将会取得明显的成效。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宁向阳,刘延康.用认识范式新视角分析计量经济学未来发展趋势[J].统计与决策,2005,(S).

[2]李南成,张卫东.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教学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统计教育,2003,(6).

夜上海论坛 [3]俞培果,高翔.本科学生计量经济学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