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初中历史教学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夜上海论坛 1运用多媒体创设学习情景,形象导入新课
夜上海论坛 多媒体技术这种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盛情融汇的全息表达,与看、听、做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一致,能为历史教学提供逼真的表现效果,拓宽了学生的感知空间和时间,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新课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景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一堂历史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可以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2借助图画展示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图画最大的好处是能直观地是情景再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观察、感知、体验,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的印象。针对历史性事件,学生追忆有难度的教材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展示图画及历史图片,使学生感知并理解知识。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都集中在图片上,这时教师可以一边展示图片一边引导学生对图片中所反映出来的及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思考和探究,使学生通过对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的学习,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学会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为题,能够站在人类发展的高度,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关注世界的发展、关注人类的命运。在教学过程当中,历史教师应该进最大努力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因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所在,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创造发展思维,情感的空间。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159-01
夜上海论坛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提高学生素质是学校教学的最终目标,而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要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历史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机和活力,学生厌学、学习效率低下,[1]而这样的历史教学显然不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寻找出新的教学方法,而教学案教学法具有充分的优越性,符合素质教育的需求。本文就如何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一系列教学问题,根据教学案教学的基本情况,提出几点浅薄的建议:
1 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夜上海论坛 尊重生命,体现以人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2]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敢于放弃旧的教学理念,跟上时代的步伐,主动与新课程要求的教学理念相靠拢。然而,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在传授知识时非常单一。旧的教学理念注重的是教师在教学中“教”的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体地位完全没有受到重视。结果导致初中历史课堂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课堂,教师漫天的讲,学生不动脑的听;教师只注重内容的丰富,深奥,而学生忙于笔记、应接不暇,全然没有时间进行思考。于是出现了一种很尴尬的现象:教师讲完一节课后,许多学生对一些重要的知识仍不甚了解,甚至搞不清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是什么。可见这种“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案教学”建立在教案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它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不仅是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而且是整体活动进程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角色。
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夜上海论坛 初中学生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上课的注意力经常不够集中,所以他们往往是凭借着自身的兴趣去认识事物,对于感兴趣的事情愿意用心去做,对于不感兴趣的事情则表现的心不在焉。因此,在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如果不注重趣味教学,就很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教学是枯燥的也是有趣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去教。而在学案编制时,教师可以依据需要学习的内容,精心设计趣味教学。
首先,教师要用生动的语言去吸引学生,例如在讲到商纣王的“炮烙之刑”时,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这种刑法的时候,可以说:“纣王残暴异常,他强迫一些犯人在烧红的铜柱上行走,‘当犯人的脚刚踏在铜柱上,只听到“哧”的一声,脚板立即冒起阵阵白烟,一旦有些犯人在铜柱上摇晃两下,站立不住,就“噗通”一声掉到“熊熊”炭火中活活地烧死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集中注意力,“身临其境”般的感受纣王的残暴。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讲解一些历史故事,既可以调节课堂的气氛,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学习“商鞅变法”时让学生讲述“立木为信”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教育了学生。[3]
3 优化课堂结构
夜上海论坛 如何在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呢?这不仅需要任课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掌控课堂的能力,而且还需要课前教师合理优化课堂结构。在进行历史教学案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可以可用5―10分钟进行课前导学,要求学生独立阅读教材内容,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使学生对教材有个初步的了解,能够在导学中解决部分问题或者发现新问
夜上海论坛 题[4];紧接着可用10―15分钟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探究、合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旁进行点拔指导,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重要问题,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的新问题及教师课前布置的阅读思考问题;最后可用15分钟进行巩固练习,在课堂上对学生掌握的一些知识进行检测,并且教师及时进行反馈矫正。最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拓展延伸的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这样科学的课堂结构,这样合理的时间安排,不仅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而且更能较快地达到预期的学习目
标。[5]
4 结语
夜上海论坛 当然,初中历史教学案教学的探索仅仅是一个起步,还有待进一步的优化和提高,需要广大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吸取更多先进经验加以改进,使教学案教学的实施真正成为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张淑慧.新课程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案”一体化研究[J].现代阅读,2012,08(08):146.
[2]丁丕.浅议初中历史教学案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05)22-23.
夜上海论坛 [3]周秀美.关于初中历史“学案式”教学方法的尝试[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07):24.
关键词:初中历史;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194-01
历史学科教育的使命,在于向学生介绍人类历史上一切文明进步的成果,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用所学历史知识解释社会现象的能力。要做好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改变落后观念,进行大胆创新。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着手历史教学的创新呢?本人将对此进行一下探讨。
一、以学生为本,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课堂是老师与学生传授与接受知识的地方。学生和教师之间无论在课上还是下课都应该是互动交流的关系,而不是管和被管的关系。首先教师对学生必须做到一视同仁,坚信只有不努力的教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对学生要有充分的耐心。其次一定要主动创造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加强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允许学生犯错,谁都会犯错,何况是在学习阶段的学生,面对犯错的学生,教师一定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充分信任教师,走进他们的心里,了解他们在学习上的困惑和难点。只有当师生之间构建起了平等交流的桥梁,学生才能更投入地接受你所教授的知识。最后,教师一定要经常激励学生,让他们有进步的动力。如此一来,学生就会渐渐接受教师的一切,包括他所传授的知识,在这种状态下,教学任务就可以更加轻松地推进。
二、在课堂教学上要大胆创新
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创设一种宽容、民主的教学气氛,建立起民主、亲密、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此前提下教师提出有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这就需要在教学方法和形式上大胆改革创新。
夜上海论坛 1、巧用推敲分析法,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初中历史教材中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简明扼要,很有分寸,但较为抽象。对此,在教学上要善于推敲分析,利于新旧知识的联系对比,引导学生自己开动脑筋,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得出结论,形成概念,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导入新视角,引发新争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变化多样的教学形式往往能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感,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给学生发挥聪明才智提供适宜的载体,这无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很重要的。通过视角转化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在历史课教学中值得大胆试用。
3、注重参与,让学生讲课,给学生一个实践和创新的机会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而且要指导学生“会学”。所谓“会学”,就是学生能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去主动地获取知识,去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学”是教的基础,“学法”是教法的依据。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比学习书本上有限的知识更为重要。要放弃“填鸭式”教学法,运用启发式教学,进而向参与式教学过渡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客观要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长期以来,上课总是教师唱独角戏,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养成了学生的惰性,使学生不肯思考问题,只会死记硬背。而今开展创新教学的尝试,就是要让学生当“小老师”讲课,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给学生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有利于学生才能的发挥。
三、创设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情景教学中,要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必须蕴含有利于学生思维和意义建构的问题,其次是由谁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不唯书、不满足和不局限于教材已有的结论,应该引导学生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敢于大胆的提出质疑,并产生一种主动探究历史真实的欲望,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地寻找答案。此外,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讲的全面,讲的透彻,还要善于创设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除了自己创设问题以外,更重要的是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创设问题,把学生创设的问题引进课堂,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这样学生才能从一定的情景出发,通过生生、师生间多向交流与合作,一同讨论、探索、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识。为了创设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创设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让学生针对问题展开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教材中提供的材料,进行提炼、思考、综合、草拟答案。这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感悟获取知识,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让学生得到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创新的体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以培养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和增强独立自主探究意识。这种把教师创设问题和学生创设问题相结合的方法,可以给学生创造更大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空间。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势在必行。进行创新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所以,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加强各方面的修养;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努力营造有利于历史教师创新性劳动的环境,并给教师提供必要的进修机会,从而不断提高历史教师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