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图书管理基础知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输水管线 湿陷性黄土 工程地质 工程处理措施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 TV221.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3-260-2
1工程概况
工程位于山西省南中部,是为运城、临汾六县市工业、农业供水以及农村生活用水的保障性给水工程。供水管线全长68.8km,其中总线48.8km,支线20.0km,管线通过湿陷性黄土地区,在湿陷性黄土规范中属山西-冀北地区Ⅵ,多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等级一般为Ⅱ~Ⅲ级。
夜上海论坛 2黄土的工程地质特性
2.1地貌特征
工程区在地貌上处于临汾盆地的中南部,海拔高程一般320~750m,最高1250m。主要分为剥蚀中山区、山前洪冲积倾斜平原区、洪冲积平原区三个地貌单元。
2.2地层岩性特征
本区主要地层岩性为洪积、洪冲积成因黄土或黄土状土,以第四系全新统洪冲积(Q4pal)卵石混合土、级配不良砾、级配不良砂;上更新统洪冲积(Q3pal)、中更新统洪积(Q2pl)淡黄、浅红色低液限粘土、低液限粉土间夹级配不良砂、级配不良砾、卵石混合土层。覆盖层厚度大,堆积交错复杂,土体结构松散,具大孔隙和垂直节理,是一种非饱和的欠压密土体,在天然湿度下,其压缩性较低,强度较高,但遇水浸湿时,土体强度显著降低,在附加压力下引起湿陷变形,这种下沉量大,下沉速度快的失稳变形,对建筑物危害性大。
2.3黄土的物理力学特征
夜上海论坛 与输水管线工程地基有关的地层主要是上更新统冲洪积(Q3pal)、中更新统洪积(Q2pl)低液限粘土、低液限粉土,在工程勘察时也主要对这两种成因的土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取样、分析、试验。通过对500多组土样试验资料按深度取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土体含水量大多小于20%;干密度大多小于1.5g/cm3;粉粒含量平均值一般在80%以上,湿陷深度一般在13m左右,个别为18m左右。
2.4黄土湿陷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关系
(1)含水量:黄土的湿陷系数随含水量的增大而减小,当黄土含水量小于12%时,湿陷系数大于0.1,最大可达0.176;当含水量为12~15%时,湿陷系数变化于0.079~0.013之间,当含水量大于15%时,湿陷系数小于0.015,为不湿陷土。
(2)干密度:黄土的湿陷系数随干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当黄土干密度小于1.35g/cm3时,湿陷系数大于0.065,最大可达0.176;当干密度为1.30~1.45g/cm3时,湿陷系数变化于0.079~0.013之间,当干密度大于1.45g/cm3时,湿陷系数小于0.015,为不湿陷土。
(3)孔隙比:黄土的湿陷系数随孔隙比的增加而增大,当孔隙比大于0.9时,湿陷系数大于0.7,当孔隙比小于0.8时,湿陷系数小于0.015,一般说来,浅层土的孔隙比较大,湿陷系数也较大。
(4)压力:黄土的湿陷随着压力的不同而变化,黄土湿陷起始压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加大。位于浅层的黄土在相对不大的压力下,可以产生强烈湿陷,而位于深层的黄土只有在较大压力作用下才产生湿陷,当地基上覆荷重不超过黄土湿陷起始压力值,黄土也不产生湿限。
3黄土湿陷性等级评价
按照《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对工程区湿陷性黄土场地自重湿陷量及地基湿陷量分别进行计算,输水管线场地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为18.0~1137.0mm,地基湿陷量的计算值为72.0~1470.0mm,属(非)自重Ⅰ级(轻微)~IV(很严重)湿陷性场地,湿陷深度一般在10~13m,个别地段为18m。其中非自重Ⅰ级(轻微)占21.4%,自重II级(中等)占39.6%,自重III级(严重)占32.8%,自重IV级(很严重)占6.2%。
夜上海论坛 4现场湿陷性试验分析
夜上海论坛 根据勘察试验成果分析及湿陷性黄土评价结果,选取有代表性的两场地进行现场试验。
(1)北庄村(桩号22+300),现场试坑浸水试验显示:累计沉降量最大为74.2mm,日最大沉降量为7mm,其中试验浸水阶段沉降量为69.8mm,停水阶段沉降量为4.4mm,该地段黄土湿陷沉降主要集中在浸水试验阶段。试坑浸水沉降后呈锅底型,试坑周边沉降量较小,中心沉降量最大。现场静载荷试验依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的规定,采用单线法试验方法,在同一场地的相同标高及相同土层分别按照50kPa、100kPa、150kPa、200kPa四级压力进行试验。试验成果见表1。该段为自重Ⅱ级(中等)湿陷性黄土地基。
(2)南唐村(桩号45+440),现场试坑浸水试验显示:累计沉降量最大为7.7mm,日最大沉降量为2.2mm,其中试验浸水阶段沉降量为7.7mm,停水阶段沉降量无明显变化。该地段黄土湿陷沉降集中在浸水试验阶段。试坑浸水沉降后呈不对称锅底型。现场静载荷试验布置与北庄村相同,试验成果见表2。从150kPa到200kPa曲线段趋势出现反常,经初步分析其主要原因是与不同部位土质的不均匀性有关。该段为非自重Ⅰ级(轻微)湿陷性黄土地基。
5湿陷性分析
通过现场取样室内试验,根据规范进行的湿陷性评价,在桩号22+300段场地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为100.0~180.0mm,地基湿陷量的计算值为226.5~267.0mm,为自重Ⅱ级(中等)湿陷性场地,湿陷土层下限深度9.0~12.0m。与现场试验结果基本相符。在桩号45+440段场地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为131.5~482.0mm,地基湿陷量的计算值为310.5~849.5mm,为自重Ⅲ级(严重)湿陷性场地,湿陷土层下限深度14.0~18.0m。与现场试验结果相差较大。
另外,输水管线经过的山西晋城~侯马高速公路与输水管线位于同一黄土湿陷地区,通过收集山西晋城~侯马高速公路与输水管线相拟合的线路段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在勘探深度为10m的探井取样试验分析评价,场地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为49.0~274.0mm,地基湿陷量的计算值为138.0~980.0mm,为(非)自重Ⅰ级(轻微)~Ⅲ级(严重)湿陷性地基。
输水管线勘察资料评价结果与公路勘察资料评价结果基本相符,与桩号22+300段现场试验结果也相符,勘察资料评价湿陷量值总体大于现场试验湿陷量值。勘察资料评价结果完全能反应本区湿陷性黄土的湿陷等级及其特征。
夜上海论坛 6湿陷性黄土地基特点及工程处理措施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工程地质特征,在天然状态下含水率较低时具有较高的地基强度,浸水湿润时因湿陷引起强度急剧下降,在一定压力下出现地基沉降变形。黄土湿陷的诱发因素就是力和水,黄土浸泡水后,由于易溶盐类的溶解,土结构的破坏,可使其承载力成倍下降,湿陷量的大小与所受力的强度和水湿程度几乎成正比。初始含水量低,在一定压力下压缩变形小,湿陷变形大;反之,当初始含水量高时压缩变形大,湿陷变形小。
夜上海论坛 工程区湿陷性黄土层厚度大,含粉、砂粒和易溶盐量多,粘粒含量相对低,天然密度和含水量均低,天然含水量均低于饱和界限含水量;其次,工程区为干旱、半干旱季风性气候,降雨量相对少,降水排泄快,地下入渗量小,深度浅,气候干燥水份蒸发快;自然条件下黄土含水量很难有大幅度的增加,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大的湿陷变形。因此,在工程设计施工中只要采取必要的防护处理措施:防止工程内水外渗;处理好工程区地面排水,不在工程防护范围内形成长时间集水而引起地基长时间浸泡。
针对工程区湿陷性黄土特征及工程建筑物特点,泵站及前池地基处理设计按乙类建筑物考虑,消除地基土层全部湿陷性,采用灰土桩挤密法,一般而言,桩间土的最小干密度不小于1.5g/cm3,平均压实系数不小于0.90。输水管线地基处理设计基本参照丙类建筑物的地基处理要求,消除部分地基土层湿陷性,结合相关类似工程实践经验,采用灰土垫层法,结合有效防水和结构措施。具体处理方式如下:
夜上海论坛 (1)泵站及前池地基处理
采用3:7灰土桩挤密法,灰土桩桩径400mm、桩距1m、梅花形布桩;桩长根据建筑物地基湿陷土层厚度确定,一般以处理全部地基湿陷土层厚度为宜,地基处理范围外出基础外边缘5.0m。
(2)输水管道地基处理
在管基开挖后,夯筑30~50cm厚的3:7灰土垫层(非自重湿陷性场地30cm,自重湿陷性场地50cm);然后在其上铺设0.15m厚碎石垫层。
参考文献
[1]SL237-1999,土工试验规程[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夜上海论坛 随着电力企业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图纸和文档资料,这些是知识管理的主要信息载体,为了提供这些知识以便今后使用,企业必须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将图纸、文档、图片等大量文件信息电子化,通过格式自动转换技术,方便用户浏览阅读和检索,形成企业的知识库。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框架共分四层。最底层对应知识的产生过程,知识的表现形式分别为信息应用层、智能操作层、数据连接层和对应知识的产生过程。PDF资料、图纸资料、图像资料和音频资料等,企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这些知识全部实现信息化存储。数据连接层用于管理各种不同格式的非结构数据信息,并进行相应的格式转换、全文分析等处理,统一信息的格式,便于阅读和访问。智能数据操作层为企业提供统一的数据操作,对各种数据进行智能化处理,功能包括:对图纸的处理、权限管理、搜索功能、在线快速预览功能。信息应用层是对知识信息的利用,将系统中获取的信息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用于指导日常工作。
夜上海论坛 2信息化实现技术方案
夜上海论坛 基于知识管理的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和信息安全建设四部分内容,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建设是基础。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是信息系统运行环境的建设,包括信息网络构建、服务器和客户机配置、数据资源建设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要充分考虑企业未来的信息增长和企业的发展需求,配备的设备设施要保证先进性。同时,要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硬件资源,合理分配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公用信息平台整合企业中的各种信息资源,统一信息存储的格式,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为各业务系统提供信息来源,形成企业员工管理支撑系统。在技术实现上,为了让每一个员工都方便地使用公共信息平台,考虑建设基于B/S模式信息平台,员工只要通过浏览器就可以方便地下载、查阅信息资源。将系统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管理层,表示层应用放在WEB服务器上,用户不需要安装任何应用程序;业务逻辑层统一部署在基于J2EE的应用服务器上,数据全部存放于数据中心服务器,统一进行数据的组织、存储和管理,为上层应用提供数据支持。由于信息系统的开放性,信息安全至关重要,要从企业的网络环境、硬件和软件系统等各方面来加强安全管理。安全建设包括硬件防火墙、数据加密、数据备份防灾、病毒防护、统一用户认证等安全措施。业务应用系统是服务于电力企业各项业务办理的信息系统,规范业务流程、管理业务数据。在对业务进行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的基础上形成专家库、决策支持系统,为公司管理层提供重要决策信息,为员工提供业务指导。
3结束语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瓦斯突出;技术管理;措施
煤矿开采突出煤层,要采取防范突出措施和人身事故的综合措施外,还要加强管理,确保防突的各种综合措施的实施。加强技术管理工作应从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两个方面进行,制订并严格执行计划、技术、财务、器材供应、监督检查等方面的防治突出的各种管理制度。
1、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技术管理
突出矿井要按其特殊规律进行技术管理。避免煤与瓦斯突出的技术工作,采取以防范突出技术措施为主,采取突出危险性预测、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及安全防护措施。
夜上海论坛 1.1正确确定煤层、区域和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煤层、某一区域及采掘工作面都要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划分其突出的危险性,以采取不同的技术管理措施。对矿井确定各煤层、采区及采掘工作面,有无突出危险是技术管理的首要问题。正确预测突出危险性,对煤矿安全生产、正确指导防突措施的合理应用有利。
夜上海论坛 1.2正确选择、编制防突措施
夜上海论坛 基于突出煤层、突出区域不同的生产条件及突出特点,在制定防突措施中,要正确选择防突措施,按突出特征判断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类型以选择防突技术措施,不应照搬硬套,也不能随意选用,应考虑技术经济合理性。
正确选择、编制防突措施是在准确的瓦斯地质资料和突出危险性预测的基础上进行。防突措施计划由煤矿技术负责人,组织生产、技术、地测、通风、安监、供应、财务等科室共同编制,并吸收基层、技术干部和工人的意见,上报审批。已批准的措施,单位要向全体人员贯彻,贯彻措施由区、队长负责,技术人员向全体工人传达,使防突措施人人皆知、全员领会。
技术人员要深入现场指导、检查,严把技术关。指派专人负责收集施工中的数据,如钻孔数、孔距、孔径、孔深、爆破效果、瓦斯涌出量、瓦斯排放有效半径等。
1.3抓好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这一环节
在突出危险区域或工作面作业,采取防治突出措施后,要对所采取的防突措施进行效果检验。若各项测定的指标,都降低到规定突出危险的临界值以下、防治突出措施有效时,才能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施工。临界值的确定要按各个矿井、煤层、区域、采掘工作面进行大量实测,并收集、分析资料,得出矿区的临界值。在未取得本矿区实测临界值之前,仍按《防突规定》中规定的临界值执行。
1.4加强矿井地质测量工作
夜上海论坛 这项工作是防治突出工作的基础,防治措施选择,取决于对煤层赋存、瓦斯和地质构造等因素的掌握状况。应将地测部门进行的大量观测,收集的瓦斯地质资料和编制的瓦斯地质图作为防突工作的重要依据。地测工作是防治突出工作的基础。
在具体工作中要按《防突规定》中的规定,突出矿井地质测量工作。
1.5搞好开采突出煤层的专门设计
如果发现防治突出专门设计中规定的工程、设备和安全设施不符合规定或未竣工或不能正常运行时,所验收的矿井、水平、采区、工作面都不得移交生产。
夜上海论坛 设计时要考虑井巷施工问题。突出矿井的巷道布置应满足规定要求。突出矿井、有突出煤层的采区、突出煤层工作面都有独立的回风系统。采区回风巷是专用回风巷。
要推广和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检测手段。突出矿井必须加强瓦斯监测和采用先进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仪表和手段。
2、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现场管理
发生重大突出事故时,会使矿井受到严重损失和人员伤亡。煤矿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有效避免和消除突出的发生。还要强调现场管理工作,使防突工作落实到实处。
2.1加强防突措施的施工管理
在突出矿井中,经常出现在实施防突措施中出现突出,其原因主要有措施不得力、或未按措施实施。因此,有时即使采取了措施,也可能实现不了防治突出的目的。例如:现场常用的深孔松动爆破,其工作面的炮眼数目、眼距、眼深、装药量、封孔方式等在防突措施中有明确规定,若在施工中不认真执行措施,可能出现孔数不够、深度不够等,会在松动爆破后,还出现突出。必须加强现场的施工管理。
2.2加强采掘工作
采掘工作要紧密配合防突措施进行,工作面的支护型式、采掘机械的使用、推进度等,均要和施工阶段的煤层瓦斯涌出状况和动力征兆适应,防止因采掘工作的盲目进行而发生事故。如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增大或有瓦斯动力现象征兆,要改变作业方式、支护型式及工作面推进度以控制突出。
2.3加强瓦斯地质工作
突出矿井中现场瓦斯地质工作非常重要。做好地质预报,要提前通知施工部门注意工作地点前方可能发生的地质构造和瓦斯涌出状况,并报告矿技术负责人。要制定措施,确保安全施工。在每次突出后,要配合防突专职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做好详细记录,收集资料。
2.4加强爆破管理
不管是深孔松动爆破、震动性爆破、掘进爆破还是回采爆破,落煤中的爆破工序本身就是诱导与激发突出的因素。加强爆破管理是防止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的重要措施。要在不同的爆破地点编制专门的爆破措施,制定的措施都要由相关单位和负责人审批。规定炮眼布置:孔数、孔径、孔距、孔深、角度、装药量、起爆材料、起爆顺序、联爆方法、发爆器选型、爆破母线、爆破地点、爆破制度等。
突出严重的矿井,在石门揭煤时,要在地面爆破,在通风系统有保证,能控制大型突出的影响范围时,也可在井下远距离爆破。要按突出危险性来确定爆破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