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乡村振兴工作汇报范文

乡村振兴工作汇报范文

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乡村振兴工作汇报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乡村振兴工作汇报

第1篇

(2021年6月1日)

一、工作开展情况

夜上海论坛 一是全面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将扶贫部门的贫困家庭信息库与学生学籍库进行数据比对,确定受资助学生范围。同时,结合扶贫信息库动态调整的特点,组织各镇中心校对区域内贫困学生不间断进行排查,提高受资助学生信息核对的准确率,让学生资助政策全面覆盖每一个贫困家庭学生,确保资助无遗漏。2021年春季学期,为1709名脱贫享受政策学生发放各类生活补助费、保教费、国家助学金85.6625万元,为1366名义务教育阶段脱贫享受政策学生发放营养餐费54.64万元。目前,贫困学生资助信息已汇总统计完毕,全部录入资助系统,等待财政部门筹措资金,通过“一卡通”系统发放。

夜上海论坛 二是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建立摸底排查机制,分门别类对因病、因残、因厌学、因缺失关爱等原因不能按期返校的学生进行摸底,特别是对于四类贫困家庭学生给予重点关注;建立动态监测机制,把每年3月、9月作为重点监测时段,实行网格化管理,做到“一生一案”,对疑似辍学学生开展劝返工作。截止目前,全县共排查出疑似辍学学生5人,其中因病因残2人、重病重残3人,通过分包人的积极帮扶,病情痊愈后都返校就读。

三是加大农村学校建设力度。规划建设农村教师周转宿舍230套,涉及学校12所,建设面积8050平方米,投资1886万元,目前该批次项目地质勘探、图纸设计已完成;规划新增农村寄宿制学校1所,建设学生宿舍楼及附属设施,建设面积1350平方米,投资320万元,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招投标;计划认定普惠性幼儿园6所,目前认定方案正在修订中,确保7月底前完成认定。

第2篇

夜上海论坛 一、工作开展情况

2021年以来,县共开展科技行动1次,开展科技培训3期,培训林农300人次,印发各种林业技术资料800余份;全县共培养技术能手12人,转化科技成果(低效林改造技术)1项;建成科技示范基地1个,示范点1个,形成科技示范村1个,共培养科技示范户8户。

二、主要做法

夜上海论坛 (一)狠抓林草实用技术培训。根据全县林草生产发展现状,结合林草生产发展技术需求实际,今年以来,狠抓了林草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一是根据全县林草发展实际情况,积极组织林业技术人员教授核桃低改技术,为指导全县林草生产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二是切实加强与川农大、省林科院和县经科局及有关单位合作,积极组织举办林草实用技术培训班3期,集中培训乡镇林草技术能手12人,共培训林农300余人次,共印发各类林草实用技术资料800余份,有效提升了全县林草产业科学化管理水平,为林草产业丰产稳产和增加经济收益打下了基础。

夜上海论坛 (二)加强林草技术推广应用。结合核桃产业低效林改造实施,推广低效林改造成果应用覆盖全县1200亩核桃面积,为全县现代林草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和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及促进林农增收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

夜上海论坛 (三)加强林草基地建设,强化引领示范。结合全县林草产业发展实际,进一步加强了林草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在富兴镇建成毛叶山桐子生产科技示范基地1个500亩。以山桐子生产科技示范基地为基点,拓展科技示范点2个,建成科技示范村1个,培养科技示范户8户。林业产业基地的建成,为全县林业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四)科技指导落地落实。一是狠抓科技服务,结合省林业专家服务基层活动与县科协科技下乡活动到13个乡镇实地指导林草生产管理技术工作。二是积极主动做好林业科技三下乡活动,2021年上半年,组织乡镇科技下乡活动3次,现场为林农答凝800余人次。切实加强了林草实用技术宣传和推广。

三、典型案例

(一)利用资源,加强合作。充分利用县域资源,切实加强与县妇联、县科协、县团委等单位合作,全年共举办以培训农林产业大户、农村妇女、农村青年、乡镇林草技术骨干等为主的培训班3期,培训乡镇林草技术骨干和乡土专家180人次,培训乡镇农村妇女1250余人次,培训农村青年2000余人次。印发各类林草实用技术资料800余份,有效提升了全县林草产业科学化管理水平,为林草产业丰产稳产和增加经济收益打下了基础。

夜上海论坛 (二)积极培育,有效带动。永安镇红马村成立县红马藤椒专合社采用集中流转土地的方式,建成1200亩藤椒基地。基地辐射周边3个村,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和谐发展。为该村产业振兴和共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夜上海论坛 四、存在问题

一是林业产业资金整合困难。在我县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示范园的建设、新品种的引进推广方面,政府投入不足,力度不大,林业部门资金整合困难,是制约我县林业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因素。计划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林果产业,辐射带动周边群众致富。由于缺乏资金,致使林业产业难于做大做强做优。二是在带动农户增产增收方面效益不明显。我县竹产业和经果林产业等特色林业产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生产规模较小,尚未实现产业规模化、基地建设标准化,科技培训及推广方面发展滞后,致使我县林业产业市场竞争力不强。

第3篇

2021年来,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部署,X镇立足区域实际,整合油地军港资源优势,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加快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发挥资源优势,推进产业振兴。

夜上海论坛 一是推进现代畜牧业、海洋渔业提质增效。现代畜牧业方面,继续保持X澳亚、神州澳亚两大万头奶牛牧场满栏生产,实现存栏奶牛2.5万头,泌乳牛1.1万头,上半年累计产销鲜奶7万吨。奥克斯—澳亚奶牛优秀种质创新平台项目进展顺利,高产奶牛性控胚胎生产各项指标持续提升。富友联合乳制品加工厂正式投产,酸奶、布丁等高端乳制品陆续下线销售,集种养加、研贸游于一体的高端乳品基地初具规模。海洋渔业方面,加快推动全区东部特色生态渔业示范区建设,上半年南美白对虾、海参、贝类共计投苗养殖12.8万亩,工厂化养殖55000立方米,预计水产品年产量可达到5000余吨。二是规划实施“牧场小镇”旅游项目。依托澳亚两大牧场、周边万亩青贮地及乳制品加工厂资源,规划实施“牧场小镇”旅游项目,项目位于X镇镇区东部,孤北干渠以东,长江路北,兴港路以南,项目计划总投资1.49亿元,规划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21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景区出入口、田园牧歌公园、核心体验区等,形成奶业特色旅游文化品牌,目前总体规划及道路设计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核心区详细规划设计。三是支持各村发展特色种养和乡村旅游项目。规划渔村田园综合体项目,项目位于渔村进村路两侧,占地面积700亩,规划建设集休闲观光、旅游、采摘、餐饮娱乐于一体的休闲农业观光园,目前总体规划已完成,正在招商和做详细规划;实施海星村经济林项目,项目位于海星村东养殖场路两侧,占地面积300亩,规划建设苹果、桃、杏、无花果等经济林带,在林下发展特色种养殖,目前已种植果树150亩。整合辖区军地资源,依托济军基地九分场玖红林果合作社,打造“军垦小镇”特色旅游项目,建设标准化果园500亩、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葡萄大棚10亩、特色民宿12间、农家乐1处,建成集采摘、观光、旅游、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特色农业示范点。

夜上海论坛 (二)实施人才强镇战略,推动人才振兴。

一是开展培训下乡活动。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助力农村产业发展,以新型农民培训学校为抓手,统筹整合培训资源,优化课程设置,针对不同人群,突出培训重点,开展各类人才培训25期、1753人次;针对村“两委”成员和农村党员,以增强党性、提升能力为重点,着力培养懂经营、会管理、善服务、当先锋的党员人才队伍;结合镇域实际和群众需要,着重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着力提高就业创业、增收致富技能,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对于外来流动居民,组织开展文明礼仪、城市生活常识等方面培训,全面提高文明素质。二是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做好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黄河三角洲学者以及河口区创业创新领军人才等人才奖项申报工作。对接镇域发展实际和人才需求,充分发挥产业链、产业集群对各类人才的吸引作用,紧紧围绕全镇石油化工、畜牧养殖、海产品养殖等五大重点产业集群,通过举办人才招聘会、参加省内外各类大型人才招聘洽谈会、主动上门等形式招揽各类急需人才,加大现代农业领域高端专家引进力度。三是招才引智并举。树立“借脑”发展理念,突出抓好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引进,通过咨询、兼职、短期聘用、项目合作与攻关、技术顾问、人才租赁等形式引进国内外智力,大力引进“候鸟式”人才。今年上半年共组织参加各类招才引智会议暨人才高峰论坛3场,达成初步意向1个。四是强化人才平台建设。以“人才强镇”战略为支撑,强化人才平台载体建设,为吸引集聚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端人才智力提供了重要依托。今年来,澳亚人才团队利用“奶牛优秀种质创新平台”----体外胚胎生产实验室,测定奶牛生产性能的牛头数达到5000头,种子母牛群规模达到100头,开启了优秀种质规模化精准培育新模式。澳亚(中国)牧草检测中心为各类组织机构开展实验检测1000余次,出具检测报告72份。两大人才平台科技成果转化直接经济效益达3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