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调研汇报范文

调研汇报范文

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调研汇报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调研汇报

第1篇

夜上海论坛 一、就业、新增就业人员及下岗人员分布情况

夜上海论坛 1、就业人员分布情况:

x年末全部职工x人,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x人,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x人,重点分布在:(1)工业x人,(2)商业、公共饮食业、物资供销仓储业x人,(3)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x人,(4)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业x人,(5)农、林、牧、渔水利业x人。

夜上海论坛 x年末职工总数为x人,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x人,城镇集体及其它所有制职工x人。重点分布在:(1)制造业x人,(2)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x人,(3)采掘业x人,(4)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x人,(5)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x人。

夜上海论坛 x年末职工总数为x人,其中国有经济单位职工x人,城镇集体单位职工x人,其它经济单位x人。重点分布在:(1)工业x人,(2)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事业x人,(3)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x人,(4)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x人,(5)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x人。另外,在城镇私营企业从业人员x人,个体劳动者为x人,重点分布在:(1)工业x人,(2)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x人,(3)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x人,(4)社会服务业x人。

2、新增就业人员分布情况:

夜上海论坛 x年末新增就业人员x人,其中分布在事业单位x人,国有企业x人,集体企业x人,从事个体经营x人。

x年新增就业人员x人,其中事业单位x人,国有企业x人,集体企业x人,从事个体经营x人。

夜上海论坛 x年新增就业人员x人,其中事业单位x人,国有企业x人,集体企业x人,从事个体经营x人。

3、企业下岗职工分布情况:

x年我县尚未出现下岗职工。

夜上海论坛 x年末下岗职工x人,其中国有企业x人,集体企业x人。重点分布在采掘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及批零贸易餐饮业等。

x年末有下岗职工x人,其中国有企业x人,集体企业x人。重点分布在采掘业、制造业和批零贸易餐饮业等。

二、在职劳动人口中,专业技术人员比重变动,初、中、高级职称人员比重变动情况

1、专业技术人员比重变动情况:

夜上海论坛 x年专业技术人员占在职劳动人口的x%,x年占x%,x年占x%。(x年在职劳动人口不含城镇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及个体劳动者x人)

夜上海论坛 2、初、中、高级职称人员比重变动情况:

x年初级职称人员占在职劳动人口的x%,中职占x%,高职占x%。

x年初职人员占在职劳动人口的x%,中职占x%,高职占x%。

x年初职人员占在职劳动人口的x%,中职占x%,高职占x%。(在职劳动人口不含城镇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及个体劳动者x人)

三、人才引进情况

1、外地人才流入(调入)本地数量

x年以前我县基本上没有开展人才引进工作,x年人才市场建成后,此项工作才有了较快进展。

x年调入外地人员x人。

x年引进人才x人,其中调入x人,聘用外地人才x人。

夜上海论坛 x年引进人才x人,其中调入x人,聘用研究生学历以上高级人才x人,具有高级职称的x人,本科学历x人,其他具有业务专长的x人。

2、本地人才流出(调出)数量

x年调出x人,x年调出x人,1999年

调出x人。

四、外地大专院校毕业生分配进本地情况

x年x人,x年x人,x年x人。

五、引进人才规划及新出台政策文件

第2篇

夜上海论坛 专题课教学内容的时效性、教学对象的针对性都比较强,并且科研含量高,讲授难度大。上好专题课是提高县级党校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科学选题

选题能力也是教师要强化的基本功之一,精心选择有意义的专题题目是能否上好专题课的先决条件。

夜上海论坛 (一)选题要注重实践性。实践性是专题课最显著的特点,脱离实际对社会实践不具有指导作用的专题课没有任何价值。所选的题目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把握县级党校教学对象是乡科级领导干部,遵循服务现实,增强指导意义这一原则。首先,选题要突出两大主题:一是突出重大理论问题,二是突出现实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其次,实现三个结合:教师选题必须把对重大理论问题与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壮大我市集体经济问题。

(二)选题要有新意。专题课时效性较强,所选题目内容要新,需要教师熟练掌握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把握国家的发展形势,了解最新的中央会议精神和各项改革措施和政策,从干部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中选题目,如农村合作医疗问题等。既便是老问题如党性修养等也要求要独到,从不同的角度讲出新意。

(三)选题要找准切入点。教师要关注中央会议精神,了解国家各项改革方针政策的颁布及贯彻落实到基层后的效果和产生的相关问题,着重从县(市)党委和政府的工作思路中选择题目。如税费改革后化解乡村两级问题债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健全和完善我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问题等。

夜上海论坛 (四)选题要有比较优势。教师要选择有研究基础、专业教学特长、以前讲过的对自己来说较为得心应手的熟悉的内容,使其转化为教学专题,最好是把自己的科研课题转化为教学专题。

(五)选题不宜过大。县级党校专题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专题范围过大,内容空洞,缺乏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选题要专,题目不宜过大,切忌宽泛和空洞。范围过大,面面俱到,由此会造成一则时间不容许,二则重点不突出。

第3篇

夜上海论坛 从另一角度来看,经济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社会公平、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不能以为经济发展了,政治就必然稳定,危机就必然化解,社会就必然和谐。经济危机是可以通过宏观调控加以化解,社会危机只有通过付出巨大的政治成本才能消除,而环境危机一旦发生,将变成难以逆转的民族灾难。为此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源于环境保护,而保护环境就是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内促进社会公平,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最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地发展。

夜上海论坛 一、环境不公导致社会不公

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人均资源占有率并不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GDP翻两番,维持中国经济列车高速运行。但一度以来依靠高投入、高耗能、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式经济增长,使资源环境付出巨大代价,资源紧缺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据测算,中国每创造1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是日本的1.1倍,中国的年能源消耗量是日本的10倍,是美国的5倍。严峻的环境与资源形势不容中国再沿袭粗放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但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仍沿袭着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虽然只有世界的4%,耗用的钢铁、煤炭、水泥却分别占世界总消费量的30%、31%和40%.中国在人均GDP400-1000美元的条件下,出现了发达国家人均3000-10000美元期间出现的严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与工业化、城市化、就业压力、资源短缺、贫富差距搅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累积成中国严峻的社会难题。某些人的先富牺牲了多数人的环境,某些地区的先富牺牲了其他地区的环境。环境不公加重了社会不公,表现为:

夜上海论坛 1、城乡不公平。中国农民为中国现代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他们却愈来愈被排挤在现代化成果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世纪80年代1.8:1,扩大到90年代的2.5:1,2003年更达到3.2:1.拿环境来说,中国污染防治资金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而中国农村还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1.5亿亩耕地遭到污染,每年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农村环保设施几乎为零。农村在为城市装满“米袋子”、“菜篮子”的同时,出现了地方衰竭、生态退化和农业水源污染。

2、区域不公平。几十年来,中国资源富集的不发达地区源源不断地将资源输往发达地区,如今已积累了发展力量的发达地区却没有给予不发达地区足够的补偿。不发达地区在竞争中日趋落后,中国的区域差距日趋扩大,严重影响到中国社会的统一和谐。从1980年到2003年,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由50%增加到59%,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却相应下降。环境也是如此。西部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源头和生态环境的天然屏障,长期以来开发森林和矿产,破坏了生态环境。我们对西部地区不断提出限制发展、保护环境的要求,而保护的成果却主要被发达地区无偿享用。环保上的区域不公平是明显的,“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没有得到落实。

3、阶层不公平。在我国城市中,10%的最高收入户与10%的最低收入户的差距由1998年的3.09倍扩大到2000年的5.02倍。在农村,最高收入户与最低收入户的差距由1998年的4.8倍扩大到2000年的6.5倍。从环境上看,富裕人群的人均资源消耗量大、人均排放的污染物多,贫困人群往往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直接受害者。

4、国际不公平。由传统西方工业文明主导的世界,是霸权政治与强权经济的世界。他们通过技术优势和军事力量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占用了全球资源。发达国家不足世界人口的14%,却消耗着全球商业能源的80%.因此,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夜上海论坛 二、通过开征生态税,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从理论上分析

夜上海论坛 所谓生态税,就是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主要目的,向所有因其生产和消费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纳税人课征的税收。

根据生态税收“谁污染谁付费”原则,污染环境的人或企业即是污染者必须要付出代价或受到惩罚,必须要承担相应的成本。任何人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而损害其他人的利益,这也正是社会公平的一种体现。因此,必须要对制造污染的人或企业进行收费,以作为全社会治理环境污染的经费。但是从宏观角度来考虑,任何企业所生产出来的消费品,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市场上消费者的有效需求。表面上制造污染的是生产企业,其实真正制造污染的是产品的最终消费者。所以,生产企业所额外负担的污染排放量而增加的生产成本,最终还是要通过提高售价而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因此,直接通过向消费者征收生态税是最终解决环境污染的方法。

夜上海论坛 一方面,生态税由污染者支付的非对称性高于由消费者支付,从而使征税效率较低。由消费者付税,存在着征税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由生产者付税,存在着征税机构与生产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但由于消费者付税原则的实施,就是消费者消费环境产品的数量和价格已经经过了市场的评价,市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消费者的消费信息,从而降低了消费者的信息优势程度。而生产者付税的实施,意味着征税机构必须清楚生产企业的生产运作过程以及耗费环境资源的具体数量,并以此作为征税机构。与消费者付税原则相比,征税机构对生产者征税缺乏信息获得机制,因为在此过程中市场没有介入,从而使生产者的信息优势程度相比消费者对征税机构的信息优势程度高,它将导致在征税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征税机构对污染者征税的效率低于对消费者征税。

另一方面,生态税由消费者支付或由污染者支付体现了一种比较合理的产权界定方式。就拿我国东西部地区来说,西部一直以来为东部提供大量环境资源以供其经济的快速发展。如果将西部环境资源收益界定给西部人,则西部人通过治理环境的好处而使东部人也享受到治理环境的好处,于是东部人也就成为外部收益者。因此应该向西部提供补偿以支付其享受西部治理环境所带来的正外部效益。

2、由消费者支付生态税,体现公平原则,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第一,解决城乡之间的社会不公平

目前,东西部地区的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贫富差距逐渐拉大。为了缩减差距,只有通过加快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这往往是以破坏当地环境资源为代价的。如果再向当地农村的企业或农民征收生态税,反而会增加他们的负担,提高经济发展成本,促使贫富悬殊差距进一步扩大,导致社会不公现象加重,就无法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为此,通过向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的消费者征收生态税,将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转移到消费者身上,将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维护社会公平。

第二,解决阶层之间的社会不公平

夜上海论坛 从消费角度来看,富裕人群的人均资源消耗量大、人均排放的污染物多,贫困人群不仅人均资源消耗量小、人均排放的污染物少,而且往往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直接受害者和实施者;从环保意识角度来看,富裕人群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比较了解,环境保护的意识更为强烈,他们愿意承担污染成本,对创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的需要更为迫切,而贫困人群基本上处于一个追求温饱的状态,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根本不强,而且他们只有通过当地资源的原始开发利用来解决生存和拉动当地经济增长,更谈不上当地环境资源的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以及进行环境污染的治理,如果对他们直接征收生态税,那将会增加他们的经济发展成本,反而不利于当地经济增长。因此,由消费高的富裕人群支付更多生态税,再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给贫困人群,将有利于解决社会不公,缩短贫富悬殊距离,从而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

第三,解决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生产企业之间的社会不公平

夜上海论坛 由于发达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使落后地区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低于发达地区。在尚处于贫困的落后地区,由于贫穷、疾病、就业等生存问题的困扰,使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更为关注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

对落后地区的企业而言,关注的是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生态税由污染者负担,由于生态税的征收将使落后企业的效益受到损失,这将会危及其经济发展,导致贫困、就业等问题更为严重,同时也会导致落后的企业和当地政府易于联合起来进行共谋,以对抗中央政府的征税行为,将导致环境税由污染者负责的制度实施成本较高,加重社会不公平。

夜上海论坛 通过由消费者支付生态税,有利于贯彻“公平”原则,促进企业之间进行平等竞争。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如果没有一个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就会被扭曲,经济资源就不可能得到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社会整体的经济发展就不可能是健康的、可持续的。在环境税收制度缺失的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不公平,企业竞争不公平,就会导致出现社会不公的现象,就难以实现社会的和谐。

第四,解决区域之间的社会不公平

夜上海论坛 我国区域之间的不公平主要表现为东西部之间的不公平。西部地区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包含了很大比例的环境资源生产要素的投入。而东部地区则是环境产品的主要消费者。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差距的不断拉大,加重了社会的不公。那么通过由东部地区的消费者支付生态税,再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给西部地区用于环境污染的治理,可以缓解东西部区域之间的社会不公平。

一方面,由东部地区消费者支付生态税体现了公平原则。因为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西部地区大规模的廉价能源、原材料支撑的基础上,西部地区耗费了大量的环境资源所生产的产品大部分都以极低的价格输送到了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耗费大量环境资源所带来的收益并没有归入西部地区的人享有,而是通过价格剪刀差的方式转化为东部地区人的高额利润。西部地区的人为东部经济发展正承受着耗费环境资源的巨大成本,而消耗环境资源所获取的收益却奉献给了东部地区,这本来就已经是不公平。如果再向西部地区的生产者征收环境税,无疑是增加了这种不公平的程度。维护公平的做法应该是,向东部地区的消费者征收生态税,并通过政府转移支付的方式用于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

夜上海论坛 另一方面,区域之间环境资源价格差异导致生态税由消费者支付,即由东部地区支付可以实现西部地区环境资源更高效率的优化配置。从理论上来说,当交易费用为零且消费者和污染者对环境资源的价格评价是一致的情况下,无论是由污染者付税还是由消费者付税,其配置环境资源的效率是一样。但这一结论的假设提前,除了交易费用为零外,还有消费者和污染者对环境资源的价格评价是一样的。价格是消费者对消费环境资源所获取的效用的货币评价,受消费者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很大,东部地区的人对环境资源的价格评价高,即他们愿意支付较高的价格享受环境资源;而西部地区的人们由于较为贫穷,干净、优美的环境对许多尚未解决温饱的西部人来说还是奢侈品,因此,他们愿意为享受干净、优美的环境所支付的价格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