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文艺评论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夜上海论坛 英文名称: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主管单位:
夜上海论坛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3-5672
国内刊号:23-1059/I
邮发代号:14-117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夜上海论坛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夜上海论坛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文艺的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大道理。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特征等大问题,不是搞形象思维的作家、艺术家能够深入研究的问题,文艺理论家、批评家是“站在高坡上,挥手指方向”的角色,要承担起为整个文艺界举旗引路的作用。
夜上海论坛 开展正确的文艺批评是党领导文艺的重要手段。过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双百方针”执行的很不稳定,所谓“一放就乱,一收就死”忽左忽右的政策倾斜,严重影响了文艺的正常发展。经过总结经验教训,我们党摸索出一套加强和改善领导文艺的有效办法,这个办法就是通过人民团体这个桥梁和纽带来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而文联和作协组织、影响文艺家坚持正确的文艺方向和贯彻文艺方针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通过文艺批评,以文艺批评为导向纠正错误,坚持正确的文艺方向。遗憾的是在实践中,我们发挥评论界的作用还很不够。不够的原因是两方面,一是掌管人财物的部门不知道文艺批评有什么用,舍不得投入,使评论界的“巧妇”们一直无米难为炊,造成了当前队伍涣散、人才外流、刊物难办、阵地失守的局面。另一方面,文艺评论界也常拿自己当外人,靠边站,不上前儿,假装谦谦君子,站在局外说点怪话,放点怨气,不扛旗、不领军,批评不到位,说话没份量,所谓的缺位、失语,就是没尽到责任。
夜上海论坛 关于批评家的舞台站位
如果把文艺比作一个大舞台,批评家应该站在哪里?是前台还是后台?是边幕条里还是幕后?
夜上海论坛 批评家应该是作家、艺术家的先生,而不是“后声”,先生是能够帮助作家、艺术家的创作实践。“后声”是跟在人家后面说三道四。目前看来,先生不多,为人家摇旗呐喊,刷色捧场的不少。当然,一部作品问世、某些艺术家走红,批评家站出来,以先生的身份为其把脉诊病,帮助他们完善提高也有必要。可是,当前更多的“歌颂派”,看红包有多厚就给人家说多少好话,拍马屁、捧臭脚、马后放炮似的所谓批评,有了不多,缺了不少。尤其是拿了人家的好处,就无原则地为人家高唱赞歌,把差的说成好的,把丑的说成美的,明明是红肿之处,偏说是艳若桃花,不但讨嫌而且丑恶,有损批评界的形象。
批评家要靠自己的真知灼见、真才实学树立自己的权威性。真正的学术权威才有资格站在高处指点迷津。当前的理论家、批评家,理不直、气不壮,面孔模糊、形象暗淡,不是因为没有话语权,而是用权不当。我建议,一部分提前富起来的走市场的批评家,应该退出这个行当,另成立个“文艺装修公司”,归工商局去管。关于文艺批评的标准
关于提出的“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批评标准是时代的产物,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为了文艺更好地“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而提出来的。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不再提文艺从属于政治”,是为了避免对文艺创作的横加干涉,不是说文艺可以脱离政治,文艺批评也不能脱离开政治环境来开展。不讲政治以什么为标准来开展批评呢?“以艺术标准”,哪一种艺术标准?是西方的艺术标准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艺术标准?所以要明确新的批评标准是什么?不能将西方的某些文艺思潮搬来,作成格式化来衡量我们民族的、大众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也不能完全以市场化为标准,用票房或收视率衡量一部作品或某些艺术家的价值。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要在马克思经典作家的理论基础上发展创新。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明确的批评标准,在一片“杂学唱”似的批评中,主旋律不可能清晰。为什么批评?怎样批评?大家随心所欲就等于没有标准。发展和创新马克思文艺理论,我认为要按照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创作更多反映人民的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为理论指导,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文艺批评标准,是发展文艺事业的重要基础。
关于批评的大众化问题
开展文艺批评是少数人的事,是职业批评家的事。要让大家都关心文艺批评,除非等到“人们可以上午钓鱼、下午打猎,晚上当批评家”可以自由选择职业的共产主义时代。我这里要提出的问题是,当下文艺批评既脱离大众,又脱离文艺界实际的问题要不要解决?怎样解决?只能在少数人中间,局限于批评界内部开展的文艺批评有什么用?有
人说,文艺理论是不可能普及的,一本理论刊物能有百八十人看就不错了。从现象上看这话没错,可是我们也应该反思,文艺批评的目的是什么?只是在理论界内部开展的“游戏”,文艺界都不关心的批评,有用吗?没有实际用处政府愿意加大投入吗?
那么文艺批评能够大众化吗?
我们换个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
为什么王朔骂人、陈祖德放刁、胡戈恶搞会有市场?搞得网络上一片喧嚣。从某种角度说,这些人搞得是另类的批评,是批评界的失语给他们提供了机会和话语权。张艺谋是不是装修工?《无极》是不是无聊之极?央视是不是惟利是图?“血馒头”够不够成侵权?这些看是无聊的现象,却都是人民大众所关心的问题。我们批评界为什么不屑一顾呢?
文艺批评能不能大众化,关键是我们的批评家站在什么立场上开展批评和怎样批评。其实中国人是很关心文艺的,也乐于参与。那么众多网民对《英雄》《无极》《满城尽带黄金甲》,以及对“梨花体”、对李宇春、韩寒、郭敬明等现象展开的大讨论,批评界却没有声音。当有人大骂“文坛算个屁”、叫嚷要解散文联、作协的时候,我们理论界也听之任之,这不正常。我建议我们的批评家一定要摆脱贵族化,放下身段,走到人民群众中间去,走到文艺家中间去,关注民生,关心文艺发展的现状,替老百姓说话,替文艺界说话,肯定会受到人民的欢迎。躲上小楼成不了一统,更练不出高雅情怀。
夜上海论坛 至于文艺批评的语言问题,我不想多说,我只说“高僧都说明白话”,玄学都是小沙弥玩的。千万别把晦涩当高雅,别拿无聊当深刻,真正有出息的文艺理论家、批评家一定要把双脚站在土地上,面对人民、面对时代说话,说该说的话。
夜上海论坛 给批评家的三条建议
夜上海论坛 文艺的大发展大繁荣呼唤大批评家。
夜上海论坛 辽宁要实现建设文艺强省的宏伟目标,需要出人才——出尖子人才,出作品——传世出精品,出文化产品——出名牌产品。这些都不是简单的靠加大投入就能买来的。其中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多出几个有权威的大师级的文艺批评家来带动文艺事业的全面发展。一个优秀文艺批评家的作用要胜过无数“吹鼓手”。
夜上海论坛 著名文艺批评家的必备条件最少应该有如下三条:
夜上海论坛 一是既懂理论又会实践。能说会道不如能说会做。最好自己本身就是大艺术家又是批评家,这样别人服气,自己底气也足。
文艺批评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童庆炳
夜上海论坛 批评与创作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
夜上海论坛 文艺批评的根基在哪里?应该说,它既不在政治,也不在创作,而在生活、时代本身。生活、时代既是创作的根基,也是批评的根基。创作与批评都具有时代性。创作与批评的根基是同一的。批评家不是随便说一说一部作品思想和美学上的优点或缺点。优秀批评家应该根据自己对生活与时代的理解,对作品作出自己的独特的评判,或者借作品的一端直接对社会文本说话。这样,一个优秀的批评家如何来理解现实与时代,想对现实与时出怎样的声音,就成为他批评赖以生存的源泉。还是来谈谈别林斯基。大家知道在19世纪40年代前,别林斯基有过一个与现实“妥协”的时期,他接受了黑格尔的“一切现实的都是合理的,一切合理的都是现实”的思想,错误地认为既然俄国专制农奴制是现实的,那么也就是合理的,他写了一些为俄国农奴制辩护的批评文章,他的批评也就无足轻重,不但不可能生产积极的意义,相反是依附于反动势力的威严之下。为此他受到赫尔岑严正批评。19世纪40年代初,他迁居彼得堡,耳闻目睹当时俄国京城贪官污吏的腐败和专横,他悲愤地写道:“这个丑恶的俄国现实充满着对金钱和权势的崇拜、贪官受贿、腐败堕落、道德沦丧、昏庸愚昧等现象,任何聪明才智、高尚举止都会遭到欺压、蹂躏,书报检查横行,思想自由被根除。……如果我还为这一切进行辩解,就叫我的舌头烂掉。”这是对现实的这一新的态度和深刻的理解,这种对于现实的新态度、新理解为他后来的文学批评事业开辟了新的道路。
创作与批评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这里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也不存在谁依靠谁的问题。但它们合作,共同生产意义。例如俄国19世纪早期的文学意义是由普希金、果戈理和别林斯基共同生产的。普希金、果戈理的作品对时代文本发言,别林斯基则把他们的发言提升了一步,共同对现实发出激奋的声音,这才构成了那时俄罗斯文学的景观。所以别林斯基说:“批评总是跟它所判断的现象相适应的:因此,它是对现实的认识,……在这里,说不上是艺术促成批评,或者是批评促成艺术,而是两者都发自同一个普遍的时代精神。二者都是对于时代的认识,不过批评是哲学的认识,而艺术是直感的认识。”别林斯基的意思是,创作与批评的“身份”是平等的。批评并不寄生于创作。创作与批评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别林斯基还说:在那个时候,批评家对“一部伟大的作品说些什么这个问题,其重要性是不在这部作品本身之下的。不管你对作品说些什么,――请相信我,你的文章一定会被人阅读,激起人们的热情、思考、议论。”如果我们现在的批评家要是有这种认识,那么文学批评就会构成“不断运动的美学”,那么批评家创造的世界是与作家、艺术家所创造的世界是同样重要的。当然,你的批评话语不能是不痛不痒的,你必须在评论作品中,要么提出了现实的问题,要么回答了现实的问题,或者其中有关于生活的玄远的哲学思考。
夜上海论坛 还有,既然创作与批评是平等的,那么,作家、艺术家与批评家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是平等的关系。你们在下面可以是朋友,可以称兄道弟,但批评家对于作品则应该是好处说好,坏处说坏,秉持科学的态度对作品的优长和短处作出艺术的总结和概括。不能因为彼此之间是朋友,低头不见抬头见,抹不开面子,就不敢批评。批评的要义就是敢于批评和善于批评。如果面对作品严重的问题,而不能发现,或发现了不敢说真话,这算什么批评家。作家、艺术家则应面对这样的敢于和善于批评自己作品的短处的批评家,应以敬重之心待之,乐于接受批评,甚至表达感谢之意。事情难道不应该是这样的吗?新文学的前辈为我们作出了榜样。沈从文在《记冯文炳》一文中,并没有因为冯文炳是自己的朋友,就放松了对其作品不足的批评。沈从文真的是好处说好、坏处说坏。他对冯文炳(废名)的作品《莫须有先生传》作了直截了当的批评,说他的作品“把文字发展到不庄重的放肆的情形下,是完全失败的一个创作”,这样的批评是尖锐的,也是真诚的。在我看来,越是名作家名艺术家的创作就越要对其严格批评,因为他们读者与观众对他们的作品抱有更高的期待,影响也更大。批评家不但对艺术负有责任,也对社会大众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要达到上面我所说的文艺批评的理想境界,关键是批评家要有自己的生活信念、社会理想和文艺理想。没有社会理想,就不可能对现实作出深刻的理解。没有文艺理想,就不会有对艺术的追求,从而能对文艺作品作出深刻的评判。没有独特文艺信念的人,一味依附别人的人,不是批评家。批评家在信念的支持下,要有自己的独特的思想和批评空间,要有坚定的立场。不应该看着人家(例如作家)的脸色行事。同时他也要有自己的批评路径和专业技巧,能说人所不能说,道人所不能道。当批评家发言的时候,作家、艺术家也好,读者、观众也好,整个社会也好,都不能不注意地倾听。这样文艺批评就必然产生意义。批评与创作合作,创作家与批评家携手,共同对社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夜上海论坛 不读作品怎么能进行文艺批评
夜上海论坛 现在有一种现象,有些批评家现在只聚焦于文学事件或文化事件,而很少阅读和研究当代文学作品。有的批评家甚至公开声称,他不读某个作品也照样可以批评。可见,这些批评家所关注的不是作品的性质或价值,而是围绕在作品周围的事件。这种不读作品只是关注围绕作品所发生的批评,其目的不过是商业炒作,把人们从作品的思想与艺术引开。这种批评对于商业也许有意义,对于人们在无聊时候助谈兴也许有意义,但对于真正的文艺批评毫无意义。真正的文艺作品可以有三个层面:第一层是“悦目悦耳”,第二层是“悦心悦情”,第三层是“悦志悦神”。真正的文艺批评应该进入到作品的全部三个层面。而这种不读文艺作品的文艺事件批评,连作品的“悦目悦耳”这个最表面的层面都没有触及,那么请问,这种批评能进入文艺作品的世界吗?能理解作品的所抒写的情志吗?能揭示作品所具有的美学的历史的意义吗?不把作品当批评对象只是把事件当批评对象的批评在今天的流行,还是商业“炒作”的小伎俩,对于真正的批评来说,也可以说是一种消解,一种亵渎。
关于文艺批评的方法,新时期以来经过了多次变化。但如果我们忽略那些细节不计,大致可以归结为“向内转”的批评和“向外转”的批评,即相当于韦勒克提出的“内部”批评和“外部”批评。在20世纪80年代,那时候为了摆脱僵硬的“文艺从属于政治”的批评模式,理论批评界提出了回归到文艺自身的“向内转”,就批评而言突出的有审美批评和形式批评,这种批评在今天看来是不全面的,但在那时却具有“拨乱反正”的作用,它具有治疗“极左”顽症和解放思想的伟大意义是不容抹杀的。现在似乎有个别人想开历史倒车,又要起来清算80年代的反“极左”时候提出的文学理论和文艺批评思想,这完全是枉然的。看来当前重要的问题还是“防左”。90年代后随着“语言论”转向,叙事学流行,形式批评进一步升温,批评于是进入一个回避现实境况的批评学问化时段,这当然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在90年代后期,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商业大潮的涌动,各种社会问题丛生,人们的思想重新活跃起来,此时,恰好有关文化研究的批评方法从英国的威廉斯为代表的伯明翰大学学派那里被引进。这样就出现了所谓的批评的“向外转”,即相当于韦勒克所说的“外部”批评。相对于80年代的“向内转”而言,所谓“向外转”就是批评家从文艺形式这个端点一下子又跳到文艺社会政治内容这个端点。这时候出现了“阶级”批评、“性别”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生态”批评。这类批评要是做得好,那是很有益的。但目前这类批评一般是不顾文艺的表现形式,仅就作品的内容所展开的一种批评形态。这些文化批评的一个特点就是不去考察作品艺术上的优劣、高下、精粗的程度,而只是关注作品对“阶级”、“种族”、“性别”、“生态”等观念内涵的符合的程度。
不难看出,无论是“向内转”的审美批评、形式批评和“向外转”的文化批评,都是有其时代的根据的,具有时代精神的,必须给以充分的历史的评价。但是就批评的方法和形态而言,“向内转”和“向外转”的批评都是不完整的、片面的,不能整体地深刻地揭示文艺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的价值与意义,也是不能保持活力的,不能持久化的。因此早在上个世纪末就有人提出具有综合性的“文化诗学”批评的构想。“文化诗学”批评的立意,是在坚持文艺的审美特征的条件下,把形式批评中对作品的细读和文化批评中对作品社会文化意义的阐释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批评形态。这种批评可以从作品的文体研究入手。我在1994年出版的《文体与文体创造》一书中指出:“文体是指一定的话语秩序所形成的文本体式,它折射出作家、批评家独特的精神结构、体验方式、思维方式和其他社会历史、文化精神。”就是说,文体有三层面,第一层面是作品的语言体式;第二层面是作品语言体式所折射出的作家的精神结构、体验方式和思维方式;第三层面则是作品语言体式中所蕴涵的社会历史、文化精神。一个批评家完全可以从细读作品开始,深入作品的语言体式,进一步揭示作家赋予这作品语言体式所表达作家对生活的体验、评价,所显现的精神结构;最后则要联系社会历史语境,深入揭示作品所体现的时代文化精神等。这样我们就把内部批评与外部批评综合起来,结合起来,形成对作品的整体性的深入的把握。这样一种批评方法既不同于那种感想式的、印象式的批评,又不同于刻板的机械式的单纯的社会学批评。对于批评来说,方法的革新不是无关宏旨的事情,科学方法的确立,可以使批评真正变得具有穿透力,使批评保持活力和生命力。
历史理性、人文关怀和艺术文体的统一
夜上海论坛 我们的批评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这就是在批评中要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在批评中必须得到确认和坚持。
夜上海论坛 我一直认为,当代文学创作的精神价值取向可以有许多维度,包括休闲、娱乐、宣泄、鉴赏等都可以是其中的维度,但应该有三个基本维度,这就是历史理性、人文关怀和艺术文体三者的辩证统一。
历史理性是对社会全面进步的肯定性评价。其中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又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100多年前马克思就在《〈政治经济学〉序言》中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去世之后,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演说》中认为,马克思一生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有几大发现,其中第一大发现就是:“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其他社会活动,才能谈到精神生活的追求。”因此文艺创作和批评的精神价值取向之一,就必须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一个社会的发展,其别是经济发展。发展的确是社会的第一要义。因此像80年代初产生的所谓“改革文学”,竭尽全力鼓吹当时开始的中国的社会经济变革,塑造了像乔光朴那样的企业改革的英雄,就创作而言是有意义的,当时的文艺批评给予高度的评价,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种批评抓住了“历史理性”这个维度,充分肯定改革开放的必要性。但是这种价值的批评够不够呢?不够。因为它只是历史理性这单一的维度。如果统计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企业家等有理由对经济的高速发展感到完全满意的话,那么作为作家、艺术家、批评家就还必须问,这种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否付出了高昂的人文精神失落的代价,是否付出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的沉重的代价,是否付出了贫富差距拉大的心酸代价?只可惜那时文艺家都没有前瞻性的眼光,因此这些问题没有提出来。但作为一个批评家本来是应该有这样的眼光的。早在西方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财富,但也导致环境的污染和人的异化,解决这种矛盾一直是西方的思想家致力研究的基本问题。批判和揭露工业化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也一直是19世纪西方进步文艺的一个重要主题和价值追求。所以中国的作家、艺术家和批评家早就要预料到中国的工业化高速发展也同样会要付出种种代价,早就应该预料到在中国工业快速发展中也会出现历史理性和人文关怀悖立的现实。从而在我们的文艺创作和批评中确立起历史理性和人文关怀这两个不可缺一的价值维度。遗憾的是,直到这种现实尖锐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的文艺家仍然没有深入思考,而批评家也不能明确地用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两个维度的价值来评价新涌现的作品。实际上,文艺家与经济学家应该有自己的不同于统计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企业家的特性,这特性就是他既要历史理性的价值,也同时要人文关怀的价值。两者都要,一个也不能少。可能有人会说,这是熊掌与鱼不可兼得。问题就在这里。如果对统计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企业家来说,“不可兼得”是他们对发展的理解的话,那么对文艺家来说,特别是对批评家来说,就是要“熊掌与鱼”要兼得。这尽管可能是一个乌托邦,在实际生活中也许不能实现,或不能完全实现。但作为批评家则应该坚持价值的理想,无论如何痛苦的追索,也要坚持这种“兼得”的价值取向,并以此去评价作品。
夜上海论坛 还有,历史理性和人文关怀的价值理想,如何呈现在艺术作品中呢?这就要依靠艺术文体。艺术文体作为语言体式,它所传达的每一种感觉,每一种情绪,每一种思想,每一种情景的描写,每一种言说,都应该充满诗情画意。如果艺术文体不具有诗意,它就不可能使历史理性和人文关怀的价值理想升华为艺术的境界。时至今日,艺术文体问题的重要性仍不被文艺家所理解。艺术文体的基本功能就是对题材的塑造。一个看起来很平凡的题材,经过艺术文体的塑造,可以变得很不平凡。这就是艺术文体的力量。对于批评家而言,文艺批评首先要检查作品是否具有审美的特性,如果缺少艺术文体,缺少诗情画意,那么这部非诗的作品就不值得我们过多地去谈论它了。正是基于上面这些理由,我们认为文艺批评的价值取向应该是历史理性、人文关怀和艺术文体的统一。
当代中国画批评的困境
陈履生
夜上海论坛 传统中国画发展到当代中国画,经历了20世纪的现代化之路,中国画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与之相应的是,传统的批评准则被现实的功用要求弃之一旁,仅成为画史研究的一个对象。但是,50年代以来的新中国画并没有完全拒绝传统的笔墨和审美的习惯,并没有完全背离中国画在形式语言上的基本原则。所谓的改造,只是解决传统的中国画在新中国的磨合问题,是以表现现实、服务现实而去除传统中国画中令文人们所沾沾自喜的逸气和古气。
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直至进入新的世纪,中国画面对新的社会,面对经济高度增长所带来的文化上的发展机遇,在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化的社会问题中,中国画的历史性变异使得老传统、新传统都受到了冲击,曾经是千古不移的“六法”,曾经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批评标准,都难以适用或完全不适用于今天。中国画失去了法度,批评失去了标准,成为当代中国画发展中的一大特点,这正好符合了当今多元化和多样性的时代特点。
在当代中国画的发展中,如何在不可避免的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现实中,保持在世界文化多样性中的中国画的特色,这一历史性的守望,像20世纪50年代一样,同样关系到传统中国画的存亡。
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在文化上的应合,使当代中国画的发展处于一个无序的状态。可以说,任何一种标准都难以适应当代中国画的批评,因为连“美”这样一个基本准则都受到否定或质疑的今天,多元化和多样性的中国画实际上并存了多元化和多样性的批评标准,过去人们概念中的批评标准的惟一性,正在被多元化和多样性所肢解。就中国画而言,尽管在形式和语言上因画家的追求不同会呈现出多样化的个人风格,可是,不管风格如何,特点怎样,首先画的应该是中国画。如果不是中国画就很难将其纳入到中国画的体系之中,也将很难用中国画的批评标准去要求它。
困境在于一些过去不成为问题的中国画的基本问题,现在都已经成为问题,而且是当代中国画的首要的或重要的问题。比如“笔墨”问题,要不要是一回事,要什么样的又是另外一回事。而像诗书画一体的方式,书法用笔的要求,基本上已经不在学术的考量之内。何谓“中国画”更是受到质疑,如果中国画都难以确立,更难以谈得上批评。所谓的批评也就成为一种基本的判断,成为一种见仁见智的解说,谈不上学理和学术。学科的基础在动摇,因为学科自身存在着以往历史中的问题,同时,因为现实的发展与基础的不适应,或者说现实的变化已经很难在原有的基础上成立,都成为当代中国画以及当代中国画批评难以绕开、难以解开的疙瘩。
学术的主流正在因为画院、院校、美协、美术馆等各种主流集团的利益,被分解成若干代表主流的支流,因此,今日的主流不像以前那样是有着尊严的一条脉络,而是以多条并存的方式左右着中国画的发展方向。这一现象本身一方面说明了今天主导中国画发展的现状以及相关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则说明了各支流的流向有可能并不是同一个方向或同一个目标,有时会因为现实中的利益而表现出文化上的冲突,所谓的多样性也于此中表现出来。
主流之外的民间力量,尤其是高度发达的艺术市场,正成为推动当代中国画发展的一只强有力的推手,这一力量的强大有时候甚至超过了主流的力量,正因为此,它也影响了中国画的发展,影响了中国画的批评。致命的是,市场化使学术不能完全左右当代中国画发展的方向,使批评失语,使批评失品。过去曾经占主导地位的中国画市场,现在不仅被油画和当代艺术所分解,而且因为当代艺术的国际化以及在拍卖中的突出表现,中国画艺术市场的主导地位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当代艺术中不为人所理解的高价位,在当代中国画的发展道路上晃人眼目,有可能因此而改变中国画发展的方向,无疑,也关系到当代中国画的批评。
在当代中国画批评的现状中,批评的社会性使当代中国画批评成为一种完全个人化的诉求,为了画集的出版,为了报道的宣传,为了展览的舆论,为了市场的拓展,构成了批评的主体,它们正成为当代中国画批评的灾难。批评的主动性或主动性的批评,已经被淹没在各种宣传性的评论之中,因此,在批评的文字令人目不暇接的今天,在批评的文字成为文化污染的当下,能够推动当代中国画发展的批评已经成为文化的稀罕,而批评的尊严与品格基本上在当代中国画的批评领域中消失。这一具有时代特点的现象,正反映了当代中国画的现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夜上海论坛 怎样评价这个时代的文艺批评
孟繁华
夜上海论坛 上个世纪60年代自美国后现代作家约翰・巴斯发表了《枯竭的文学》之后,各种“终结论”、“死亡论”的声音就不断传来。“抵制理论”、“理论之死”、“作者之死”、“历史之死”、当然也有“批评之死”前呼后拥此起彼伏。但是,这些终结论或死亡论,并不是言说文学、理论或批评真的“终结”、“死亡”或“枯竭”了。他们都有具体针对的对象。比如约翰・巴斯,他的“文学的枯竭”,是挑战现实主义文学,挑战传统文学观念的。因为此时他正站在文学新方向的最前沿。在巴斯看来:小说应当是“原创的”、“个人的”,也就是一种他所说的“元小说”。就现实主义文学而言,作为一种“总体化的小说”,从19世纪早期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中期,它构成了小说史上一个短暂的“实验”阶段,尽管也成就了无数大师。但随着时间的流失,现实主义那种曾有的反传统的思想已经耗尽。新的“元小说”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再度流行。这才是巴斯宣布“写实主义实验(现实主义)”已经“枯竭”的真实用意。当传统的“元理论”被普遍质疑之后,批评家的地位得到了空前提高。我们都会承认,保罗・德曼、德里达、杰姆逊等大师与其说是理论家,毋宁说是批评家更为确切。之所以说他们是批评家就在于,他们的思想活动并不是在寻找一种“元理论”,而恰恰是在批评自柏拉图以来建构的知识或逻辑的“树状结构”。在“树状结构”的视野里,认为知识或逻辑是一元的、因果的、线性的、有等级或中心的。但是,在现代主义之后,传统的“元理论”不再被信任,特别是到了德勒兹、巴塔里时代,他们提出了知识或逻辑的“块茎结构”。在“千座高原”上,一种“游牧”式的思想四处奔放,那种开放的、散漫的、没有中心或等级的思想和批评活动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这就是西方当下元理论终结之后的思想界的现状。美国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杰姆逊将这种状况称为“元评论”。他在《元评论》一文中宣告,传统意义上的那种“连贯、确定和普遍有效的文学理论”或批评已经衰落,取而代之,文学“评论”本身现在应该成为“元评论”――“不是一种正面的、直接的解决或决定,而是对问题本身存在的真正条件的一种评论”。作为“元评论”,批评理论不是要承担直接的解释任务,而是致力于问题本身所据以存在的种种条件或需要的阐发。这样,批评理论就成为通常意义上的理论的理论,或批评的批评,也就是“元评论”:“每一种评论必须同时也是一种评论之评论”。“元评论”意味着返回到批评的“历史环境”上去:“因此真正的解释使注意力回到历史本身,既回到作品的历史环境,也回到评论家的历史环境。”
夜上海论坛 在当下中国,文学批评的状况与西方强势文化国家有极大的相似性。批评的“元理论”同样已经瓦解。就像普遍被了解的那样,在我国,文学理论作为一个基础理论学科,并没有像韦勒克表达的文学研究是由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一起构成的。在韦勒克看来,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同属于“文学研究”范畴,它们应该是平行的。但是,过去我们所经历的情况通常是,文学理论对于文学批评来说,是具有指导意义和规范作用的。它恰恰是文学批评的元理论,因此它不仅仅是文学研究的组成部分,与文学批评来说,它构成了权力或等级关系,它是一个超级的“二级学科”,而文学批评不是。进入90年代,当作为批评主体的现代启蒙话语受到严重挫折之后、受到西方批评话语训练的“学院批评”开始崛起。这个新的批评群体出现之后,中国文学理论的“元话语”也开始遭到质疑。这当然不应仅仅看作是西方批评话语的东方之旅,但中国文学理论遭到质疑的历史或社会背景,却与西方大体相似。以现代知识作为背景的中国文学理论,在建立现代民族国家过程中所起到的伟大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它对于推定欠发达的现代中国文学的建立,也功不可没。即便是在80年代初期,在抵制、反抗时期文艺意识形态的斗争中,文学理论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也同样无可取代。在过去的时代,文艺理论的特殊地位几乎不能怀疑。所有的关于文学艺术的讨论,最后都要归结于“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已经为我们规约了一切,它的“元理论”性质是不能动摇的。40年代初期以来形成的关于文学艺术的思想、方针、路线和政策,至今仍然是我们理解社会主义文艺最重要的依据。无可怀疑,在拯救中华民族危亡、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以及在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那个时代文艺理论话语所起到的历史作用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会过高:在那样的时代,实现民族的全员动员,使文学艺术服从于国家民族最高利益,使文艺成为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发挥齿轮和螺丝钉的作用,是完全可以理解和正确的。
但这也成为文学理论作为元理论不可动摇的强大的历史依据,它的普遍意义仍然没有成为过去。一部作品是否具有合法性,是否能够成为这一理论的有效证明,才能判定它是否具有价值。这就是中国的现代性价值。但是中国的现代性最大的特征就是它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飞速发展的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激烈或激化程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像。中国的社会已远远不是追求现代性的“现代社会”,那些资本主义已有的所有的物资乃至精神现象,我们几乎应有尽有。过去我们所理解的元理论对当今文艺现象阐释的有效性,正在消失。一种以各种批评理论进行的新的批评实践早已全面展开。正如普遍认同的那样,对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的关注,并不是“西方中心论”或简单的“拿来主义”,事实上,它已经成为建设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主要参照或资源之一。于是,在当代中国,理论批评也同样形成了德勒兹意义上的“千座高原”,“游牧”式的批评正弥漫四方。
关键词: 文艺鉴赏 文艺评论 当下审视
文艺鉴赏是文艺欣赏的深化。文艺评论是评论家的鉴赏,并付诸传播,引导阅读。当下的“品”、“评”,出现了一些新的状况,值得关注。
一、品评者的审美经验首先源于文本
夜上海论坛 越来越多的文艺鉴赏和评论由“虚”而“虚”,天马行空,脱离文本。这种审美“经验”,缺乏源头,不接地气,玄之又玄,诚不可取。
夜上海论坛 “审美经验”作为当代美学研究的基础命题,是一个缺乏严格内涵限定、有着宽泛外延的概念范畴,包容度很大,极具弹性。然而,这绝不意味着审美经验是一个虚无缥缈的能指符号。事实上,作为人类总体经验中一种更富于人文精神意义的经验领域,审美经验具有基本的内在逻辑和独特的规定性,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经验形态。
审美经验是不断丰富和衍化的,是与美的艺术、美的自然、美的生活紧密相连的独特经验,代表了所有经验类型中最具灵气的呈现方式。
夜上海论坛 审美经验既是审美对象结构和实践结构内化的产物,又是主体内省和概括的结果,不但具有个人感悟性,而且具有社会共通性。
当前,关于审美经验的研究氛围和语境有了很大的改变和拓展,外来的理论言说为其基础。但说到底,它最后仍将汇聚到文艺创作和欣赏活动中,因为审美经验的生动体现,归根究底仍在文艺创作和鉴赏领域。将审美经验研究与文艺的“创”、“读”实践重新紧密联系起来,并不意味着重回窠臼、固守旧营,也不是摒弃审美经验与社会新潮、文化市场接轨。
夜上海论坛 联系“创”、“读”的,只有文本。审美经验总是体现在文艺作品的文本中,它让创作者的审美体验获得坚固的依托和外壳,亦让文艺鉴赏与评论产生鲜活而持久的影响力。
在文艺评论中,要注重与审美对象的默契神交,这是点亮文艺评论家心灵的灯盏,它唤醒沉睡的自我意识,使原创者的内在潜能再次得到自由的伸展与迸发,进而得以凝聚、生发,转化为读者和评论家孕育、分娩的新的艺术形象。文艺鉴赏作为一种二度创作,没有接受者的足够体验介入和能动参与,是不可能还原文本蕴涵的意义并获得创造性审美愉悦的。审美经验的发生只在体验中发生,审美体验促成了读者理解视域和文本既有视域的彼此融合,成为文本阅读和接受的最根本、最核心的主导性体验。心仪文本,体验文本,使文艺评论审美形象化,方能发挥文艺的潜移默化作用,使评论的文字起到净化灵魂和引导艺术实践的作用。
总之,对文本的审美体验,不仅成为文艺批评的基础,为文艺批评提供独特的评价体系标准与研究视角,而且成为文艺鉴赏审美形象化的对象范畴。
二、理性品格美与激情美的双向统一
好的文艺作品皆缘情而作,写山则情满于山,状海则情溢于海。当今一些文艺评论过于炫耀“理性”,作品中的“情”一经某些评论家“蒸馏”,顿时淘汰出局,呈示的是那些干巴巴的冷漠的“理论”,这应当引起关注。
夜上海论坛 文艺理论研究,首先运用的当然是理性思维,理性思维包容量较大。
夜上海论坛 以往,我们惯于将思维方式分为三种,即形象思维、灵感思维和抽象思维。有人将形象思维称作直观思维,⒊橄笏嘉称作逻辑思维;还有人将灵感思维称为“爆发式思维”。以上三种思维方式,由古至今,实际上均在不断交叉与渗透,形成了“交互思维”。于是,有人将思维方式归为两大块,即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并相互结合。
夜上海论坛 文艺评论著述应是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结合,个中存在着“灵感思维”(感情爆发式思维)。高明的评论者,往往将两种单向思维灵动地加以贯通与融合,实现双向思维的统一。
这一类文艺评论著述,充盈了丰富的哲理性,一些论段有时就是哲理名言,激发读者去思考人生、世界与社会,进而启迪人们的审美理性思维。认真观照这类文艺评论著述,你会发觉其中有着相当高的哲理品位,理性思维之光烛照了人类的内宇宙,外化出至情至性的内涵。
这不是“坐而论道”,而是将纯净的哲理性上升到美学的巅峰,创造出“丰实空灵,像一座灿烂的星天”[1]的哲理品格之美,如闻一多的《唐诗杂论》、宗白华的《美学散步》、蒋和森的《红楼梦论稿》等。
何谓哲理品格美?用通俗的语言表述,就是将哲理品格与审美品格上升到总体文化平台,经过有机结合,焕发出充实而富于光辉的大美。
引导读者进入全新的审美文化境界,从哲理品格美的视角研究文艺,必将给文艺鉴赏与评论带来新的生命力与创造力。
诗人需要激情,文艺理论研究亦然。一部纯理论文艺学专著,若高明地融入作者个人的情感,就如同诗歌一般,形成感性化、情绪化的文学性语言表述。读者往往被其中的诗化语言所感染,为优美流畅的哲理语言所打动,并深深折服。这种上升到美学高度的激情,就是激情美。
理性与激情本来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两者似乎相互排斥。然而,若将两者相生相得,让理性与激情融合而天成,不仅是将理性与激情从一般视角沟通,更是充分调动著者的美学积淀和审美文化观念,即可生成哲理品格美与激情美双向统一的文艺评论精品。
从这个意义上说,文艺评论家应适当“下水”,从事一些文艺创作活动,涉足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乃至传统诗词。有了比较丰富的文艺创作体验,其论著就自然而然地含蕴文艺创作的激情美,再加上本来就具备的专业理论视角,其激情美与哲理美的融合升华就显得相当自然。
三、文艺品评中的“模糊美学”
文艺作品需要“意会”。意会,往往是“模糊”的。曹雪芹著《红楼梦》,采取“烟云模糊”法,用“假语村言”,将“真事隐去”,至今人们仍在“意会”。所以真正美好的文艺鉴赏和评论,从不纠缠和拘泥“本事”,不在“对号入座”中讨生活。
夜上海论坛 文艺作品的内涵,是纷纭复杂的。欣赏者的“观察点”更是“山形步步移”。于是形成了文艺作品的“多义性”。这种多义性,常常“乱花渐欲迷人眼”,产生一种“醉眼中的朦胧”。故文艺鉴赏和评论,不应当只求“点”上的“精确”,而应当跳出“此山”,从总体上体察和把握“山”之气势与神韵,求得“面”上的通达。这样做有利于把握审美对象本来就有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近似值和精确值、偶然性和必然性、稳定性和变化性、固定性和随机性,从而获得一个总体的、复合的印象(《红楼梦学刊》1986年第4期《论红楼梦模糊体验》)。譬如面对“烟云模糊”的《红楼梦》,我们不必细较大观园究竟在哪里,书中是不是暗示了清廷的宫闱秘事?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不求甚解”的“解”,一种面对艺术“星空”所感悟到的“今夜星光灿烂”。这种奇妙的“模糊体验”,可以加深对这部伟大作品的理解,有助于获得更自然、更精确的审美感受和审美判断。
夜上海论坛 当今的文艺作品,有趋于“纪实”、“写真”的倾向,有的带有“自传”因素,鉴赏和评论者的审美视线不应当“月亮走,我也走”,囿于人物和事物的原型,只登“东山”而不登“泰山”。恰恰相反,必须更上一层楼,雄视四野、感受氛围,引导人们把握全境的充实、阔大与鸿蒙。这就要求在认真考核各种具体因素的前提下,再搞一番“模糊识别”,以求得由局部而整体的审美感受的升华。这是治疗文艺鉴赏和评论中“小家子气”和“瞎子摸象”的一种良方。
当今的文艺作品,多有人物“意识流”的展示,往往如“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面对这一种迷离恍惚,评论者的审美判断不能舍本求末,抓住次要的,忽略主要的,而应当留意构成情感“流水”的诸多活蹦乱跳的“浪花”,看它们是怎样彼此呼应、碰撞与交融的,只有敏锐地把握这一种“模糊美”的集合,才能真正评说作品的主旨和神韵,从而使审美评论扬帆击水,渐臻“江入大荒流”的审美佳境。
在文艺鉴赏和评论中运用“模糊美学”,是为了追摄文艺作品中人物情感与生活画面的“模糊集合体”。要从识别大体轮廓、产生模糊感受起步,引导读者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走出“隔雾观花”的朦胧,在“亦此亦彼”的模糊感受中顺乎自然地把握“非此即彼”的明晰性形态,从而诗意地鸟瞰文艺作品的整个形象体系,获得豁然开朗的顿悟,接受艺术星光的启蒙。
四、从传统审美鉴赏经验走向审美创造
夜上海论坛 在“现代”、“后现代”的全球背景下,当今文艺鉴赏与评论的“路子”有时比较“野”,令人目眩。其实,真正的审美创造总是由本民族的传统审美鉴赏经验起步的。
夜上海论坛 审美,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历史的产物,它所构成的审美经验首先来自本民族的社会文化。由这种审美经验升华而成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更直接地与特定地域和民族的社会生活、社会价值取向相联系。因此,渗透着这种审美价值意识的审美心理经验,必然随着各民族社会生活、文化心理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带有鲜明的时代和民族的情调与色彩。所以,文艺鉴赏和评论的审美创造,首先是“民族”的,然后才是“世界”的。
夜上海论坛 审视中华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文艺鉴赏与评论具有“情”、“境”和谐的优良传统。当具有审美性质的“境”符合主体之“意”,并进行灵动的审美观照时,景中含情、情中见景的完整的、充满意蕴的感性世界便油然而生,这是一种融合了屈骚、唐音、宋韵的令人心驰神往的“意境”。
夜上海论坛 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美”是“客观”的。其实,不同时代、民族的人们对美的看法是千差万别的,“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文艺鉴赏和评论的审美创造,应得今人的“人气”。
当今神州,人们的审美活动在深化改革的大潮中捕捉美的意象。这个意象世界不是一种物理实在,也不是抽象的理念世界,而是一个鲜活的潮涨潮落、云起云飞、追逐“弄潮儿”、问谁主沉浮的感性世界。
夜上海论坛 传统的“意境”,必将随着这种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受到外在的影响,但首先受制于当今人们的生活欲望和情感节奏,而且千差万别。文艺鉴赏和评论的创新,应当于“多”中求“一”,而不是以“一”约“多”。不同的欣赏者由于个体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的差异,即使面对同一个“象”,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之意”。
应当在社会历史性的高度,将当今中国的个体差异性放到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高度加以考察,在新的“意境”中阐释“美”。
夜上海论坛 传统审美经验的“”,必须因发展变化而变化。昔日的“意境”和谐,因其烙上了当时年代的印记,已经烟云模糊。当今的民族生活习惯、思想文化传播、心理及感情等,正在新的境遇中产生“振荡相转”的新的和谐,文艺鉴赏与评论应当摄取和阐释这种“和谐”,柳暗花明又一村。
“意境注重的是表现性”[2],这不仅肯定了审美活动中“情景交融”的重要性,而且强调了审美关注的当下性。将主体的审美情感放到现实社会环境下加以考察,才能真正说明美是属于历史性范畴的,是历史进步的产物,从来就没有静止的美。今日的中国文艺创作实践,正在挥霍经济潮汐中人们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我们的文艺鉴赏和评论应当休戚与共,歌哭同声,从理论的高度评说并引领这种别开生面的美。何谓“创造”?这就是创造。
夜上海论坛 这种“创造”的实质,是将现实中的审美对象,经由审美主体的活生生的观照,生成万紫千红,而不是主观先行、请生活之美屈尊就范。否则既失去“传统”又失去“当下”,既失去“民族”又失去“世界”。
夜上海论坛 值得欣慰的是,一些富于审美鉴赏经验的文艺评论家,既珍惜传统审美鉴赏经验的“天然印记”,又在高丘号角的鼓舞下,从传统起步,固本开新,走向更高层次审美创造。他们的著述,呈现出一种新的理论格局,美学包容度较大,汲取了古今中外一切可以“拿来”的审美鉴赏经验,出神入化地M行审美创造,正视“新潮”,又引领“新潮”,采菊东篱,又突破O篱,显示了蒸腾的文艺评论活力。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文艺评论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使命。它的任务是双面的,我们的文艺评论要面对双面的职责,即正面和负面。它对于正面文化现象,理应以慧眼识珠的胆识和见地,亮出鲜明的观点,对社会发挥引领的作用。同时,它对于负面的文艺现象更有一种责任,就是需要认识它,需要解剖它,需要不留情面地进行争辩。
这里面,有我们文艺评论家对于高端和低端文艺文化现象的责任:这里面,还有文艺评论者的个人关注和社会担当两个层面。从这几个角度,我们的文艺评论所肩负的应该是双层、双面的责任。
下面想简单说三个关键词。
夜上海论坛 第一个关键词是担当。我觉得在文艺界或者文化界,包括文学界、艺术界,目前的状态是真正关心社会的人少了,真正关心社会文化的人少了。有些学者在关心艺术,关心文学,关心思想,关心理论,关心现在社会文化现实的很多问题,而且还敢于把自己的关切传达出来,敢于把自己不同的声音表达出来。可是这样的人现在真的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因为今天我们面对的利益和诱惑太多了,因此,对于能够坚守立场、直言是非的学者,我们可以用一个词就是稀缺。这是我们要面对的一种现实。
夜上海论坛 也有学者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批评家批评的对象并不能决定批评家本身的层次,即使你去研究一个三流的文艺现象,也完全可以写出一流的批评文章和理论文章。这里面重要的是批评家的眼光,有什么样的眼光,有什么样的理论见解,能够达到什么样的层次和水准,才是标准所在。对此我们要有一份清醒的认识。
中国最优秀的评论家应该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见识,介入到最世俗的文化现实当中,我们的文化批评要提倡杀鸡用牛刀。
最优秀的学者需要到大众当中去,需要用自己的理论,用自己出色的见解去引领大众,让大众形成有价值的审美观。现在我们的审美观可以说相当混乱,这也是我非常困惑的一个问题。
归总来说,批评家、评论家应该有所担当,已经有学者提出来,谁都可以偷懒,但是批评家和学者不可以,越是学术地位高的学者,越是著名的批评家,越应该面对各种文化问题,关注社会,关注艺术,发出我们的声音,学者和批评家,不仅要有学术担当,而且要有社会担当,这是我们的责任。
第二个关键词是清理。我们主张清理当下在人文思想和学术领域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批评,特别要清理其中的积弊。积存下来的弊病,如果不加清理,就会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把很多负面的东西说成好东西,在是非面前失去了判断力。大众本来在这方面有很多的困惑和摇摆、犹豫,如果我们不能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就是不负责任。现在在大众文化生活中不缺少表扬,赞美的声音很多,缺少的是有价值、有思想、有份量、有针对性的批评。现在网络时代,发表意见并不困难,但是有担当的、有使命感的批评家确实还不够多。还有一些不愿意得罪人,说好容易说坏难,健康的批评还没有形成很好的风气,这就需要广大的文艺评论家身体力行,努力推进。我们的文艺需要表扬,需要赞美,但是不需要捧场;我们需要肯定,但是不需要同行之间的过分溢美。因此我们还需要少一点面子顾虑,不惜为此得罪人,以形成一种良好的文艺批评的风气。
第三个关键词是标准。当下的文艺批评需要一种标准,这种标准意味着一种要求和一种前景。如果没有标准,没有这种要求和前景,将会导致文艺现象难以控制,从而产生当今随波逐流的状态,甚至于会导致中国的文化走向堕落呢!正像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那篇文章里面所说的,“自己背着因袭的重
转贴于
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打开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是那个时代鲁迅所说的,而反观今天的文艺批评,现在我们要肩住闸门的人少了,这点也是需要我们注意的。而且,我们还觉得不仅是文艺评论者,包括大众媒体,也特别需要关注文艺批评。我们的学者,我们的专家,和我们的媒体,应该都能够自觉地到现实当中去,就一些文艺现象,一些深层次的文艺问题,对当今中国一些真知灼见的理论和思想,去研究这些,去分析这些,找出规律,解决问题。批评对于文化发展和文化建设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批评的价值不能立竿见影,它要渐进和积累。哪怕有一点点独到的见地,都值得我们重视。我们应该作出更多的努力,拿出更多的勇气,谈自己的看法,形成一种批评的风气,而不像现在这样很多地方是在阿谀、炒作、吹捧、包装。
——如果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学术,我们的艺术这样的话,我们中国的文化就真的是岌岌可危了。
夜上海论坛 文艺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因其审美的特性和黑格尔非常着重的动情力,而拥有其它任何精神部门所无法比拟的人数以亿万计的受众,这也是上一世纪中后期滥觞于德国的现代接受美学能够很快风靡全球的重要原因。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说,文艺的和谐事关和谐文化建设的大局,并且进而给予伟大的影响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实践。
文艺的和谐由两个大的侧面构成:一个是外部,一个是内部。外部,主要指文艺与社会生活,与现实人生,与时代潮流,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历史要求和审美要求,特别是与其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保持血肉的联系,有了这种联系,就有了源头的活水,就有了生命的沃土,灵感的源泉,因而便有了最根本的和谐;内部,主要是指文艺自身的和谐,这包括文艺界的领导与被领导,文艺各门类之间,文艺工作之间,不同的流派、风格之间,文艺理论批评与文艺创作之间等重要关系的和谐。我在本文中所要展开论述的是文艺批评的和谐,或曰文艺评论的和谐,以上所述,算是一个引言,也是我借以立论的必不可少的逻辑坐标。
关键是转换思维方式:向着和谐
人们常把文艺批评和文艺创作比喻为鸟之双翼,车之两轮。鸟折一翼,则无以高飞;车少一轮,则不能达远。文艺亦然。文艺创作无疑是文艺批评最主要的对象,但文艺批评的对象却不只是文艺创作,举凡文艺作品的接受、鉴赏和流传,作为文艺作品接受主体的读者、观众和听众,文艺运动、思潮,甚至文艺批评本身,也都是它的对象。总之,整个文艺活动,包括创作、接受、理论研究等等,都可以并且应该纳入文艺批评的视野,都应该有批评家关注的目光加以巡视。
夜上海论坛 在我看来,文艺批评要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中起作用,进而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推动历史前进,首要的一点,就是要自觉地转换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具有历史性,即既具有对此前思维方式中带有合理性与恒久性的因素的承续,又是根据变化了的现实,对以往思维方式补充、修正、发展或创新的结果。在急剧的社会转型期、变革期、思维方式甚至会出现革命性的转换。这是因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思维方式属于社会意识领域的现象。一定的思维方式,是一定历史时期人们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反映。当然,这种反映不应当理解为消极的、被动的,而是主动的、活跃的。从理论上看,相对于人们社会生活领域的变动,社会意识的变迁,往往显得滞后,至少会慢半拍,但是一旦新的思维方式,从急剧变动的现实生活中获得了灵感,完成了自觉,就会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主动性与生命活力,它的代表人物,就会以弄潮儿的英姿,跨向历史的潮头,提领一代。我们现在正处于这样的历史时机,社会转型催生着思维方式的转换,思维方式的转换又将加速社会的转型。
转向何处?转向和谐。转向和谐社会的构建,加快和谐文化体系的建设。这既应该成为当代中国文艺批评的特点,也应该是它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一切专门和兼门从事文艺批评的人们,都必须有这样的认识与自觉。
夜上海论坛 从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文艺批评的历史来看,达到这样的认识,我们几代文艺批评家、理论家、作家、艺术家和我们的整个文化艺术事业,其中也包括我们文艺事业的领导者和组织者,都是走过不少弯路,付出过沉重的代价的。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特别是在“左”倾错误一步步走向如“”那样的极“左”狂潮泛滥的年代,文艺批评界也像整个社会生活领域一样,占统治地位的是所谓“斗争哲学”,即斗争的思维方式,“全面”的思维方式。当时的主流文艺批评,以极“左”为能事,以鸣鞭为职业,帽子满天飞,棍子遍地扫。如果说,在50年代文艺界迭起的政治运动中,每一次都有一批文艺批评家和作家、艺术家倒下的话,那么,主流文艺批评都扮演了审判式的判官角色,而类似式的所谓青年批评家,他们的文章就是判决书,不是从这位作家的作品中看出了“隐含的敌意”,就是从哪位艺术家“感情的细流里”挖出了可怕的“修正主义思潮”。凡被判决者,无不跌入灾难的深渊。但这毕竟是局部的、间歇性的。到了“”浩劫年代,更是上海罗思鼎、石一歌、北京梁效、初澜们的天下了。这是一批“”御用的打手队,他们的所谓“大批判”文章,已经和真正的文艺批评没有任何关系了,而是文艺界从事的武器与工具。在类似的御用写作班子的扫荡下,文坛终于变成了荒漠。以极“左”为标识的斗争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也因此走向了极致,走向了终结。
新时期的文艺批评,在现实主义的回归中,在艺术民主和创作自由的呼唤中,在人性、人情、人道主义的张扬中,在宽松、宽容和多元互补、多元并存、多元互动的探讨中,在国外主要是西方现代文艺理论、批评方法的大量行进与消化中,在文化视野的拓展和文化寻源的开掘中,开始了思维方式的艰难而漫长的蜕变。如果把这个过程看作一个量的积累的过程,那么,到今天,当我们正确地把文艺批评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任务联系起来,让它成为和谐文化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且把自觉地完成自身思维方式的转换提上日程的时候,这就是质的变化了。这也是我在“转换”之前加上“革命性”的历史根据了。
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沿去汲取灵感
夜上海论坛 文艺批评的灵感,看起来很容易被认为来源于它的对象,如作家、艺术家及其作品,或具体的文艺现象等。其实不然。像作家、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现实生活一样,文艺批评家的灵感也离不开现实生活,而批评对象充其量只是一个触发点,是批评家找到的一个灵感的契合点、喷发口。所以,我一向认为,所有思想家、政治家、学者、艺术家、批评家,即从事精神生产的人,他们创造性的灵感的产生,都一无例外地源于他们生存的历史现实,他们的成就和业绩,都能够从其身处的实际生活和具体环境中获得最终的解释,甚至连他们的梦想和冥想也不例外。
如果这个认识不差,则我以为,文艺批评家也有一个深入生活的问题。作家、艺术家为了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欢迎的文艺作品,就必须投身到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实践中去,获得他们创作的题材,熟悉他们所要的人物、事件,学习生动的、有表现力的语言,收集细节,满载而归,然后进入创作过程,写出有分量的作品来。批评家要对这样的作品做出评价,单靠作家、艺术家提供的东西是不够的,他还必须以自己此前的生活积累,特别是相关、相近的生活积累和人生体验为依据、为参照。像好的作品反映了作家、艺术家对生活的判断(包括审美的、伦理的和认识的等)一样,好的文艺批评,也反映着批评家对社会生活的判断。不同仅仅在于作家、艺术家是通过作品,批评家则是通过对作品的评价。文艺批评的价值,不仅在于对作品和各种文艺现象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更在于批评家通过这些分析判断传达出了多少属于他自己的东西,即他从艺术家和社会人群认知止步的地方前进了多少。这前进了的、属于批评家的东西,便是文艺批评的创新,人们需要文艺批评,文艺批评的存在根据正在这里。
夜上海论坛 和谐社会的构建,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但它首先却是一个实践问题,需动员千千万万的民众去参与,包括批评家在内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只有投身到这一伟大的历史实践中去,与民众同呼吸共命运,去体验,去认知,去做切身的感受,才有可能正确地反映它,评价它,写出优秀的文艺作品或不是隔靴搔痒,而是切中肯綮的评论来。
夜上海论坛 文艺批评有学院派与非学院派之分,二者在批评实践上各见短长。学院派批评家应当走出学院的高墙,多与现实生活接触,避免只是从书本到书本,从图书馆到研究室,到讲堂;非学院派批评家,则应该适当地走进学院,以使自己的批评多些学理的深度和文化的气韵。
夜上海论坛 和谐的文艺批评的伦理难度
当前文艺领域存在着道德衰颓的倾向,有忧心者称之为“道德滑坡”,说的是同一种现象。表现在文艺创作上,是相当一部分作品理想缺失,价值混乱,作者对于人物的思想、行为、感情,不作道德的评价与选择,因而泥沙俱下,色情的、暴力的、低级趣味的东西,杂然前陈,所在多有,污人耳目,坏人心性。当然这并不是文艺创作的全部,甚至也不是主流,不是多数,但却相当显眼。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复杂的,但部分作家、艺术家道德意识淡漠,道德理想萎顿,道德责任心懈怠,缺乏严格的、认真的道德自律,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与此相应,理论研究界对这个问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缺乏强有力的导引,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表现在实证性的文艺批评活动中,则是批评家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与自觉,从伦理难度切入的、有力度、有影响的评论文章很少。有的批评家甚至一听到从道德的角度谈作品、评人物、论得失,便摇头,不屑一顾。由于文艺创作、理论研究和文艺批评对这个问题的普遍存在的忽视,就更增加了事情的紧迫性。
因此,我主张强化文艺批评的道德伦理的维度。理由如下:
其一,好的文艺作品总是真善美的统一体。从功能层面来看,即从作品对受众的影响看,与之相对应的则是认识功能,思想道德感化功能和审美愉悦功能。善,是一种正面的首选价值判断,因而是伦理的。道德通常包括道德理想、道德规范、道德情感、良心等。它是用来调节人的社会行为,调节个体的,群体的,个体之间的,群体之间的,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的准则。文艺作品是以人为描写对象的,描写人与人的关系,描写人的行为和心理。因而无论其自觉与否,都不可能没有道德的评价,不可能不涉及伦理的因素。而且,根据我的研究,由于善与美、与真的因素的交叉重叠,多数非审美的因素,进入艺术作品,转化为审美的对象时,都要经过道德的中介。就是说,社会事物进入作品,要成为美的,必须首先是善的。这在对人的行为、人格、心灵的判断中尤为明显。由于文艺作品作为文艺批评对象的这种真善美统一的性格,而道德又在多数情况下起着某种中介的作用,所以无论批评家是否愿意,都无法绝对回避伦理维度的评价。
夜上海论坛 其二,从和谐社会的构建来说,和谐是一种关系的平衡有序的状态和境地。社会系统在和谐的状态下维持其相对的稳定和发展,和谐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进行维护和调节,法律、政纪、道德是最常见的方式,当然有时也通过宗教。法律和政纪,带有外部的强制性,只有在违纪违法时被制裁,被执行,才起作用。道德则是通过行为主体的自律起作用,它统辖着法、纪之外的极为广阔的人类精神空间。宗教通过信仰调节人的行为,促人向善,它也是经由信众主体的自律促进社会的和谐。但我以为,宗教对人的行为的调节,在多数情况下体现为宗教道德。由于道德领域的广阔,就使它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中,处于价值体系的核心。去年,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今年,他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向广大干部提出的“八要”和在3月的人代会上提出的“三大意识”,对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夜上海论坛 其三,作家、艺术家、批评家的主体人格建设的问题,已经非常迫切地提上了文艺界的议事日程。人格建设是综合的,但处于最核心的是道德思想的自我修养。“”结束后的新时期文艺的复苏阶段,我们曾经批判和纠正过以往对待知识分子的歧视性、戒备性的思想改造政策,但这并不意味着文艺家可以因此而放松自我修养和自我人格的提升。鲁迅说,从血管里流出的是血,从水管里流出的只能是水。他一向认为,艺术作品无不表现出作者的人格。以人论文,以人论艺,知人论世,是他一向遵循的批评原则。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文如其人”的说法,刘勰更强调“觇文辄见其心”,说是文章家“各师成心,其异如面”。因此说一句透底的话,时下某些作品的卑下,正好反映了作者本人人格的卑下。文艺界面临着在道德上振衰起弊的艰巨任务。文艺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批评家也不例外。然而我以为,只有你先做好自己灵魂的工程师,然后才有资格去作别人灵魂的工程师。我们都应该以此自省和自励。
必不可少的善意
文艺批评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是为了促进文艺界和整个社会的和谐,这就不能没有善意,这就必须以与人为善的心态去对待批评的对象,去认真地、实事求是地评价文艺作品及其作者。
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的关系,是作为文艺界主体的两支专业队伍的关系。使二者处于良性互动的状态,是构建文艺界内部和谐的重要方面。协调好文艺批评和文艺创作的和谐关系,也是文艺界领导者和组织者的责任,这里当然也有文艺界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与文艺批评家、作家、艺术家之间相互信任的和谐关系的建立问题。
夜上海论坛 文艺批评和文艺创作的关系,实际上是批评家与作家、艺术家的关系问题。能不能真正建立起和谐的良性互动关系,需要双方的培育和努力,不是靠一个方面能解决得好的。然而,从文艺批评家方面来说,首要的就是善意。
夜上海论坛 善意的头一个表现就是要把人家的作品认认真真地读完,这是对艺术家付出艰辛的创作劳动的起码的尊重。现在文风浮躁,作者固然很有些粗制滥造的,批评家亦有的不认真读作品便发表评论,洋洋洒洒,不着边际。这都是不可取的。
夜上海论坛 善意的第二个表现就是要实事求是,一是一,二是二,好处说好,不好处说不好,既不溢美,也不藏丑。这样的批评,既是为作者负责,也是为读者负责,更是为文艺事业负责。既要避免苛评,也要防止商业化、广告化的炒作式的批评,这两种倾向,前者会伤害作者,后者则会误导读者,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现在的主要倾向是后一种。
关键词:文艺评论;文化传统;对话;价值转化
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稳定的精神基座,这个精神基座大致是由集体的生活方式、审美习惯、哲学理念等方面构成,但我们更为强调的是从哲学、艺术层面来谈论文化传统。如今,尽管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被西方文化所影响,但是我们的哲学精神、审美精神依然保留着自身的独立性和自足性。文化传统的承传和积淀又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当中形成的,因此具有一种稳固的集体认同的精神力量。正因为文化传统的稳固与强大,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几乎每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期都会面临如何对待文化传统的问题。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古今之争”“中西之争”一直是知识界争议不休的问题。这个问题背后,牵涉到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不断经受着西方文化的强势渗透和冲击以及人们对古典文化传统的不断反思和质疑,以往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的“原道”“宗经”“征圣”的文化传统不断地被瓦解。即便这样,中国的知识分子其实一直都没有抛弃文化传统。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化传统之间并不是排斥对立的关系,而更多的是一种批判性继承关系。在不同时期的社会转型中,我们总会看到两种相互对峙的力量——保守与变革,这两者既形成一种张力关系,又具有双面性。从保守角度看,保守者往往相信文化传统背后的稳定性与超越性,他们相信文化传统一定存在着不因时间而改变与褪色的价值,因此会有意识地去坚持并维护文化传统的价值,可是一旦文化传统的保守力量走到极端,则容易转变成一种不顾时代与现实变化而盲目固守的狭隘态度,从而阻碍文化的革新。从变革的角度看,永远会有一批人走在时代前沿,去发现文化传统自身的弊病,并自觉地努力推动文化传统的更新与再造,但是变革一旦走向激进和极端,就容易导致全面否定文化传统,从而滑向文化虚无主义。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文化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事实上,中国文化传统既有“万变不离其宗”“原道”“宗经”等对文化的永恒价值的固守,但同时也有“道通为一”“惟变所适”“相反相成”等注重不同事物之间的变化关系的把握。文化传统不是一个凝固的实体,它一直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着的时空序列之中,我们既要看到文化传统的传承性,又要看到其在不同时代的变异性。
夜上海论坛 我们应该立足于此来思考文化传统与当代文艺评论之间的关系。文化传统要完成现代价值的创造性转化,离不开当代文艺评论的批评实践。一方面,从文化脉络来说,强调文化传统与当代社会的接轨与融合,是对中国文化传统之根的体认与再造,也是当代社会弘扬文化传统以及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题中之义;另一方面,文化传统作为一种精神和思想资源,应该以其继承性与超越性,成为当代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来源,进而对当代文艺理论的本土建构产生积极影响。而这,必须建立在文化传统与当代文艺评论之间的互动与对话之中。换言之,文化传统必须具有现代视野,与此同时,从事当代文艺评论者,又必须具有充分的文化传统意识。文化传统与当代文艺评论之间的对话,不仅是一个理论命题,同时也是一个丰富的、具体的、鲜活的话语实践过程。首先,在文化立场层面,当代文艺评论与文化传统的对话必须建立整体性的文化视野。整体性的文化视野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注重文化传统的持久性与包容性。在回归文化传统的同时,我们要更加注重挖掘文化传统的永恒价值。毋庸讳言,在全球化、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中国文化传统在世界格局的流动变化中一度受到强大的冲击和消解,如今,主流意识形态以及民间社会几乎不约而同地重新呼唤民族的、本土的文化传统的回归。那么,在文化传统的进一步更新与重建过程中,我们又必须警惕,对于文化传统的回归不应该排斥西方文化,我们应该更多注重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当代文化精神的觉醒,应该以承认人类精神的多样性为前提,文化传统的复兴必须在世界视野中来获得比较和呈现。其二是注重文化生态的多元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的兴起与勃兴成为了一个显著的社会景观,同时,大众文化的大受欢迎也一度使精英知识分子的文化话语权受到了挑战和挤压。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国内掀起的“人文精神大讨论”,既表现出知识分子对文化传统的消解的担忧,但也因为其表现出来的精英主义的批评立场,加深了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的对立。不过,在当时显得新潮时尚的大众文化,比如风靡一时的电视剧《渴望》,如今看来其实更多表现的却是对传统的亲情伦理和世俗生活的回归与守护。大众文化并不完全是对文化传统的背离和抛弃,反而与文化传统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如今,在客观存在着主流意识形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多元文化生态下,如何以一种整体性的视角来看待不同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从而在文化的交融互动中重新探讨如何回归文化传统,弘扬文化传统应成为当代文艺评论者思考的问题。其次,在学理方法层面,当代文艺评论与文化传统的对话应自觉发掘古代文论的理论资源。文艺理论是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代文艺评论应该有意识地对传统文艺理论进行创造性的批评实践。当然,如果从广泛层面而言,文艺理论传统既包括中国古代文论,也包括近现代以来通过一系列译介进入国内,进而参与到中国现代化进程之中的西方文论传统。特别是近三十年来,西方众多前沿的、先进的学术思潮被大量引进和译介。但正如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的,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我们已经看到,对于西方文论的迷恋和推崇,很容易将之拔高到一个非历史的高度,从而不顾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盲目套用西方文论来解释中国本土的文化现象。正因此,如何在借鉴西方文论的同时更加自觉地思考本土文艺理论话语的生产和建构,已成为学界探讨的重要方向。当代文艺理论的本土话语建构,必定离不开中国古代文论的参与。
夜上海论坛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学,评价,艺术
语文教学评价是一种为确定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和教师教学的有效性而获取和处理有关证据的方法,主要包括学生学习水平评价和语文教师工作评价。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
一、语文评价的标准要科学化
1.评价要有根据
评价要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还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以及学生已有的水平。语文教学评价,要考虑到语文学科本身的性质特点,要达到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服务的目的。因此,语文教学评价除了要面向全体学生,还应照顾到学生的语文学习差异性。此外,语文课具有丰厚的人文内涵,每一个文本都有固定的感情框架,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时要紧扣文本,要尽量和文本的感情基调相协调,要使评价语言和文本字里行间蕴涵的情感交融在一起。
2. 评价要适度
评价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教师通过学生课堂中反馈的信息,及时的予以恰当的公证评价。表扬是一种积极的“强化”,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进一步求知的激情。但教育心理学认为,过分的表扬能滋养学生骄傲的情绪。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度评价,要避免廉价的表扬。
3. 评价要有诱发性
夜上海论坛 教师评价的语言要幽默风趣、生动形象,幽默的语言能给人愉悦感,并能让学生在笑声中受到启迪;生动形象的语言最富有感染力,能够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评价时,教师要选择最恰当的词语、运用最能激发想象的语句,这样具有诱发性的评价语言或评价标准,才能引导学生对语文学习有更深的认识。
二、语文评价的形式要多元化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学生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他们是不定性的,因此,在评价时不能在一开始就给学生定性评价,这样容易造成一棍子打死的局面,甚至造成学生心灵的创伤。从教师的评价目的来说,可以是诊断性的、水平性的,也可以是发展性的。因为,评价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它是对学生这一阶段学习或表现情况的概括、总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这一阶段的终结性评价。两种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教师熟悉学生的每一步成长轨迹,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进步。
2.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的控制应该从教师逐渐向学生过渡,并希望学生能够成为自我控制的学习者,因此,要特别强调学习者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新课程也要求课程走向民主、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学生成为语文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学生的自我评价也是学生对自己的一种认知,而这种认知将指引着他以后的学习走向语文教学论文,是学生自我提升和发展的一种良好方式。
3.注重“他人评价”
这里的“他人评价”,既包括其他同学的评价,也包括来自家长的评价。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认识到集体的力量,学会统筹,学会关注个体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怎么写论文。由于存在个体的差异就会有不同的体会和认识,也会形成对他人的评价。而家长对孩子的评价更是贯穿学生学习的始终,家长的评价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全面认识,也有利于学生养成教育的后续培养。
三、语文评价的过程要动态化
1.语文评价的综合性
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和体验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生成的过程。此外,语文也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随着学习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出现,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因此,使得语文评价过程成为一个综合的、系统的活动过程,它包括评价的准备阶段、评价的实施阶段和评价的总结阶段。评价的准备是评价的开始阶段,它包括思想准备、组织准备、方案准备、物质准备。
2.语文评价的生活化
语文无处不在、无处不用,语文的外延与生活接轨,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因此,语文评价过程中要注重生活化,要在生活中用语文,在生活中评价语文。生活化的评价过程不仅可以直观的记载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而且能较好的反应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能真实、深入的再现学生发展的过程,再现学生日常生活中语文学习的状况。
四、语文教师要开展自我评价
1.理论要更新
夜上海论坛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对自己教学思想进行自我评价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这是语文教改科学、高效、深入开展下去的重要条件。鉴于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学科地位,不能把语文课上成知识课而去搞瞒堂灌,也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大讲思想教育等。不能仅仅满足于认识上的提高,还应把这种认识运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语文课的独特魅力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培育学生优良的个性和较高的语文能力。在自我评价中形成大语文教育观,把正确、科学、高效的语文教学思想变成实际教学中可采用的理论,从而优化自己的语文教育思想。
2.内容要全面
夜上海论坛 语文教师的自我评价包括方方面面。既有对语文教学理论的反思与评价,又有对自己语文教学模式是否符合语文教学原则的评价;既有对语文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认识与反思,又有对语文教材、教学内容的评价;同时,还要有语文教学主体的评价。
3. 方式要科学
语文教师应注意自我评价的方式。教师可采用记反思日记、职业发展预测和教学行为研究等方法进行自我评价。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注意:①自我评价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思考过程。②自我评价是一个内在意识,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不断努力改进的意志过程。③自我评价是一个动态推进、螺旋上升的过程。
夜上海论坛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学,评价,艺术
语文教学评价是一种为确定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和教师教学的有效性而获取和处理有关证据的方法,主要包括学生学习水平评价和语文教师工作评价。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
夜上海论坛 一、语文评价的标准要科学化
1.评价要有根据
夜上海论坛 评价要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还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以及学生已有的水平。语文教学评价,要考虑到语文学科本身的性质特点,要达到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服务的目的。因此,语文教学评价除了要面向全体学生,还应照顾到学生的语文学习差异性。此外,语文课具有丰厚的人文内涵,每一个文本都有固定的感情框架,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时要紧扣文本,要尽量和文本的感情基调相协调,要使评价语言和文本字里行间蕴涵的情感交融在一起。
2. 评价要适度
评价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教师通过学生课堂中反馈的信息,及时的予以恰当的公证评价。表扬是一种积极的“强化”,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进一步求知的激情。但教育心理学认为,过分的表扬能滋养学生骄傲的情绪。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度评价,要避免廉价的表扬。
夜上海论坛 3. 评价要有诱发性
教师评价的语言要幽默风趣、生动形象,幽默的语言能给人愉悦感,并能让学生在笑声中受到启迪;生动形象的语言最富有感染力,能够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评价时,教师要选择最恰当的词语、运用最能激发想象的语句,这样具有诱发性的评价语言或评价标准,才能引导学生对语文学习有更深的认识。
二、语文评价的形式要多元化
夜上海论坛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学生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他们是不定性的,因此,在评价时不能在一开始就给学生定性评价,这样容易造成一棍子打死的局面,甚至造成学生心灵的创伤。从教师的评价目的来说,可以是诊断性的、水平性的,也可以是发展性的。因为,评价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它是对学生这一阶段学习或表现情况的概括、总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这一阶段的终结性评价。两种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教师熟悉学生的每一步成长轨迹,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进步。
2.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的控制应该从教师逐渐向学生过渡,并希望学生能够成为自我控制的学习者,因此,要特别强调学习者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新课程也要求课程走向民主、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学生成为语文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学生的自我评价也是学生对自己的一种认知,而这种认知将指引着他以后的学习走向语文教学论文,是学生自我提升和发展的一种良好方式。
夜上海论坛 3.注重“他人评价”
这里的“他人评价”,既包括其他同学的评价,也包括来自家长的评价。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认识到集体的力量,学会统筹,学会关注个体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怎么写论文。由于存在个体的差异就会有不同的体会和认识,也会形成对他人的评价。而家长对孩子的评价更是贯穿学生学习的始终,家长的评价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全面认识,也有利于学生养成教育的后续培养。
三、语文评价的过程要动态化
1.语文评价的综合性
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和体验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生成的过程。此外,语文也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随着学习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出现,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因此,使得语文评价过程成为一个综合的、系统的活动过程,它包括评价的准备阶段、评价的实施阶段和评价的总结阶段。评价的准备是评价的开始阶段,它包括思想准备、组织准备、方案准备、物质准备。
夜上海论坛 2.语文评价的生活化
夜上海论坛 语文无处不在、无处不用,语文的外延与生活接轨,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因此,语文评价过程中要注重生活化,要在生活中用语文,在生活中评价语文。生活化的评价过程不仅可以直观的记载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而且能较好的反应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能真实、深入的再现学生发展的过程,再现学生日常生活中语文学习的状况。
四、语文教师要开展自我评价
1.理论要更新
夜上海论坛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对自己教学思想进行自我评价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这是语文教改科学、高效、深入开展下去的重要条件。鉴于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学科地位,不能把语文课上成知识课而去搞瞒堂灌,也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大讲思想教育等。不能仅仅满足于认识上的提高,还应把这种认识运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语文课的独特魅力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培育学生优良的个性和较高的语文能力。在自我评价中形成大语文教育观,把正确、科学、高效的语文教学思想变成实际教学中可采用的理论,从而优化自己的语文教育思想。
2.内容要全面
语文教师的自我评价包括方方面面。既有对语文教学理论的反思与评价,又有对自己语文教学模式是否符合语文教学原则的评价;既有对语文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认识与反思,又有对语文教材、教学内容的评价;同时,还要有语文教学主体的评价。
3. 方式要科学
语文教师应注意自我评价的方式。教师可采用记反思日记、职业发展预测和教学行为研究等方法进行自我评价。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注意:①自我评价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思考过程。②自我评价是一个内在意识,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不断努力改进的意志过程。③自我评价是一个动态推进、螺旋上升的过程。
一
文艺是一种精神构建,而任何精神构建在本质上就都是对以“人”为核心的社会生活的艺术反映。这就不仅使文艺本能地成为社会生活的审美体现与精神赓延,而且也天然地使之与时代、政治和现实社会生活发生着割舍不断的血肉关连。
于此情况下,作为对文艺创作进行臧否评骘与方向引导的文艺评论,当然就更应须高屋建瓴地站在历史、社会、时代和政治的高度,对其所评骘和引导的对象施以科学认知、宏观把握、精神定位与正确驭动了。不如此,便不足以尽到文艺评论的责任,更遑论发挥文艺评论对创作的巨大推动作用与特殊观照功能。而要如此,文艺评论本身则就必须赋有更高远的基准、更宏阔的视阈、更敏锐的眼光、更精允的判断、更清晰的洞察、更透彻的理喻、更深邃的钩稽和更明睿的诠达。因为只有这样,文艺评论才能够做到像鲁迅所要求的那样“坏处说坏,好处说好”①、“剪除恶草,……灌溉佳花”②。
夜上海论坛 实际上,在任何时候文艺评论对文艺创作所应当起和能够起的作用,就都是这样。按说,这并不是什么难事,更不是对文艺评论的额外苛求,但在实践中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却往往是很难很难的,特别是在世俗化和功利心越来越浸染文化意识和驭控笔锋走向的当今,要实实在在地做到这一点,就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事实上,一个时期以来文艺评论之所以会出现孱弱化和边缘化的倾向,其主要原因就是它渐渐失去了本应禀赋的品格和功能,并因此而越来越不被信任和崇尚。
夜上海论坛 文艺评论,本来是要对文艺活动、文艺创作和具体作品的倾向与得失,进行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的评鉴与引导,并以理性的创造思维而赋予其以思想的内曜与美学的光彩,从而使创作主体从中得到启迪和感悟,同时也引发受众的文化自觉和促动读者的阅读欲望,进而在不同层次和不同范畴中对作者和读者共同实现不同程度的提升与引导,并通过对作品的思想发掘和艺术诠释而形成文艺作品的准确社会定位与恰切艺术定格。这种定位与定格,往往就是构成民族和时代文艺发展走向与轨迹的基本元素和主要标识。一个国家的文化史、一个民族的文化值、一个时代和社会的文化精神与文化魂魄,往往就是这样形成和奠立的。想想看,如果只有《离骚》、《史记》、《红楼梦》和《阿Q正传》,而没有对之的研究和论述;只有孔子、李白、曹雪芹和鲁迅,而没有对之的分析与评说,那么,这些作品和这些作家的价值与意义,乃至其在民族和世界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还会像我们今天所认识到的这样具有普遍性、深刻性和典范性么?其在文化史册和民族心愫中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还会像现在这样广泛、深刻而崇高么?答案无疑是否定的。
夜上海论坛 事实上,无论是文化史、文学史或艺术史,都是以评论家的具有事实依据、科学精神和卓拔见解的“定评”作为根据而逐渐书定的。评论家们不仅以自己的个性化和创造性劳动书定了炫示民族精神与照耀思想苍穹的文化史,而且以特殊的方式与坚韧的耐力发现和磨砺了众多原本并不为人所知的文化珠玑与艺术巨匠。像对《论语》和《离骚》之价值的认识,就是在一代一代的不断发掘和提升中逐渐深化的;像对卡夫卡的小说和梵高的绘画的认识与评价,也是在众多评论家的不断“发现”和深入探赜中逐渐得到提升的。特别是像徐渭这样的大画家,虽然今天早已是艺术天昊中的璀璨明星了,但如若没有当年袁宏道的慧眼识珠和大力评荐,那就极有可能现在还会被埋没在历史的蒿莱与岁月的尘垢之中而不堪世铭和不为人知了。确乎,正是理论家袁宏道从散佚于民间那“烟煤败黑,微有字形”的残卷余幅中,才发现了青藤艺术的内蕴与真谛。
文化的价值不仅在于创造,而且更在于发掘、发现、认识、扬励和不断地创造性的磨励与提升。文艺评论的作用正是这样。莎士比亚戏剧,一开始就只是在乡村戏班子里巡回演出,其受众地域之狭小和影响范围之逼仄,都足以使之成为不登大雅之堂的短命艺术,而正是评论家们的发现和荐举,才使它名声大震、不胫而走,并一步步地成为享誉世界的戏剧艺术瑰宝。《红楼梦》的手稿甫一开始,也只是在民间秘密传抄,写作者唯为录事、言情、抒意,传抄者唯在好奇、谑趣、娱心,谁也没有思考和追索它的社会意义究竟有多大,文学价值究竟有多高?举凡这些,都是后来的评论家和研究者们一步步地将之发掘出来,并以之而启示和引导读者从中撷珠探宝、觅蹊采珍,直至发现和架构出一个无限风光任徜徉的大千艺术世界。鲁迅只活了55岁,著作只有600余万字,可时至今日,研究和评论鲁迅的书籍与论文加在一起,其文字量又何止超过鲁迅著作的十倍、百倍?也正是在这种世界性的鲁迅研究与鲁著评说中,才不但步步深入地解析了鲁迅著作的精髓,而且也更渐入佳境地抟炼了鲁迅精神的粹质。我们现在认知中的鲁迅之崇高与伟大,其实就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完成的。
历史与现实总是睽隔着一定距离的,而对于文化创造和文艺创作来说,理论和评论就正是占取和弥合这种距离感的思想尺度与艺术材质。因为只有当历史在岁月衍移中沉淀和过滤了现实的浑沌之后,其所熠射出来的才会是理论和评论的爝焰与光彩。人们对一个具体文化产品之价值的认识和接纳,往往都会有这样一个过程。对于文艺作品来说,即时的热捧和一时的轰动,收视率的暴棚和市场上的走俏,都并不一定代表其价值的宏大与意义的崇高,而只有在时间的磨砺中所逐渐抟炼和熠射出来的凝重与光彩,才是其实际价值的真正体现。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评论的效能才会尤为凸显和倍加放大,并为文化产品和文艺作品的最终定位和定格铸炼圭臬,以至勾划和引导着文化与文艺的既定格局与未来走向。由此足见文艺评论对于文化创造和文艺创作所具有的既不可缺如又无以旁代的极端重要性。如果说创作者是以自己的作品直接再现生活和取悦读者,那么,评论者则是要以自己的理性论骘和科学评价,通过鉴析作品而提升和引导作者与读者。从某种特定意义上说,显然理论和评论更重要。因为没有理论的匡正和指导,作家就会陷于迷惘;而失去评论的扶掖与鉴析,创作则会撂荒。在文化创造和文艺创作中,任何主体的迷惘和客体的荒率,都会使作品本身及其社会效能陷于不可估量的销铄与紊乱,乃至走向悖论,出现负值,坠入思想的冰窖和精神的黑洞,造成创作力的下沉和收获季的凋零。
这样的例证并不鲜见。人们之所以要把创作和评论比喻为车之两轮和鸟之两翼,作家艺术家之所以要把评论家及其评论视为园丁和引擎,其原因正在于此。在一个健全的文艺生态环境中,创作和评论的任一失衡与倾覆,都会给实现文艺的繁荣与发展形成妨碍和阻滞。特别是在失去评论护佑和指引情况下的文艺创作,则无异于农民疏于对土地的耕耘和工人放弃对铸铁的淬冶。其后果无疑是不堪设想的。
二
夜上海论坛 我们肯定文艺评论的价值和作用,强调文艺评论的功能和意义,重视文艺评论对文艺创作的观照性和指导性,当然并不是无前提和无条件的。这前提和条件对于文艺评论来说,就是要求它必须剀切、精当、明睿、卓拔,必须秉有先进性和科学性,必须充盈创新思维和领异精神,特别是必须能够有效地对文艺创作起到匡正、启悟、激励、诫勉、引导和提升的积极作用。
夜上海论坛 这个前提条件很重要。只有它,才是文艺评论的精魂与枢机,才是文艺评论的全部价值和意义之所在,才是文艺评论之所以至关重要、之所以不可缺如和之所以功能独特、作用无贷的全部理由和惟一根据。一旦失却这个前提条件,文艺评论在本质上也就不再是文艺评论了,因为它既不具备文艺评论的原本品格和价值,又不能发挥文艺评论理应秉有的功能与作用。而这,对于文艺评论来说,则无异于是一种自我功能摈弃和主体价值否决。
文化评论是“评论”文艺创作和文艺作品的。而进行评论的目的,则是要给予文艺创作和文艺作品以准确的鉴诊和正确的指导。这当然就首先要求文艺评论本身必须是正确的、先进的和具有睿慧眼光与高卓见解的了。打铁先要本身硬,矮子何以搀巨人?而恰恰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有些文艺评论却犯了大忌。它们要么见解平庸、思想灰黯;要么语辞晦涩,概念扭曲;要么以述充评,文不逮意;要么褒贬失当,结论褊畸,甚至还出现了什么“红包”评论、人情评论、御用评论、权谋评论、唯美评论、超现实评论、技术主义评论和“去政治化”评论等等。这样的所谓文艺评论,哪里还具有文艺评论的素质与品格呢?当然也就无法起到文艺评论所应起和能起的积极作用了!
文艺评论的质量和效能,只能取决于文艺评论家的情操、能力与水平。因此,要提高文艺评论的质量和效能,就必须不断提高文艺评论家的思想水平、知识结构、认知能力、艺术素养和道德情操。为此,从文艺评论的现实情况和实际需要出发,我认为评论家在其评论过程和评论成果中至少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积累、淬冶和修练。
夜上海论坛 首先是要处理好文艺评论与文艺理论的关系。理论既是思想的依据,又是评论的根基。评论只有在理论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生发、升跃与延伸,才能趋于厚实、坚挺和新蔚,也才能有思想、有力量、有内涵。否则,评论就会被平庸和浅薄所弥漫,就会缺乏隽意和深度,就会成为生命力极度脆弱的涸辙之鲋和说服力十分有限的表面文章。正因为如此,所以历来的大评论家就无一不是一身兼为理论家和学者,甚至还是翻译的高手和创作的能手。而在这方面,恰恰是我们现在许多评论家的短板,并因此而使我们的文艺评论常常显得评述多于论赜,陈言壅堵探蹊,冗叙替代思想,谬说冒充创新。这样的文艺评论,实际情况是只有“评”,而没有“论”;只有“学”,而没有“思”;只有“腻”,而没有“彩”;只有“玄”,而没有“益”。而真正有思想、有力量、有情彩的文艺评论,则注定应该是理足评当、意懋思深、寻蹊探奥、臻于旨归。
其次是要处理好文艺评论与政治和艺术的关系。曾几何时,在文艺评论界兴起一股风,就是远离政治,只谈艺术;阻断传统,倾慕“西潮”;告别“在场”,回归自我。这导致我们的一些文艺评论在行文立意上不仅退出了现实,而且也规避了政治和睽隔了时代,悖逆了历史,疏远了人民。其所筛落下来的,也就只有新名词轰炸、自我意识的无规则膨胀以及所谓的“新锐”概念和“前卫”思潮的漫天盘绕与胡乱纠结,乃致常常在恣肆的篇幅里和荒诞怪异的理念中所裹藏着的,却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和不可捉摸的空洞意概与猥琐思骸。这无疑是蹈入了一个认识论的误区。文艺创作要民族化、时代化、社会化,文艺评论当然也应当和必须具有民族化、时代化和社会化的品格与气质。否则,评论与创作就会无法实现对接。对于西方文艺思潮当然不能无视,不能拒绝,但吸收则必须是有淘漉、有选择,必须做到择其优而为我所用,撷其用而对我有益。即使如此,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也仍旧永远都是我们文艺评论的时代标识与精神芯片。至于对政治的规避,那就更是一种思想的颟顸与认识的幼稚了。政治是融化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是社会生活的核心和主体,文艺创作是以“人”为描述和表现对象的,或者说是以写“人”为旨归的。那么,作为以评析和引导文艺创作为己任的文艺评论,又怎么能够规避得了政治呢?这简直无异于痴人说梦。正经说来,文艺评论只有认真研究如何才能更好地从政治和艺术两个方面给予文艺创作以切实的和科学的谋划与引导,才是正道。只有从政治上和艺术上对文艺创作进行全面观照和有力驭动,才是文艺评论崇高的历史责任与永恒的时代主题。
第三是要处理好文艺评论与作家和作品的关系。文艺评论的对象是文艺作品,而作品又是由作家艺术家们创作出来的。在作品中,常常是作家艺术家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情韵表达与艺术流露。既然如此,文艺评论在评析作品时就不能不顾及到创作主体。事实上,也只有在将作者看做作品的背景和底片时,评论本身才会更全面、更准确、更有力。鲁迅不仅说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③而且认为“要论作家的作品,必须兼想到周围的情形。”④文艺评论的生命之源和价值之枢,也就唯在于它能对作品做出肯綮而科学的评析,并引导作家艺术家在明得失和知方略的高度自觉中不断地得到提升和发展。而要实现这个目标,认真处理好与作家和作品的关系便显得至为重要,其要点有三:一是全面考察和掌握作家与作品的相关情况和信息,并对之进行有机联系与缜密分析,从中找出个性化和规律性的东西来;二是既要对作品负责,又要对作家艺术家负责,坚决做到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好处说好,坏处说坏。既指出优长之处,促其擅扬;又指出不足之处,助其改进。既以理论的阐释帮其提升认识,又用忱挚的诫勉勖其鼓足信心。在这个过程中,作家艺术家也同样需要有足够的真诚与耐心,尤其需要有虚怀和稚量,决不能只愿听好的,不愿听孬的,更不能媚取和诱发评论家的违心之论和不实之谀。三是评论家不仅有责任对作品进行评析和品鉴,而且也同样有责任对作家艺术家进行理论引导和学术濡化,并使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增强和提高精品意识与创新能力,从而在作家和评论家的开诚相见、谐勉互促中共同构成繁荣和发展文艺创作的时代脉动与强大合力。
注释:
①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夜上海论坛 ②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三)》
夜上海论坛 ③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七)》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评论正气;底气;锐气;文气;牛气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I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9-0190-02
文艺评论是对文艺作品进行价值判断,包括艺术评估和思想引领,评论家自身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道德境界非常关键。因此,一个优秀的文艺评论家必须努力提高学养、涵养、修养,让自己的评论作品更加客观、更加厚重、更具吸引力和感召力。
夜上海论坛 一、树立评论正气
夜上海论坛 俗话说,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什么是道义?简单地说,就是社会责任。作为一个讲正气的文艺评论家,要始终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要严肃认真地考虑评论的社会效果,树立强烈的底线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绝不把格调低下、粗制滥造甚至思想导向存在错误的文艺作品推介给社会。同时,文艺评论家,还必须帮助读者或观(听)众正确理解作品的艺术发现和独具个性的艺术特点,帮助他们正确地、深刻地认识某些作品思想维度、道德评价、价值取向、艺术审美等方面的偏失、低俗和不健康之处及其可能产生的精神副作用。坚持以作品说话,不考虑作者的头衔、名气、学位、职称或其他什么关系,做到既尊重作品本身,又尊从评论者自己内心对于作品的真实感受。要旗帜鲜明,是一说一,是二说二,是方说方,是圆说圆,千万不要搞媚俗溢美,把贵州骡子说成马,把烂谷草说成黄金条,把泰国蚂蚁说成非洲大象,视觉片面,夸大其词,一味地讲好听的话,字字句句都在唱赞歌。
夜上海论坛 二、充实评论底气
俗话曰,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自身不硬,如何“打铁”?“打铁”可是要碰“硬”的。社会上流行一句话:“只有得行的人说你行,你才行。”因此,我们作为文艺评论家,要广泛地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要关注并把握人类文艺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新成果,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养、涵养、修养,要从多个层面不断地锤炼自己,炼好评介“内功”,多读书,多仔细阅读原著,提高鉴赏作品的综合能力,争做“得行”的人,不断充实作为文艺评论家的“底气”。只有“底气”充盈了,你的评论才有分量,才有可信度,才有给作者和读者正能量的温度。
夜上海论坛 三、养好评论锐气
夜上海论坛 文艺评论家要有胆识,有胆量,要养好“寻美”与“求疵”的锐气。“寻美”评论,主要是引导文学读者进行有效的审美鉴赏,达到指导阅读或者愉悦欣赏的目的;而“求疵”则是对作家、艺术家的创作进行批评和警醒,扬优补拙,达到指导创作、引领创作的目的。批评时,要有的放矢,一针见血,直陈得失,既给作者一面镜子,使其有所受益,也给读者以借鉴和引路。要客观公正,既不求全责备,也不胡乱吹捧。事实上,只有善意的、真诚的、客观的、合理的批评,才能使文艺家新的创作升华到新的更高层次。因此,文艺评论家要准确把握评价尺度,提升阐释深度,增强评判力度,让创作者受到激励和启迪,让欣赏者得到借鉴和愉悦,使文艺评论能够真正评出水平、评出力作、评出导向,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和社会效益。
夜上海论坛 四、把握时代文气
这里我所说的“时代文气”,是指时代文学发展的潮流、方向、脉络。任何文艺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是时代行为、思潮的显影。如果不了解时代的文气,评论作品时就会有失偏颇,甚至打胡乱说。比如“新时期文学可以分为八十年代与九十年代两个大的时期,而八十年代文学可以以1985年前后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我们所说的过渡阶段就是指从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前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主潮是伤痕文学、改革文学和反思文学,旧的文学阴影与新的文学萌芽全部交杂在这两个文学主潮之中”。作为文艺评论家,从宏观上把握了那个时代的文气,就一定能从微观上准确地鉴赏那个时期产生的任何一部文艺作品。
夜上海论坛 五、提高评论牛气
周由强(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快速崛起,强力推动了媒体融合,带来了一场“传播革命”,极大地改变了文艺创作、生产、评论、传播和消费等各个环节。文艺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勃勃生机但又乱象丛生的复杂景象。连接、分享、交互等成为网络文艺传播的重要实现方式,“社群主义”成为网络空间的通行法则,曾经主流的纸质信息传播方式逐渐被边缘化,海量信息插上数字化的翅膀呈“病毒式”扩散。与之相应,网络文艺评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特征,在“坚守”与“求变”之间寻求平衡与突破。
夜上海论坛 文艺创作与文艺评论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推动着文艺事业不断发展。但是,近年来,作为文艺评论的重要对象,文艺作品因为资本等市场力量和互联网等科技力量的强力介入,其数量呈爆炸式增长,但质量上却参差不齐。正因如此,海量的网络文艺作品在极大地满足了大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因为在价值观、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等方面出现了一些偏差和错误,制造了不少文化垃圾,甚至对整个国家的文艺生态健康造成了损害。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既然是镜子,就必须正视所要反映的对象;既然是良药,就要找到病灶、对症下药。尽管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文艺作品创作、传播、消费和评论的方式有所改变,但文艺精神生产的本质和受众对文艺的审美期待不会变,文艺评论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的基本功能和作用不会变。不管是线上或者线下,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都会受到技术、艺术、学术和相关政策环境的影响。与之相对应,社会对文艺创作和评论的要求和需求从根本上讲应是网上网下一个样,而不会让网络文艺疯狂野蛮生长。
就网络文艺评论而言,不管是围观、点赞、转发,还是跟帖、转帖、力顶、拍砖,体现的都是受众的主观意志,是受众的态度、立场和价值取向。当然,随着报刊、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和基于网络技术而新兴的各种移动微端传播媒介融合,建立起一种立体多元的媒介结构,基本弥合了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鸿沟。尽管如此,也出现了“押沙龙966”“北小京”等匿名评论者和一批诸如“青评点梅花”“影视独舌”“毒舌电影”等一些影响力较大的微信公众号纷纷出现,不管是匿名或者实名,它们能受到大众欢迎,最重要的原因不是因为披上了“马甲”,而是因为他们大多围绕话题性强、关注度高的文艺作品或事件发表文章,并且观点犀利、短小精悍、图文并茂,显得锐气、底气、地气十足。不可否认,其中不少文章也因为情绪化、商业化、碎片化、绝对化和缺乏人文情怀和思想深度等弊病引起了较大的争议。
夜上海论坛 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文艺评论是“运动的美学”,是带有浓厚理论色彩的实践活动,是运用文艺理论来评论文艺现象的实践活动,其科学性是建立在对艺术规律和审美特点的深刻理解上。不管技术如何进步,也改变不了评论者主体的决定性地位,不管网络文艺如何喧嚣热闹,也改变不了文艺评论价值判断的功能和作用。如果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那么文艺评论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受到教益,让人们感受到思想的力量、文化的力量、人格的力量。优秀的文艺评论,不仅可以帮助创作者总结创作得失,帮助读者和观众更好地欣赏优秀作品的精髓,而且能够发现和抵制不良的创作倾向,批驳错误的文艺现象,匡正文艺风气,推动良好文明风尚的形成。
夜上海论坛 正如清初艺术家石涛所言,“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文艺评论工作者也应当和文艺创作者一样,将自己的生命和艺术融入到时代的洪流之中,增强作品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在今天这样一个网络信息时代,海量艺术作品的井喷增长,各种商业行为的利益驱动,全民表达热情空前迸发,面对汹涌的融媒体浪潮,文艺批评者只要积极适应、主动应对,坚守艺术理想、批评精神和独立品格,不断创新理论武器和方式方法,就一定能够产生一大批客观、理性、科学、文质兼美的优秀文艺评论作品,引领网络文艺朝着健康繁荣的方向阔步前进。
网络文艺评论亟需“进场”
庄庸(中国青年出版社新青年读物工作室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网络文艺委员会秘书长):
夜上海论坛 在文艺座谈会上讲话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这句话揭示了网络文艺评论面临的巨大契机和挑战。隶属于中国广阔社会现实生活的网络文艺领域的创作实践和创新风潮,包含着丰富的内生能量;其中任何一个爆发点,都有可能挖掘出一条重大理论问题的线,并重建我们的文艺评论评价体系。
夜上海论坛 因此,越是介入鲜活的文艺实践,越是参与泛文化娱乐全产业链,越是进到文艺生产的“场”里……网络文艺评论越能接地气,越能切中时代的脉动,越能发挥影响力,掌握舆论权、话语权和文化领导权。所以,网络文艺评论需要进“场”;而且,要进到“场中央”。
但问题恰恰在这里:当我们意识到网络文艺领域庞大而丰富的创作实践、创新风潮、重大理论与评论评价体系的构建问题,都亟需网络文艺评论进场并进到场中央,构建起小切口撬动大格局的好杠杆作用,我们面临着“想进场却难以进场”的三大难题。
夜上海论坛 一是,面对庞大的、海量的、具有无限丰富内生能量、且时时刻刻都在千变万化的网络文艺场域,我们如何进“场”?尤其是面对那些亚文化×微社群趋势中的网络文艺作品、现象和潮流,大多数人更是找不到进入的路径,容易迷失,产生焦虑:到底应该怎样做,才能进去,迈过这道门槛?
二是,面对这些动态、前沿且前瞻的新文艺,既有的理论体系,似乎全都失效,而重构自己的知识谱系又是一个特别庞大、看似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以至于突然之间,面对这庞大的场域,突然失掉了自己全部的理论自信,直面三道难关:第一道难关,想补课都不知道怎么补;第二道难关,更不知道如何能够切中当下的热点和脉动,不能及时、互动和有效地发声;第三道难关,又如何能够研判和预判未来的发展趋势,且提前半步预见并影响下一步的创作执点和创新风潮?
夜上海论坛 三是,如何在进入到网络文艺场域后,寻找到折反点,重新回到你出发的传统文艺场中,找到可以继承和创新的东西(创造性继承与创新性发展);然后,进一步进入到正在重塑的主流新文艺场中,找到自我的意识、族群的认同、文化的建构,甚至找到你自己新旧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下的评论评价体系构建之道?
夜上海论坛 网络文艺评论要想进场并进到场中央,把握社会实际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的轨迹,抓住这个时代新文艺的切入点、接触点、引爆点,对创作实践产生影响和作用,并引领创新潮流和现象,就必须直面并求解这三大“进场”难题。
网络文艺评论要先刷“网感”
聂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网络文艺委员会副秘书长):
夜上海论坛 时至今日,传统舆论开始正视并承认青年群体观影、观剧的议程设置能力,但对这一主流群体的内容选择,似乎骨子里仍旧不以为然。以暑期爆款的玄幻剧为例,传统舆论几乎是一边倒的批评声音:情节“空心剧”,特效“五毛钱”,营销“段子化”;服化道太山寨,美瞳共假发齐飞,泡沫与甲醛荼毒;演员只会刷颜值而不敢拼台词,遑论表演体系的斯坦尼或者表现派等。上述批评忠言逆耳,对于理性认识玄幻剧市场的硬伤与虚火具有重要研判价值。然而,上述经验判断无法涵盖当前青年主流人群的审美视线。
夜上海论坛 当前,青年人群在文化产业链中的角色定位富有建设性和参与感,他们更乐于通过二次创作表达观点,显得生动活泼。比如为吐槽“粗制滥造”现象,他们用特效制作的“神曲”《幻城特效厂倒闭了》尽皆戏谑:“小说拍剧,最炫特效厂,幻城特效厂倒闭了!我们没有办法,拼了老命做特效,原价都是打魔戒、盖冰火、灭金刚的特效,现价两毛五!”这段视频包含的知识信息、技术评判标准和审美格调品位样样俱全,轻松幽默,让人莞尔一笑。更重要的是,从“测速”、“扒谱”、制备“原曲”到音色校准与后期特效制作,该视频评论者的专业素质丝毫不亚于一线影视创作。
其实,当前国产玄幻剧暴露出的专业匮乏、知识软肋和剧情教条等缺陷,对“网生代”来说早已属基本常识,无需赘言。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也不会因个别玄幻剧就轻易扭曲了世界观。倒是他们表达观点的方式提醒了我们:对流于常识化的文艺评判,他们常常表现得“无感”,反而更愿意通过刷屏、吐槽、弹幕等极具“网感”的讲述方式,表达属于“这一代”的意见。因此,如何从“网感”体验出发,打开理解青年文化更为广阔的认知空间,不仅是当前文艺评论者的责任,也是文艺评论保持生机、不断出发的重要动力。
网络动漫,迈开大步又何妨
张书云(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网络文艺委员会委员):
夜上海论坛 这20年来,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也概莫能外改变了中国动漫业。容量扩大、门槛降低,平台的“扁平化”给了无数有才能的动漫作者公平竞争的机会,使动漫作者和作品数量剧增,但也将中国动漫置入喧嚣浮躁的环境,收获褒贬不一。
当动漫搭上“互联网+”的时代飞车,便迅速成为国内各大视频网站又一热门板块。《十万个冷笑话》原本是“有妖气”网站上的人气漫画,由于太受欢迎,2012年7月,该网站推出了动画版,仅半年多时间连载了5集,累积播放量超过了一亿,一些人由此开始关注动漫、喜欢动漫。此外,目前已诞生了A站、B站、酷米网、淘米视频、百田、卡通等一批垂直动画视频网站,取代了传统电视频道成为动画内容产品集成分发的首要媒体。
夜上海论坛 网络动漫的一大特点是创造了很多亚文化群体,如《大话三国》系列作品里,王允使用貂蝉作“美人计”离间董卓和吕布,竟是因为王允有“香港脚”害怕被董卓发现。有人认为这是在网络动漫中,新时代的创作者们把经典打碎重装,解构和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但也有人则指责无厘头的恶搞偏离了传统名著。
凡新生事物,往往会引发国人的口水仗。事实上,互联网发展到现在,一直就存在着不断地创新与争议,从被视作洪水猛兽到与生活密切关联,互联网在深刻改变中国的同时也在被重塑。当下,给网络动漫以关注,给它成长的空间,依循其特点找寻适合的制度,帮助其成熟与完善,才是正确之道。
我多年从事中国画研究,近年来开始关注网络动漫,总是遗憾很多中国画家具有高超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如果把他们优秀的创意制作成动漫,一定会提高网络动漫的艺术水准,塑造有中国特色的网络动漫,让网友享受精神佳肴。所以,网络动漫,迈开大步又何妨?希望业界集优秀作家、画家和动漫公司沟通的平台能够尽快搭建,每个人尽己所能对网络动漫这一新生事物多些爱护,我想,中国网络动漫的未来指日可待。
鼓励“00后”参与网络文艺评论工作
周志雄(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网络文艺委员会副秘书长) :
夜上海论坛 近年来网络文艺非常火爆,从读者的追捧、市场的走红到中央的提倡,网络文艺已越来越不容忽视。然而,面对数量庞大、质量参差的网络文艺作品,网络文艺评论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这种困境主要体现在:
夜上海论坛 首先,网络文艺的受众是广大的网络读者,网络文艺的主导艺术趣味是大众趣味;而网络文艺评论的专业队伍此前主要来自学院派,有着巨大市场效应的网络文艺作品,不一定就能引起他们的审美共鸣。
其次,网络文艺受制于市场资本,作者首先考虑的问题是作品数量以及读者反馈,对很多网络文艺作者来说,文艺评论甚至是可有可无的,如此一来,网络文艺评论便难以形成和创作的互动。
夜上海论坛 再次,网络文艺作品数量巨大,每天网络上上传的文字量近亿字,每年完本的网络小说有数万部,一部网络小说动辄数百万字,但精品却不多。如何披沙沥金,对评论家的阅读体力是个严峻的考验。
>> 浅析传统媒体网络化的发展与融合 网络评论与传统媒体评论的异同 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 网络带来传统媒体发展的“新转型” 网络时代传统媒体转型 传统媒体转型的社交化路径 浅析传统媒体转型的原因、难点与路径 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 传统营销模式的网络化转型 网络时代传统媒体新闻评论创新的思考 媒体融合下的网络文艺评论 传统媒体转型的框架探析 传统媒体转型的思路研究 微博评论对传统媒体的启发 论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理性传播 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与新媒体的平台化发展 传统媒体的网络梦想等 传统媒体转型初探 网络新闻发展对传统媒体转型的影响与启示 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路径初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7年1月5日。
③于双、杨竞:《专家学者研讨新媒体时代文艺评论――新媒体时代文艺评论更要接地气》,《辽宁日报》,2016年9月23日第14版。
④潘治琦、靖鸣:《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突围》,《新闻与写作》,2014年第6期。
夜上海论坛 ⑤李宝华:《“狂欢”理论视域下新一代网红传播学解读》,《今传媒》,2016年第8期。
夜上海论坛 ⑥夏潮:《全媒体时代语境下文艺评论的机遇与挑战》,《艺术百家》,2015年第1期。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电视文艺批评;文本批评;主体批评;受众批评;文化批评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3)10—0166—05
伴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强势发展,在人人皆可发声的自媒体时代,电视文艺批评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一方面,批评场域交织融合,批评主体趋向多元,这无疑有利于拓展电视文艺批评的话语空间;另一方面,与之相应的则是批评话语纷乱喧哗,批评标准参差不齐,批评效果良莠有别,暴露出身份消解的倾向。这些情绪化、自主式、带有浓烈娱乐色彩和消费倾向的大众化评论能否纳入到电视文艺批评的范畴?电视文艺批评的边界又在哪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许还有待持续的观察和思考,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即在大众化批评的众声喧哗中愈加需要发出专业批评的声音,愈加需要强调专业批评的身份价值。
同时,大众批评的勃兴也为我们审视当下电视文艺批评发展带来了启示——原来刻板教条式的批评话语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接受语境,亟须更新批评理念,调整批评语态,提升电视批评的影响力。当然,在积极应对新形势尝试调整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明确,某些部分是必须要坚守不移的。电视文艺批评作为科学活动,其价值不在于凑热闹、赶时髦的应景行为,而是体现在长期批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批评体系与价值理念。总之,电视文艺批评作为电视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蓬勃发展的电视文艺实践、日益多元的文化思潮以及错综复杂的大众艺术格局,亟须强化自我身份价值,建构与之相适应的批评理论体系。
我国的电视文艺批评理论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视事业基础上,伴随着丰富生动的电视文艺实践发展起来的,主要围绕电视文艺文本批评、主体批评、受众批评、文化批评四个范畴展开。在进行的过程中,这四种批评既各自侧重又彼此关联,归属于电视文艺批评这一整体之中。创作主体将创作理念、审美追求以视听符号的形式付诸电视文艺文本传递给受众,受众从中进行意义解读,获取审美愉悦。同时,这一过程并不是与社会、文化环境隔离的,它又与时代背景、审美心理、接受心理等有密切的联系,故而从文化研究的视角进行批评则会获取不一样的体味和感受。
一、电视文艺文本批评
电视文本是“由声画同步的、占有时间和空间的形象素材以及语言、文字、图表等多层符号,按一定的空间配置与时间顺序组合成的客体,以录像带或光盘的物质形态承载。电视文本是在时间和空间中动态呈现的,信息传送是整体的、动态的、直接诉诸于人的感官的”①。具体而言,所谓电视文艺文本就是在电视荧屏上呈现出来的具体的节目形态,它是按照一定的艺术思维组合一系列的声画符号所生成的意义系统。这些构成了电视文本特有的、复杂而生动的话语方式和意义体系。电视文艺文本是电视文艺创作者的理念体现,同时也作为观众获取审美的对象。因而,可以说电视文艺文本是沟通电视文艺创作者和接受者之间的桥梁,在它身上集中反映了创作者的艺术追求和观众的审美期待。
夜上海论坛 对电视文艺文本的批评是将电视文艺文本视为一个自足的艺术产品,对其主题思想内涵、艺术表现形式等的优劣做出分析和评价的过程。对于电视文艺文本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内容、主题、表现手法、结构、题材等方面,以具体的节目文本为对象,以具体的分析为基础。对电视文艺文本的分析与解读是进行批评的基础,必须在深入了解和掌握文本信息内容的基础上才能保证批评不会变为无本之木,因而文本的解读是批评的基础。只有明确理解和掌握文本符号系统所指层面的意义,才能够在众多纷杂的信息中把握其中核心的部分,进而展开针对性的批评活动。
电视文本解读过程就是欣赏者在接受电视文艺文本时,利用长期形成的观看习惯和解码体系以及与受众本体相关的知识积累,从文本中获取认知的意识形态及解构/建构意义的过程。电视文艺文本的建构过程就是创作人员的意识形态和观念进行符号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符号意指行为,也就是运用具体的电视语言进行意义表达的过程。电视文艺具体文本的建立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具象语言符号的意义赋予、意义解释、意义编配才能得以实现,而文本解读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阐释和分析这一过程是如何进行的。
夜上海论坛 文本是电视文艺创作者创作理念的集中体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观众的审美期待和精神需求,因而文本成为连接创作者和观众的具体形态。对于文本的分析和解读,有利于准确把握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创作理念,进而形成批评依据,体现批评活动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王岳川在谈论电视批评时这样强调文本的重要性:“电视批评客体包括电视、电视作品以及受众群体,批判电视的运作、作品的文本阐释,以及受众研究。在我看来,电视文本分析是第一重要的,它是分析的基准,也是分析的原点。如果仅仅是进行一些现象的罗列,望文生义的分析,跟潮式的伪问题,将使得电视文化价值更加平面化。相反重视文本分析、文本细度、文本阐释,解释其中的微言大义,探索里面所蕴含的落叶知秋的寓意,对其中的世俗化倾向的防微杜渐,才可能拓展批判的文本视野空间,形成良性的批评循环。”②除了创作理念之外,文本批评更多表现为内容层面的审视,例如文本结构分析、叙事研究、风格评论等。
在聚焦文本本身之外,文本批评的视角还应拓展到文本生产的现实语境中去,在整个文艺创作复杂多元的大背景下审视创作风潮,将创作者、文本以及所处的外部世界形成统一的观照,对于生发文本的内在机制进行整体把握。就电视文艺创作而言,外部世界是创作者和观众生存的环境,其中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必然对创作者和观众都产生影响,因而对于文本的批评还应结合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例如对于曾经一度风靡的戏说剧和时下流行的穿越剧等,如果我们只是单独从文本角度入手,那么对于产生这种电视剧样式的原因以及其中的文本内容如何对大众产生影响等问题就很难解答。当我们将其置于特定时期的文化环境之中并加以审视,便不难窥探到消费文化、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以及大众文化心理的嬗变表现出来的消解传统权威和崇尚娱乐的心态。因此,对于文本的分析,尤其是涉及到文本文化层面批评时,应当与文本创作所处的时代背景、大众文化心理等因素结合起来考察。
二、电视文艺主体批评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广义的电视传播者包括拥有决策力量的政府、拥有组织力量的电视实体机构、拥有直接行为力量的电视从业者。其中电视从业者与电视节目的生产制作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是最显在的传播者。我们将他们称之为电视工作者、电视创作者、电视创作主体、电视人。电视文艺主体则主要是指其中专门从事电视文艺工作的创作主体。
电视文艺主体批评是用于研究、分析电视文艺创作者的创作道路、创作经历以及创作理念的批评方法。它主要围绕创作主体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批评研究,通过对创作主体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生活、创造、思想理念、社会理想、艺术观念、审美追求等方面的分析研究,来探寻电视文艺作品的生产制作背景,研究创作规律,从而达到正确认识和理解电视文艺作品的目的。电视文艺创作主体处于电视文艺生产的核心位置,他们的艺术素养和艺术创作能力直接决定了电视文艺作品的艺术水平。作为电视文艺主体精神生产和艺术追求的集中代表,电视文艺作品可以折射出电视文艺主体的专业素养甚至是道德境界和社会责任意识。因而,我们在进行文艺批评时常常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电视文艺主体与电视文艺产品的互动来探求和思考艺术创作。
电视文艺作品作为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必然带有社会性和创作主体价值取向的倾向性,这时的批评者不能仅就作品的艺术性做出分析和评论,还应当对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或明显或隐含的价值立场进行评价。当下我国电视文化表现出一种严重的泛娱乐化倾向,其中尤以电视文艺领域最严重。这一现象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电视文艺创作者层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获取高收视率和商业价值,创作主体自我放逐,甚至不惜降低艺术标准,迎合大众口味,使其社会角色缺失,最终淹没在娱乐化浪潮中。目前电视文艺创作呈现出愈加鲜活的时代感和时尚化特征,其中的创作主体多为年轻从业人员,他们一方面带来新鲜的创作理念和思想,表现出可贵的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但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必要的社会经历以及在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积累和沉淀,容易出现对节目品质把握不准、定位不高的问题,使电视节目最终流于喧哗时髦的浅表,掩饰不了内容空虚的实质。电视文艺主体批评通过指出创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归纳和总结创作中的有益经验,进而形成系统性、理论化的成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创作主体提升艺术水准。创作主体只有不断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和艺术创作水平,遵循艺术创作规律,掌握熟练的创作手法,深入了解观众的审美需求,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在这个过程中,电视文艺主体批评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对创作主体的创作理念、创作手法、创作旨趣、创作水准、艺术素养等方面的批评来实现上述功能。
夜上海论坛 电视文艺创作的核心是“人”,即创作主体,而其创作理念直接关系到作品具体的呈现方式。创作理念主要是指在创作活动中,在一定的创作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的艺术理论指导的对于创作行为、创作目的、创作对象等根本性的看法和判断。创作理念是系统的、相对稳定的观念集合,主要基于一定的创作实践,但同时又对创作实践进行指导。科学的创作理念在指导文艺创作时会形成良好的互动效应。在当下的电视文艺创作中,弥漫着一种商业气息浓郁的创作理念,为了追求高收视率以及由此带来的商业利润,不惜抛弃艺术创作底线,一味地寻求新鲜和刺激,无节制地迎合观众,形成低俗、庸俗、媚俗的“三俗”风气。某些节目甚至不惜暴露生活中的畸形扭曲心理,画面充斥着暴力、血腥以及色情镜头。这些节目利用观众的猎奇心理,通过刺激眼球短时间内可能会引起广泛的关注,但从长远来看,这些节目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对我国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应当及时进行批评和引导。
电视文艺主体批评应该把对创作主体的批评和其所处的时代、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当下我国正处于社会体制的深入转型时期,面对当下错综复杂的社会背景和多元文化的冲击,电视文艺以其广泛的传播影响力和大众亲和力,在构建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电视文艺工作者应当自觉承担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任务,不能在商业洪流中迷失自我。从这一角度来说,创作者就更应当加强自身的精神修养,加强对文化吸收、挖掘、整理以及再创作的专业素养方面的学习,为创造繁荣和谐的电视文化景象而努力。电视文艺主体批评可以促使电视文艺创作者清醒地认识和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有利于在创作中把握时展的主旋律,反思自己,使电视文艺事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劲的竞争力。
夜上海论坛 三、电视文艺受众批评
电视文艺是电视艺术范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遵循着共通的艺术规律。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之间是相互创造的,审美对象制约和引导着审美主体,而审美主体又积极能动地接受并不断突破着这种制约,这种突破通过各种反馈影响和调整着创作主体的艺术思维,接着又开始一个新的过程。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一个个艺术活动的链式结构造就了整个人类的艺术活动史。艺术欣赏在整个艺术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接受美学认为,文本的意义生产并不在于作者,而是体现在受众的创造性解读,因而受众的艺术欣赏行为在文本的意义建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观众是电视文艺作品的接受者和消费者,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最终在观众这里得到体现。
电视文艺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从观众层面来讲体现在它的通俗性和多样化。通俗性表现在电视文艺具有合乎大众审美需求的内容和形式,贴近大众生活并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多样性则表现在大众审美情趣的复杂性。受众接受电视时的心态是不同的,除了满足基本的消遣、娱乐需要之外,不同年龄层次、教育程度、文化倾向、地域环境的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偏好也不尽相同。同时,电视观众在欣赏电视文艺作品与其他艺术作品时的接受心境不同,他们在与创作者的沟通交流中建构起新的主体结构,从而表现出较强的参与感和介入感。受众本位理念的提出使得电视创作者越来越重视观众的感受。可以说,如果没有观众,电视文艺也就失去了实现自身价值的现实基础。传统的电视文艺批评更倾向于从传者即创作者、作品的角度展开批评,而将观众纳入批评视野,有利于对电视文艺传播进行整体、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对于建设科学、完善的电视文艺批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价值。
如果说电视作品是联系创作者和接受者的文本形式,那么电视批评则是一种联系二者的创作形式。电视批评家作为广大受众中的特殊群体,通过自己的批评活动使受众与创作者完成对话和交流。美学家滕守尧先生曾指出:“对话意识是造成当代审美文化的关键,在平等自由的交流中,对话的双方进行着自身情感、经验等信息的表达、呈现和交流,并在这种交流中达到文化视野的相互融合和审美情感的共鸣,由此使自己的文化视野得以扩大,精神境界得以提升,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对话可以产生新的审美境界。”③
夜上海论坛 目前,针对电视受众展开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如对观众的精神分析、审美心理分析等,但具体到批评视阈下的受众研究成果则较少,我们需要吸收大量相关研究成果来完善这一部分的批评研究。在我国电视文艺的发展历程中,受众意识经历了从忽略到尊重的过程。特别是在当下,伴随着市场化、产业化的深入,电视节目只有获得观众的认可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这就使得受众观念进一步提升。电视受众在电视生产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以至于现在的电视文艺越来越注重观众的审美需要。在文艺创作上,要求创作者和欣赏者的情感融合与交流互动,尊重观众的审美需求,考虑观众的审美接受能力,贴近百姓生活,确立人本主义创作原则。但是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批评者的注意。如某些节目打着尊重观众、为观众服务的旗号,制作了一些品格低下的媚俗节目,以低劣的手法、夸张的情节博取观众注意,实质上却是对观众的极大漠视,严重影响了电视文艺的健康发展。正是从为广大电视观众负责和代言的角度出发,电视批评者需要对这种现象发出自己的声音,从受众审美心理需求与创作者的创作取向互动机制中来思考这一问题。对于批评者自身建设而言,需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以知识分子的良知、审美高端的感知,立足于电视文艺现状,洞悉其发展走势,坚持文化化人、艺术养心,以强烈的文化自觉,发挥引领创作、引领鉴赏、引领人民精神生活的作用。
四、电视文艺文化批评
就当下我国电视文艺创作实际而言,世俗化浪潮使电视成为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下的多元调和的产物,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在电视荧屏上的展现错综复杂,单纯从意识形态或审美的角度进行批评,难以把握当代电视文艺创作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现实的具体问题使得文化研究电视批评应运而生。
夜上海论坛 以文化研究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批评在我国人文学界被称为文化批评,文化批评研究方法吸收了符号学、结构学、社会学、现象学、新马克思主义等诸多方法的合理成分,在实践中与这些学科方法既相互渗透又保持了自己的相对独立性。此种方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电视批评中锋芒日盛。作为理解现代电视文化结构和文化现象的重要理论工具,作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参与电视实践乃至社会实践的理论武器,文化批评研究方法对中国电视批评的整体格局和未来发展都将产生深刻影响。文化研究围绕电视研究构建的理论概念体系给电视批评审视和评价电视文本、电视现象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威廉斯的电视技术文化学、霍尔的电视编码/解码理论、莫利的民族志电视研究和费斯克的两种电视经济理论等电视研究理论既一脉相承又各具新意,共同造就了电视文化研究的繁荣局面,为电视批评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同时,文化研究还为电视批评提供了一种探讨问题的路径,它具有建立在跨文化融合基础上的跨学科性、高度参与现实的实践精神,具有以诊断社会文化症候为特征的政治批判性,这些都使电视批评获得了更强的阐释能力。
电视文艺的文化批评立足于文化视角对电视文艺进行观照和审视,它不仅试图紧扣社会现实的脉动,而且希望借此介入社会的脉动。“对于影视批评而言,脱离了文化分析的镜像探讨非常容易落入琐碎的、游戏的陷阱,同样,脱离了镜像探讨的文化分析也是缺乏针对性和说服力的。也就是说,只有将影视的文化分析与其镜像探讨联系起来,才能将影视批评推进到一个更高的境界。”④以文化批评的视角研究电视文艺,使电视文艺批评经历了一个“文化转向”,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电视语言、形式等内部要素的分析转向了以文化为轴心的外部因素分析,重新审视电视作为一种承载特殊意义的文化产品,在其生产及消费过程中与诸多社会要素的复杂关系及可能性。
电视文艺所塑造的优秀艺术形象具有向普通民众发出行动号召力的巨大现实力量,电视文艺作品在传播中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参与性等观赏优势,因而当仁不让地承担起引领时代审美风尚和重构社会文化秩序的重任。以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为例,它已不再仅仅是一次单纯的节庆狂欢活动,而是在欢乐层面之上渗入了文化价值整合、国族身份认同的话语表达色彩。正如学者吕新雨所分析的那样:《春晚》的播出过程,实际上也是全球华人在“天涯共此时”的时空中,完成并接受国家和民族文化意识形态洗礼的过程。对于十多亿华夏儿女来讲,一年一度的《春晚》已经成为举国上下和整个海外华人群体进行民族身份认同和宗法血缘确证的新图腾。在《春晚》播出的整个过程中,晚会借助情感的力量以温馨平和的方式、喜庆欢乐的姿态悄悄完成着一次涉及海内外十几亿华人的国家叙事活动和思想教育行为,文艺在此蜕变成为现实秩序的载体,电视晚会也演变成了国家与民族话语的历史舞台。⑤电视文艺正是通过独特的话语表达机制和符号建构规律所塑造的生动形象的艺术形式来传播和建构文化,它不仅仅是审美活动,也是意识形态与文化秩序的塑造与整合。
电视文艺的文化批评对于提升电视文艺的文化品格与责任意识,促进电视文艺发挥文化建设和文化引领功能具有重要的指向和约束作用。特别是在当下所处的社会转型期中,我国的电视文艺面临着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消解权威、去中心化、娱乐化、零深度、复制、拼贴等后现代文化的典型特征已经深刻影响了我国电视文艺的创作和传播,娱乐文化过度泛滥,低俗化横行。通过对宏大叙事和权威的消解,形成对以往价值理念的怀疑甚至是颠覆性的认识,人们在无深度的体验中越陷越深。在这种背景下,如何重塑和稳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功能,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成为电视文艺创作的重要课题。电视文艺批评则成为衡量和规制电视文艺创作的重要活动之一,它通过对电视文艺创作中表现出来的文化现象、文化理念进行价值判断,对电视文艺节目呈现出的错综复杂的文化场域进行价值引领,使得人们能够形成对电视文艺的理性认识,而不仅仅是从感性的角度领略浅表层面的喧哗。在这其中,作为核心的电视文艺批评工作者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和职责,需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明确批评立场并坚守批评者的良知与操守,运用丰厚广博的知识积累和善辨真伪美丑的艺术思维,通过敏锐深刻的洞察力、高屋建瓴的判断力,观察电视文艺现状,引导普通受众进行文化体味,发挥电视批评积极的文化导向作用。
总之,电视文艺批评已然到了自觉的阶段,电视文艺批评家对电视文艺现象、电视文艺理念、电视文艺创作者等自发地进行艺术、文化、思想层面的价值判断并赋予其文化引领的使命。电视文艺批评的自觉源于批评者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更源于坚守的批评立场。唯有如此,才能够在复杂的文化背景和喧嚣的多元思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为弘扬核心价值理念,引领社会风尚,建构和谐的电视文化生态做出自己的贡献。
注释
①朱羽君、崔林:《电视新闻调查节目的文本结构》,《现代传播》2004年第6期。
②王岳川:《当代传媒中的网络文化与电视批评》,转引自张文娟:《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42—243页。
夜上海论坛 ③周建萍:《“期待视野”中的审美视界——接受美学视阈下的电视艺术美学取向》,《名作欣赏》2008年第14期。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当代艺术;审美;发展历程;价值观;发展方向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72-1当代艺术是怎样界定的呢?当代艺术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从时间概念,类型或风格概念,评价概念上来界定。首先,西方通常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艺术统称为当代艺术;从艺术风格上来看,某个时代的艺术风格发生了变化,人们会考虑到它有别于以往的艺术,因此,给予新的命名。当代的艺术,如:表现主义,大地艺术,极少主义等,以及装置艺术,行为为艺术,数字数码艺术,影响媒体艺术等。从评价概念上说“当代艺术”就意味着是最前沿,最接近当下的艺术,是紧跟时代步伐的。结合课上老师讲解我对当代艺术的理解是:当代艺术主要是用心想把它抽象的表达出来。它具有多元化、观念性、情感、文化、心理的特点。在看过今天所谓的装置设计,行为艺术,数字图像艺术,影像艺术,它们没有古典主义绘画创作中讲究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主题与题材的统一等。
今天是什么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呢?从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是科学技术速发展,摄影、电视、电影等艺术门类的介入再次使得艺术创造的主体概念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人们可以用多种辅助工具来完成自己的创作,打破了绘画与雕塑,绘画实物艺术的界限。如:劳申伯提出“用真实的世界创作从而创作真实的世界”的理论。他用一个破旧的轮胎套在安哥拉羊的身上,以实物的拼贴直接构成了作品。布莱希特强调对工艺的运用通过对灯光投影、电影片段等来突破 传统“美学”的表现手法,他认为运用技术改变审美效果的做法会影响到艺术观众的体验,即艺术生产关系中的消费者,从而加强艺术的社会功能。在本雅明看来,技术决定艺术生产力的水平,同时,他也很重视艺术生产力的技术部分,指出现代技术对艺术的影响不仅改变艺术的表现形式而且改变艺术观念。2011北京新媒体艺术年展――“虚实同源”中“天狗电子宠物 网络下载游戏”主人先去“狗饲养场”领养不同品种的狗进行喂养或共同喂养,领养后可长期护理:可取名、遛狗(散步)、玩耍、参加比赛、抚慰。经心喂养便会长大,与真狗的品性极似,若不抚养会导致宠物死亡。未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越来越淡漠,情感不真实与信誉缺失形成的人与人不确定关系,使后人类精神虚空而物化加剧,琴、棋、书、画在90后新新人类都开始陌生,很多人将时间打发在网络、时尚、娱乐等虚拟物质追求上,不关心政治,不关心大事件,对于娱乐游戏倍加喜欢,人类对于传统喂养花鸟虫鱼开始淡化,在网络上寻求另一种领养和喂养方式,把电脑当成一个生物园区,喂养虚拟生物而达到精神补给,未来儿童成人化、网络人群陌生化、丁客家族和单生贵族时尚化都会增剧这种喂养方式。我们更大胆的设想未来陌生的“儿童”之间或单身贵族之间,丁客家族之间,同性之间,近亲之间、地在网络上并领养、喂养一个或几个虚拟的“孩子”,组建第二虚拟家庭寻求虚拟情感,将又是一个怎样的构想?这就是电脑技术模拟的虚幻的艺术化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服务。
本雅明指出现代技术对艺术的影响不仅改变艺术的表现形式而且改变艺术观念。比如迈克・克雷格・马不《一棵橡树》它不是在以事物具象或抽象的形式,它是在不改变一杯水的非本质属性的前提下,将这杯水变成了一棵繁茂的橡树。当时我不明白是它在这个过程中它发生了改变,当完成之后它还是一个杯水,没有任何的变化,人们怎么去理解呢,甚至开始我觉得很荒诞。迈克・克雷格・马不《一棵橡树》它不是在以事物具象或抽象的形式,它是在不改变一杯水的非本质属性的前提下,将这杯水变成了一棵繁茂的橡树。当时我不明白是它在这个过程中它发生了改变,当完成之后它还是一个杯水,没有任何的变化,人们怎么去理解呢,甚至开始我觉得很荒诞。后来在查阅书籍之后我对观念艺术上有了转变,观念艺术注重为艺术而艺术的这种纯粹的思想。因此,生产力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对审美的观念,那种能够适应几十代人的审美模式,渐渐地让位于多变异的审美样式。
夜上海论坛 纵观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中国当代艺术在形成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艺术家一味的模仿追随西方,缺乏“根植于传统文化和信仰”。中国当代艺术不能一直沿着西方的文化走向世界,我们需要创造出属于中国自己的文化形态与价值观。郎绍君在关于中国画的解析中提到国画的当代艺术时,有的人会说中国画是传统艺术,抛弃了民族文化传统,还能谈得上现代性与当代性吗?国画的发展正在走向多元化的道路,同时,国画的发展要考虑时代与传统之间的融合,全球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关系,国际性与民族之间的关系。继而创造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艺术语言,从而立足于世界之林。
参考文献:
[1]顾丞峰,贺万里.装置艺术[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7.
[2]栗宪庭.重要的是不是艺术[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
[3]张晓凌.观念艺术[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
[4]郎绍君.现代中国画论集[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1995.
夜上海论坛 [5]陈池瑜.艺术的大众性与当代性[J].湖北社会科学,1998,(03).
夜上海论坛 [6]周宏伟.数字媒体技术与当代艺术设计的交融[J].科技创新导报,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