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师职业素养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夜上海论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师之要,首在德高。”孔子“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成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宋司马光对“德”、“才”关系有过精辟地阐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意指:“德行”是“才能”发挥的前提,“才能”要靠“德行”来统帅。因此,一名合格的、称职的教师要品格高尚,以德育人。本人认为,增加教师的责任感,提高师德修养的关键点在于教师如何看待自己的角色、在工作中如何转变角色。教师是“教”与“学”环节中的主要参与者,但不是主角。教师要在适当的时机调整自己的角色,他可以是引领者,可以是教练,也可以是裁判,更可以是观众。在知识的传授上,教师可以是引领者,引领学生认识现象,学习理论;目前,很多高校都提倡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因此实践环节是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教师可以充当教练的身份,教学生方法和要领,帮助他们更好地去完成理论联系实际;现在的课堂早就不倡导教师的“一言堂”了,填鸭式的教学没有任何意义,反而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和主导的教学方式更有实际意义,因此在课堂上,学生发言、讨论是必然的趋势,所以当好裁判更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更是心灵的工程师,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关系到学生三观的建立和完善,因此教师有时候要充当一名观众,去了解他们、理解他们,更有助于促进教学。
夜上海论坛 二、提高信息敏感程度,教学内容与方法要与时俱进
夜上海论坛 张效赤、寇荷超(2006)曾指出:“大学教师信息意识是指教师对信息活动的感觉、知觉、情感和意志等心理品质,它具体表现为对信息是否具有特殊的、敏锐的感受力和持久的注意力。简言之,信息意识就是大学教师的信息敏感程度。可以说,信息意识是大学教师信息素质结构的基础,具备强烈的信息意识是教师信息素质结构的基础,具备强烈的信息意识是大学教师丰富信息知识、提高信息能力、完善信息素质的前提条件。”通过有效的途径,再进一步强化信息知识和实际信息应用能力的教育。
三、结语
(一)扎实的专业基本功
夜上海论坛 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是每一位音乐教师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有:声乐、器乐、舞蹈、创编和改编能力、组织活动的能力等等。术业有专攻,音乐教师的特殊性就体现在他(她)的专业特长中,如果一位音乐教师对所教的歌曲不能完整的有表情的范唱,不能拨弄一两样乐器,不能组织课外艺术活动的话,很难想象,他(她)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立足,学生也很难信服这样的音乐教师。现代多媒体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方便和快捷。但如果盲目的依赖课件、音响等一些硬件设施,这就成了本末倒置的做法。音乐教学属于人文课程的学科性质,教师生动的范唱、演奏、表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创设师生间和谐的人性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才会在心中播下真正热爱音乐的种子。
(二)优良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持久和稳定的兴趣和爱好。笔者在课堂上曾设置过如下的教学环节:课前五分钟的才艺表演;让舞蹈、情景剧进入课堂;开设“流行风———流行音乐赏析”;搞班级音乐会;鼓励学生写音乐随笔,并将他们当中的优秀作品在音乐网站专栏上,歌曲创编等等。实践证明,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是卓有成效的。
二、音乐教师需要具备广博的文化修养
夜上海论坛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中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在音乐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当你把所讲的内容巧妙的与时代背景、民族性格、风土人情等知识联系起来,再加上教师准确流畅的表述来分析音乐作品时,学生总是乐于关注的,同时,给他们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例如,在欣赏《华夏音乐之光》这一课时,可以中华民族发展史为脉搏,衬托出民族音乐的时代特征。又例如,在学习《音乐和民族》单元时,从民族性格、地理环境、文化习俗的角度来区分各地民歌。这样一来,通过比较的方法,学生不仅了解本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还透过音乐开阔了思维,理解了世界多元音乐文化。“基牢易建厦,沙地筑塔难”。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一个人专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有了良好的文化水平的积累和铺垫,音乐教师的艺术水准才能水涨船高。
夜上海论坛 三、音乐教师需要具备开放的学习意识
夜上海论坛 有句话说的好:学生永远是新的,如果教师停步不前,必会遭到历史的淘汰。音乐教师需要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广泛的学习兴趣,及时研究音乐教育的最新成果,参加各级各类的参赛课、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向同行和专家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善于将新知识运用到教学中。不仅要向同专业的老师学习,也要向不同专业的老师学习,例如在执教欣赏《音乐和诗歌》单元时,可以向语文老师了解中国古代诗词方面的知识。执教欣赏《音乐和时代》单元时,可以向历史教师讨教相关知识,如此给予学生宽广的视角和思维空间,方能取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要善于向学生学习,这是一个能使自己“事半功倍”的教学资源。学生是一个勇于接受新生事物的群体,他们的思维可以讲是一种永不衰竭的“活性资源”。教师不妨将时间、空间适当的留给学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从“一个等待填满的容器”变成“一枝被点燃的火把”,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从学生身上吸收到大量时尚新鲜的元素,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四、音乐教师要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对高职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出更高挑战。技术的不断更新,要求高职教师不能停滞在旧的技术层面上,要结合最新的技术成果对课程进行充实和提高,创造性地对职业技能、生产技巧进行归纳。在教学方法上,高职教师应该有创新,灵活性、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对学生的创新思路进行拓展,引导学生用批判性的思维看待问题,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实践活动。要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强化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心理,使他们勇于动手,敢于尝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高职院校教师更应重视创新问题。
二、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存在的问题
夜上海论坛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重要的位置,努力建立一支高素养的教师队伍。目前,我国的高职在校生在人数已经达标,但是,高职师资队伍建设还不能满足高职教育面向新世纪的改革和发展要求,最主要的表现是凸显高职院校教师特点的职业素养不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职业责任感意识淡薄
夜上海论坛 在我国目前的高考体制中,一部分学生会被动地进入高职院校。在高考中失败的心态会影响到他们的在校生活。这部分带有心理创伤的学生需要高职教师更多的关爱。但是,目前仍有相当多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不高,职业道德水平较低,其本身就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中利益的诱惑下,有不少教师将本职工作当成了兼职,在教学过程中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在实习中,更有教师随意地把学生丢在所谓的实习基地充当普通劳力。以上种种都说明,高职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普遍较低,责任感普遍较弱。
(二)教育教学能力不足
夜上海论坛 教育教学能力是作为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即便是一位知识渊博的教师,若不能将自己的真才绝活传授给学生,那么,他就是一名不称职的教师。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在招聘教师的过程中,更多地重视的是其专业背景与专业能力,而忽视教育教学能力。致使许多高职院校教师虽然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因存在表达不到位、课堂掌控能力不足、缺乏教育机智等教学能力问题,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高职院校的教师来路复杂,很多都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的师范培训,教育教学能力明显不足。这无疑是高校宝贵人力资源的一种浪费。
夜上海论坛 (三)实践操作技能缺乏
夜上海论坛 高职院校作为应用型院校,教师精湛的操作技能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本保障。但人力资源具有时效性,人力资本的存量亦非固定不变,在发挥作用时会出现消耗,若是闲置就会消退、甚至消亡。拥有实践操作技能的教师在进入学校后,因为没有后续的技能培训保障以及自身技能操作训练意识淡薄,原有技能很快就会丧失和落伍。也有为数不少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其理论知识扎实,但却不具备社会实践经验,实际操作技能欠缺。
(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低下
夜上海论坛 当今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更新对高职院校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当前,在科研行政化倾向严重、职称评定终身制、权术重于学术等不良风气的影响下,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教授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又没有相对科学的针对创新的评价指标,高职教师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的创新动力不足,普遍抱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严重阻碍了其创新能力的开发和提高。
三、提升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的对策
教师职业素养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规范和要求,是教师从事教育职业的基本保障。高职院校教师是学校第一人力资源,提升其职业素养,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当前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夜上海论坛 (一)运用人力资源伦理开发理论,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责任感、义务感和事业心
“人力资源的伦理开发主要是通过人力劳动过程中的道德理想、道德信念、道德规范、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品质、道德教育、道德评价和道德控制等一系列劳动伦理问题的研究和指导,使员工能够正确的认识和处理道德与利益的矛盾。”据此,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责任感等的教育和指导,使教师热爱自身的教育事业,养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事业心,负责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和教学,对待学生要有爱心和责任心热爱学生,要认真备课,严密组织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二)运用社会化理论整体提升高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人力资本的社会化理论主张,要为雇主找到本岗位所需的具有“合适”的个性品质的劳动者,能够尽职守则,服从要求,将规范、准则内化为个人“自觉”行动。在招募筛选劳动者的过程中,要科学鉴定人员所具备的个性品质是否适合本岗位。高职院校在招聘教师时,要运用社会化理论,对高职教师岗位做需求分析,对应聘人员进行科学甄别,有针对性地考察其在教育教学能力方面的个性品质,要消除第一印象和首因效应,防止负面信息扩大化,坚持公平和效率的原则。
(三)以公正合理的发展性绩效考评,强化高职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
目前,大多高职院校的教师绩效考评都存在不科学、片面化问题,使得学校对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的考评形式化,教师不重视自身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因此,学校要制定公平、合理的职业技能绩效考评的标准,把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作为绩效考评的重要指标之一,增加操作技能在绩效考评中的比重,并把关键事件法、评定量表法、多人比较法及小组顺序排序法等多种考评方法结合起来,尽可能运用科学的量化标准对教师技能进行考评,促使教师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不断提升技能水平,进而提高职业素养。
(四)采取激励措施,提高高职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