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艺术形象论文范文

艺术形象论文范文

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艺术形象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艺术形象论文

第1篇

第一,抽象思维的主体作用。因为抽象思维能从某种特定种类的存在物中抽取其精华或本质的东西,只有当这种存在物是一种有组织的整体时才能奏效。在这个整体中,某些方面或特征占据关键位置和起主导作用,其他一些特征或方面则只起辅助作用或偶然性作用。假如抽象只是随便从某事物中提取一点什么零散信息的话,那么通过这种抽象对这种有整体的认识就会很少。也就是说,抽象必须是对事物本质特征而言的,它必须要有整体性与概括性,否则就起不到作用。第二,抽象思维引导艺术的独立性。抽象思维引导艺术产生了独立性的发展,伴随着艺术思维在对事物、生活观察的差异性影响中,抽象思维的形成和塑造对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概括性的思维模式转变了每一个人的认识,对世界各种存在已知世界的认识。概括性的思维对具体表现的对象进行了大体描述,在节奏清晰或程序性思维外延的思绪中,表现出对象的整体关系、形态等细节。另外,在一些特别的地方,绘画手法要保持对感官和细节的处理,维持绘画的具体抽象细节,在更大的范围上做出规划,对象的形体与张力构成保持一致,对完整性和细致性的内容进行重新定位,对绘画作品的审美观与独特魅力进行分析,从而影响创作者个人对造型艺术设计的一种新型定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夜上海论坛 2.抽象思维对造型艺术的影响力分析

2.1引领造型艺术的价值魅力

绘画造型是形象思维范畴,但必须有抽象思维参与,两种思维的相互作用是完成任何绘画造型的思维墓础,这是人类思维整体性规律所决定的。因为人类思维活动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分类,系统化与具体化等程序,分析与综合是基本的思维过程,其他各过程都是由分析与综合过程派生出来的。分析和综合贯穿在人的整个认识活动中,感性认识有初级水平的分析与综合,理性认识有较高级水平的分析与综合。通过综合可以完整、全面地认识事物,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整体地把握情境、条件及任务间的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技巧。因此说,在绘画造型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是互动的,两者缺一不可。

2.2展现艺术创作者的独特魅力

夜上海论坛 展现艺术创作者的独特魅力,目的是通过实际思维的整合,根据对象观察与活动总结的经验,利用个人艺术创作的灵感与知识构成,结合有效思维,提出独特魅力的创作灵感。不需要从单纯的思维表现形式中,结合纷繁复杂的物象秩序观念,通过形象思维的直觉性整理出特定的思维活动,根据脑海中有效的具体内容进行艺术创作的判断。在抽象思维的参与活动中,根据实际情形判断造型艺术的远近效果,再根据左脑对事物和思维的操纵能力,判断出具体的整体形态和各方面的影响信息,掌握整体与部分之间的造型关系。

3.总结

第2篇

夜上海论坛 1.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内容

夜上海论坛 心理学研究表明,运用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画面刺激人的大脑,可以使人产生强烈的条件反射,更容易使人形成记忆。正如电影、电视叙述的内容更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多媒体教学也具备了这种条件。图像、色彩等可以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视觉体验。因此,理论课的讲解不仅需要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还要在实际的教学中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与课程相关的图片和节目,综合运用影像、投影、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将理论知识的学习直观化和娱乐化。如,在讲解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支摘窗时,教师单纯按照概念给学生解释,学生很难获得清晰的认识。但是,通过多媒体将民居和园林中的支摘窗图片展示给学生,这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多媒体技术及合理的素材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解决传统理论教学中凭空想象的问题,这既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促进其形象思维的发展。

夜上海论坛 2.通过校外课堂的考察,为学生提供更形象的学习环境

对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单纯依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讲解还远远不够。在理论知识的讲授中只有理论的引导而缺乏实物的参照,会使学生对事物的真实状况缺乏透彻的理解和把握。因此,理论课的学习也要留出一定的课时让学生亲身体验教师所讲解的知识,或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打破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带领学生到博物馆或实地考察。如,在讲解中国传统古建筑中的坛庙建筑这一章节时,笔者将学生领到泰安岱庙进行现场教学。在这座古老的建筑面前,笔者先提示学生注意对建筑的布局、环境、结构、装饰等方面进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思考之后再结合建筑的实体结构和历史文化进行讲解,把教材中的文字理论变得形象化和实体化,使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轻松,记忆也较为深刻,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夜上海论坛 3.利用学生头脑已有的形象,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高校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成熟的思考能力,已经不能满足于教师单方面的讲授,他们更喜欢独立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因此,设计理论课的讲解不能是教师单纯的讲授,也应该让学生主动学习。形象思维的主要形式是联想和想象,理论课教学中的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形象,并利用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的形象进行启发和引导,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进行联想、想象或推理,进一步了解形象背后的相关知识。如,在讲解西欧现代主义五位建筑大师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找一些大师的作品向学生展示,提示学生根据作品的形式,分析设计师的设计思想和特点,然后把五位建筑师的作品作横向和纵向的分析,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动脑思考,讨论掌握这五位建筑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的特点。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启发和引导,改变以往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强化了学习印象。

二、结语

第3篇

夜上海论坛 蒙古族民歌绚丽多姿,异彩纷呈,即有属于全民族共同的特性和风格,又有各个地区自己独特的特性和风格。蒙古族民歌从音乐特点上大体可以分为“长调”与“短调”两大类。根据题材大致可以把蒙古族民歌分为赞歌、牧歌、礼仪歌、短歌、叙事歌等几种形式。无论哪一种形式的蒙古族民歌,都有大量对马和赛马骑手赞美的作品,尤其是赞歌和叙事歌两种艺术形式最为突出。因为马是游牧民族生命的源泉,是游牧生活中忠实可靠的伴侣,是推动游牧文化发展的动力。赞颂马的民歌中既有高亢悠扬的曲调,又有深沉雄厚的曲调。这些民歌有的是赞颂马的灵性与功绩,有的是描写马的形态与风采,有的是形容马奔跑的速度与雄姿,有的是赞美马与蒙古人的亲密关系和感恩马给予蒙古人的恩德。这些赞马歌是蒙古人对马的感情的真实流露,并且从不同角度将骏马形象、对马的情感和灵性诠释得真真切切,并与旋律曲调完美结合。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主要有锡林郭勒盟长调民歌《小黄马》、《走马》;呼伦贝尔盟长调民歌《四岁的海骝马》、《盗马姑娘》,科尔沁民歌《乌尤黛》,鄂尔多斯民歌《圣主的两匹骏马》、《紫檀栗马》;还有很多赞美赞颂骏马的民歌,如:《羁绊的栆红马》、《青海骝马》、《铁青马》、《小青马》、《黄骏马的汗珠》、《飞快的紫骝马》、《栗骠马》、《赤兔马》、《快腿马》、《斑斓的骏马》、《秀青马》、《粉嘴的海骝马》、《金色的杭盖的骏马》、《天马》、《呼和苏勒的骏马》、《骏马的四蹄是珍宝》等。《青海骝马》中唱道“:我的青海骝呦,走起来如同出弦的箭;我的海骝马呦,跑起来如同出膛的弹。”《蒙古马之歌》讴歌战马在战场上对主人的忠贞。歌中唱道:“护着受伤的主人,不让敌人靠近;望着牺牲的主人,两眼泪雨倾盆。仁慈的蒙古马呦,英雄的蒙古马呦。”作为蒙古人的主要交通工具,马的不同步态表达着主人的不同心情。如伊克昭民歌《嫁女歌》巧妙地运用骏马拖步的姿态、律动和节奏,表达了妈妈对远嫁他乡女儿依依不舍之情。锡林郭勒民歌《万里》用骏马轻快自如地小跑节奏,描绘了牧人略饮小酒、悠闲自得地骑在马背上哼着小曲、无拘无束的心境。科尔沁叙事民歌《乌尤黛》,表达了一个痴情的小伙子思念远方的姑娘却无法向她倾诉,只能在月光的沐浴下梳理着骏马的棕毛向骏马述说,而他的骏马好似听懂了主人的话,轻轻摇着头安慰着被离愁萦绕的主人。蒙古人之所以成为马背民族,不仅仅是把骏马当做生活、生产的工具,更重要的是把马作为自己心灵上的伙伴和可靠朋友。

二、蒙古族舞蹈中的马形象

蒙古族舞蹈里对于马形象的描写同样是丰富多彩,无论是表演性舞蹈还是自娱性舞蹈,舞者们都有利用肢体语言表达对于骏马强烈的感情,马在奔驰中产生的节奏就构成了蒙古族欢快音乐独特的审美节奏。“马舞”系列是蒙古舞蹈文化的根基,是蒙古舞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马舞”充分体现了蒙古人积极向上、热情奔放的英雄主义气魄。蒙古舞中表现骏马题材的舞蹈最常见的有“走马”、“骑马”、“赛马”“、驯马”、“套马”等。由于受舞台表演空间的限制,在表现马奔跑时全靠演员的艺术想象来实现,演员在舞台上“骑”的是内心想象的“马”,通过平步、碎步、吸腿步、踮步和跳步等腿部技巧展示来生动地展示骏马的运动形态。通过艺术家高度的艺术表现力,使得人与骏马之间真正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把对马的崇敬和喜爱表现得淋漓尽致。从上世纪中叶开始,老一辈舞蹈艺术家们就编创了许多表现马的舞蹈作品,如《马刀舞》、《布里雅特婚礼舞》、《牧人舞》、《牧马舞》等。近些年来新一代舞蹈家又创作出很多将骏马精神时代化、形式化的优秀作品,如《米力嘎》、《套马杆》、《驯马手》,在这些舞蹈中,“马舞”动作的语汇和技艺,即表现了蒙古民族审美情趣,又成功展示了蒙古民族的独特性格和豪放气派。

夜上海论坛 三、蒙古族英雄史诗的马形象